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导语

如果说南湖代表了嘉兴的现在,那么老城区的子城,则代表了嘉兴的过去。1780多年来,子城一直矗立在同一个地方,任凭时代的风吹雨打。

它站在这里,真的是很久了,从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一直感受着春花秋月,经历着风吹雨打,注视着朝代更迭。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嘉兴子城历史很悠久。据专家考证,在公元231年,也就是三国黄龙三年,吴国孙权做吴大帝的时候,子城就已经建成了,距今已有1700多年。

三国吴黄龙年间,吴帝孙权听说由拳野稻滋生,在当时的农耕时代,这绝对是祥瑞之兆。因此孙权把由拳改名禾兴,在禾兴修建了一座周长两里十步,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小城。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这里一直是历代州府衙门的所在地。

子城见证了嘉兴城市的发展兴盛,从三国吴国黄龙三年有小城以后,一直是嘉兴的政治中心。唐朝末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嘉兴在原先小城池的外面,兴建了周长12里的大城,原先的城池,开始改称为子城。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多少年来,子城占据在这方江南临运之地,留下了无数文人雅客的华丽词章和美好回忆。早年的时候,在子城庭院里,有一座叫来月亭的亭子。来月亭原名花月亭,是后人纪念宋朝大词人张先所建的。张先在嘉兴为官的时候,他当时就在这里上班。有一天午后,张先写了一首词,这首词非常有名并流传到现在,其中有一句叫“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为千古名句。后人还在这里建造了一个亭子,命名为花月亭,用来纪念他。

千古大家,永垂青史,传诵至今,不过那些亭台楼阁,却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唯一陪伴子城走过千年岁月的,就只有子城里挺拔的古树。子城原来周围种满了梓树,所以有种说法,子城也是从梓树谐音过来的。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整整1786年,小小子城的上空,萦绕过千古佳唱,也映照过熊熊战火。1860年,太平军攻占嘉兴,驻守嘉兴的太平军主将陈炳文,被晋封为听王,下命令要在子城中,营造一座宏伟的听王府。但没等到金碧辉煌的听王府修好,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就被清军围攻,撤离了嘉兴,而历经战火的子城,却已是满目疮痍。

转眼到了1912年,辛亥革命的风又吹向了这座江南小城。当时子城里的华美建筑和景致,差不多都被毁灭了。空旷荒芜的子城,成了国民党的随军司令部所在地。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1949年4月7日,在子城内驻扎的国民党国防部陆军预备干部培训团第一总队的三千名将士,在团长贾亦斌的带领下举行武装起义,撼动了穷途末路的蒋家王朝。

解放后,子城成为解放军的13医院。1971年,13医院搬离后,浙江省荣军医院又接手了子城管理。2015年,荣军医院整体搬迁。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进驻子城,开始对子城遗址进行试探性的考古挖掘。2018年7月,子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全面铺开,公园内新建一座子城博物馆,直观展示子城的考古成果,述说嘉兴悠久的城建故事。

现在子城遗址公园的千年城墙已经基本修复完成,大堂初露端倪,战乱中遗失的两头石狮子,也破土重圆。

城市印记 ▏子城:千年嘉兴城,悠悠子城史


从1786年前三国吴黄龙年间建成至今,沿着子城的古城墙走一圈,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发生在嘉兴,发生在这座城墙脚下的每一个历史瞬间。我们也期待,未来的子城,将给嘉兴带来更多的惊喜与震撼,继续为大家讲述,它那悠久的故事。

作者:今朝多看点记者 叶欣怡 马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