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医学生都读到博士,感觉硕士进不了大医院,为什么医院要求学历这么高?

云朵雨蝶


因为都想进大医院,如果连硕士都不去,估计本科就可以了。


中原医生


本人医学全日制博士在读,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再过20年后我国大夫看病水平将远远低于现在。我的导师在他25岁时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三级手术,急诊可以独当一面,现在的硕士博士很少能有机会。20年前他们天天研究看病做手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三年都干啥?出去轮科(规培)+科研(毕业用的)+最后半年准备工作或者考博士,轮科能学到多少东西?有多少机会上手?除了拉钩就是缝皮。。。最主要还要科研,一年科研算是入门了,最后临床科研都是皮毛。博士研究生三年基本都在科研,全日制的博士基本都在实验室,临床基本学不到啥。博士毕业留在大学附属医院,也就是所谓的“大医院”,还要科研临床一起走,进职称完全和科研相关。为啥都去大医院?因为中国患者就认,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呵呵。医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不是在考研究生就是在做科研,能会看病做手术?天才也够呛,医术就是无数的临床实践+理论的反复提高,现在的体制就是让年轻的医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和医术无关的事情上,无奈,无奈。。。


类骨质


本人医学院毕业,我95年上学时候,一届学生包括药学院,大专,才不到300人。现在每年七年制(现改八年)本硕连读,加上硕士毕业人员一年六七百人。这还不算本科毕业的。现在扩招之后,感觉学生普遍水平也下降了。


七六大毛


硕士研究生进不了大医院。这个大医院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么为大,这就好比我们这里运城中心医院,就是一所三甲医院,床位规模1800多张。虽然是一个地级市的三甲医院。但是床位都很紧张,住院时候。大部分科室老是没有床位,但是中心医院在招聘时。99.99%全是硕士研究生。几乎没有博士生。因为博士生大部分都在省级三甲医院,那三甲医院区别也很大,北京协和医院是三甲医院。而我们这里中心医院也是三甲医院,虽然他们都是三甲医院,但是区别大的很。水平差距很大,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像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第三医院,华西医院。中山一附院,湘雅医院。,同济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复旦中山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这些

有名的医院,排名靠前的医院,无一特例都是教学医院,教授满地都是,而市级三甲医院都不是教学医院。没有自己独立的医学院。自己培养不了医学生。每招一个医生。都要去医学院招聘。


现在解答为什么大医院都要博士研究生。因为医学属于尖端学科。知识面广而复杂,本科医学院5年制出来。只能学个皮毛。根本无法搞科研。硕士科研只能是中等,到博士研究生科研才可以,而大型三甲教学医院是科,教。研三位一体发展。缺一不可。每年都要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科学研究,所以只要是大型三甲教学靠前的医院,招聘时都要博士研究生。硕士不要。



好医生2792


医生这个群体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大医院向博士看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我来谈谈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1,与国际化接轨:我们国家的大医院如今在医疗设备和药品、耗材配备上,几乎和发达国家最顶尖的医院无太大差异了,然而在人才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医生的英文是doctor,而博士的英文也是doctor,这本身就说明了,在老牌的欧美发达国家,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跟博士划等号的,因此,我们的大医院如今也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2,大医院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大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往往被称为“白色巨塔”,喻意“高不可攀”。这么多年,大学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生扩招,使得教学医院本就稀缺的职位竞争更加激烈。在不少的教学医院,不光要求医生拥有博士研究生的学历,同时还要求本科是211的临床医学专业或是八年制,更有甚者还对医生的SCI论文的分数和篇数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其实这些要求往往也在变化,职位少,毕业生多的时候自然额外要求就多;职位多,毕业生少的时候,也会有要求适当放松的机会。留在这“白色巨塔”有时候不光要有硬实力,还要选对导师,有时候甚至要一些运气,实实在在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呀。


家有好医


因为医学是研究人体和生命的。人的生命宝贵无价,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所以,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认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这些方面的积累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笑话,一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同写一篇论文《论红烧肉的做法》




这是一则笑话,但是从这则笑话中,我们明显看出博士、硕士、本科对问题认识深度、研究能力、思想方法方面的区别。硕士和博士阶段不仅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深入,更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塑造,对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体到

医学行业,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无论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非常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面对临床形形色色的疾病,对医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处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病人并不是照着课本生病的,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时,你知识储备越多,越见多识广,越能够准确确诊,正确处理。 所以,扎实的理论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基础,拥有更高的学历,意味着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探讨也更专业、更深入、更有造诣。


二、培养更科学的循证医学思路。

传统医学强调个人实践经验,循证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循证医学并不是要代替传统医学,而是强调个人经验、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证据相结合。

医学生在硕士、博士阶段,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还有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进展,跟随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培养科学的循证医学思路。这对于后期的职业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前沿学科知识不了解,都会限制一名医生的成长,给一名医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局限性。


三、在独立从医之前,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

医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除了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之外,很多时间是跟着导师临床实践的,在临床实践中,边学习边积累,为今后独立从医打基础。

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科学,人体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同一种表象比如说头疼,引起的原因千差万别。跟着导师上临床,就是把自己的书本知识现实化、立体化、丰富化,同时在导师的指导示范下,更准确、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低一级学历的学生不具备的资源和条件。


综上所述,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需要走过很长的漫漫之路。在这个旅程中,有更高的学历,意味着有更多和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导师的引导和陪伴,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帮助。

我们到医院去看病,每个专家都围着好几个实习或见习小大夫,这里面很多就是这位医生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就跟着导师大量接触临床病例,见识各种疑难杂症,这是年轻医生独立从医不可能有的机会。正因为跟着导师,才能有机会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为今后从医积累经验,储备能力。

现在的三甲医院,没有博士学位已经不可能进入了。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和健康,这就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医学从业人员也提了更高的要求。


师者馥仁心


学历不是主要因素,而是本科出来规培三年期间工资太低,还不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导致很多人选择读研,不然你说,我辛辛苦苦熬了五年让我回乡镇上班,或者大医院规培三年,最后规培结束别人还不一定要你。与其命运掌握别人手里还不如读研,专硕努力点出来四证合一。执业上岗,如果升职有要求,再读个,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多好


枫林曳


现在的医学生,都要读到博士,硕士都进不了大医院,为什么医院要求学历这么高?


这个还用问,就问问大家哪一个人不怕死呀,医生大家都知道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但是自身水平不够不是要人命吗?每一个人都恨庸医,那么庸医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无非就是自身的医术非常薄弱,所以才造成了危险的境况。

说句实在话,像是医生需要博士学位,每年要发表多少论文,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生了病的我们,而非医生本身的需求。


说句简单点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对生死看得非常的平淡,得了病不论是感冒,还是癌症都存在着治的好好就好,治不好也无所谓的态度,看淡生死。我想当了医生的他们也就不会考到博士了,十有九成念一个大专就够了,甚至就像我们小时候农村的的赤脚医生,她还是高中学历呢?


这时候就有人问我了那不是还有一成的人吗?他们为什么不念一个大专甚至高中就来行医济世呢?这个我想是他们本身的需求,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实现自我理想的需求,不排除真有些人为了研究医术而愿意一生奉献医道之上。对于这类人我们是需要绝对崇敬的。


就是被治病的人不想死,所以才发动社会的力量来要求医生的医术更加精进,那么如何让才能更加的精进?不就是知识的渊博,智慧的大海,自我能力的超强。这些也只能够在学校里面才能够做到第一层。更加深奥的技术还是病人与医生深切的交流才能至臻完美。

如此方能悬壶济世,成为一代杏林高人,再是华佗,重生扁鹊。



大家说医生学历的提高,医术的进步,是不是社会的福气,说不定以后能够多活几年,但是没有钱还是白费。


自由史话


现在的博士大部分临床三基都很差,他从本科第五年起就准备考研,所以肯定没心思和精力参加第五年的临床实习,三基都是童子功啊,基础没打好,再术有专攻,临床水平不及本科后工作,再考研读博的大夫。


yygw01


这种情况不只是医院有,在各行各业都有!君不见一般的企业招个出纳也需要本科学历呢,而这个工作通常专科就足够了,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能胜任。企业同样需要招人,学历高的也愿意来,对企业来说对外说起来也好听,因为一个企业高学历人员多少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随着我国毕业的高学历学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也会呈上升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