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吃饭发现碗中有根头发,随后叫来厨师,厨师是如何机智逃生的?这件事结果如何?

秉烛读春秋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 一、事情发生的背景

  • 二、事情发生的经过

  • 三、关键一句话的解围

事情发生的背景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最大的功绩就是驱除鞑虏,废除了元朝的残酷的统治政策,恢复了汉民族的统治。他的功劳是伟大的,但是他自己的性格上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太苛刻,对人对事都非常残忍、猜忌。

尤其是当上皇帝以后,每天日理万机,治理天下很不容易。至高无上的权利,繁忙的工作,事无巨细的劳作,更加养成了他敏感猜忌的性格。这面这个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

事情发生的经过

伺候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十分细心,十分认真,十分谨慎,先不说朱元璋身边的大臣,稍有不慎就惹来杀身之祸。

给皇帝做饭同样也是这样,所以说御膳房对朱元璋的饭菜供应,也是极尽小心。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性格和当时的形式,无论是御膳房的官员还是厨子都不敢马虎,稍有不慎,不但损坏了皇帝的威严不说,弄不好都是掉脑袋的事情。

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天中午朱元璋碰到了一件大臣贪污的案件,十分生气,正想着严惩这个官员,马皇后听到后,来到朱元璋身边劝慰朱元璋宽心,当时正好到了午饭的时候,马皇后便好说好道,同时陪着朱元璋一起吃饭。

此时朱元璋突然发现自己碗里有一根头发,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当时就下旨把厨子抓起来斩首,又一次被马皇后劝住了,于是叫来做这道菜的御厨,幸好这位御厨为人老道,处世经验丰富。

御膳房的人都把头发剔的很短很短,就怕皇帝的菜里掉进去头发。

关键一句话的解围

朱元璋看到是光头,明白什么意思了,一时间拿不出证据,也就没法给橱子定罪。这时候御膳房的官员也匆匆赶来了,对朱元璋说:皇帝,这不是头发,这是您的龙须啊。

这个马屁拍的可谓正好到了点子上,朱元璋原来愤怒的心情,也舒缓了下来。当时马皇后也在一边应和着,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赦免了御膳房的罪状,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结论:

朱元璋吃饭发现碗中有根头发,随后叫来厨师,厨师是如何机智逃生的?这件事结果如何?

御膳房的官员这句话,可是救了厨子一命,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与马皇后在身边的劝说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朱元璋和马皇后伉俪情深,也许他也只会听进马皇后的话。


听月谈史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根头发,龙颜大怒,喊来做饭的厨子,责问他:“是不是你掉的头发?”

厨子跪在地上,紧张地不敢抬头,战战栗栗,架不住他这么一哆嗦,头上的厨师帽忽然掉地上了,赫然露出一个大光头。

朱元璋气笑了。

这算是一个演绎版的说法。事实上,假如这位厨子露出光头,难免会让朱元璋联想到这是在影射他本人曾经当过和尚的经历,这位厨子多半是难逃一死。

实际上,故事是另外一种版本,记载于明代祝枝山所著的《野记》里。

“太祖进膳有发,召问光禄官,对曰:“非发,龙须也。”因即捋须,得一二茎,遂叱去,不复问。”

说的是朱元璋一看到碗中的头发,龙颜大怒,喊来光禄寺的官员,问他这根头发的来路。

光禄寺是负责皇帝饮食的部门,祝枝山在这里没说具体是哪位,到底是卿、少卿或是丞,考虑到不管是谁,他们作为后勤单位的头目,肯定在拍马屁方面具备深厚的功底和特殊的心得。

所以这位光禄寺官员看着头发,马上就脱口而出,“陛下,这哪里是什么头发,分明是您的龙须啊!”

朱元璋半信半疑,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果然掉下来一两根,“噻,最近的新陈代谢有点快呢”。叹了口气,愣神的工夫,摆摆手把光禄寺官员轰走了。

题目中的厨师,是没有权利见到皇帝本人的,皇帝哪是谁想见就见的?

但这位光禄寺官员的回答,很明显是救了做饭的厨子一命。

这种保障宫廷膳食的机构,到了清朝,逐渐演变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追溯机制,谁采买的食材,谁清洗的,谁烹饪的,谁端上桌的,都有专人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保证调查出这根头发的来源,并让“肇事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历来现实


朱元璋吃饭发现碗中有根头发,随后叫来厨师,厨师是如何机智逃生的?这件事结果如何?

吃饭吃出头发,应该算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大部分的人看到碗里有头发,要么重换一碗,要把头发挑出后来继续吃。可是,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碗里挑出头发,就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经就在吃午饭时,在饭里挑出过头发,身为帝王的他,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脾气暴躁,大臣中很多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在位期间,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人头落地的大臣,更是不在少数。

其实可以理解,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卑感和君王的尊贵感融合在一起,造就出他古怪的脾气。

幼时的朱元璋,曾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而无能为力,所以在称帝后他成了一个拥有极端控制欲的帝王。

他要的就是绝对衷心,绝对臣服,若是不忠,就要项上人头。其实这也暗示了他在吃出头发时,注定不会平息怒气。

朱元璋有个妻子,是大家都知晓的马皇后。朱元璋很宠爱马皇后,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是马皇后陪他挺过来的。

马皇后死后他也没有再册封皇后,可想而知马皇后在他心目中地位之高。二人时常一起吃饭。这一根头发的故事,就是在二人吃饭的时候发生的。

有一天,二人在共进午膳时,朱元璋突然龙颜大怒,下令把做饭的厨子抓起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朱元璋在菜里吃出了一根头发。吃出头发,原本是小事,况且朱元璋也算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称帝前饥一顿饱一顿的,饭里掺着泥土也能吃的很香。

称帝后朱元璋虽然也节俭,可吃出头发,这让皇帝的脸面往那儿放呢?再者,此时的他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当然会勃然大怒。

同样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出身贫寒的人了,他乃一国之君,是名副其实的真龙之子。这事要是传出去,对他的名声影响也是极大的。

此时的朱元璋势必要厨子给他一个交代了。对于一个御膳房的厨子,他主要任务就是伺候好皇帝、妃子等饮食。

可是皇帝勃然大怒的召见他,想必他定是吓得六神无主。但是,这头发,到底是哪里来的,他也说不清楚啊。

厨子面圣,皇帝质问,情急下拿走了自己的帽子,竟然是一个光头。厨子嗫嚅道,正是害怕御膳房的厨子在做菜是不小心将头发掉下去,惹怒皇上,所以人人都剃了个光头。

问不出个所以然的朱元璋,也不好直接为难厨子,只好叫厨子退下。厨子命是保住了,可是,这头发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朱元璋实在是难咽下这口气啊。这厨子也不知情,但是这事必须得找个人出来做个交代。

找谁呢?于是朱元璋就找了一个官员,问他为何饭菜会出现一根头发,并且势必要官员给他个交代。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面前生存必须会溜须拍马,这官员也是有眼见的人,知道这事必须得想个法子。

于是他对朱元璋说:“启禀皇上,这不是头发”。这话一说,朱元璋就更生气了,难道这官员是存心挑战他身为皇帝的权威吗?胆敢指鹿为马,朱元璋更为气氛。

朱元璋问到:“这不是头发,那这是什么?”这官员又回答,“这是真龙之须啊”。

此言一出,朱元璋龙颜大悦。看了看自己的胡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似乎像是那么一回事。

这说法也妙,不仅没有影响到他皇帝的尊严,还显示了他做皇上的尊严,这一番赞赏,让朱元璋很是高兴。其实,对于朱元璋而言,正是因为他是从底层做上来的皇帝,他最怕的,就是他的身份,从骨子里带来的自卑感。但是,不管怎样,朱元璋绝对是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


史之策


明代史书中便记载说,那个厨子是个光头,他为了保证食物干净把自己的头发胡子全剃了,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的时候,那个厨子战战兢兢的摘下帽子给朱元璋看并解释说他根本没有长头发 。朱元璋一看错怪了,脸上挂不住,于是又责问御厨,没有长头发,那头发是哪来的呢?御厨仔细研究了那根头发后,回答说,那根本不是头发,是皇上的龙须。

如果单单查明真相,证明了是皇上犯糊涂,这厨子可能还是难以免去一死。因为皇上是不会错的呀,谁敢去指证皇上犯的糊涂,更何况是杀人如麻的"屠夫"朱元璋。

了解过明朝初期历史的小伙伴们应该对朱"屠夫"多少有些了解,他在和平年代对随同自己浴血打天下的那帮“铁哥们”实行惨无人道的批量屠杀。是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里屠杀功臣最多、最残酷的,没有之一!

在古代,平民百姓家里如果有人在朝廷里当差,那绝对是一件长脸的事,哪怕那个差事再普通不过。但是我们也常说伴君如伴虎,要是一不小心犯了什么忌讳,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尤其是遇上残暴的皇帝,比如朱元璋,更是天天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所以对于如此暴君,若只是单纯指证是皇上搞错了,自己其实没有错,说不定死的更快。幸好当时是马皇后在旁边,一听厨子解释了缘由,便马上解围说原来是陛下的龙须掉到碗里了啊! 朱元璋捋一捋胡须大笑道,确实是自己不小心掉落的。于是厨子就捡回来一条命。



吉玲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朱元璋作为一代帝王,杀伐果断,底下的这些个服务人员自然是心中有数的。

朱元璋吃饭的时候,发现饭中有头发,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来看厨子是如何机智应对、虎口脱险的。

首先,遇到事情不慌张。正因为朱元璋大怒,厨子更要冷静,皇帝身边,稍有差池,脑袋就搬家了。古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就是教导我们遇到再大、再紧急的事情,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个厨子做的不错,没有大惊失色、大喊饶命。

其次,要找到事情的起因。皇帝说饭里有头发,那厨子得去辨别到底是不是头发撒?莫不是海带丝、绿叶菜啥的,被皇帝误认了呢。如果真是头发,那得分析分析头发从哪里来撒,自己的?端菜的?皇帝自己的?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为下一步想好应对之法打好基础。

最后,要准备好说辞,不一定是陈述事实,但是一定要对着皇帝的心理,让皇帝高兴、不追究。故事里这个厨子发现是皇帝的胡须,就说:“皇爷,不是头发,是龙须撒。”这一说,可不把皇帝逗得屁颠屁颠的。

你想想,朱元璋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只要下属的解释合情合理、合他心意,他又怎么会滥杀无辜、斤斤计较的呢。

其实,平时我们在饭店就餐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头发、苍蝇、杂质这类事情,如果饭店的服务员能学会这样处理事情的方法,顾客又哪里会大吵大闹呢?





水月观


朱元璋是皇帝,皇帝吃的饭就是御膳,不要说有根头发了,就是甜了咸了,就有可能触怒龙威,招致杀身之祸!

偏偏有那么一次,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起在吃饭,吃着吃着,朱元璋脸色严肃起来,马皇后一看,原来有一道菜中有半截头发,这可完了,朱元璋命人把厨子叫了过来!

大家肯定认为这厨子完了,免不了要杀头啊!

一、朱元璋吃饭吃到了头发,龙颜大怒,命人把做饭的厨师叫了过来,厨师颤颤巍巍的过来了,他也不明所以,就知道皇帝很生气,过来之后就跪下磕头,没成想,帽子滑落了,漏出一个大光头出来。

二、朱元璋一看,也没法冲厨师发火了,明显是人家的也不可能啊,所以只能叫来负责皇帝饮食的机构,准备治他们的罪,没成想过来的人说了一句话,朱元璋从大怒变成了龙颜大悦!

来的人跪下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品,说道“圣上,这不是头发,这是龙须啊”,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骂着就让那个人滚蛋了!

三、朱元璋吃饭吃饭头发,这件事没有正史记载,大概率是民间传说,说明了遇见性格易怒的领导拍马屁的重要性!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看到这个问题,本来知道这个事不想说,现在既然有人问了,就还是说说吧,这是一个尘封的故事,请倾耳倾听。

一根头发

某日朱元璋用膳时无意间看到一根头发在碗中,很是生气,就叫来了做这顿御膳的厨子。这名厨子也是听到了些许的风声,来了御前之后,立马跪下诚惶诚恐的说陛下饶命。

保命的一场对话

朱元璋见到该厨子这副表情,也是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说道:“你说吧,表现好了就饶了你?”,这名厨子见到有戏,就赶紧的向朱元璋答道:“陛下,我会背《大诰》,这就立马背给陛下听”。

朱元璋听到之后来了兴致,就说道:“知道背《大诰》,罪减一等。但是背错了就加重罚,我抽其中几句,你来背背”。之后朱元璋抽了几句来让厨子背,厨子对答如流。朱元璋很是很满意。

死罪可免,还是得罚

朱元璋见这个厨子还算顺眼,所以就没有打算从重处罚了,但是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不罚又不行。所以朱元璋最终决定,罚这厨子一年的薪水,还有就是做一顿好餐。厨子听到之后赶紧跪谢龙恩。



这个故事看到这里结束了,得告诉你一个真相了,该故事纯属虚构,看看就好,不过关于背《大诰》罪减一等的事情倒是真的。


淡看天上月


朱元璋经常为了批阅奏章熬到深夜,也会为了工作错过了吃饭时间。一次,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咕咕”的响声,于是,他喊了一声,来人,朕饿了,赶紧让人备好膳食。一个老太监应声出现在了殿门处,揖手回道,是,皇爷!不一会儿,这个老太监便返了回来,对老朱说,皇爷,膳食已经弄好了,您移个驾,过去吃吧?

朱元璋一听,怒了,我可是皇帝,吃个饭还要我挪步过去?太放肆了!让人给朕端过来!不然砍了你这个狗东西的狗头!不一会儿,老太监领着一群小宫女端着饭菜进来了,朱元璋手一抬,随便点了一个小宫女,让她将自己捧着的菜肴端到自己面前,然后拿起碗和筷子,用筷子在碗里随意地搅了搅,正要吃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碗里有一条黑黑的、细细的东西,结果他仔细一看,是一根头发。朱元璋勃然大怒,狗东西,为什么膳里会有头发?老太监吓的趴在地上,他也不知道,就叫来了厨师。

厨师听了,总觉得脖子凉飕飕的,想了想,笑着说道,皇爷,这可不是头发,是龙须。老朱心里一个咯噔,龙须?然后不由自主地用手捋了捋胡须,摊开手一看,果然,手里有一两根胡须。原来,自己竟然掉胡须了,朱元璋心想,看来自己最近确实太累了,需要好好放松放松了。不过,他很快回神过来,看着老太监和厨师,这真是太尴尬了。所以,朱元璋只好又厉声骂了老太监和厨师几句,便让他们退下了。





瞧我这张嘴呀


这个问题没头没尾呢,不过倒听说过一个故事。

话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次吃饭,就发现碗里有一根头发。

朱元璋那可是皇帝,怎么能允许手下的人这么不小心。

于是把厨师叫了过来。

厨师倒是机智,他一把摘下帽子,说:“陛下,您看我是个光头”先证明头发不是自己的,然后他端详了一根那个头发,说:“您这是龙须啊”

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就放了他。

好吧,如果当一个民间故事听听就算了,但我要说这个故事把朱元璋想得太弱智了。

第一你以为朱元璋的饮食是跟你去饭店一样,做好就端上来啊。

哪儿有那么简单。

饭做好只好,还有一大套流程,有人要拨出来一点试着吃一口,确保没有毒才行。

就算里面掉了头发,那也不一定是厨师的。

第二、你以为真的有根头发,朱元璋会直接把一个厨师叫过来问话吗?皇帝的饮食是一套班子负责的,根本就轮不到你一个厨师上来回话。

发现工作失误,朱元璋生气,掉脑袋的是一串人,哪儿有功夫叫一个厨师过来逗闷子啊。

第三、在朱元璋面前脱帽子露出光头,这更搞笑,你把朱元璋当成有幽默感的人啊。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更是一个暴君,杀人甚至都不需要理由,有人上书里面有个“则”字,朱元璋就杀了这个人。因为则和贼同音,他以为骂他呢?他对自己当过和尚这件事更是讳莫如深。

杭州教授徐一夔,上贺表拍马屁,说“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看了大怒说:“生者僧也,讥我尝为僧也,光者薙发也,则字音近贼也,”就杀了他。

你在他面前露光头,这不是找死吗?

千万别想当然。

作为一个小民,离这些独裁者大人物远点比较好。


锦翼


我们在饭店时,遇上饭菜里面有头发或苍蝇等脏东西,通常都会找饭店理论甚至要求赔偿。如果御膳房给皇上准备的饭菜里有头发,会怎么样呢?明朝文人祝允明写的《前文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龙须”的故事。

原文是这样说的:

太祖皇帝尝进膳,于膳中得发一茎。召光禄官问之,对曰:「告陛下,此不是发。」上曰:「是何物耶?」对曰:「龙须也。」上众自捋圣须,随手得一二茎,遂叱去,不复问。

翻译过来很简单,那就是朱元璋在饭菜中发现一根头发,就叫来光禄寺的官员来问。光禄寺的官员说,回陛下,这不是头发。朱元璋再问;不是头发是什么?光禄卿回答,这龙须。朱元璋一摸胡子,果然掉胡子,这个故事就尴尬的结束了。

在原版的故事中,朱元璋并没有叫厨师本人来,因为按照明朝的制度,厨师是没有资格见到皇帝的。与朱元璋对话的人,只能是光禄卿的主管官员。

当然有人编出一个新版故事,说厨师灵机一动摘下帽子露出光头,把责任脱得一干二净,于是免于一死。这件事很明显是假的,因为朱元璋最忌讳别人说他是秃子,是和尚,如果直接有人把光头给他看,这个脑袋多半是保不住了。

文中讲的“光禄卿”,设置于秦代,属于九卿之一。到了唐代以后,宫廷的宴会和膳食,全部由光禄卿负责。到清代,这个光禄寺只能被御膳房取代,而御膳房是归内务府管理的宫廷服务部门。

伴君如伴虎这件事是真的,可是如果拿着现代人的小聪明去对付,恐怕死得更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