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狐仙为妻的故事

传说,冯氏弟兄三人,一同从江西徒迁来黔。走进地属正安州道真地界叫大垭口的一个地方,弟兄三人在路旁一个大岩阡的水井里喝水。休息了一会,大哥提议叫大家继续赶路,老三说:“我喝水时,看见水井里有一颗米、一尾鱼。这是一个鱼米之地,我不走了。”大哥、二哥门儿交待一番,他们二人就往四川去了。

老三自己留在这里,在岩迁中搭草棚居住。非常勤劳,早出晚归地开垦土地。春种、秋收、冬藏地过日子。久而久之,家中就有粮、有瓜。

一天,冯家老三扛着锄头上山,见一只毛狗(狐狸),后脚卡在石缝中无法脱身。这只毛狗看见冯家老三走来,它发出哀鸣。善良的老三将毛狗从石缝中救出来。用布緾好它的伤腿,放了这只毛狗。这只毛狗非常有灵感地朝冯老三点了点头,才慢慢地跑进林中。

过后不久,一天冯家老三上山回来,推开关好的柴门,揭开锅盖,准备洗锅煮饭。看见锅里不知是谁给自己煮好饭菜。冯家老三好生奇怪,荒山野岭,是谁给他煮饭呢?百思不得其解,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冯家老三决定看个究竟。这天,他不动声色上山坡,走至半路又转回来。远远看见自己怕草棚在冒烟。他悄悄地走近一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在刷锅煮饭。她煮好饭菜后,从石磨架上取出一件毛毛皮衣,往身上一披,就地一滚,又化成一只毛狗跑了。冯家老三知道了原因。

民间故事:狐仙为妻的故事

第二天,他干脆又隐藏在附近。不久,那只毛狗跑出来,又进屋去烧火煮饭。冯家老三等她去菜地摘菜时,悄悄的拿走了毛皮衣,藏在了坡上一个隐蔽的地方,他干了一阵农活就高高兴兴的回家。

狐仙姑娘煮好饭菜后,找不到自己的皮衣,无法化身而去。只好无奈地坐在灶前。冯家老三推门进来,故作不知,上前打听来由。狐仙姑娘只好托言说自己是来逃荒寻亲的落难人。见有人家,便进来讨口水喝。冯家老三非常热情,二人同桌吃饭,并拉以家常。当晚,二人以清风明月为证结为夫妻,同床共眠。

从此,冯家老三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家庭生活。不久,生了一男孩,为了纪念奇缘,夫妻双方就将这孩子取名奇一。第三年后,又生一子,取名为奇二。奇一、奇二这两个孩子长的非常可爱。

一天,冯家老三逗着两个孩子玩,口中念道:“天上宝、地下宝,不如毛狗娘娘好。”狐仙知道丈夫了解自己的身世,并大吵大闹。要冯老三交出毛衣。冯老三无法只好上坡将毛衣拿出来递还给狐仙姑娘。

谁知,狐仙姑娘接过毛衣,往身上一搭,就地一滚,又化着一只毛狗(狐狸),在一阵青烟中跑出岩阡。冯家老三抱着一对儿子连声呼喊:“你不看奇一,应看奇二!!!”毛狗又回过头来看了父子三人一眼,最后还是跑进了深山老林。

从此,这地方取名为狗配垭。后来人们觉得不雅,改名为高培垭。同时,将“不看奇一,应看奇二”作为劝导人的话语,就在濯水一带民间广为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