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寧壽宮及寧壽宮花園是清王朝入主紫禁城後對明朝故宮改建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宮中之宮苑,經歷了清朝歷代皇帝們的經營。不論在古典園林營造藝術上,還是在古建築營造技術與工藝上,都達到了中國皇家園林與建築的最高境界與水平。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園冶》網絡圖片

由於與之同時代、同等級的圓明園、清漪園、暢春園已經焚燬,若想認識康乾盛世之時園林建築的輝煌,必離不開對寧壽宮花園的研究。

寧壽宮花園是集南北園林藝術精華於一體的集大成之作。既然寧壽宮花園在園林藝術上如此成功,那麼其必然要有理論指導才行。

事實上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至明末清初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理論基礎。如明末計成《園冶》、李漁《閒情偶寄》的相關篇章。應該說自這些著作問世以後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的實踐和發展,即整個清代的皇家園林乃至民間私家園林應是在借鑑和遵循計成等人的造園理論和思想下營造的。

實事求是地講,從寧壽宮花園的園林藝術風格來看,除禊賞亭的流杯渠外,很少能看到江南園林的影子,而處處感受到計成《園冶》所倡導的造園理念。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碧螺亭全景

在寧壽宮花園中最為奇特、藝術價值最高當非禊賞亭和碧螺亭莫屬,恰恰就來自計成的《園冶》:

梅花亭地圖式:先以石砌成梅花基,立柱於瓣,結頂合簷,亦如梅花也。

十字亭地圖式:十二柱四分而立,頂結方尖,周簷亦成十字。諸亭不式,惟梅花十字,自古未造者,故式之地圖,聊識其意可也。斯二亭,只可蓋草。

首先,就碧螺亭而言它不僅基礎似梅花,重簷亦取五瓣梅狀,可以說它通身上下皆以梅花為題材,誠如計成所講是“自古未造者”。與《園冶》“梅花亭地圖式”所不同的是圖式“立柱於瓣”,而碧螺亭則立柱於瓣與瓣之間。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故宮乾隆盛世禊賞亭

再就禊賞亭而言,因其前抱廈有流杯渠,故亦稱流杯亭。它的建築意趣取自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引以為流觴曲水”的情境。其建築平面雖呈凸字形,三面出抱廈形式,但實質其建築式樣亦來自於計成的《園冶》中的“十字亭地圖式”,所不同的是它將後抱廈去掉而將其尺寸累加在前抱廈上,致使前抱廈的進深等於兩側抱廈面闊之和,從而使總面闊等於總進深,所以禊賞亭凸字形結構應是由《園冶》“十字亭”變化而來的,這也正是禊賞亭的妙趣所在。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故宮乾隆盛世古華軒

此外,位於一進院中軸線上的古華軒以其精美的下架裝修聞名於世,它因軒前的一株古樹得名,且乾隆帝對這株古樹感懷頗多並數次以之為題賦詩抒懷。計成的《園冶》即有“多年樹木,礙築簷垣;讓一步可以立根,斫數椏不妨封頂”。古華軒與古樹的關係即是這段話的最好圖解。

此外,在寧壽宮花園的營造中最得《園冶》精髓之處當屬抑齋一區。此一區雖處東南一隅,但絕非草率為之。而抑齋地處偏隅以兩間小屋置於其中卻更顯幽曲合宜。此乃乾隆對《園冶》之妙用。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不論是禊賞亭、碧螺亭、古華軒、抑齋還是第三四進院乃至整個寧壽宮花園的營造,其園林設計的理論依據主要來源於計成的《園冶》造園學說,是對《園冶》的一次忠實而全面的實踐與體驗。可見乾隆帝對計成的《園冶》造園學說推崇的程度之深。

所以,近幾十年來學術界一直認為《園冶》這部世界造園學最古名著“其所以終有清一代二百六十八年間,寂然無聞,直待日本造園界發現推崇後,始引起國內學術界重視”的定論,從我們對寧壽宮的研究結果來看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清代乃至中國皇家園林最高水平當屬寧壽宮花園

故宮乾隆盛世 古華軒山面

當然,我們雖然說寧壽宮花園營造是以計成《園冶》為範本,不能說寧壽宮花園完全抄襲了《園冶》。套用乾隆的話講應是“略師其意,不捨己之所長”。寧壽宮花園所代表的皇家園林則包含更多的宗教色彩和禮佛內容。這是寧壽宮花園的又一大特點。

內容整編自:倪斌李大平《寧壽宮花園園林設計思想流源與建築形制變異》,《紫禁城》2011年11月刊。感謝《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