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实施薪酬保密,你觉得合理吗?

周律师Lawyer


应该涉嫌违规,有三个可能。第一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第二涉嫌逃避所得税,等三逃避交纳医保、社保。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所以不能签定“保密”工资文件!


见此就想说


涉及工资、奖金的话题总是格外引人关注。前不久,有媒体就“你会打听同事工资吗”发起网上投票,结果显示,表示会打听的人占多数。

有公司将“禁止私下交流工资奖金”写入合同,有的公司还让员工签订收入保密协议,明确违反者将被开除。如此一来,打听同事工资由“会不会”变成了“能不能”。不过,即使是用人单位的明文规定,薪酬保密就真的合理、合法吗?

说到底,这些企业、公司为什么实施薪酬保密规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单位内部没有实行同工同酬。如果大家干的工作一样,达到的效果也一样,工资不一样,公开了收入就会打击低工资人员的积极性,严重的会在单位内部引起巨大矛盾。


企业为什么要搞薪酬保密制度?看个故事就明白了

——“那年皮克斯动画跟风也上了市,股价一路狂飙,公司上市的第二天,皮克斯公司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匿名电子邮件,附件是全体员工的工资明细表,公司里的元老们都看傻了眼:‘那员工工资是谁定的?老子和公司同甘共苦一起成长,到头来工资居然还不及坐在我边上刚进来的黄毛小丫头的一半?!;一大批人看完邮件二话没说就离开公司不再回来了……”这个故事看起来像段子,但不完全是个段子:虽然皮克斯是1995年上市,故事发生在1998年,关于员工离职也没有那么戏剧性,但这封包含了全体员工工资明细表的邮件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以公司老板乔布斯( 对,就是苹果的那个乔布斯)的名义发出的。事件闹的很大,连《纽约时报》都专门报道了。皮克斯公司承认,这封邮件会对员工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影响公司的招聘计划。

站在企业角度,实施薪酬保密制度,对于企业是有多重意义的。对老板来说,最直接的作用是这能够节省成本,因为薪酬保密意味着老板和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老板知道员工所有薪酬信息,而员工只知道自己的工资,那在谈判时老板天然就处于优势。

有一位中国的创业者就表示,“我利用薪资不透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多次我为资质相近的两个人支付相距甚远的薪水,原因只是为了节约成本。”为什么薪酬保密制度能达到这个效果?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能力相同的员工,其谈判能力有高有低,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有多有寡,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不一样——注意,并不是越忠诚就一定越高薪,就像如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企业利用大数据针对消费者进行“杀熟”一样,职场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那些忠心且努力做事的“老黄牛”,工资不高也不会闹事想走,倒是那些老想跳槽,或者就是不断跳槽的人,凭借其谈判和忽悠能力,获得了大合同。总而言之,老板们能够利用这个办法节约开支,而一旦薪酬公开,恐怕整个企业都会军心大乱。

工作20年的员工不可能跟一名刚毕业的员工拿同样的薪酬。“即使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相同,因学历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也有差别。”有些公司将薪酬保密列入员工行为守则,员工在入职培训时,公司会强调这是公司管理的高压线。

曾有媒体报道,何某曾在一家商贸公司做销售。一次偶然,何某获悉,与她从事相同工作内容、业绩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无论工资收入还是业务提成都高出自己不少。何某以分配不公为由,向主管经理提出加薪要求。被问到如何知道自己的工资比别人低时,何某据实回答。没过几天,公司以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何静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虽然劳动法没有明文规定劳动者的收入是否应当公开,但公司规章制度中“对员工个人收入情况实行保密”的做法与《劳动合同法》中同工同酬的规定相悖。由此,法院认为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判令公司向何静支付经济赔偿金。

因此用人单位实施薪酬保密,个人觉得合理,但不合法。


遥向天山


不利:当工资透明所有人都互相知道,不用说a跟b做的事情是一样了。就是a比b一天都做1倍的事情,b知道他工资比自己高100块钱也会存在比较不高兴的想法!

比如在我们公司就很多人到处打听某个人的工资情况,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打听的大家都知道差不多就那个数值。为什么还会打听呢,这就是一种想找平衡的心理,想知道到底那个人的工资是不是在他们的想象范围之内!

我们来看一下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但是我国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规定薪酬必须保密,也没有限制用人单位实施薪酬保密制度。

即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薪酬保密条款的制定只需要劳资双方协商一致、制定的程序合法,就应当受到法律的尊重与保护。但往往在用工实践中,由于企业滥用薪酬保密协定的权利,对劳动者进行不甚合理的控制,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与《劳动法》规定的同工同酬原则产生冲突。

针对薪酬保密是否合理,网友有不同的见解:

1. 薪酬保密合理:

“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仅是原则性规定,劳动法规中并没有对薪资公开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不能作为禁止企业薪酬保密的直接法律依据。同工同酬原则应当体现在工资分配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当中,而不是薪酬公开。

市场薪酬存在混乱,需要薪酬保密存在

在这样市场薪酬情况相对较混乱的情况下,薪酬保密制度让用人企业给出的待遇成为秘密,不会被员工公开到招聘市场上,也就不会引起企业间薪资恶性抬薪或者降薪的情况。

另外,薪保密能够让人事主管在招聘中更注重考察应聘者的工作能力,而非陷入和员工单就薪资问题讨价还价的“深渊”。

2.薪酬保密不合理:

员工对同等岗位下其他员工的待遇是应该有知情权的,这是了解公司是否同工同酬的重要一个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同工同酬的前提。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薪酬保密制度显然损害了员工的同工同酬权利,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

无论你是人事主管,还是其他普通员工,都会潜意识下想要了解其他同事的工资是多少。

可能是因为追求心理上的安慰,可能是出于对公平的认可,可能是想找到努力的目标,甚至可能是准备跳槽想要找到一个参考的“期望薪资”。

但我们都要承认,这样对于同事工资存在“窥探”的冲动,是大多数职场人都有的心理。

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在薪酬保密的情况下,劳动者缺乏知情权,其同工同酬的权益无以凭借。但是,一个员工薪酬数目的决定过程,是和我们人事主管在谈期望薪酬时的“辩论”和“讨价还价”。这对于很多不善言辞,不善自我推销的员工来说,就是不公。





认证过得一只小虫虫


本人认为用人单位薪酬保密不合理。

为什么要保密?用人单位可否说出保密的理由与初衷是什么吗?

薪酬保密无非就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薪酬发放多少不合理,和自己的私心偏好。还怕员工知道薪酬不同不合理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而来个薪酬保密制度。可以说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有这一不成文的规定。

既然你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薪酬定额公平公正的话,还保密干嘛?完全可以拿到台面上,既然保密,就说明你用人单位薪酬定额不公平不合理。

虽然大部分用人单位薪酬保密,可是几乎没有保得住的秘密,完全是脱裤子放屁,有的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定额在员工当中处于低位,他们也会提出质疑,甚至跳槽走人。所以说薪酬保密没有任何意义。


混沌悟道


私营企业,根据员工每月对公可做出的贡献大小,公司每月做出对对员工不同的薪水调整是非常正常之事,没有必要公开以是公司的一种管理企业的方式,公司有权以什么保密的方式给予按贡献大小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对员工的薪水实施保密发放,让只有领到薪水的员工以上月发放的数额作比较,才会更有动力,有什么不好的。


孚朗页


对于单位实施工资保密,当然对于这种工资收入分配采取保密,可能不是什么新鲜事啦,尤其是面对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出现这样情况较为普遍。

看看题主所提出的问题,好象对此有什么想法?也许题主认为不太合理,为什么呢?主要讲的,同工同酬,大家都一起上班,而都是一起下班,所干的活儿都是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薪酬不一的状况?当然来说,由于对这样的问题,也许对我们的员工确还是处于在计划经济年代,还想着绝对平均主义的时代,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面对计件工资更不可能,至于对题主所提出的问题,个人观点,当然对薪酬保密,可能也是好事,当然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好的方面,即可以调动各自的积极性,按照各个人的工作能力及对企业贡献大小,决定你的薪酬。弊端又是什么呢,同样可以激化矛盾,互相掏蛋,制造事非,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对待这样薪酬保密,当然应该是领导对一个企业管理的工作方式,尤其是针对私营企业,或许对他们的管理方式,确是引进的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而己。尤其是对年青人也是一个触动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顾云孙



据我了解,采取薪酬保密制度的公司不在少数,我个人也觉得这个有很大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其实也就是企业为什么要薪酬保密的原因:


1、薪酬都有制度,实际收入却各有千秋

相信每个单位都有关于薪酬福利的制度、文件和标准,比如职级、挡位之类,但所有的制度、文件、标准的职级设定和挡位设置都是范围而不是绝对值,这就是弹性

比如,同一个公司,按照制度经理级别的工资在10000-15000,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有人拿9000,有人拿20000。


2、加钱或者扣钱,都有理由,实际收入潜藏在加加减减的迷雾中

为什么会出现弹性,或者说制度之外的加加减减?

一方面,这就是管理,也是权力。制度之内的东西一般不需要管理,只有制度之外的东西才能体现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这是人与人的区别,即使同岗位,即使同职位,即使同资历,但一定有不同,加加减减就是为不同的付费,这样才更公平。

这些都是迷雾,保密就是让大家雾里看花。因为不同和公平有很多尺度,但单位只能有一把手一个尺度,保密就是最好的解释,让你们猜去吧。


3、薪酬是绝对量化,一个标准,工作却是相对量化,N个标准

这个很容易理解,所有的薪酬最后都能折成金额数量,这是统一标准。

但是工作却无法同一个标准,因为每个人干的内容不一样,即使内容一样,质量也不一样,质量一样,态度可能不一样,态度一样,各人的资历背景可能不一样,所以工作的评价就是对人的评价,有N个标准,但到底哪个项目哪个标准可以付费,领导说了算。

或者说,对工作的评价很难量化,所以只能一个人说了算。如何保证说了算,就是钱这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不能让每个人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说了算的体现。


4、人的看法都是不客观的,立场决定看法

(1)假如不保密,关于同一个人、同一个岗位、同一个职级、同一个工作内容对应的薪酬不一致,一定会喋喋不休,而且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基本就是乱套。

销售是一个特例,因为销售的主要收入不是工资,而是分成,而分成有个统一的比例标准,做的多就拿的多,完全量化,即使都是销售,拿的收入差异很大,也非常容易解释:你觉得别人拿多了,那是因为人家做的多,你做到了你也能拿到。

但是,同样是销售岗位,除了产品和价格,每个人获得支持力度是不同的,包括资金的支持、人员的支持、政策的支持,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也是很多人不关注的。

(2)大部分岗位,不能像销售一样完全按照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所以就存在一个解释的问题,为什么多为什么少,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举出无数自己辛苦工作、甘于奉献的例子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更卖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保密,不给任何人寻求解释的机会。

(3)如果你提出谁比你高了,问题就自然转化为你怎么知道的,工资没有保密违反政策的方向了,领导偷换了概念,省去了麻烦。


5、真相往往很残酷

不保密,知道了每个人的工资,又怎么样?

人生最难受的事情就是你知道了却毫无办法,这个很残酷吧。

还有更残酷的,明明你觉得他很差,但是工资就是比你高;就像你明明觉得自己很帅,美女却依然向着一个丑陋的老男人献殷勤而不正眼看一一下。

或者,那个大家都讨厌的家伙,几乎是一无是处,他竟然工资也比你高,你作何感想?你一气之下辞职了,换个单位,发现依然有人更傻X却工资更高,怎么办?

真相,往往就是这么残酷。


6、保密,是另一种形式的激励

你不知道,能做的选择就是满足于现有的收入,浑浑噩噩混日子,或者奋起努力,希望通过更好的业绩获得收入的增加,这样的你,就从和别人比收入,换成了和自己比成长,哪个你更可爱呢?

退一步说,你知道了别人的收入,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那个憋屈会让你陷入无休止的死循环。有想法没办法真的好吗?

当你努力,你是在为自己活,当你比较,你可能是在为别人活。

写在最后

总有人纠结保密的问题,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你用努力和业绩证明自己的成长,成为事实上工资最高的那个,然后即使高也让别人无话可说,才是最好的结局。

当你骄傲的告诉每个人你的工资数额的时候,迎接你的会是什么?艳羡的眼神吗?No,是啪啪啪打脸的声音,因为有人的确工作不如你,但却收入比你高。

记住中国人的哲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态平和去努力。


镜头iread我读


如果是私营企业这样做有以下好处:1,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增强企业凝聚力;3,强化了员工的感恩心理。每个员工都会觉得,老板对自己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从而感谢感恩老板。不足之处就会缺乏透明性和公正性。

如果是国有企业这样做肯定不行,纪检监察和人社部门一定会查处。

如果你目前工作单位是第一种情况,一定要努力工作,钻究业务,争取成为本单位的行家里手,老板肯定会给你很高的薪酬。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建议到人社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反映,纠正这种不透明的错误做法。


午夜阳光150212158


公共事业单位实施薪酬保密,不合理应该公开。


自然中来


实施薪酬高低是多劳多得方针的保护手段,但对于保密的措施,未必合理或无理由保密,其理由是将权力扩展至一定范围的不公开,就对公平,公正会有伤害,比如,被领导认为合适的人选,工资额人必超群,但足其人选在群众中之威信扫地而一般,未被公开后,其本人不知不觉,优缺点混浊,对本人或集体都是一种伤害,一般耒说,公开后的薪酬,可以听到各方不同意见,对今后工作也是一种推进或民主的一种表现,说的苛刻一点薪酬保密绝对是资本家一言堂的展现,对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远之又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