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二哥二嫂后来怎么样了?

随遇而安152094302


朱元璋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然而这五个和朱元璋和血缘关系的亲人在生前却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照拂,准确的说应该是朱元璋还没有来得及照拂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纷纷离开了人世。

朱元璋生于1328年,是濠州人,其父朱世珍,娶妻陈氏。朱元璋是他们的第六个孩子,上面还有长子朱重五、次子朱重六、三子朱重七、长女朱氏、次女朱佛女。人丁倒还兴旺,但是朱家和所有当时的贫苦人家一样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朱家一直在淮河流域躲避税款。

这样的一个家庭,要是有人告诉朱世珍,他的儿子会成为皇帝,打死他,他都不可能会相信的,除非太阳能从西边升起。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刘德家放牛,1343年,濠州开始大旱,紧接着就是蝗灾和瘟疫,死亡笼罩着濠州,这对本就被赋税压得喘不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朱家在这场灾难里也没有幸免,朱世珍和妻子陈氏以及长子朱重五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朱元璋和两个哥哥来不及悲痛,就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朱家没有钱置办棺材,更没有地用来埋葬亲人。

朱元璋跑到地主刘德家借地,却被刘德赶了出来,后来还是邻居刘继祖出手帮助,腾出来了一块地让朱元璋将亲人赶紧安葬。这之后,朱家四分五裂,各自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朱元璋在万般无奈之下去了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不过这个和尚做的也并不舒坦,每日仍旧是干苦力,伺候老和尚。等到了寺里穷的时候,朱元璋又被赶了出去,美其名曰外出化缘,这一外出就是三年,三年时间里朱元璋见证了人世间的所有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见识增多,心也变得坚硬如铁。

1348年,朱元璋回到皇觉寺,而这个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换了模样,1351年,红巾军起义愈演愈烈。而朱元璋的发小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参加起义军,一起投奔郭子兴。不久,25岁的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一员。

从军后的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当了小小的头目,并娶了郭子兴的养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不久,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乡亲邻里不少人都选择跟随朱元璋起兵,后来朱元璋的大嫂和侄子朱文正以及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投奔朱元璋。

这几人正是朱元璋仅剩的亲人,他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去世,只有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和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和他有血缘关系。这两个人都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朱文正最终因为怨恨朱元璋赏罚不均而想要投靠张士诚,叔侄二人生分,朱文正郁郁而终。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追封自己的亲人,其中朱世珍被尊为皇帝,谥为淳皇帝,陈氏为淳皇后。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五改名为朱兴隆,被追封为南昌王,长子早逝,次子朱文正的儿子朱友谦被封为靖江王,并世袭。朱元璋的大嫂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世。

朱元璋的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育有一子朱旺早逝,朱兴盛在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被追封为盱眙王,而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朱元璋的二嫂没有记载,应该去世的也很早。

朱元璋的三哥朱重七该名为朱兴祖,去世的也很早,并没有留下子嗣,被追封为临淮王。

朱元璋的大姐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在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王七一,但朱氏并没有生子,去世的也比较早。

朱元璋的二姐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她比朱元璋大11岁,后嫁给李贞,生子李文忠。不过,她去世的也很早,早在1351年就去世了。朱元璋起兵后,李贞带着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早年,李贞对朱元璋就很好,因此,朱元璋对这个姐夫和外甥也非常好。李文忠一度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并改姓朱,后来李文忠立下大功,被封为曹国公。1384年去世后,被追封为岐阳王,其子继承曹国公的爵位。


尚宫女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哥二嫂死了多年了。

朱元璋本来有3个哥哥,2个姐姐,还有父母。

但1344年老家凤阳又是饥荒又是瘟疫,农民一片片的死去。

当时朱家只有大哥结婚,有2个儿子,二哥没结婚,三哥做了上门女婿。为了减轻家庭负担,2个姐姐都已经出嫁。

结果,4月初六,朱元璋的父亲死亡,初九大哥死亡,十二日大哥长子死亡,二十二日朱元璋母亲死亡,全家死了一半人,只剩下朱元璋以及二哥、大嫂和大哥的小儿子。

大家没有办法,只能四散逃难,能活一个是一个吧。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家人死了,连埋葬的地都没有。

朱元璋找到地主刘德,希望能给一块地埋葬亲人。但刘德断然拒绝,认为他们只是租赁关系。

朱元璋无奈,只得和二哥用草席裹着亲人尸体,准备埋到村外乱坟岗去。这种乱坟岗,本来是埋葬无主尸体的地方,一说埋在这里会变为孤魂野鬼。

好在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心地善良,从自己耕地里面拿出一小块,让朱元璋安葬了父母。

朱元璋称帝以后,他将已经去世多年的刘继祖被封为义惠侯,并且子孙世袭侯爵,直到明朝灭亡。

本来,朱元璋是要将刘德杀掉的。不过,考虑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帮过他们,不能随便杀掉他的弟弟。

于是,朱元璋表示不计较以前的事,还送给刘德30顷耕地,免除10年的赋税,徭役。

当然,如果不是刘德哥哥的善心,刘德恐怕也得身首异处了。

草草埋葬了亲人以后,全家被迫分散逃难,家人由此失散。

朱元璋去当了和尚,二哥做了上门女婿(这在当年是很丢脸的事情),大嫂带着小儿子投奔自己娘家。

朱元璋九死一生,最终占领滁州,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地盘。

随后,他开始四处派人,寻找失散的亲人。

结果是悲哀的。

朱元璋的大姐出嫁后没多久,就感染瘟疫去世,连孩子也没有生过。不过,一说朱元璋和大姐关系并不好,说是他儿时因顽皮,经常被大姐打骂。

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封她为太原公主。

二姐也没有活多久,生下小儿子李文忠4年后,二姐贫病交加去世。二姐夫李贞带着2个儿子,四处流浪求生活。后来听到朱元璋在滁州,他们才急忙赶过去。

朱元璋对二姐夫和两个外甥很好。二姐夫李贞是个很善良的人,明明自己家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以前仍然尽量接济朱家。

据说一次家里断粮,眼见就要饿死,派朱元璋去姐夫李贞借粮救命。当时李贞只有6个粗面馒头,拿出4个给了朱元璋,自己只留下2个。朱元璋对二姐夫非常感激,认为如果没有他,自己早就饿死了。

可惜,二姐夫李贞没什么才能,但外甥李文忠却颇有能力。

朱元璋对外甥李文忠特别喜爱,重点培养。

最终李文忠成为了明朝有名的开国功臣,官至大都督府都督、荣禄大夫,兼主管国子监,被封为曹国公。

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其为岐阳王,配享太庙,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

对于二姐夫李贞,朱元璋也是另眼对待。

朱元璋赐李贞“敕免常朝,赞拜不名”,封他为驸马都尉,后来又封为曹国公。朱元璋为了表达对姐夫的厚爱,特地赏姐夫住在皇宫内,而且赐他穿五爪龙袍。

后来李贞去世,朱元璋封追封他为陇西王,并且赐李家“三世王爵”,荣耀满门。

朱元璋二哥三哥做了上门女婿,也就是为了吃口饭,可惜也没有活多久。

三哥朱兴祖很早就死了,连孩子也没有,被朱元璋追封为临淮王。

同朱元璋关系最好的二哥也死了,好在还留下了儿子朱旺。

二嫂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两人都被善待。

朱元璋追封二哥朱兴盛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同时,诏令专人将朱兴盛一家的遗骨,葬入了位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中。

可见,朱元璋对自己一家是很好的。


萨沙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按照老话来说,这叫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说这事,咱的先把开头的事先交代一下!

开头的事

朱元璋搁家里边是老嘎达,上头有三哥哥,两姐姐,这要是年景好点,这就是一大家子,努把子力,这好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可元末就这时间段,他不仅有天灾,更有人祸。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灾让庄稼地都绝收了,一帮子老少爷们饿着肚子到处的找食吃,可俄就不算了,还遇到了瘟疫。

这老天爷也跟着老百姓作对,老百姓就不得个好啊!就那会当农民的人,那是一大片一大片死。

朱元璋他们家里边呢,这都抗到了1344年的四月份了,先是父亲被饿死了,跟着已经成家的大哥也被活活的饿死了,接着是大哥的儿子,还有大哥的媳妇,最后就是生育老朱的母亲。

就一个月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大家子就饿死了一大半。

老朱家里头就剩下,老朱,二哥和三哥。

那么三哥为了活命,这不就给人做了上门女婿,家里的事也不能插手。

老朱这就哭着吼着,摸着眼泪想找地主刘德弄块坟地。

话说这刘德压根就是敲髓吸骨的玩意,坟地?想多了吧!他宁愿荒着也不可能给。

所以老朱和二哥被人一家伙就给撵了出来。

“你爸爸给俺抗长工是不假,但俺也没有欠他啥,凭啥他死了,俺就得给一块地,有病吧!”耳朵眼里还留着刘德愤怒的嘶吼。

是啊!凭啥?这年月谁又能管得了谁呀!

老朱就算是哭瞎了眼睛,刘德也不会心痛哪怕一秒钟。

回头老朱就想把父母用席子卷吧卷吧,搁乱葬岗子一埋就算了,如果以后有可能,再说吧!

就在这个时候,刘德的哥哥刘继祖赶了过来,拉住了老朱的胳膊。

“你小子俺是看着长大的,你不找俺,咋就去找俺那吃啥啥不够的弟弟,那能有个结果?来!俺这地多,你自己个选一块吧!选好了,埋了就成了!”

得咧!好心的刘继祖算是赏了一块地给老朱,这也算多年来给他打工捞了一个还算可以的结果吧!

这不,当老朱衣锦还乡,戴着皇帝的帽子回了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刘继祖,结果这老刘早年就走了。

但这走了,恩还在不是,老朱也不是那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所以还是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他们家大小子这都能世袭这爵位,搁清朝这就算是一铁帽子王了。

就这爵位一直延续到了大明朝灭亡之后,一块坟地换了这么一个天大的好处,这还真赚了,所以这好人有好报,这话还是靠谱的!

回头瞅瞅他的弟弟刘德,听见老朱回来,直接就吓尿了,生怕老朱追他之前的事,这不也整了个负荆请罪。

可老朱现在是啥身份?那境界都不一样了,所以也没有追究刘德的过错。

“你说的对!凭啥借坟地啊!咱也没沾亲带故的!但你无情,咱也不能无义不是,虽然俺家给你打工,但打工赚的钱确实养活了俺们一家老小,这封赏是不能少的!”

结果老朱赏了刘德三十顷地,免了十年的赋税和劳役,这也是对俩家做了一个了断。

就这些个东西,刘德回头瞅瞅哥哥的,这压根就不能比好吧!

好了,咱把这头先放下,单说老朱。

后来的事

话说这父母都安葬了,老朱和自己的二哥,相互瞅瞅,也只能各奔东西,看看各自能不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来。

二哥没得选择,回头像老三一样做了人家上的门女婿,就为了混口饭吃。

这不后来老朱,凭借自己的能力打下了自己的地盘。

有了自己的地盘,老朱首先就想到了家里边哥哥姐姐们,这就撒下人手去找。

咋说呢?就那年月能活下来这就不错了,结果不是很好,但也不坏,家里边的人,至少还有几个活着的。

大姐出嫁之后,也没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早早的死了,也没有留下个一男半女的,老朱就算是有心,但也只能到这了。

后来老朱做了皇帝,为这大姐,为这曾经天天教训自己好好做人的姐姐弄了个太原公主的封号。

这二姐好,虽然没有活下来,但留下了后人——李文忠。

当年他父亲李贞知道了朱元璋的位置,带着李文忠来找,一路上遇到的乱兵,多如牛毛,有好几次好悬就没有死到乱兵的手里头。

所以这李文忠也算是痛恨这世道。

你还别说这李文忠和老朱还挺投缘的,收了他做了养子,有段时间就改姓了朱。

成为了老朱手下的一员战将,十九岁的时候就开始领兵打仗了,而老朱对他那是十分的信任。

最后恢复了李姓,封为曹国公,配享太庙,肖像就搁功臣庙里挂着,位列第三。

而老朱的二姐,老朱也没有亏待,虽然死了,但也封了个陇西长公主的身份。

而李贞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个驸马爷,还拥有不上朝的权利,毕竟老朱这姐夫说道根子上,也就是农民。

当然您不能因为这身份小看了人家,人家也是出生入死打过仗的,虽然不算啥,老朱很看重这姐夫的。

这份看重不仅仅因为李文忠的能征善战,也是因为老朱家和这老李家上一辈就有交情。当年老朱家里没有粮了,到人家老李家借点,人家老李家里也没多少了,但依然拿出一部分来。

老朱是那种薄情寡义的人吗?显然不是,所以还赐予这姐夫五爪龙袍穿身上,搁皇宫里边随便溜达。

话说那“曹国公”其实是人家老李的,后来李文忠继承的。后来老李死后又被老朱弄了个“陇两王”的帽子,就这封赏不可谓不高啊!想当年就这俩帽子能够享有的就只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猛将了。

而题主说的二哥,这人前头咱说了,做了人家上门女婿,但也没有活多久,但好歹留了个后,叫朱旺。

这朱旺也没啥本事,压根就是一普通人,估计大家伙也没有咋听说过,但老朱这家里边也没几口子,所以对这朱旺很是照顾。

封这朱旺为昭信王,而他去世的二哥给了一个盱眙王的帽子,列祀家庙。

至于三哥呢?这人做了上门女婿之后,却死的早,没给家里边留个一男半女的,所以就封了一个临淮王。

事就是这么个事。


梁老师说历史


1344年,泗州(现在江苏盱眙)发生了蝗灾和瘟疫,衣食无着的朱元璋父母亲和大哥在半个月内相继去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兄弟四人中最小,老大朱重五、老二朱重六、老三朱重七。大灾瘟疫过后,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应该是家里的壮丁了,老三也去世了,当时的朱元璋17岁。为了生存下去,朱元璋、朱重六和大嫂及其侄子都分开乞讨生活,这样生存的概率会高一些。

老大朱重五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圣保,次子朱文正,只有朱文正活到了成年。1362年,陈友谅率领60万人马进攻洪都府(现在南昌),当时坚守洪都的守将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坚守了85天,消耗了陈友谅的不少有生力量。后因为封赏问题,不满朱元璋,暗中投靠张士诚,被拘禁。(朱元璋的父母、兄、嫂都埋葬在明皇陵内,安徽凤阳境内)

二哥朱重六自从和朱元璋分开后也结了婚,有一个儿子朱旺

,不过二哥二嫂夫妻和孩子都早早亡故了,病逝地点应该在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并没有等到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那一天。当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朱元璋称帝返回家乡,原来的村庄住户有100多户,只剩下20多户,死亡概率是非常高的,疾饿、瘟疫、战乱是三大杀手。

1366年,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父母、兄嫂修建陵墓,1379年修建完成。1368年追封自己的三个哥哥:朱重五改名为朱兴隆,封南昌王,他的儿子守卫洪都(南昌)有大功劳的原因;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封盱眙王,朱元璋的二哥是在盱眙去世的,因此封了这样的王爵,儿子朱旺封昭信王;三哥朱重七改名为朱兴祖,封临淮王。(明皇陵内部图)

朱元璋的二哥二嫂以及侄子朱旺去世,都是朱元璋事后派人打听出来的,后继无人。


穿越再现彼岸


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户农民家中,家中几代都是农民穷得叮当响,到了朱元璋这一代父母一共生了六胎,哥哥三人,姐姐二人,朱元璋最小。家里赚来的钱只够养家糊口,朱同学自然也就没钱上学只能给村中的地主放牛为生。1343年,濠州突发旱灾,1344年又接着发生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都接连去世。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朱元璋迫不得已同他的二哥、大嫂分开逃生。(史料中对三哥记载颇少,不知所踪)

如果说朱元璋死里逃生最后还成了皇帝是天之骄子的话,二哥朱重六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娶了一位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叫作朱旺。兴许是因家中生活压力过大饿死,抑或是因为瘟疫之故朱重六早早就去世了,没能亲眼见到自己的弟弟成为皇帝。而其子朱旺也早早去世,具体原因史料中未曾记载。朱元璋作了皇帝后,哥哥姐姐都已经去世,作为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弟弟,朱元璋给他们都一一取了名字加了封号,尽管他们都无福消受。其中二哥朱重六取名为朱兴盛封为盱眙王。同时,朱元璋还为他们修建了陵墓,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也向百姓展示他作为一个皇帝对于父母和兄长的尊敬。(以上两图取自电视剧《朱元璋》)

所幸朱元璋当上皇帝时的亲戚还剩下一个侄子朱文正和一个外甥李文忠,两人也都辅佐朱元璋成为皇帝。朱文正在朱元璋湖口之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因对朱元璋行赏不满后私通张士诚被发现,朱文正也因此被软禁。李文忠作为朱元璋开国的第三大功臣被封为曹国公。朱元璋一生猜忌、多疑,李文忠虽为自己的外甥但文武双全对自己的皇权有所威胁,因而建国后刻意疏远李文忠,李文忠也因此郁郁寡欢,最终患病而死。


古来今往


朱元璋的二哥是朱兴盛(朱重六),二嫂姓名不详,两人有一子名叫朱旺,朱兴盛去世得比较早,但是根据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皇陵碑文》中的记载,朱元璋给父母和大哥办后事的时候朱兴盛也一起参与了,朱元璋到皇觉寺当小沙弥,也曾经『请于仲兄』,也就是经过当时朱家这个家长的同意,可见朱兴盛去世至少是在朱元璋17岁之后。

朱兴盛去世的具体时间不详,比较大的可能在朱元璋25岁从军之前就故去了,有一个说法是朱元璋的二嫂带着儿子朱旺投奔过在滁州的朱元璋,但这不一定很确切,因为有个说法朱元璋起兵之时只有大哥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前来投奔,其他朱家子弟都已经不在了。

朱元璋封二哥朱兴盛为盱眙王,封侄子朱旺为昭信王,这都是追封,此时的朱兴盛朱旺墓木已拱,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尊荣罢了。


谈古论金


朱家这一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元璋登帝,成就历史名人,而早早把功德提前消耗了,导致朱家的二哥、二嫂,以及其他亲人皆早早死于朱元璋当皇帝前,亦或者可以反过来理解,因为这些人的早死,才积累下朱元璋的福德,这个嘛,实则也无从考证。

命运波折的朱家

朱家到朱元璋这一代本来是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然而1344年,老家凤阳迎来瘟疫,该瘟疫导致大面积饥荒、病死,从而百姓如割韭菜般,成片倒地。

而老朱家在当时也未能幸免,其中四月,朱元璋的老父亲就第一个死,初九大哥受感染,也相继死亡,同月十二日大哥的长子也紧随其后,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的老母亲随夫而去,至此,朱家惨遭死亡一半之数。

仅剩下朱元璋、大嫂、及大哥的小儿子、二哥,因为瘟疫闹下的饥荒,朱家仅剩的人口为了躲避瘟疫,最终决定将亲人埋葬后,远走他乡能活一个走一个,四散而开。

然而,由于朱家死得过多,导致“入土为安”极其艰难,当时朱元璋为了找块地埋葬亲人,还忍辱负重找至地主刘德,并恳请刘德能施舍点土地,以尽朱元璋的孝道,结果刘德眼高于顶,以租赁关系为由,拒绝了朱元璋的请求。

后朱元璋迫于无奈,正打算以破草席裹着亲人的尸体埋葬于乱葬岗当孤魂野鬼时,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心地善良为朱元璋让了一块小地,至此,朱元璋才有幸让亲人落土为安。

(因为此事,后续刘继祖子孙世袭侯爵,直到明朝结束,而刘德本来应该会被朱元璋杀了的,因为是刘家唯一的弟弟,遂没有计较,毕竟,在当时,土地的确珍贵,这大恩,当得如此。)

安葬好后,全家就此分离,朱元璋为了混饭吃,当时去做了和尚,而二哥因为龄小颇有风姿,被人看上做了上门女婿,大嫂这边呢带着小儿子投奔了娘家。

因此,全家稍微有点着落。

当了和尚不久,兴许是亲人的早逝,为朱元璋积累下福德,后续历经千辛,在发家时,一举夺得滁州,也为自己的人生迎来第一次领土。

成就一方权贵后,朱元璋开始命人四处找失散多年的亲人,最终找到时,已经太晚了,二哥即便在当时混口饭吃,也没混成功,留下二嫂和儿子就早逝。

后来闻讯的二嫂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也相继善待了二人,并将二哥追封为盱眙王,其子为昭信王,当然,这些都是朱元璋已经登基之后的事。

“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中的二姐、三哥皆生卒年不详,又因死得早,并无多的详实记载,但后来皆有追封。

喜欢的看官别忘了关注:探索历史奇闻,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以上内容相关参考资料:《明史·太祖本纪》《明实录·太祖卷》


探索历史奇闻


朱元璋有三个哥哥,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

朱元璋的二哥朱兴盛原名叫朱重六,后被朱元璋更名为朱兴盛,朱兴盛并没有等到朱元璋称帝的那天就死去了,在那战乱的时代,大哥与父母去世后,朱元璋与二哥二嫂便分开逃命,他的儿子朱旺也是早早离世。

后来朱元璋称帝后便把二哥朱兴盛追封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同时,诏令专人将朱兴盛一家的遗骨,葬入了位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中,以便使后人祭拜。


历史百事通


中国历代王朝中,平民出生的开国皇帝是只有两个:就是“刘邦”和“朱元璋”,其都来自江苏沛县。后来,朱元璋的家族经过几度迁居,最终落在“安徽凤阳”。

朱元璋其父亲名为“朱五四”。朱五四后来娶了和相同出身的陈氏,并且两人很快生下四儿两女。由此可见,对于普通农户来讲,要养这样一大家子,着实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8岁的朱元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开始为

地主“刘德”家放牛。多年之后,朱元璋的3个哥哥皆成年,大姐朱氏嫁给了一个叫做王七一的农民,二姐朱弗女嫁给了一个叫做李贞的读书人,朱元璋家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一些。此时,朱元璋15岁……

虽然生活与以前相比要好,但是天公不作美:淮河流域大旱以及蝗虫的泛滥,庄稼一无所获,紧接着又是瘟疫疾病四处蔓延。在这场灾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大哥以及大侄,先后饿死或病死,家中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二哥。

为了给家人买棺材和下葬的土地,想过很多办法,可惜没有钱办不成事,最后还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亲人才得以安葬。后来,朱元璋成称帝后,就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现如今的安徽凤阳明皇陵

然而,不幸的是,朱元璋的二哥也相继死去。朱元璋成了皇帝之后,其二哥被追封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同时将朱兴盛一家的遗骨,葬入了安徽凤阳明皇陵中。

此时的朱元璋便前往投靠自己的二姐和二姐夫一家,接受救济数年,朱元璋才不至于饿死。这份恩情,朱元璋一直铭记于心。其后,天下大乱时,朱元璋在汤和的邀请下,加入到郭子兴的起义军中,并逐渐闯出一番天地。同时,朱元璋的二姐家因战乱而支离破碎,他的二姐因病去世,二姐夫李贞也实在撑不下去,只好带着儿子李文忠来投靠刚刚发迹的朱元璋。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

朱元璋没有犹豫的收留了姐夫和外甥,将这个外甥当成亲儿子一般培养、重用。朱元璋建国后,这位李文忠因为军功卓著,被封为曹国公,位列大明六公爵之一。同时,朱元璋还追封他的二姐为孝亲公主,后改封为陇西长公主,后又因曹国公李文忠的缘故,加册曹国长公主。至于姐夫李贞,虽然没有任何军功,但朱元璋却仍然封他为恩亲侯,位列大明二十六侯爵之一,其爵位还在刘伯温之上。以上足以表明朱元璋对他的感激之情!

李贞年迈之后,朱元璋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贞,就把皇城内城的一套房子赐给了他。后来,朱元璋听闻李贞病危,便立即赶到李贞的家里看望!

李贞(?-1379年),元朝末年盱眙(今属江苏省)人,汉族,朱元璋姐夫,娶曹国公主朱佛女,明朝开国功臣。

李贞去世后,朱元璋下诏追赠为陇西王,谥“恭献”,并赐祖上三世王爵。同时朱元璋还为李贞“辍朝三日”,并“车驾临奠”。

综上所述:朱元璋童年生活艰苦异常,一家因自然灾害,不是病死就是饿死!最终只剩下自己和二哥相依为命!然而,正是天下大乱之际,朱元璋受邀加入起义军中,朱元璋发际史就此开始。彼时,朱元璋二姐夫“”李贞因妻子病逝,便带着儿子“李文忠”转而投奔朱元璋。多年后,朱元璋建国称帝,成为除刘邦以外的又一位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荣华富贵,自己的父母以及死去的亲人难以享受!猜测,正是如此,朱元璋便把对亲人的爱都寄托于了“自己姐夫”一家身上……大家觉得呢?

敬请关注:一起感知历史!


感知历史


什么样的花,结什么的果;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的人。

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字国瑞,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在位的31年,是中国封建王朝最清廉、最高效时期。

高祖朱元璋为让子孙后代永世繁华,分封26个藩王,并许永世传承,至明朝灭亡时,这些藩王后代已繁衍成为100多万的寄生虫,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对贪官污吏惩治实行“人皮食草”等强悍手段,处死了骄奢淫逸的儿媳鲁王朱檀王妃汤氏、秦王朱樉妃邓氏。

朱元璋一生节俭,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龙床与普通人家别无二异,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后命人在宫中开了一片荒来种菜吃,在历代皇帝中堪称登峰造极。

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还徒富民,轻徭薄赋等政策。

朱元璋的所做一切,都与自己出身及儿时生活密切相关,晋惠帝马衷能说出“何不食肉糜?”一是他确实白痴,二是他从小活在深宫大院,人说寒门难出贵子,难的不是智力而是难在格局。

因家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刘德放牛糊口,1343年,家乡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发生严重旱灾,次年蝗虫遮日,庄稼颗粒无收,随之温疫肆虐,这对于祖辈世代为农,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整天半饥半饱的朱家来说,可谓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自四月初六至四月二十二的半个月内,朱父、大哥、大哥长子、朱母接连病亡。

此时朱元璋两姐三哥,除了大姐、二姐外嫁,三哥做了上门女婿外,仅剩下朱元璋以及二哥、大嫂和大哥的小儿子。

朱元璋找到地主刘德,乞求给能给一块地埋葬亲人,结果可想而知,邻居刘继祖善心发作,给了块土地,家人才入土为安。

朱元璋称帝以后,封已去世多年的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子孙世袭。

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为了生存,各自逃命,朱元璋出家到皇觉寺,25岁时与发小汤和投奔郭子兴,参加红巾军。因战功卓著,娶了郭子兴的养女,史称“三大名后”之一的马皇后,经过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最终建立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立国之后,朱元璋的父母、哥、姐均有过世。

明史记载:“仁祖,四子。长南昌王,次盱眙王,次临淮王,次太祖,俱陈太后生。南昌王二子,长山阳王,无后,次文正。盱眙王一子,昭信王,无后。临淮王无子。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洪武初,诸王皆追封从祀。”

所以朱元璋只能追封自己的亲人,其中父朱世珍被尊为皇帝,谥为淳皇帝,母陈氏为淳皇后。

大哥朱重五改名为朱兴隆,被追封为南昌王;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被追封为盱眙,朱元璋的二嫂没有记载。三哥朱重七改名为朱兴祖,被追封为临淮王。大姐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二姐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其他子侄均有追封,亲人分别建陵。

这里需重点提及的是:

一、大哥次子朱文正:

在1363年鄱阳湖大战中,他以区区4万兵马坚守洪都85天,成功的将陈友谅控制了鄱阳湖附近,成功地保护了城防空虚的应天城,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朱文正以战功成为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后来朱文正因怨恨朱元璋赏罚不均而想要投靠张士诚,朱元璋还是没有忍心杀他,只是将其软禁,朱文正郁郁而终。

二姐的儿子李文忠:

朱元璋对这个外甥疼爱有加,赐姓朱,李文忠为大明王朝立国也是立下汗以功劳,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其为岐阳王,配享太庙,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