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肉吃,为何宁愿吃树皮也不去山上抓野猪吃?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野猪这种动物说起。野猪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捕猎这种动物是需要非常过硬的技术的。否则可能野猪没抓到,抓野猪的穷人没命了。野猪长着一对终生生长的獠牙,这是令所有动物和人都生畏的武器。

古代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肉吃,为何宁愿吃树皮也不去山上抓野猪吃?


野猪还有一项技能,就是“气功”。野猪在冬季觅食,下山之前它们会运气,使身体膨胀,然后从山坡上滚下去,不管山坡上的石头有多硬,还是有多少枯枝碎石,它们都不害怕,滚下山之后毫发无损,立即就可以觅食。这样的动物是很难捕捉到的。穷人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力气和野猪搏斗。

再说了穷人之所以穷无非就是因为没知识、没技能造成的。捕猎本身就是一门技能,而捕猎野猪在古代可以说是一门高科技。如果能掌握这门技能,还会穷吗?不会了,因为靠捕猎野猪就可以发家致富了。

野猪是凶猛但是也一身都是宝。野猪肉可以吃,野猪皮可以做皮革。努尔哈赤的意思就是野猪皮。可见野猪皮在古代人眼里是很珍贵的。抓了野猪去买是可以发家致富的。

另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山林川泽的霸占是很严重的,从管子提出“官山海”之后,很多资源都被纳入国家专卖的范围,很多地主趁机霸占山林川泽,不准穷人上山打猎、砍柴,在这样的情况下,穷人还能上山抓野猪吗?不可能的,就算穷人有这个本事也不能去。

古代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肉吃,为何宁愿吃树皮也不去山上抓野猪吃?


退一万步说,所有的穷人都有能力和意愿上山抓野猪,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漫山遍野的穷人手持各种捕猎工具把大小不等的山林围住,反复拉网,或者设下各种精巧的陷阱,使大量的野猪及其他野生动物成为穷人手中的猎物,甚至化为他们餐桌上的佳肴。结果是什么?

野猪会迅速消失,野猪肉的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穷人还是挣不到钱。大量滞销的野猪肉,占据了穷人的餐桌,这和天天吃野菜的情况相比改善不大。而且大量食用野猪肉未必能消化。可能会给野猪和穷人带来双重的灾难。

从历史上看,穷人的出路就是当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本手段。把农民一辈子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压榨农民的血汗,供养封建地主、官僚等等。

如果大批的穷人都上山打野猪去了,那么谁来种地?谁来养蚕?谁来织布?没有这些产品,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链条就会断裂,社会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动荡和纷争之中,这是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秩序的。穷人上山抓野猪解决吃饭问题是得不到统治者支持的。

古代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肉吃,为何宁愿吃树皮也不去山上抓野猪吃?


所以无论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从穷人的捕猎能力出发,依靠上山抓野猪是无法解决穷人挨饿的问题的。贫穷是一个社会现象,只能依靠社会手段解决,单纯的依靠某一种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