不会决策的人,不该被提拔升职(内含聪明人常用的三步决策法)

文 / 鸭梨

世界纷扰,知识性感

---------------------

01 职位越高,决策的成本越大

假如你是一家发展不错的麦片公司董事长,现在面临一个选择:

是否要高价收购一家运动饮料公司来拓宽公司的业务和规模。

你会怎么做决策呢?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买或者不买。

但在这家麦片公司的董事长史密斯伯格看来,这个决策就价值千金了,足足2亿3000万美元。

史密斯伯格最终决定收购那家运动饮料公司,这个决策也没让他失望,给公司带来了5倍不止的回报,成功让桂格麦片公司成为继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后的第三大饮料公司。

让我们来到10年后,假设你仍旧是这家麦片公司的董事长,你面临一个新的决策:

是否要再次高价收购一家小众品牌饮料公司?

有了前面的成功决策参考,你是不是也倾向于选择收购呢?

史密斯伯格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直接拍脑袋决定花17亿美元收购斯纳普饮料公司。

至于在收购前仔细调查斯纳普的生产与经销体系、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两家公司的兼容性?

不需要,史密斯伯格相信自己的直觉和预感,他果断做出了这次决策。

他的直觉确实很准,假如...他的目的是让自己公司濒临破产的话,这次收购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次商业收购案:斯纳普收购案。

桂格麦片公司因为这次收购,变得举步为艰、负债累累。

几年后,史密斯伯格只能将这家饮料公司低价贱卖,并黯然辞职。

不会决策的人,不该被提拔升职(内含聪明人常用的三步决策法)

在决策时,很多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决定,特别是像史密斯伯格这种成功经验更多和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更是如此。

这种决策方式确实是很简单,不必经过科学的方法和辛苦的调研就能轻松做出决策。

可万一决策失败了呢,怎么办?

凭直觉做决策的人就是很难看到这个万一,容易夸大决策成功的概率和好处,却忽视了一旦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成本。

特别是在职场中,职位越高,决策成本就越大。

作为一个基层员工,你决策失误直接影响的层面较小,一般是具体某项工作的进度或者成果。

升上中层管理后,你决策失误的成本就不小了,可能会导致某个项目的失败,甚至直接影响公司战略目标下的某一个环节。

到了高层管理,如果你在某个重大决策出现失误,甚至会直接让整个公司的倒闭,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出问题,股东会第一时间炒掉这个层级的人的原因。

比如,前面说的史密斯伯格,一次决策成功,可以给公司带来了大约10亿美元的回报;一次决策的失败,也可以让公司直接亏损14亿美元。


02 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减少失误的概率呢?

我观察和询问了周围那些有所成就的聪明人,发现他们决策时经常会运用以下三个步骤:

1、找到决策中的关键问题

2、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决策

3、做好决策复盘

1、找到决策中的关键问题

决策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能找到关键问题在哪儿,决策的成功率就大多了。

那怎么才能找到这个关键问题呢?

可以利用5Why法,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多个“为什么”自问,以探寻其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丰田公司生产线的机器总是停运。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只是普通的机器故障,就使用了最常见的保险丝更换方案,结果修了很多次,这个停转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于是当时的社长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讨论,发现是运转的机器轴承润滑不够。

那为什么机器轴承润滑差呢?

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社长继续追问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油?

因为油泵轴磨损了。

那为什么油泵会磨损?

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找到这个关键问题后,社长吩咐工人们在油泵上安装过滤器,问题就解决了。

通过不停的问为什么,关键问题就找到了,决策才能发挥它的效用。


2、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决策

大多时候,我们会后悔,不是后悔决策本身不够好,而是忍受不了决策失败带来的后果。

这时,我们就需要有科学的决策方法,提高决策的成功率。

加权打分模型,就是一个不错的决策方法,它最大的好处是简便易算。

具体怎么应用呢?可以分三步走:

1、找影响因素:找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2、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重,然后对各因素由优到劣分成等级,并相应规定各等级的分数。

3、评分:选出将每个因素中各方案的分数乘以该因素的相应权重数,得到各候选方案的总得分,然后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比如,一个选择工作的加权打分模型如下图所示:

不会决策的人,不该被提拔升职(内含聪明人常用的三步决策法)

因为选择国企Offer的得分高于民企,因此我们就优选国企的工作。

除了加权打分模型,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个时间线框架进行决策,也就是股神巴菲特曾经使用过的10-10-10法则。

这个法则很简单,只需要你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10分钟后我对这个决策有什么看法?10个月后呢?10年后呢?

这样你就把自己的问题放在一个时间线之中,跳脱出当下的狭隘角度,真正用时间视角来考量你的决策。


3、决策复盘

学会以上两步,你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决策能手了。

但如果你还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还要多做一步:决策复盘。

“复盘”一词原本是围棋术语,棋手平时在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在和别人搏杀,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复盘上:

每次博弈结束后,双方棋手重新在棋盘上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

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

可以说,下围棋的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

不会决策的人,不该被提拔升职(内含聪明人常用的三步决策法)

在决策后,多进行复盘,至少有三点好处:

① 找出问题,确定下一步改进行动

② 固化流程,提高以后的决策效率

③ 沉淀经验,不断强化自己的决策能力

安妮杜克就非常擅长进行决策复盘。

她是美国一位顶尖职业扑克手,曾经拿下好几次世界扑克锦标赛(WSOP)的冠军,退役后进军商界做咨询,服务过很多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

杜克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复盘,每次竞技结束,她会复盘整个流程,梳理流程中存在的所有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杜克在她的书里《对赌》中提到一个案例:

她曾经为一个公益性组织提供咨询,这个公益组织需要申请基金开展慈善,而申请基金时而成功时而失败。

杜克帮助这个机构进行复盘,梳理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无效,申请的结果是因为运气以及如何能做更好。

复盘帮助了这个公益组织提升了拨款的成功概率,而且降低了整个组织的决策成本。


03 小结

经济学上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复利。简单来说: 1.01的365次方是37,1.02的365次方是1377。

学会决策,只要你决策中走稳每一步,你的人生将有无数次的复利增长可能。

同样,如果你不会决策,就会有无数次复利递减的可能。

那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呢?可以从下面三步开始提高你的决策力:

1、找到决策中的关键问题

2、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决策

3、做好决策复盘

-----------------------

我是YouCore,持续分享职场、思维和学习相关的干货文章。

重点解决工作三年以上的共性问题,比如晋升瓶颈、缺乏深度思考、知识不成体系、表达不清等。

欢迎关注@YouCore,一起学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