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大学生挂科这么多?

谈事论


作为一个刚大一就挂科的人,我觉得我很有资格回答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大一上学期挂了科,下学期又挂了科。只能这么说,补考的感觉真累。大一上学期是因为旷课太多,老师直接给了59(泪)。第二学期是课程太难,而我又没专心学习。。

为什么挂科现象越来越严重呢?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问题。1.心理:熬过了初中高中6年,以为以后就轻松了,再加上经常听到“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类话,提前让自己松懈。2.态度:一些人是抱着混的心态过大学的,有些人确实是可以混,因为他老爸早就把他以后人生规划好了,有些跟风混的却还傻傻的认为大学就是这样,不在意挂科或者认为大学不挂科不完整。。(还好我提前醒悟了,毕竟家里没矿,没伞的孩子就要努力奔跑)3.不会坚持:提前规划好的学习计划,后来发现只是自己的心血来潮,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我就是这种人。。)

二,环境因素。大部分被灌予了学习不是第一要素后,整天忙着参加社团或者打游戏之类,整个校园都没有学习氛围。然后又熬夜,第二天起不来于是旷课,甚至直接睡到中午,每天都是这种循环,想想就很恶性。

三,教育部的整体安排。近年来教育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视可谓是日渐加强。从取消清考等一系列操作来看,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好混了。学校比以前更加重视作弊,老师监考也就查得更严,想做点小手段也是无从下手了。

另外,学校的破事也是很多,比如好端端的叫你下载个app,然后注册,还要你写身份证等信息。类似这种事一旦多起来,也特别容易占用时间。


方鸿渐27


我本人从未挂过科。

因为本人加入过学习部这个学生会,当时的师兄师姐再三强调跟我们说不能挂科!不能挂科!不能挂科!

现在取消了清考,那么挂科的步骤就是:挂科——补考(可能很多学校连补考都取消了)——重修——结业——结业证换毕业证补考。

很多人觉得高考完之后,大学就不用认真听课了,上课随心所欲玩手机,睡觉,但是,在这十几周的幼儿园生活过后,临近期末考试前又回到了高考的状态,期末考试嘛。很多人不怕高考,却怕这种大学的期末考试,我也不例外。很聪明的同学提早复习,但是,有的人很早复习也会挂科,那是因为他没抓住考试的范围跟重点,所以老师临近期末考前的画重点,你还是有必要放下手机认真听讲的。

有的人考前一直打游戏,凭借那么几天的抱佛脚,最后不挂科还拿了奖学金,你气不气?而有的人却一直不复习,看到书就头痛的,那不挂才怪呢。

最后我认为,不挂科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目标,更高的目标的话就是可以争取奖学金了,千万不能挂科,因为一挂科,后果不堪设想。


ZhChan


我是12年上的大学,16年本科毕业,19年硕士即将毕业。实话说,大学里存在不少同学挂科的想象,有的同学甚至挂科有20多学分,最后导致学位证没拿到!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简单从大众环境和个人来谈谈。

从大众环境来说。大家从小都听周围人说,好好学习要考大学,进入学校老师说好好学习,大学很轻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特别是在高中期间,升学压力大,学习紧张,老师们普遍都在用类似的话鼓励学生再努力一把,考上大学后就轻松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就导致了我们从心底认为大学就是很轻松,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所有事!甚至对待学业都是随便学学即可,只要保证“60”即可,也就是“60分万岁”!

从个人角度来说。带着“60分万岁,大学很轻松”等的心态来到大学;从一个整天有老师在后面鞭策学习的环境到一个没人管和督促,时间突然宽裕起来的环境;还有大学生活比较丰富,有社团,有兼职,有家教等,导致了学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且,大部分学校,尤其是普通大学的挂科代价太小!学生这一学期挂科,下一学期补考过了就行,这是大部分学校的现状!

说到底,造成学生挂科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是综合原因导致了学生挂科多的现象!

那么,大家觉得现在大学学生挂科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考研过来人


高进低出的教育现状(考入大学竞争大 但毕业很容易)以我为例 我们学校规定挂科累计十科没有学位证 我挂九科依然顺利毕业并拿到学位证。

现在普通上大学真正学习的学生凤毛麟角,玩游戏一捉一大把,下课吃鸡或英雄联盟,上课吃鸡或王者荣耀,小部分的人看小说。一个班有一个人学习就够了,作业都可以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吗。考试靠作弊,如果跟班长好的话不必担心挂科,班长前面一定是个学习好的人,因为安排坐位的一般是班长,我们班长四年唯一挂的一科还是因为监考老师一定要调整座位才挂的。其实,真不想挂科也是不难的,即便你平时不学习,只要期末留出半个月背老师给的题就够了,但大部分的人如我一般满不在乎挂不挂科的。大学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只要胆子大天天是放假,所以有像我一样白天睡觉晚上包夜打游戏的学生。

说那么多不是证明我有多不拘,恰恰相反很后悔,毕业半年一贫如洗,负债累累,租不起房子借宿同学租的房子还天天吃他的用他的,还借他不少钱。找不到工作。


远游即孤儿


没有竞争意识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亲身经历到的大学生活 没有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也没有紧张严格的上课秩序,虽然大学是相对来说更自由的生活,但是 的确对于学生来说太过放松了。高中时老师说的没错 “以后上了大学你们想干嘛都可以;到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 现实真的是这样,在普通大学里你能看到的 在努力学习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生活圈太舒适

现在的大学生总是更愿意待在寝室里,吹着空调,玩着手机,打着游戏,相比较来看 学习的确是最累的。我在大一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努力 所以整天都会待在寝室里,躺在床上 刷着手机。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毫无意外的我挂科了,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还报名了英语四级,是裸考 所以也没有过。


整天荒废度日,在经历了几次考试失败之后 我突然意识到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后来我努力学习专业课,把空余下来的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我用知识来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大学里新鲜事物诱惑太大

上了大学之后, 以前很想做 却不能做的事 终于有了机会去尝试。除了学习,感兴趣的事情有那么多,所以他们之中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其他地方,以至于忽略了学习。也有一部分的大学生 是因为自己考上的是普通院校 ,所以就有理由放弃自己。

当然我所说出的只是我看到的一部分,也有许多人 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的学校不出众 就浑浑噩噩的度日。他们会更努力,更勤奋,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美腻同学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将结合自己这几年的亲身经历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从个人角度,大学生的思想惰性导致了很大的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去上课认真听讲,再加上一些外物诱惑,甚至是逃课,从而导致了后期的学习困难,最终在考试过程中失利。我认为这一部分的原因是占比最大的,因为我认为大学生活就是很考验一个成年人的自制力,如果连最基本的学习任务都不能完成,那么很大一部分可以断定其未来工作能力是欠缺的。

其次是不同学校的教育观念导致,这个我并不太想去深究,因为涵盖很大,也不好用我的观点来评判,但我始终坚信任何学习都是自己的学习。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每位大学生从小读的便是圣贤书,到但大部分人都不是想做圣人,读书皆为名利而已。因而,我的建议是大学绝对不能挂科,


振华547


现在到了大学,每天都有许多的个人时间,有的大学生喜欢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睡觉,常常是一个人在玩,另外一个人也跟着玩,最后一个宿舍也跟着全部一起玩。就这样很多的宿舍也是这个样子,很多的大学也有这种风气。


很多大学生常常是浪了一个学期,到期末考试了终于紧张了,不想挂科,挂科没有毕业证书,挂科了影响很多事情,读了那么多年书,终于来到大学了,谁都想有个好的结果回去。所以大学考试成了大学生心里的一道坎,很难跨过去,常常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就会常常见面就谈,议论不止!


创业英雄謌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挂过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很多同学估计是当真了,对挂科也不那么在乎了!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大学是严进宽出,学生们在中学辛苦了六年,也压抑了六年。这到了大学突然就放松了,没人管了,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学习了!



我是2013年开始上的大学,四年的时间也没挂过科,不过我身边却有很多人都挂过科!大家班里肯定都会这样的几位同学吧:

上课是能逃就逃,天天窝在宿舍,考前也不复习,每学期都要挂个几科!甚至连补考都不在乎,结果连补考都没有过!不过人家也不担心,因为大四还有个“清考”啊!



现如今,本科生“清考”也取消了,希望大学生都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好专业课,以后找个好工作,加油!


西瓜碎碎念


 “挂科”是大学生们常用的一个词,意思是考试不及格,不达标。

  大学里挂科最严重的是理科与工科各专业。网上一篇《一位数学专业女生大学毕业前的感慨》,字字血,声声泪,简直就是网络时代的孟姜女哭长城。

  今天我们不说理科,只说工科。

  工科大学生挂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般同学挂,学霸学神也挂;三本院校的学生挂,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挂;中国的学生挂,外国的学生也挂;非洲的学生挂,欧洲的学生也挂;今天的学生挂,100 年前的学生也挂……可以说,不论黑白俊丑长幼尊卑贫富勤懒,也不论东西南北亚非拉古今中外,工科学生考试挂科,已成为当今大学一大特色。

  挂科对学生的打击是沉重的。挂科不仅仅是时间、精力的付出,更是精神的折磨,灵魂的摧残。有不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品行优良,到了大学却作弊被抓,轻者通报批评,人品有亏;重者开除学籍,撵出学校,名誉扫地……

  挂科,多么沉重的字眼!它的背后有多少学子的眼泪和辛酸!!

  工科学生为什么挂科?

  表面上看,无非是两个原因:(1)老师没教好;(2)学生没学好。

  但仔细分析,这两个原因都不靠谱。如果说一个老师教不好,那全国、全世界的老师都教不好?如果说少数不爱听课的学生没学好,那为什么从来不缺课的学生也挂科?

  老师没错,学生没错。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只能在课程本身。

  学生们在哪些课程上容易挂科呢?

  以力学专业为例,数据表明,易挂科的课程有:大学物理、电工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量子力学、概率论、工程热力学等。

  这些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学时就已经有了初步涉及,在大学里只是进一步深化而已。

  质量守衡定律、能量守衡定律、动量守衡定律、牛顿定律等不仅在中学适用,在大学同样适用。

  同样的知识,中学时极少挂科,到了大学里就纷纷挂科,难道中学与大学有什么显著区别吗?

  有。中学与大学的区别之一,是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的不同。

  中学研究的是事物的常态、稳态过程,所用的工具是初等数学(几何、代数、三角),列出的是普通方程或方程组,得到的解往往是简单的数值,如 35,86,197。

  大学研究的是事物的动态、瞬时过程,所用的工具是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列出的是微分方程或方程组,得到的解往往是表达式或方程,如 y=3x^{2}+6 。

  可以看出,从中学进入大学后,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同,研究的深度增加,难度加大。能否学好高等数学,成为解题的关键。

  工科学生大批挂科,其根本原因是学不好高等数学。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理科、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著名的挂科大课,每年放倒的学生不计其数。

  为什么学不好微积分呢?

  答案很简单:太难懂。

  微积分难于理解、难于掌握,既不能怪老师,也不能怪学生,问题在于微积分本身——它的理论体系有严重的缺陷。这一缺陷使得老师讲不明白,学生听不懂,从而使得微积分的学习如同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像打了马赛克的照片一样,怎么也看不清楚。

  微积分不能由初等数学导出,为了给它安一个基础,让它有一个根源,数学家们创造了极限理论。

  教师们讲微积分,首先从极限概念讲起。

  在柯西时代,极限的定义只是极其简单的描述:

  “如果一个函数可以无限接近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称为函数的极限。”

  然而,到了魏尔斯特拉斯时代,极限的定义被“数学化”为高大上的、“严谨的” \\varepsilon-\\delta 语言:

  “如果对于每一个预先给定的任意小的正数 \\varepsilon ,总存在着一个正数 \\delta ,使得对于适合不等式 0

  这个定义有 60 多字,涉及专业术语 5 个(正数、不等式、函数值、常数、函数),半专业术语 5 个(任意、存在、适合、满足、对应),修饰词 6 个(如果、对于、每一个、给定的、小的、一切,则),变量 7 个( x , x_{0}, f(x) , A , y , \\varepsilon , \\delta ),数字 1 个(0),逻辑符号 4 个(<,| |,=,→)。

  柯西的定义,五年级小学生都能懂。

  魏尔斯特拉斯的定义,足以让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大呼饶命。

  魏尔斯特拉斯的极限定义是我见过的最狡诈的专业术语,没有之一。

  有了极限定义,再配上一套极限的运算规则、使用规则,就形成了所谓的“极限理论”。

  极限理论正确吗?不正确。不仅不正确,而且还十分地荒唐。

  小学生都明白,0.9<1,0.99<1,0.999<1,0.9999<1,以此类推,无论小数点后面有多少个 9,无限循环小数 0.999…… 永远都小于 1,这本来是全人类的共识,是几百万年来的经验,是不可怀疑的真理,不可逾越的底线。

  然而,通过极限理论的文字游戏,数学家们居然像变魔术似的让两个不相等的量相等了,0.999… = 1,这相当于“部分等于整体”,进而演绎出无数荒唐的命题:“三七二十八”、“0 等于 1”、“数学没有确定性”、“无穷旅馆”、“托里拆利小号”、“勇士追不上乌龟”、“英国海岸线无限长”、“2.5 维空间”、“11 维空间”、“36 维空间”、“无穷维空间”等等,强迫学生接受这些耸人听闻的结论,对正常人来说就是残酷的精神折磨。

  极限理论表明:过去几百万年的人类全部错了(认为0.999…<1,部分小于整体),只有数学家们才是正确的(0.999… = 1,部分等于整体)!

  可见,现代极限理论有两大“特色”:

  (1)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空洞无物,晦涩难懂;

  (2)偷天换日,浑水摸鱼,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极限理论与现实严重冲突,彻底颠覆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披着科学的外衣,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具有邪教教义的典型特征。

  荒谬的极限理论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微积分的基础。

  用极限理论来导出微积分,是认错了祖宗,找错了坟头。

  因此,在现行的数学理论体系之下,数学老师想讲清楚微积分是不可能的,学生想正确理解微积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理解不了微积分,就抓不住微分的本质,学生就难于运用微分工具准确地描述现实事物的瞬态过程,就不能列出正确的微分方程、积分方程,而这些方程正是大学物理、电工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量子力学、概率论、工程热力学等挂科大课的主要研究内容。

  除了极限理论的荒谬之外,在数学中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虚数。

  解微分方程,形式特殊的可以简单地解决,复杂一点的需要做拉普拉斯变换或傅立叶变换,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求出解之后,再做逆变换,得到原微分方程的解。

  但是,要理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必须理解虚数,即根号负一。

  因此,解微分方程实际上涉及三门课:微积分、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是微积分的拓展,将普通微积分从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

  虚数是最重要的数学概念,没有虚数构不成复数。同样地,没有虚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就无从谈起。

  如果不理解虚数,抓不住虚数的本质,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就不可能真正理解。

  打开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的课本,几乎每一页都少不了虚数、复数的符号 i 、 z 。

  虚数是如此地重要。但是,当今世界,全球七十亿人中——

  有人懂虚数吗?

  有人懂虚数吗?

  有人懂虚数吗?

  没人回答。

  可能有人会问:数学家难道也不懂虚数吗?

  数学家说:我们不懂什么是虚数,我们只会使用虚数。

  意思是说,数学家也不理解虚数的本质。但是他们会根据一套大家公认的运算规则来使用虚数。用这套规则去做题,总是能得到正确结果。在数学中,凡是遇到虚数的时候,数学家们就用这个办法对付过去。

  几百年来,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没遇到过太大的麻烦。久而久之,大家习以为常,甚至没有人关心虚数到底是什么了。

  数学家不懂虚数,但又不能说自己不懂。那样太没面子,会失去学生的尊重。

  怎么办?

  数学家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只有1个字:装。

  这是数学界的超级机密,圈外人都不知道。

  偶尔有不长眼的学生请教虚数的意义,老师只用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

  “课本上不是写得很清楚么?自己看书去!”

  可怜的学生们就这样,面对整页虚数、复数符号的课本,两眼发直,硬着头皮往下看……

  数学,远没有人们相像中的那样高端、大气、上档次。

  实际上,数学是当今自然科学体系中最落后的学科:僵化,保守,颓废,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当今的数学,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是名副其实,恰到好处。  

  由于数学的缺陷,与之关系非常密切的工程科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株连,使得各专业课程难看、难教、难学、难用,是工科大学生挂科的根本原因。

  挂科,是工科学生的噩梦。长此以往,优秀的学生都不敢报考理、工科专业,转而报考不易挂科的文、经、管、法、教、农、医类专业,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


安153821076


通俗的讲,挂科其实就是不及格的代名词。我们在中小学常说考试不及格,到了大学不及格的常用词就是“挂课”,意思是一样的,不过有一点就是在大学里面,挂课的话需要参加补考或新学期重修,这个和学校政策、课程设置都是有联系的。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挂课这么多,这个问题我认为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学校因素

(1)专业课程因素

目前学校的一些专业需要必修的课程,可能很多年都没有变化,课程内容晦涩,难以理解,没有跟上新时代形势及时进行修订,导致存在一些所谓的“水课”,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2)老师授课因素

目前学校的一些教师出勤率,或者教学认真度不高,忙于搞效益而忽略了教书育人的本质,一套PPT连用好多届,没有好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质量不高,导致课程挂科率较高也是一方面因素。

2、学生因素

(1)学习态度问题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认为从高中毕业能够进入大学就成功了,同时大学生活相对高中生活要宽松许多,课外活动、诱惑也多,就导致一部分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很容易迷失自我,大部分时间去耍朋友,打游戏等等,缺课、翘课成为了常态化,往往抱着考试前临时突击复习的心态,这种情形下挂课是必然的。

(2)学习能力问题

进入大学后,要学习的课程相对要多一些,而且有的专业课程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个别同学可能因为学习能力等原因感觉很吃力,学习质量不高,导致挂课也是存在的。

(3)个人兴趣问题

有的大学生可能因为高考分数问题,没有考到心仪的大学,没有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仅仅是就读了匹配自己高考的分数的学校、专业,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往往很难调整起来,有的时候对某些课程甚至存在一些抵触情形,往往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

(4)考试发挥问题

这部分因素可以说是一部分偶然因素,有的同学往往平常学习很好,但是一到考试就紧张,即使大学课程有时候需要60分就足够了。这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形,班里的一个同学平常学习认真,复习到位,但是有时就会挂一次课,用他的话说就是中小学留下的“考试综合症”,进入考场就莫名的紧张。当然还有一些影响到考试发挥的因素可归结到这里面。

3、 需要重视挂课的影响

个人感觉挂课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挂课影响自己的成绩,同时还需付出补考费和时间去进行补考或重修,得不偿失,同时可能影响到别的课程的学习。

(2) 挂课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也是一种考验,有时会影响自己心态,造成自我否定,同时有时候给家长、老师、朋友们的印象也不太好。

(3) 毕业找工作时,有些单位会查看学生在校成绩,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程的,有时挂课会影响就业。

(4) 教育部已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甚至要让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混日子的大学生毕不了业。所以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混日子导致挂课太多很可能不能正常毕业。

综上所述,其实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挂科都是不太好的结果,而且现在好多大学生挂课成为一种常态化,需要引起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重视。让教育回归本质,让老师和学生回归自身职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