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到了乘客定位点,乘客要司机进小巷子接人,拒绝后平台居然判司机违约,你怎么看?

万年懒人


网约车平台,乘客才是上帝,只要活多,无论价格多低,都有人干,不光滴滴,别的平台亦是如此,平台靠什么活着,靠的是抽水子,乘客为什么会选择平台,因为其价格低,车辆比较新服务还好,司机当然是靠多拉快跑赚钱,还得是这个食物链得最底层,所以网约车司机说实在的,跟美团饿了吗送餐员没有区别,只不过就是带个棚四个轱辘而已,说句不好听的,我现在认为网约车司机都没有送快递的快递员强,看着光鲜体面,实际受气不少,跟出租车司机就更没法比了!


磕磕绊绊625


我就碰到这样一个拼车乘客、当时要我开车到市场中间去接他、那市场里面都是卖菜卖肉的、车能开进去吗?当时我叫他走两步、不到20米他不肯就说我拒载!一下子平台把我以100降到96分!后来我跟平台理论、不单止平台没看上车点地方是否可进去!反而第二天从五星司机降为4、98星!这是个什么样的平台?滴滴公司走到今天、是他自取灭亡!别怪司机司傅!!!


合创汽车车队


我也遇到差不多的问题,我开车走高速直接到他定位的点,然后他让我往回走两公里,麻痹,哪里离上个来的高速路口才几公里还说我态度不行,我不愿意送还骂人,立马让他下车滚蛋,下车门都不关。什么素质!结果被投诉了,心想也没什么吧,然后过了两个星期我出差顺带接一个,结果说评分低,不能接单,说要提供什么证明。呵呵了,接个顺风车要被乘客当孙子,还被滴滴出行当孙子,88,老子立马注销。你们爱接自己接去。什么垃圾乘客,第一次遇到。


67000000000000000


客人就抓住我滴滴司机的弱点,如果是哪儿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立马就投诉,一投诉我平台就会扣我们分,一扣分平台是不会补分的,平台老是听乘客的,不听司机的讲解,滴滴说的都是假的,乘客说的都是真的,所以说他们越来越牛逼,越来越装逼,我接人上地下室去接个人送人送到地下室,没办法,害怕他投诉,我们又看坐出租车的,有几个人敢牛逼,乘客一牛逼出租车司机脚就把他踹下来,他还挺老实的,所以说做滴滴司机很受气的很窝囊的,没办法


东北虎明天会更好


个人认为现在的网约车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网约车,没有最开始成立网约车的初衷想法,和出租车越来越像了,失去了网约车的意义,如果网约车办理各种营运证件,那就是出租车,个人认为私家车在闲置时顺路赚取少量利润车费,比如我们小区车库在商业中心,白天我们都上班了,车库空置,可商场的业主们开车来没有车位我们白天就租给他们,他们下班了我们回来了,大家都喜欢这样,网约车也是一样,我们不是有了网约车就非网约车不坐了,是我们多了一个选择出行方式,至于安全而言什么都是片面的,出租车没出现过事故吗?送外面的就全是弱势群体吗?


垚润洋货商贸


真的 看到这个就来气 本人滴滴前十单就碰见过一次 唯一一次投诉 因为堵车 我提前告知乘客 堵车 可能您需要稍微等我一下 我这儿离你几百米 需要掉个头来接您 可是 就是这么几百米 我还没掉过头的时候 我就看到了对面的乘客 我给乘客说您过个地下通道来这边 因为您看 这边堵的压根就走不动 就走个通道

过到这边马路就能坐上车 她非要我去接她 我说好的 然后我就继续被堵在那里 一连等了快15分钟 我才走了几十米 然后她取消了订单 并且投诉了我 这是我的错吗 还有那个 10几个小时 跑100都不到的情况 是不是只有我在的城市才会这样呢 果断再没有跑过


仙鹤儿com


滴滴公司一直把乘客当上帝,把司机当佣人看,所以惯了一些刁民,有的花七元钱,把自己装成一个大款似的


张桂平3026586


对于过路过窄的巷子只能期望双方互相理解,对于有残疾或孕妇司机应当送进去,说实在的小巷中有的路真的好窄。我曾经也拉过一个女乘客,送她回家晚上10点多快11点了吧!具体记不清了,巷子中一个路灯都没有,我开是开进去了,到倒车出来倒了将近一小时,作为一个十多年驾龄的职业司机或许是我技术不行,呵呵!下车看路三次,摆左右倒车镜十几次才倒车出来。


雨轩有话说


礼橙司机一名,前几天接了个单子,送客到小区里面,后因路面问题送不到客人指定的位置,大概二百米,客人说他是一口价订单,必须送到指定的位置,围着小区三圈后没能到达,把他请下去了。结果你懂的,赔礼道歉!停号三天


礼橙司机刘伟


系统之所以这样判定,还是基于用户第一的角度,原则上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做还是有其不合理之处。既然顺风车主已经到达了定位的地方,那么就达到了约定规范的服务内容,平台再做这种判定就是错误的,不管是误判还是有意为之,都不合理,车主应该申诉要回这个权益。如果沟通得当,理论上可以找回。

日常服务过程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大部分车主都选择了接受,其因在于既然到了也就不差这点路,完成订单了还能挣点儿,而且用户定位不准之事也是常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车主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这点上来说,确实还需要改进,在判责上应该更加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