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回母校任教,與自己原來的班主任在一個教學小組,要處處讓著嗎?

村姑說村事


不知道題主說的處處讓著是什麼意思?方向有點大,指代不明朗。

作為一個新人,剛剛入職,既不要想著處處讓著別人,也不要一上來就想著自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馬上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大學畢業剛分到學校工作,跟你的老師做同事,這時候更多的是從老師身上學習到一些經驗和做法,以此來讓自己快速成長,提升自己。別以為自己大學畢業有什麼了不起,學富五車有時候不如一點實際經驗,因為你那學識沒有試過,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有用。而別人的經驗卻是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至少是符合眼下的實際的。

相信你的老師也會很歡迎你,跟你做同事,畢竟你是他曾經帶出來的高足。只要你態度誠懇,他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

題主所說的要處處讓著她嗎讓人有點不太好理解,是因為他處處都在掐著你嗎?處處都在跟你毫不相讓,所以你需要跟他爭鋒相對,或不想讓,是嗎?

新人入職最好是謙遜一點,目的很明確,汲取他人身上的長處,為自己所用,儘快適應自己的角色,讓自己更快更好的在職場站穩腳跟。


蘇小妮


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的時候,我岳母已經是多年的老教師、優秀班主任了。在一次校運動會上,我們班總分全校第一,而岳母的班,丟掉了連續3年(或者更多)的第一。岳母鬱悶壞了,晚上我和老婆去岳母家吃飯,岳母說:你們怎麼會第一的?肯定算錯分了!我連話都不敢說,吃完飯就逃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但是,在遇到不好管理、或者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岳母會教我如何處理。

這可能是教育戰線上,做老師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吧。對了,我岳母家,岳父岳母、老婆、小姨子,都是教師。我們飯桌上談到最多的,就是如何管理班級和如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但從沒討論過如何放棄一個孩子。儘管我們都知道有一千種辦法,可以打擊、放棄一個學生。


老Z家的小Z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師生同在一個組的例子。不過我好像沒發現有什麼大的矛盾存在。不過這個問題可能與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以及情感有關。

一、很早之前,我在湖北一所高中任教,同組的張老師是備課組長。除我之外,雷老師和文老師都是張老師的學生,我和雷、文年齡差不多大。我感覺我們組相處非常融洽和睦,到現在都還懷念。

我們都是那種對榮譽不是特別在乎的人。張老師年齡大,高級早評了。我們都很尊重他,凡是出去開會、跑腿、印卷子之類的活我們都主動給他承擔了。上級部門來聽課什麼的,也是我們來做。但我們組內經常組織教研活動,就會請他講課,我們去聽課學習,他也樂意。

然後,張老師也很照顧我們,有時學校的工作安排或其他利益關係對我們不利時,他作為一個老教師就會站出來替我們說話。市裡有什麼賽課活動,張老師也會極力向學校推薦讓我們去,並給我們出謀劃策,聯繫市教研員。

我們組內經常在一起吃飯,差不多一個星期一回,輪流做莊。每逢春季開學,我們都相互約好去給張老師拜年。現在回味那個氛圍真是太舒服了。

後來,張老師向學校申請不做教研組長,說應當讓年輕人做,就讓給文老師了。再後來,雷老師當了副校長,這種氛圍也一直沒變。

二、10年我來到四川之後,發現組裡氛圍也很好。組內老師有什麼問題,都是積極想辦法,互相幫助。沒出現過背後使絆子、拆臺的現象。

這裡組內很多老師之間也是師生關係。有意思的是,我們選擇辦公桌位置的時候,都是師生關係的老師要求坐在一起。

象我們組的鄧老師就是宋老師的老師,廖老師是李老師的老師。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比對其他人要照顧得多,除了教學上經常高考的考點高法,知識處理技巧之外,就是幫他們處理學校人際關係以及處理學生問題事件。真的從未發現出現你所說的問題。

當然,整個組內也很和睦啊。一旦有某個老師臨時有事不能上課,根本不需向學校報告,組長馬上在組內安排解決了,老師們也都很樂意幫助。學校有什麼事情時,互相之間也會通氣。

所以,有一個真誠的團隊很重要。

三、如果碰到個別小肚雞腸的人怎麼辦呢?

我認為在一些非重大的事情上,學生可以對老師多尊重一些。例如,打掃辦公室衛生、試卷的領取、改卷任務的分配等小事上,多承擔一點,我認為沒什麼,畢竟從年齡上講,老師也大一些。

但如果碰見評優,尤其職稱進級等,那就公平競爭。我認為在評優上衝突也不會大,一般老師不會特別執著,另外指標也不會只有一個。但評職稱可能存在衝突,那隻能公平競爭,我想老師也不會有意見。再如果是工作上的衝突,涉及到多人利益的,只能按工作原則辦。

當然,如果碰見特別擰的,斤斤計較的,那隻能維持表面的尊重了,自己當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謝謝。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和想法。我是一個高中老師。





小屋聽雪


這樣的事情,在我這兒的學校裡,到時很常見,我所在的學校裡,有的老師和學生只相差七八歲,平時說話基本上少了師生的稱呼,有時會以兄弟相稱。

我剛開教學時,學校裡有三四位老師,都是教過我的,我和他們以“同事”的身份相處了(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我依然尊稱他們老師,他們依然是呼我的名字)有的是十幾年,有的二十多年,現在他們都已經退休了。

與我的老師們相處了那麼多年,我還從沒有想到在某些事情上要讓著他們,到是他們給了我不少指點和幫助。工作上的事情,大多的時候是他們或多或少地讓著我,對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即使要讓著你原來的老師,但也不是處處讓著,這樣做既沒有必要,也可能會讓你的老師不好做人。所以切莫一廂情願地做事情,以免好心辦了壞事。

我的建議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人情。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你產生這樣的想法,我覺得除了你有對原來的老師存在感恩的心理,另外你的心理上還有一種“優越感”,就是你認為你的知識水平比你原來的老師高,你認為如果你不讓著他們,他們根本跟不上你的節拍,或者說他們比不上你,也或者是他們跟你沒法比。

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就真的錯了,在“學識淵博”的程度上,你原來的老師可能跟你比不了,也應該是不盡然。但是在教學方法和經驗上,你還是個新手,你有的只是“高高的”理論,實踐卻幾乎為零。理論應用到實踐,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複雜、繁瑣的,是需要磨練和提煉的,是要進行一次外化,而後又要內化得過程。

教學不是那麼簡單。它不像其他的理論研究,或者是工廠做工,有一個固定的數據和程序就可以了。教學,老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性格各異、思維多向的學生,要教會學生,不是老師有知識就可以了那麼容易。你自己會,卻未必能教會學生。

在這方面你原來的老師就有著“先天”的優勢,這點你是沒法和他們相比的。再說文化知識,你也不要太高估自己了,你原來的老師也學沒有你學歷高,但是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是你憑想象所能到達的。

好學的老師很多,他們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在不斷地學習充電,只不過沒有學生時代的時間那麼集中罷了。他們的對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實踐經驗,不是你所能同日而語的。

所以要說讓著,其實未必是你讓著原來的老師,可能是他們讓著,只是有時你被自己的“自以為是”矇蔽了雙眼,沒有感覺到而已。

無論怎樣,你有這份心思,當然是好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把精力用到教育教學上,教好學生才是根本。

至於其他的事情,你有心讓,別說老師不接受,可能領導也不會同意,因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矩,不能因為你讓,就可以破壞規矩。不然工作就不能正常開展了。

所以,退一步講,你即使能做到處處讓著,但肯定不會處處讓得出去。


超敏教育


有個女孩回到母校任教,的確學生時代是成績很優秀,回校任教後趾高氣揚,意氣指使,目中無人,把教過她的教師數落個遍,後來想調個課都沒人願意理她,再後來生孩子去了,再後來聽說不上課了,調其他崗位去了。

我在想,這女孩能考上大學,完全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嗎?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我把七分歸她,但三分卻不是天註定,而是她的教師為她作出的努力,我當年學習成績一般,但在最關鍵的那一年,學校招到了一批名牌大學的教師,學校安排這些教師來教畢業班,一下改變了過去農村學校初中生老師教初中的現狀,所有學生突飛猛進,成績從中下升至全市前列,這批老師最後沒有一個留下來,全被市裡搶走,人家教得好,光進城這個誘惑就夠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遇到一個好的教師團隊是多麼的重要,大部分好學生是因遇上好老師而成就了自己,你有理由不感恩嗎?


牧童帥出天際


跟自己曾今的老師同在一個單位上班,甚至成為自己老師的領導,這種情況在農村中小學是很常見的。那麼,碰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

身份發生了變化,對老師的尊重不變,但是原則,底線應當堅持。

我在一群鄉村小學任教二十多年,跟自己的老師做過同事,也跟自己的學生做過同事。師範畢業後,我分配到家鄉任教,應該說,同事大多數都是我曾經的老師。他們大多對我一如既往低關心,照顧。畢竟當年能考上師範的都是學霸級別的,在老師們的印象中,我還是那個刻苦努力的學生。

在工作中,他們耐心指導幫助我,在生活中,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但是,也有和別的老師在我面前擺資格,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頤指氣使。只要不觸犯原則,不碰到底線,一般的小問題我也就忍了,不去計較,但是涉及到原則底線,絕不退讓。

記得有一次,學校評選區級優秀老師,最後入圍的就是我和我的一個老師。老師要求我放棄競爭,這次我並沒有聽他的,大膽走上演講臺,最後如願以償,評為區優秀老師,對此這個老師耿耿於懷,但是我認為公平競爭,並沒有什麼問題!

作為老師,如果和自己的學生同事,也應該轉變身份,調整心態

現在,我的學生也和我一個單位,成為我的下屬,我對他仍然關愛有加,把機會盡量留給年輕人,他對我還像以前一樣尊重,見面必先喊老師好。

我多次跟他說,現在身份改變了,雖然我們還是師生,但是在單位就是同事,如果我有什麼不當的地方,不要顧忌面子,直接提出。見面也可以不那麼拘束,微笑點頭即可,不要每次都鞠躬叫老師好,搞得有點尷尬。他每次都說好,但是轉頭又是一樣的,可能對年輕人來說,適應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吧。


結束語:不管是和以前的老師還是曾經的學生成為同事,要記住的是,身份發生了改變,那份感情還在,但是不能影響到正常的工作開展,在涉及到原則,底線的問題上應當當仁不讓,方法理念不同的時候應該大膽辯論。


周老師的工作室


跟自己曾經的班主任或者是曾經的老師在一起共事,這個現象在農村或者是鄉下還是很常見的,畢竟農村和鄉下現在的人也不多。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更是一種緣分。

我在去年的時候,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農村老家,去支教了一年。就是和自己曾經的老師一起共事的。老師們還是像當年一樣,對我工作和生活進行照顧,感謝他們。在工作中,他們會教我要對學生怎麼管理,對課堂的秩序,學生的作業等等遇到的一些問題,將他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交給我。在生活中。他們也經常問我是否有生活中的困難需要幫助,真的很謝謝他們。

也許是因為我只回家支教一年。不是常年長久的跟他們共事,所以他們對我的態度是非常的不一樣的。我沒有遇到過像您說的這種問題。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做事的方法。並不是說他是我的老師我就要處處聽他的。畢竟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個做事方法。甚至還有可能我的學生,我的教學方法還要比他們的好。這個可以用學生的一個成績來說話。學生對你的一個喜愛程度也可以表現出來。

我認為在工作中,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肯定是堅持我自己的態度。其他的生活上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種處事的方法和態度,生活上的東西如果沒有交集的話,大家能夠和平相處那是最好了。不能夠和平相處的。就找個適當的機會提出來,大家溝通解決。或者,儘量減少兩人碰面的機會。因為上班的時候也就這幾個小時,下班之後各回各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圈子。真正在一起的機會還是不多的。


小城光頭哥


我畢業以後,到本村教書,八個教師中有六個都直接教過我。當然也是我的老師,並且二年後我成了他(她)的領導。我仍十分尊重他們,由於是本村的,不再喊老師,而是按輩份稱呼,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工作虛心向他們學習。在工作中,小事講人情,大事按原則。我們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一直合作得很愉快。也不會因他們是自已的老師而無原則的遷就,但會與他們溝通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


盧紅彥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一首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這種情況和我很相似,我就是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教。我當年的班主任和我在一個辦公室,教同一個班,七年後我的學生又回到母校教書,又和我在一個辦公室。現在我的同事既有我的老師,也有我的學生,這麼多年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在工作和生活上互相幫助,因為有之前的師生關係,所以比起其他的同事感覺更親近一些,不存在誰讓誰的問題。更有意思的是我當年的老師提了副校長,當年的學生成了教導處主任,他們都成了我的領導。據我瞭解,師生後來成為同事的例子並不少見。師生變成同事以後關係也發生了改變,以前對老師是仰望和尊重,現在和老師是同事了,有親切的感覺,老師仍然是我的師長,老師經驗豐富,在教學和管理等方面,我還要繼續向老師虛心學習,當一名學生最喜歡的老師。


因為有之前的師生關係師生,在成為同事後和其他的同事還是有所不同的,在相處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把老師當作教學路上的引路人

上學時老師指導學生如何學習,現在學生也當了老師,那老師要做教學路上的引路人,指導學生如何教學,把教學經驗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叫之前的學生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記得我上高一時,教我們數學的於老師是一名四十多歲的老教師,是山東省優秀教師、教學能手,課上得特別好,教學成績特別好,在全市是非常有名的老師,20多年的教學生涯於老師可謂是桃李滿天下。每次他上課都有一個聽課的年輕老師,這個新老師是剛大學畢業又回到母校任教,於老師也是他當年的數學老師,而且也是數學老師,也是教高一。於是這個新老師快速成長的途徑就是跟著於老師聽課,學習於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由於有於老師手把手地教,加上這個年輕老師虛心地學,他很快就成長起來,幾年時間就成為教學骨幹。



2、交往要有分寸,不必太彬彬有禮,也不可太隨意

之前是師生關係,現在既是師生關係也是同事。所以這種關係和普通的同事還是有所差別的,作為老師對現在的同事學生,不能僅僅再當作之前的學生看待了,要儘可能的和諧融洽,亦師亦友。學生成為老師的同事後對老師也不要太過於彬彬有禮,當然尊重是必須有的。總之,畢業後和自己的老師成為同事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好好珍惜這緣分吧!


妞媽教育心得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師範畢業後,我就在我的母校工作。雖然只工作了兩年,但是收穫卻很多。

1.對於上課,曾經的老師給了我無私的關心和指點。

我們是9開學後到學校報到,10月份片區有個思品競教,學校就指派我去,當時對上課幾乎是一片茫然。於是,我就向我的啟蒙老師請教,他以前教我們語文,後來因為年齡偏大了,改成了思品。我把思品書拿給他看,他研究之後給我說了上課的大概流程。

其中我有一個環節是給孩子們講故事。那個時候沒有沒有網絡,我們只能在錄音機上錄音。另外一個老師就指導我用錄音機,並且告訴我講故事的技巧。

這是我上的第一堂競教課,雖然我獲得最好的名次,但是在心理上已經得到了成功。因為剛上講臺一個月,還得了二等獎(還有三等獎)。這對我的教學生涯是一個一次不小的鼓勵。

所以我由衷的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2.在管理學生方面,我也總是向他們請教。

剛出來參加工作時,沒有工作經驗,有什麼問題我總是會向我的老師們請教。他們也總是熱心地和我探討。有的老師還親切的叫我(用我的名字加上老師)。我笑他們讓他們直接叫我的名字,他們說現在我與以前不一樣了,是老師了,是他們的同事了。這樣的稱呼讓我感到對我的尊重以及對我的親熱。

3.學生幫幫老師也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也有個別老師會讓我做事情。我覺得挺樂意的,反正自己年輕缺乏經驗,多做事情,正好積累經驗吧!

對於一個不是師生關係的人,甚至是一個陌生人,我們都會熱心地幫助他們,何況那還是我的老師呢。所以,學生幫老師做事很正常。

4.工作業績是硬件,不需要讓與不讓。

我現在任教的這所學校也有很多老師是本地人,他們參加工作後一直就在這所學校。他們與自己的老師相處得非常融洽。至於評職稱,評優秀都是打分制。優勝劣汰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就不存在,讓與不讓。

不過有的學校可能評職稱、評優是憑關係說話,這在處理起來就稍微有點難度了。適當範圍的讓是可以,但是不能毫無底線的讓。因為職稱和優秀對年輕人也同樣重要。

結束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都十分微妙,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把握一個底線。謙遜和寬容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但是卻不是懦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