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除了学习,其他的都可以干吗?

合浦仔林哥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个人。每位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每个人在大学做的事都是不同的。下面我具体列举一下这几大类大学生做的事,至于如何选择在个人。

1、第一类大学生除了上课在教室,剩下的时间都窝在宿舍,除了吃饭和不可避免的集体活动才出去。每天的日常活动就是躺在床上追剧或开麦打游戏,日复一日,昏昏度过四年。

2、第二类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包括部门、班级活动,他们除了学习几乎在各个岗位和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般这样的大学生奖学金会拿到手软,活动的评奖也会拿到手软。而且很有可能交到男女朋友,因为认识的人比较多。如果经济不错的话还会选择假期旅游。总而言之他们的四年就是“忙”和“丰富多彩”。
3、第三类大学生就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占据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八分之八十以上。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拿奖学金、出国留学或考研深造。可能这种生活看起来比较单调,但或许他们自得其乐?
4、第四类大学生是没有学习,只有各类活动。这类大学生属于“社会型”。他们适合社会闯荡,走上社会会混的不错。但他们在大学四年过分放大了部门活动在生活的比重。因此他们生活也很忙。可收获的是团委老师的一致认可和惨淡的绩点以及一门又一门的挂科。

以上四类大学生的生活基本可以涵盖所有类型,至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还要看自己。


生活鸭


作为一个大学生,除了学习意外我还会去打打篮球,去现场看看CBA. 去旅游,去那些一线城市去看看。做一些自己能搞了的兼职。参加学校的社团和学生会。


进击的科科


其他的可以做的很多呀。

1,谈恋爱,这个是必修课吧。你总得学会如何去追一个女生,俩人如何相处,经历就是财富。

2,考虑自己是否走学术的道路。如果适合,就开始考虑专业或者考研的院校,如果不适合,就要想谋生的道路。

3,赚外快。不管是节假日促销,还是自己做家教,赚钱是一个目的,另外就是开始接触社会,各类人你都会遇到,被骗钱、老板不给钱……人和人的素质都会让你认识学校之外的东西。

4,旅行。综合而言,还是学生时代的时间最宽裕。想去哪里,约几个好友,不管是穷游,还是住青旅,都让你一路有新鲜感。好多经历,错过了就错过了。

5,参加社团。虽然很多人会说学校社团很黑,但你加入后,总可以看到社团负责人做事的方法,学习他处事的风格。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经历的越多,人是会变得,尽量让自己过得丰富多彩一些。这样,你可以选择的道路就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