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高安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高安於1951年在荷嶺試建上下嶺水庫獲得成功,又在省水利局的主導下,在高安相城的黃秋壩修建了高安水利史上第一座小型水庫。從此,高安的水庫建設進入高潮。不僅小型水庫遍佈全市鄉村,中型水庫也接二連三的修建起來,至今全市已有中型水庫7座。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中型水庫一般要求蓄水在一千萬立方米至1億立方米。這就對集雨面積、壩基地質等條件要求較高,修建難度也比小型水庫要大些。高安第一座中型水庫是碧山水庫。碧山水庫位於瑞州街道港溪趙家村上首,集雨面積31.70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005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漁業、城市用水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碧山水庫於1957年4月動工,1958年3月建成。建成後,有效灌溉面積1。85萬畝,主要灌溉瑞州、祥符、汪家圩等鄉鎮(街道)農田。1996年,由於城市供水日益緊張,原汪家圩燕溪水廠地下水資源枯竭,城西三聯毛村水廠供不應求,於是在連錦朝天門熊趙村西側鵝婆壟新建一座水廠,以碧山水庫作水源,城市用水問題方告解決。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1958年碧山水庫成功後,高安縣水電局又馬不停蹄的開修建第二座中型水庫——礦山水庫。礦山水庫位於高安、上高兩地交界處,壩址就位於上高縣界埠鄉五星村。集雨面積33.5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80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萬畝。是高安庫容最大,灌田最多的中型水庫,高安的礦山、相城、相墾、太陽等地以及上高的界埠鄉的農田全部受益於礦山水庫。不僅如此,礦山水庫還是全縣第一座以淹死釘螺,消滅血吸蟲病為目的的中型水庫。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1962年春,礦山水庫竣工。次年開始修建楊圩曾家橋水庫。曾家橋水庫位於楊圩鎮梨塘村,壩址設在梨塘下皮村上首。該壩可不簡單,在全市水庫中,該壩的長度堪稱第一,總長825米。連高安最大的水庫上游水庫的主壩都只有380米。不過,該水庫的集雨面積只有23.78平方公里,總庫容量也只有1480萬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五位。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1965年春,曾家橋水庫剛完工,10月,高安第四座中型水庫——樟樹嶺水庫又動工了。樟樹嶺水庫位於伍橋鎮聯合蔡溪村,集雨面積26.8平方公里,總庫容量1721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5萬畝,主要灌溉伍橋、汪家圩、及奉新赤岸鄉農田。與樟樹嶺配套的大型輸水工程就有著名的向陽、東風兩大渡水槽。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1965年,在錦江以北修樟樹嶺水庫的同時,錦江以南的嚴羅勝水庫也在修築中。嚴羅勝水庫是嚴西塘、羅坑、勝利三個水庫的總稱,位於相城、相墾和田南三地交界處。集雨面積22.35平方公里,總庫容2350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7萬畝,主要灌溉相城、相墾、建山、田南、礦山等地農田。嚴、羅、勝水庫是分期完成的,1957年修勝利水庫,1965年修嚴西塘水庫,1973年才修羅坑水庫。1975年將三庫連通,其中主壩是嚴西塘水庫。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高安第六座中型水庫是蓮花塘水庫。蓮花塘水庫位於黃沙崗鎮與新街鎮交界處,壩址在黃沙崗鎮長沙鋪楊廖村西南的山坳裡。集雨面積21.84平方公里,總庫容1135.1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4萬畝,主要灌溉黃沙崗、荷嶺兩地農田。蓮花塘原為小型水庫,1955年就開始修建,1956年完工。十年後,才與附近的黃塘水庫連通擴大為中型水庫。


高安市第一座中型水庫:碧山水庫


全市七座中型水庫中,三八水庫可算是最小的了。該水庫位於獨城鎮三皇圩南面的安塘村,與豐城市董家鎮相鄰。1958年開建時也是小型水庫,集雨面積只有2.48平方公里,庫容180萬立方米,只能灌田3000畝。1965年與附近楊公坳水庫連通後提升為中型水庫,集雨面積已達17.4平方公里,總庫容有1049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增至1.4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