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的建造成本,中等城市最多每平米1500元,为什么会卖到上万元呢?

烦恼的鸡肋


首先,拿人民基本生存的居住权来进行商业炒作,是一种无视人民痛楚,丧尽良知眼中只有疯狂逐利……别乱想,说炒房客呢。

其次,房子建筑成本1200元/平,却卖5万/平?成本包括土地金,各综合税,银行给开发商和业主放贷,这几项是房子的大头成本。

接着开发商建造房子时,相关规划,土地,消防,电力,自来水,天然气,人防,气象,环保,设计院,监理等,各码头按平方所需的配套费,羊毛出在羊身上,接盘侠消化买单。

最后,是开发商营销成本,企业成本。周边配套成本,这些都是装门脸小头,开发商主次有别,点到为止,不会弄的太离谱。

经过七七八八雁过拔毛后,房子价格就窜上去了。刨去成本,剩下10%——20%的利润。前两年,有门路的开发商,几千行情时拿地,屯着捂盘,待涨3万行情时,才真正开卖……结局当然盆满钵满,这些是个例。


321新闻用户123


这个问题问的太外行了。

直接告诉你吧,一套房子的成本构成中,恰恰建筑成本是最低的。

告诉你现在一些具体的土拍案例。

今年一月份,北京成交了几宗地块。

丰台卢沟桥乡XWY-01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规定未来商品房销售均价不超过54378元/平米,这块地最终楼面价为41032元/平米,土地成本占到了75%。

另一宗住宅在大兴黄村,售价不超过55800元/平米,楼面价为30640元/平米。土地成本达到了55%。

看上去还算合理,“限房价竞地价”还是有效果的。

再来看看江西南昌。

5月11日,南昌某地块竞价482轮,持续4个小时,楼面价达到了1.1万元,但这块地最终销售均价被规定为12500元,留给开发商的只有1400块钱。这1400块钱,建筑成本都不够,开发商还能赚钱?

通常来说,房屋主体建筑造价大概是1300元,水电消防大概是200元,道路管网和绿化成本再算进去,每平米差不多要2500元。

一般来说,如果房价卖1万元,地价成本应该控制在4000块钱,建安成本和税费大概是5000块钱,开发商留1000块钱的利润。

但你看上面这些案例,哪一个符合这个规律?

开发商敢这么玩,高价拿地,那是因为他们预期房价会涨,成本暂时高,但是我拿了地不着急开盘,捂着等房价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要详细说起来,恐怕一本书都说不完。

我认为关键点在于,楼市钱多,杠杆足,欲望无穷无尽。

我是楼市微观察,只说真心话,欢迎点赞与关注。


楼市微观察


商品房价格主要有几块:


一是地价。一般占总价的40%,地价除以可销售的总建筑面积,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楼面价。比如某楼盘地价2个亿,可售面积5万平方米,那么楼面价就是4000元。


二是建安成本。每平方平如题所说的1500一3000元,差距主要看定位和规划,比如说有的高档公寓在立面装修、配套设施方面用材高于普通公寓,有的超高层建筑单位造价也高于普通高层或小高层。

三是各种税费,这一块成本不低,从拍地、建造、各种验收、终端销售,都得缴纳税费。

四是营销成本和管理费用。现在很多地产开发商请专业公司销售,按成交额抽取点数。此外,开发一个项目要盖200多个公章,其中费用你懂得。


五是利润。搞了半天,挣你15%一30%的利润总要吧?有这五点,足够扒你一层皮了。什么叫按揭?就是每月按地上揭一层皮。


华哥杂谈


作为家居行业从业者,美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信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惑,明明一套房子的建设成本相对那么低,但就是要卖这么贵呢?

很多人想不通,觉得只是多付出一些人工费和材料费就搞定了的事,但事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再明白这个事情之前,我们要知道两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是房子本身,一个房产。后者是前者的叠加属性,当一个房子的附加价值远高于房子本身时,就带有一定的投资属性。

比如对于大城市来说,房子不仅是用来居住的,它所附带的社会价值远高于房子本身,比如便利的生活条件,着重体现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

这就使得房子不仅有建设成本,还有高额的拿地成本,一般来说,开发商拍一块土地至少就是几个亿起步,这些都会算在房产的成本里面。除此之外,还有高额的营销成本,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无疑这些也会拉高房产均价。第三,就是各种税费太多,这里既有开发商的,也有针对业主本身的。第四,开发商在引进相关的商业配套以及相应的教育资源时,也需要一定成本。最后还有各种看不见的开支,比如绿化、设计等等。

以上都是一套房的各种成本。当然,其他一些因素也在推高房价,比如最常见的供需关系,不少关心房产都知道有句很经典的话,那就是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人口。北上广深以及其他省会热门城市,因为人口过于集中,买房需求大,自然僧多粥少,房价也相对较高。

好啦,以上就是美家的回答啦,希望能帮助大家,谢谢!


美家手记


我是干城市规划的,之前在甲方、乙方、监理公司、设计院都干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你说的建造成本,应该说的是土建安装成本,也就是组成房屋实体,我们肉眼可见的成本。这只是组成房价的一部分,甚至很小一部分,在一线城市,土建安装成本在房价组成里占比其实微乎其微。这方面的成本全国都差不多,一般多层一平方米1200元左右,高层一平方米1500元左右。想想看,北上深房价动不动就5万多,而土建安装成本就那么点,占比真的很小很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水泥、钢材、砖还有人工费又开始涨价了。

除了土建安装成本,组成房价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来看看:

  1. 拿地费用:这个是不小的一笔支出,一般越是大城市,拿地费用越贵,因为地皮值钱啊。现在政府一般是把土地征收了,然后三通一平,变成“净地”,然后挂牌出售,价高者得。单位建筑面积分担的土地费用,即使楼面地价。可别小看这个楼面地价,现在不少地方的财政是土地财政,主要财政来源就是卖地收入,相应地,楼面地价也越来越高,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比如前段时间广州南沙区2018年宅地首拍,楼面地价达17231元/㎡。


  2. 各种税费规费:这些费用名目比较多,比如工程排污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是不小一笔支出。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税收征管越来越严了,就别想偷税漏税了,这些费用一个都不能省。

  3. 开发商的资金成本:现在开发商资金充足的基本没有几个,连大开发商都这样,所以他们的资金来源五花八门,除了预售外,还有银行贷款(现在不好贷了),财务公司贷款,高息吸收民间借款,甚至玩起了高利贷,这部分资金成本不容小觑,不少开发商就死在高昂的利息上,导致资金链断裂,楼盘烂尾。

  4. 各种不可预见支出:现在漫天要价的钉子户不少,如果遇到了,非常让人头疼,为了顾全大局,有时候开发商只能让步,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合理要求,而这笔费用最终还要打入房价里的。此外,还有不好公开的黑色成本。

  5. 说了这么多,总得给开发商留点利润吧,开发商又不是慈善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开发房子是高风险行业,他们需要的利润自然也要高一些。

总之,建房是个系统工程,房子的成本里并不单单仅有房子建造的成本,还包括我们很多看不见的费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希望房价能回归住的属性,祝愿每个人在所在的城市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李中东


一套房子的建安成本都是不高的,中等城市最多1500元,大城市在2000至2500元,但是土地的成本不便宜啊,一些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再加上税收成本,就要占据总房价的六七成,再加上开发商自己要赚20-30的利润,所以房价上万还是客气的,新房价格在大城市往往要七八万也不稀奇。

就拿中等城市来说,每平方米建安成本1500元,土地出让价格再加上各种税收,至少8000元/平方米至10000元/平方米,再加上开发商销售、宣传、工资、利息支出等费用起码是2000元/平方`米。还有开发商自已要留下20-30%的净利润,即使是中等城市,房价至少要到15000至20000元/每平方米。

所以,新房价格主要是大头是土地收入和各种税赋,其他的开发商自己的各项支出,包括销售、宣布、工资至是财务利息支出的占比都是很小的。所以,要遏制新房价格上涨,就是要让土地出让和各种税费价格下降,这样才能真正的降房价。


不执著财经


其实站长不想讲那么多有的没的。

我就举个例子给大家,大家一看便知。

站长有个朋友是开奶茶店的,我了解到一杯奶茶成本其实不过几块钱甚至更低,但是为什么出售的时候价格确实十几元呢?我当时就觉得哇,那岂不是一年就可以发家致富?

没想到每次出去吃饭,这个朋友就对着我们诉苦,最近房东又要涨价,店里的几个员工也是在吵着加薪,虽然我只听了个大概,但是这样给大家算一笔账,奶茶店最重要的就是店面位置,人流量大的地方一个月上万都是小意思,再加上请两个人帮忙一个月又是将近一万块的薪资,一杯奶茶就打一杯挣十块,一天卖100杯,一个月的利润也就3万,剔除刚刚的店铺租金,员工薪资,再加上奶茶的成本,店里的一些其他开支,一个月还真是剩不下多少钱。


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是差不多也就这个意思,我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大家只会觉得拿地价和建筑材料价,那还有人力成本呢,还有很多的额外开支。


另外就是价格和价值不一定是对等的,这是早就认证过的经济学,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瓶水成本只值2块钱,但是如果全世界只有我有这最后一瓶水,且无法复制,那我这瓶水将比什么都珍贵。


谢谢各位的观看,话糙理不糙


装修第一站


建造成本在房价中的比重,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逐步降低的。原因就在于,地价在不断上涨,比重在不断提升。

事实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房子,建造成本是主体。如果要核算房价的话,大多是建造成本。那时候,建造成本大约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加上一些规费。土地则不需要钱,也没有利润,房价也就在1000多,最贵也不会超过5000。建造成本成为配角,是从2003年房地产市场放开以后,建造成本上涨的速度相对较慢,一般的房子也就上涨了一倍左右。但是,地价则上涨了5倍、10倍,甚至百倍以上,那么,房价中的地价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了,加上一些不合理、不规范因素,以及开发商乘机享受暴利,房价当然要高了。

所以,用建造成本来衡量房价高低,已经毫无意义,也不具参考价值。看房价能不能降下来,关键要看地价能不能降下来。而地价往往又被贷款绑架,与金融风险仅仅捆绑在一起,自然难降了。


谭浩俊


烦恼的鸡肋:1500元一平方米的住宅建造成本,你是听谁说的,听风就是雨这不是成熟男人的表现,你也不是专业人士,我来回答你吧,1500元只是住宅建造单位工程中的土建主体结构,室内水电工程,二次结构工程,室内外抹灰等分部分项工程的造价。门窗工程,外墙外保温工程,室外综合管线工程,道路园林绿化等工程不在1500元之内,因此一平方住宅的交房总成本应在3500元左右。而土地是最大的成本,最近杭州市拍了一块土地,折算到每平方达到了2.8万元,这个成本应该是28000+3500+各种税费银行贷款利息之合,这就超三万多了,开发商再加上利润,开盘价定在四万左右一点不奇怪……


高建强10


二线城市,一套价值500万的房产,200平方左右,土地出让金要占近70%,购房者各种税费3%左右,土建安装成本要5%左右,开发商各种税费5%左右,还有多少利润?净利润能超过10%吗?如果要按揭350万30年在给银行利息350万。按揭一套价值500万的房产,一共需要付出850万,开发商拿走了50万的利润,剩下800万让谁拿走了?

想想看,每平米25000的房子,开发商只拿走了你2500到3000而已。剩下的两万多一平米进了谁的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