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到了乘客定位點,乘客要司機進小巷子接人,拒絕後平臺居然判司機違約,你怎麼看?

萬年懶人


網約車平臺,乘客才是上帝,只要活多,無論價格多低,都有人幹,不光滴滴,別的平臺亦是如此,平臺靠什麼活著,靠的是抽水子,乘客為什麼會選擇平臺,因為其價格低,車輛比較新服務還好,司機當然是靠多拉快跑賺錢,還得是這個食物鏈得最底層,所以網約車司機說實在的,跟美團餓了嗎送餐員沒有區別,只不過就是帶個棚四個軲轆而已,說句不好聽的,我現在認為網約車司機都沒有送快遞的快遞員強,看著光鮮體面,實際受氣不少,跟出租車司機就更沒法比了!


磕磕絆絆625


我就碰到這樣一個拼車乘客、當時要我開車到市場中間去接他、那市場裡面都是賣菜賣肉的、車能開進去嗎?當時我叫他走兩步、不到20米他不肯就說我拒載!一下子平臺把我以100降到96分!後來我跟平臺理論、不單止平臺沒看上車點地方是否可進去!反而第二天從五星司機降為4、98星!這是個什麼樣的平臺?滴滴公司走到今天、是他自取滅亡!別怪司機司傅!!!


合創汽車車隊


我也遇到差不多的問題,我開車走高速直接到他定位的點,然後他讓我往回走兩公里,麻痺,哪裡離上個來的高速路口才幾公里還說我態度不行,我不願意送還罵人,立馬讓他下車滾蛋,下車門都不關。什麼素質!結果被投訴了,心想也沒什麼吧,然後過了兩個星期我出差順帶接一個,結果說評分低,不能接單,說要提供什麼證明。呵呵了,接個順風車要被乘客當孫子,還被滴滴出行當孫子,88,老子立馬註銷。你們愛接自己接去。什麼垃圾乘客,第一次遇到。


67000000000000000


客人就抓住我滴滴司機的弱點,如果是哪兒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立馬就投訴,一投訴我平臺就會扣我們分,一扣分平臺是不會補分的,平臺老是聽乘客的,不聽司機的講解,滴滴說的都是假的,乘客說的都是真的,所以說他們越來越牛逼,越來越裝逼,我接人上地下室去接個人送人送到地下室,沒辦法,害怕他投訴,我們又看坐出租車的,有幾個人敢牛逼,乘客一牛逼出租車司機腳就把他踹下來,他還挺老實的,所以說做滴滴司機很受氣的很窩囊的,沒辦法


東北虎明天會更好


個人認為現在的網約車還不是真正意義的網約車,沒有最開始成立網約車的初衷想法,和出租車越來越像了,失去了網約車的意義,如果網約車辦理各種營運證件,那就是出租車,個人認為私家車在閒置時順路賺取少量利潤車費,比如我們小區車庫在商業中心,白天我們都上班了,車庫空置,可商場的業主們開車來沒有車位我們白天就租給他們,他們下班了我們回來了,大家都喜歡這樣,網約車也是一樣,我們不是有了網約車就非網約車不坐了,是我們多了一個選擇出行方式,至於安全而言什麼都是片面的,出租車沒出現過事故嗎?送外面的就全是弱勢群體嗎?


垚潤洋貨商貿


真的 看到這個就來氣 本人滴滴前十單就碰見過一次 唯一一次投訴 因為堵車 我提前告知乘客 堵車 可能您需要稍微等我一下 我這兒離你幾百米 需要掉個頭來接您 可是 就是這麼幾百米 我還沒掉過頭的時候 我就看到了對面的乘客 我給乘客說您過個地下通道來這邊 因為您看 這邊堵的壓根就走不動 就走個通道

過到這邊馬路就能坐上車 她非要我去接她 我說好的 然後我就繼續被堵在那裡 一連等了快15分鐘 我才走了幾十米 然後她取消了訂單 並且投訴了我 這是我的錯嗎 還有那個 10幾個小時 跑100都不到的情況 是不是隻有我在的城市才會這樣呢 果斷再沒有跑過


仙鶴兒com


滴滴公司一直把乘客當上帝,把司機當傭人看,所以慣了一些刁民,有的花七元錢,把自己裝成一個大款似的


張桂平3026586


對於過路過窄的巷子只能期望雙方互相理解,對於有殘疾或孕婦司機應當送進去,說實在的小巷中有的路真的好窄。我曾經也拉過一個女乘客,送她回家晚上10點多快11點了吧!具體記不清了,巷子中一個路燈都沒有,我開是開進去了,到倒車出來倒了將近一小時,作為一個十多年駕齡的職業司機或許是我技術不行,呵呵!下車看路三次,擺左右倒車鏡十幾次才倒車出來。


雨軒有話說


禮橙司機一名,前幾天接了個單子,送客到小區裡面,後因路面問題送不到客人指定的位置,大概二百米,客人說他是一口價訂單,必須送到指定的位置,圍著小區三圈後沒能到達,把他請下去了。結果你懂的,賠禮道歉!停號三天


禮橙司機劉偉


系統之所以這樣判定,還是基於用戶第一的角度,原則上也可以理解,但是這樣做還是有其不合理之處。既然順風車主已經到達了定位的地方,那麼就達到了約定規範的服務內容,平臺再做這種判定就是錯誤的,不管是誤判還是有意為之,都不合理,車主應該申訴要回這個權益。如果溝通得當,理論上可以找回。

日常服務過程中,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大部分車主都選擇了接受,其因在於既然到了也就不差這點路,完成訂單了還能掙點兒,而且用戶定位不準之事也是常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車主的時間成本和運營成本,從這點上來說,確實還需要改進,在判責上應該更加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