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农村老家哪些风俗习惯需要改变?哪些需要保留下去?

pin名三郎


没有科学依据和验证的迷信活动应该换掉,有古人智慧的手艺、艺术应该保留。


广漂启历


随着城镇化的推动,农村老家只是在年尾才能大家庭团圆欢聚!也只这刻老家有恢复了我们儿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身为南方城市湛江吴川的我,见证了我们这里年例乘行的攀比之风。由以前大家的自己动手,杀鸡,小菜亲自下厨,邀请亲戚,朋友过来共聚,到现在的大摆酒席。由几百元每台做到几千元每台,由几席做到几十席!酒席过后,剩菜在垃圾回收池堆积如山,臭气昏天!此风真的不可长!

南方城市宗族就是山,所以我们春节都喜欢游神,游神就是抬着神像在村庄游一圈,敲锣打鼓,让神保佑村民今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接着太公分猪肉!族长朗读氏族族谱!让每个从这里走出的人知到由何处来,根在何处!这风俗应该传承!


漫慢城


给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农村好的风俗留下来,不好的风俗改掉它。像我们村里基本每个月都有一个节,太多了,应该把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过冬、春节留下来,其他的节把它改掉不过。还有我们村里有人结婚,每户要去一个人帮忙,其实他们去,是吃现成的。本来以前是各家各户都有一个人去帮忙要做事的,现在只有亲家屋里的人在忙。而且每家每户还要吃两天,每天还发一包烟。这两天是这样子的,第一天我们这里称老客。第二天才是新客,(也就是新娘子接回来这一天)。这样的结婚我觉得又改一下,就是新客老客那天一起办。这样主家也花费少一点,也不会浪费多少,不然花费太大了。这就是我,对农村老家风俗的回答。谢谢!


桂林福哥


我的家乡在甘肃农村,有许多传统习俗。我认为把包办婚姻的这个习俗去掉好!在我们那里到现在都还有订娃娃亲的人家,其实这样娃娃亲长大了好多不满意,婚后过得不理想。所以让孩子们自己找理想伴侣去,去掉这个习俗好!


甘肃老怪


农村的风俗反应各地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在众多的风俗当中,有些风俗的确属于比较庸俗,且含有一种虚荣的味道,是需要去改变它。毕竟正能量、积极向上的风俗才是大众所需!

就目前在我农村老家比较典型的风俗需要改变是:老人去世过度浪费的风俗习惯问题以及办红白喜事香烟的风俗。生老死葬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法改变。按理说,应该理性对待。而在我家乡常把老人去世办的隆重与否跟孝顺相绑架。这难免有点强人所难!


老人去世应该在节约,悲哀的基础上,让老人入土为安。然而各种花样奠堂搞的跟戏台一样。就连店面开业的红气球,也用上了;只不过是换成了白色而已!光这个还不说,请法师至少要在家吹吹打打好几天。如果谁家气球搞的少或者不搞,或者请法师搞了一天的话,那闲言话语就会装满耳朵,甚至还会被别人当作不孝子看待。没有办法,这种风俗一形成就让人硬着头皮忍着干!因此,在我的家乡就有人死不起的说法,也在当地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俗。

在酒席时,菜肴不说,差点到无所谓!但酒席所发出的香烟必须是黄色芙蓉王,这也是最低的档次。在这一点上,不管是白喜事也好,还是红喜事也好,这是最基本的。因此,办红白喜事最低芙蓉王香烟也在我家乡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现在好多人已开始向中华为档次进军了!

虽然家乡有着这两种不好的风俗,需要去改变,但有一种风俗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希望永远保留下去。这种风俗就是过年走亲戚。

对于过年走亲戚,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农村最常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农村人也都不愿意走。可在我家乡做小辈的每年在正月必须探望长辈,跟他们问个好。就算年轻人由于工作关系,回不了家,那做父母的必须代劳。这种尊老的行为,需要继续保留下去!
总之,在农村不好的风俗习惯也有,好的风俗习惯也有,对于不好的风俗,应该需要去改变,而不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对于好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


乡下庭院


你好我是dry787,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需要改变的有:

1.过度的封建迷信思想。农村很多老一辈的,依然还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思想,比如说问鬼婆,算命这些。他们认为自己的成败取决于天命,而自身却没有努力奋斗。

2.落后的卫生条件及对医疗保健知识的匮乏。经常听到老一辈的用土方法治疗疾病,虽然说有部分方法可行,但也有部分方法很不安全卫生。以前孩子接生,随便在地上捡起一块瓷片来割脐带,造成了产妇得破伤风而过早丧命,这些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我认为可以保留的有:

1.淳朴的感情和活跃的沟通。农村人对待人不会像城市人处处设防,对人多是用真情实感。平时没事都走村串户,经常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相互关系比较融洽。

2.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农民工能建设起这个国家那么强大的原因,为了家庭的幸福,他们工作于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保留好的,去除不好,我相信农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dry787


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规矩。但是,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当地当时的情况有直接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的风俗习惯或已落伍,优胜劣汰嘛,人总是要向好处发展,风俗习惯也是要改变的。

就目前农村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中,我认为是应该有改变的:

一是桌子上的浪费。农村现在经济条普遍提高了,农民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摆桌待客是必然的事,尽管每个村在餐标上都有不成文的规矩,但谁也不会有意降低,按过去传统的凉菜和热菜数量不会减少,扣碗数量不会减少。所以,往往是饭后桌子上留下许多,甚至有的没人动一下。虽然现在农民也兴起了打包的规矩,但对事主来说是很大的浪费。

二是桌子上的游戏。现在农村人没事的时候,男的女的,老的年轻的都喜欢斗地主,打麻将。如果说闲时娱乐也无可非议,但一些年轻人总是爱赌,搞的家庭不和,社会不安。

三是桌子上的聘礼。有的农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女青年订婚又兴起了要彩礼的规矩,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几万,甚至有的要房,要车,要票子,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啊!

有些风俗习惯也是应该保留的:

一是邻里情深。农村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群居在一起,既便不是同姓本族,但相互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亲如一家。所以,许多农村人在城里住不惯,就是珍爱邻里之间的那份深情厚谊。

二是尊老爱幼。农村人在一起,由于是同族或同村,大家最讲究的是辈分,在一起共事,吃饭,长者都会被让到上桌,表示对长者的尊重。小孩子们在一块玩耍,到谁家都会受到喜欢,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共享。

三是勤劳节俭。农村人的本质就是勤劳节俭,虽然现在的农民不用再像过去那样掏苦力,但天生的勤劳本质,让他们能干好任何事情。农村人的节约也是传统美德,有居安思危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这也是农村的希望所在。


心累力乏


在我们这里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不过现在政府也在慢慢干啥。我就说几件,主要是做事请客方面,特别是结婚还有小孩要满十岁,都是大办特办,家景好一点的要办小孩过十岁,酒席好坏不说,首先要搭个舞台,一般地要花五千左右还要另加几条烟,烟的好坏看家庭,有的用四百左右的,有的用二百左右的。还要请腰鼓队,这要花二千多另加十条烟。还有每个送人情了返一包烟,光烟至少上万元,客多的用好点的要几万。再就是鞭炮,用的少的要几千,多的一二万。结婚的同样,只少了腰鼓队。过十岁只请一天结婚的一般要请两天,舞台请好点的要大几万。还有结婚彩礼,这个应该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但在我们这里没有是不可能的,少十几万,多的几十万上百万。还有过年放鞭炮,一家不少于上千,有的上万元的买,今年大年初一零点时候放鞭炮,一下子烟和雾整个能见度只有一米多。好的习惯就是在家碰着熟人了,都会打招呼和离别人在家里吃饭。还有家里搞什么好吃的会拿给邻居一点。


宏业农业


农村老家有哪些风俗需要改变?我来跟大家说一下



重中之重,结婚的彩礼钱。现在好多农村结婚,动不动女方就要找男方要彩礼20万?30万,最少也要十万块,除了这些彩礼钱,就是房车都是必须要有的,这个天价彩礼闹得小两口,结婚以后都还是有矛盾,还有的谈朋友都谈了好多年,感情也是非常深的,但是干脆为了这个彩礼钱不结婚了。有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实在是拿不出这些钱来。这个风俗我个人认为是当下农村要改变的重中之重。


需要保留下来的风俗,那就太多太多了,一些农村比较喜欢过的节日,端午节了,中秋节啦,春节啦!在我们农村还有个节日,是城市人不太过的一个节日,那就是冬至,在我们皖西地区,冬至早晨都要,油炸点心吃,而且一炸就是一盆各种各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过冬至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开心虽然说现在有钱买起来也方便,但是在农村想买起来还是没有那么方便的,所以我认为这个风俗应该保留继续下去


大不同人生


农村老家风俗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改变?

在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有很多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孝道文化需要传承,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其实无论是电影或电视和墙上的标语都是在教育人的还需要继续传承。

国家政策正在改变着一些不良习惯,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改成了现在的厚养薄葬让农民减轻了不少负担。还有现在的高价彩礼也是逼的农民喘不过气也需要改变。

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让他们远离迷信,相信科学。远离赌博,爱好健身。洁身自好,法律无情。爱护家庭,远离小三。团结互助,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心存感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