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麼大型的傳染病爆發?爆發以後是怎麼處理的?

傳承中華經典文化


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傳染病。每一次出現,對人而言都是一場浩劫,奪取數以億計生靈的生命,甚至摧毀文明。那麼,古代的傳染病,是如何爆發的?而爆發之後,在醫學極為落後的時期,人類又是如應對的?

古代社會的傳染病,形成因素多種多樣,衛生狀況糟糕是極為重要的原因。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開始了定居生活。相比於採集經濟時代,雖然農業的產生使得人類生產糧食的能力增強,但定居也造成了垃圾,廢物,糞便的堆積,這些糟粕之物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理,會滋生細菌,而人類的糞便之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細菌。因此,一旦這些東西無法及時處理,小規模的細菌感染便產生。由於古代社會以家庭為單位居住,且人口相對集中,因此一旦爆發則會迅速傳播。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一旦出現細菌感染,基本上相當於被判了死刑。

食用野生動物也是爆發感染的原因。正如新型冠狀病毒是因為食用蝙蝠而感染給人。古代在糧食緊缺之時,人們不得已會食用野生動物,而很多野生動物身上都攜帶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一旦食用則會傳播到人身上,甚至會變異,變得更加難以應付。

至於古人如何應對傳染病,很簡單,與現代的思路差不多。不外乎隔離,藥物治療和控制傳染源。但因為醫學水平的低下,藥物治療的作用極為有限,所以真正起到作用的是隔離患者,火化因病死亡者,以阻止傳播。實際上,在古代很多致死的細菌病毒本身並不會造成人死亡,而是因為古人的營養攝入不良,抵抗力低下而死於併發症。因此,每場爆發性傳染病中,能夠活下來的人,都是抵抗力較強的。


庭州行者


滿清未,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1910年11月9日,哈爾濱地區突發鼠疫,災禍首發於傅家甸(今道外區)。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亞傳入滿洲里,很快延及哈爾濱,危及東北全境,疫情嚴重,蔓延迅速,市內每天平均死亡50餘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這是發生在哈爾濱的第一次大鼠疫。

鼠疫自10月17日由滿洲里傳入中國後,十餘天即傳播到了扎蘭屯。11月9日的早晨,在秦家崗(南崗)馬家溝中東鐵路工人居住的房屋內便有一名中國工人因患鼠疫而死亡,這名中國人就是前三天由滿洲里來到哈爾濱的。

東北鼠疫大流行,伍連德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聘用醫生2人,助理醫生8人,華人通譯(翻譯)1人。對於所聘用的醫生,要求每天都要到衛生環境不好的家庭防疫消毒,並會同中國商會附設之同仁醫院派醫生隨時指導華人打掃自家衛生,以防傳染。同時印刷大量的防疫傳單分發給各家各戶。

1910年11月初,傅家甸每天還只是一兩例染疫之人的報道,至12月中旬每天4~10名,到了12月下旬增至數百人。由於傳染人數增加太快,專業檢疫人員無法親自檢查每一個病例,得到病患家人的通報後,只有依靠臨時僱來且沒有防疫經驗之人前往甄別,然後將被認為染疫之人移送至隔離營。為了逃避警察檢查和強制性消毒,有些病患家庭在夜間將患者屍體拋在街上。第二天早上,警察把這些屍體收集起來,放在一個個薄木棺材裡,埋在亂墳崗子。如果患者死在家裡,家人則可以在沒人過問的情況下,從容運到城外安葬。臨時徵集來的護士、看護婦、消毒工和埋葬工,雖都被要求穿戴防護服和佩戴口罩,但都置若罔聞,口罩掛在脖子上而不戴,致使不少人也被傳染。

疫情發生以後,當時從奉天派來兩名西醫前來處置,但是他們能夠調動和支配的人手只有5位與之同來的護士。大多地方行政長官對現代檢疫、防疫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伍連德後來回憶:他抵達後第二天與其見面,早上9點鐘趕到縣衙門,居然還在客廳等候了半個多小時。伍連德與之交談後的印象是:“正是這種無知導致了形勢的複雜化,並使疫病向更遠的南方蔓延。”

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伍連德得知傅家甸一名與當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於瘟疫,他決定解剖屍體。

當時中國對現代醫學完全是一片矇昧狀態。舊時觀念中,解剖屍體無疑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不但面臨著社會風俗的壓力,從法律層面來講,也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伍連德只能秘密進行。

這一次的屍體解剖,也是中國第一例有記載的病理解剖。在伍連德等人的推動下,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公佈了關於屍體解剖法規的總統文告,隨後頒發了詳細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官方准許屍體解剖的法律性文件。

當時也沒有實驗室,伍連德和助手就在當地總商會借了一個房間,做血液化驗。將樣本固定後進行組織切片檢驗。在貝克顯微鏡下,伍連德清楚地看到了一種橢圓形的疫菌——正是鼠疫。伍連德立即向北京外務部發去電文,報告此事,並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傅家甸;向關內徵聘醫生等。

為了防止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後來,在瀋陽召開的國際鼠疫研究會上,各國一致贊成採用這種口罩。至今,醫務人員仍在使用這種口罩,並稱之“伍氏口罩”。

按照收治病人的病情,診病院分為疫症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醫處幾種。各病院中均設有醫官、庶務、司藥生、看護、巡長等職務。既為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了治療,又避免他們之間交叉感染。“‘疑似病房’的提法是伍連德首創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

鼠疫發生之初,政府為死者提供棺材安葬他們;在街上發現的屍體也由政府出面收集,放在棺木運到墳場。到了後期,當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時,屍體也便被直接放在墳場。隨著天氣漸冷,土地被凍得堅硬,不要說深挖洞,就是想挖一個淺坑,都非常困難。

當時的伍連德憂心這個墳場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鼠疫桿菌的大冰櫃。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動物傳染給城裡的人,那麼一切防疫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伍連德憑藉直覺,感覺鼠病菌在地面下也是可以存活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處理掉這些屍體,唯一的辦法是集中火葬。

可是伍連德也知道,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挑戰。

即便是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他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唯有上書朝廷,請皇帝下一道聖旨才能平復民間的反對。不過,伍連德也知道,他首先要贏得當地官員和鄉紳的支持。這一點也進展得異常順利——他讓那些人跟著他一道坐車去墳場看那可怖的場景,他們便一致同意。於是,當伍連德給清廷上書,請求頒佈准許火葬的同時,哈爾濱的官商紳士們也聯名向吉林總督(當時哈爾濱屬吉林境內)陳情,希望批准火葬。

1月30日,他們終於收到外務部發來的電報批准。第二天一大早,伍連德立即行動起來——伍連德僱用了200名工人,把棺木和屍體以100為單位,分成22堆。先是用炸藥爆破,挖了一個20英尺見方、10英尺深、每次能夠裝500具屍體的大坑。然後,按照每百個屍體10加侖的標準,用消防車在屍體上面澆上煤油。火點起來,屍體迅速猛烈地燃燒起來,2200多具屍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為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王松林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最可怕的就是瘟疫,其實是黑死病。

大概在公元14世紀,蒙古大軍在圍攻黑海邊上的城市卡法。

1347年,蒙古大軍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傳染性很強,不少士兵都病死。

蒙古人對卡法城久攻不克,無奈之下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們用投石器將一些病死者的屍體投入城內。

卡法的守軍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將這些屍體堆在城市一角,顧不上安葬。

沒想到,幾天內瘟疫就大爆發。

感染疾病的人,皮膚會變為黑色,切開屍體會發現皮膚下有出血。

於是,卡法人叫做黑死病。

由於短時間內城內死了很多人,卡法軍民感到非常恐懼,放棄城市四散逃走。

蒙古人耀武揚威的開入城內,然而短短几天后他們也逃了出來,因為入城的士兵大量病死。

而卡法逃走的軍民中就有病人,逐步黑死病散佈到整個歐洲。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這是歐洲第二次瘟疫爆發,也是死亡最多的一次。

黑死病其實是一種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所造成,細菌寄生在跳蚤上。而跳蚤可以寄生在各種小動物,尤其是老鼠身上。

黑死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古人不知道疾病導來自什麼地方,也就無法預防。

而且,這並不是僅僅依靠跳蚤傳染,甚至可以通過呼吸傳播。

當今的看法是,如果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發生肺炎,人就會呼出病菌,而疾病就會通過空氣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而且黑死病死亡率非常高,未經治療的病死率達50%至70%。而且發病非常快。一般感染疾病以後,數日之內就會死亡,甚至有當日感染,第二日就死亡的。

而且黑死病傳染率非常強,密切接觸的都會被傳染。

所以一旦有人感染黑死病,就算父母、兒女就不能去照顧,不然十有八九也會病死。

最終就是,一旦感染黑死病,就會被留在封閉房間等死。

即便如此,就算埋葬屍體也會有危險。很多屍體就丟在家裡腐爛,無人敢管。

當時黑死病死亡人數極多,而且死亡極快,很多老百姓認為這是上帝認為人類過於罪惡,降下的懲罰。

當時一個作家記載:死亡始於5月。它殘酷而恐怖。對它的種種殘忍和無情,我不知道從何處說起……父親棄子歸西,丈夫沒了妻子,兄弟接連死去。因為好像只要人一張嘴呼吸,一睜眼看東西,疾病就會來臨。家人至多隻能把死去的親人拉到溝裡,沒有牧師,沒有祈禱……而我親手掩埋了我的五個孩子……那麼多人死去,所有人都以為這就是世界末日。

僅在歐洲就造成25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其中,英國死亡最可怕。大約七個月的時間裡,就有約45%的英國人因此死亡。英格蘭的兩個最大的城市,倫敦和諾威奇,死亡率都達40%。

在意大利的死亡率也很高:1347年底它已經以最危險的肺炎鼠疫形式抵達基督教世界的商業中心威尼斯、比薩和熱那亞等貿易城市。受感染的城市很快就看到屍體堆積如山:死亡率超過40%成為常態。

當時黑死病沒有好的辦法處理,但到了冬天因為動物活動減少,疾病也會大幅度減少。

尤其歐洲北部冰雪覆蓋,黑死病受到很大抑制。


薩沙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有意義的話題,聯繫到當下的“肺炎疫情”,我們以史為鑑,來看一下人類歷史上發生的一次“大瘟疫”,那就是爆發於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

一、黑死病簡介:

公元1348年到公元1353年,歐洲爆發了“大瘟疫”,短短5年的時間,人口喪失了三分之一,約2500萬人死亡。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罕見的“大災難”,史稱“黑死病”!

通過研究歐洲中世界的文獻資料,結合現代醫學知識,我們知道這場“黑死病”其實是一場“鼠疫”,它主要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齧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由3種:

1.鼠蚤叮咬傳播形成:“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

2.呼吸道飛沫感染:“人→人”傳播方式,這是造成鼠疫的大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

3.直接接觸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在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感染鼠疫後主要由三種類型: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鼠疫。

二、“黑死病”為什麼能在歐洲迅速蔓延?

“黑死病”能夠在歐洲肆無忌憚的迅速蔓延,造成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大災難,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之和,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世紀歐洲醫學水平落後

中世紀的歐洲醫生學習的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希伯克拉底的醫學理論,這些理論和成果在今天看來,顯然是無法應對“黑死病”。不僅醫生的技術達不到而且數量還少,很多大城市包括倫敦、巴黎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醫生的數量少得可憐,在這麼重大的疫情方面,是沒有能力應對的。

(2)、公共衛生知識極差

在中世界的歐洲,人們由於深受宗教的影響,衛生意識極為淡薄,個人衛生狀況更是堪憂,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的比比皆是(出生後的彌撒、結婚時和死亡),從社會最底層的奴隸到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員,蝨子和跳蚤幾乎人人都有。這也為“黑死病”的傳播途徑-“齧齒動物→蚤→人”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中說:“肉體的清潔是對靈魂的褻瀆,最受人崇拜的聖賢之人,就是那些衣服結成硬塊的汙身”。

中世紀歐洲城市人口密度大,而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幾乎沒有,每天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處理,存在著人畜混居、人畜糞便到處堆放,城市街道上充斥著各種汙穢惡臭。當時的大多數房子都是用木頭或者黏土修成的,老鼠可以輕鬆的出入。

生活在中世紀歐洲的人類,天生就是細菌喜歡的對象,整個城市就是細菌生活的 “天堂”,就像一堆乾柴,只要遇到一點明火,就熊熊燃燒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3)、隨著絲綢之路的出現,歐洲商品貿易發達,同中國重農抑商不同,歐洲各國的貿易行為極其繁榮,這也加速了疫情的傳播速度,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無一倖免!

三、“黑色病”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示?

“黑色病”對於當時的歐洲衝擊巨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整個歐洲政治、經濟和宗教體系被打破,面臨重新洗牌,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不再相信宗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人們的思想得以解放,產生了著名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以醫學為代表的人類科學的進步,隨著人們對細菌的發現,並研發出抗生素等藥物,對於今天我們再次遇到“鼠疫”,就再也不會像古時候一樣,手足無措了。

今天,我們中國爆發了“肺炎疫情”,我們的專家很快就確定了該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雖然目前人類對於病毒,還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會開發出針對病毒的藥物。我也相信,只要我們科學應對,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肺炎疫情”攻堅戰,中國加油!


小梁說歷史2019


明朝崇禎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42年,闖王李自成帥兵圍攻開封府,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皇帝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把壓在死牢的孫傳庭將軍釋放出來,讓他率領陝西的軍隊南下去攻打李自成的軍隊。

此時有一個郎中,名字叫做吳有性他路過了陝西潼關,他來此地的目的就是想和自己的師父團聚。得知師父卻在孫傳庭的軍營中給士兵治病。

原來,孫傳庭的大部隊此時駐紮在陝西潼關,但是軍中出現了瘟疫,這種瘟疫就是鼠疫,當時鼠疫大劉行,連牛等家畜也會傳染,出現了人傳人的情況,很多身強力壯的士兵都紛紛倒下,每天都要很多士兵死亡,除此之外,在瘟疫的影響下,又出現了大饑荒,到處都是死屍。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其實這次瘟疫最早出現可能是在山西,而且非常嚴重,重要早上一得病,晚上就可能死掉,百姓驚慌出逃,縣城裡空蕩蕩,從而導致了鼠疫的傳播。當時的情況在《瘟疫論》《識小錄》中都有記載。

令人悲痛的是,吳有性的師父在軍中給士兵治病不但沒有遏制住疫情,自己卻也感染了瘟疫,最後身亡。江湖遊醫吳有性臨危受命,大膽提出對《傷寒論》的質疑,提出自創一套的祛病方法,創立《瘟疫論》。

明朝末年的鼠疫,一場連一場,在歷史中產生了很多轉折性的影響。

這段歷史故事,有人拍攝了一部電影,叫做《大明劫》。





歷史課小組長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今時今日,在經濟與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我們對傳染病仍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疫苗,那麼在古代,政府是如何處理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呢?我們知道,古代的傳染病稱之為“疫”,多發的傳染病一般為五種,傷寒,瘴氣,傳屍,麻風,天花,這五種傳染病傳播速度快,傳染能力強,曾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從歷史發展來看,遠在商周時期,人們應對傳染病就已經有了隔離的意識,那時巫術與醫術是一體的,人們一邊對病人進行隔離,一邊進行祭祀與祈禱疾病消失,到了戰國時期,得了傳染病的人要送到專門的隔離區。秦朝時,創造了隔離防護法,這在湖北出土的秦墓得到了證實,我們從竹簡上發現了當時人們對傳染病的處理方法。具體分為三個步驟:預防--診斷後視同罪犯遷徙--設定專門的隔離場所進行隔離。可見,當時人們使用的方法與我們現今大同小異。

隨著經驗的增多,人們開始學著如何預防,許多古籍也記載了傳染病發生和防治情況。《黃帝內經》素問篇中就有關於如何預防疫病(瘟疫)傳染的問題:“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到了宋代,已經出現了接種疫苗,清代之後,西方醫學傳入我國,疫病預防的方法更加完善和全面。

喜歡的朋友歡迎評論和轉發。





馬力斯


我就知道天花,其實老人說是大型傳染病叫瘟疫,或發人瘟,把人給家禽豬啊雞啊發瘟相相似對比起名人瘟,以前不嚴重瘟疫都是單獨一個房屋關起來,每天都有人送吃的,在嚴重都是逃難,遠離發疫情片區,根本不演古裝劇拿塊布蒙面,然後等當官的派人治療


你小時候的家


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流行病”這個名詞,但其醫學概念是存在的,這就是“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如果大規模暴發,則稱為“大疫”。傷寒、瘴氣、傳屍、癘風、虜瘡等五大傳染病,曾給古人帶來了深重災難。

一、傷寒是古代最普遍的傳染病

中國歷史上第一波傷寒大流行,發生於東漢時,世界上第一部總結性臨床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作者張仲景是當時的名醫,其宗族原來有200多口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不到十年竟然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七成死於傷寒。

傷寒導致大規模死亡事件發生於13世紀上半葉。據《金史·哀宗本紀上》記載:天興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餘萬人。”汴京就是今河南省開封市,不到兩個月,死了近百萬人。現代學者結合當時醫家李杲《內外傷寒辨惑論》所記,認為這次大疫就是傷寒疫。

二、瘴氣古代最兇猛的傳染病

在古代傳染病中,瘴氣大概是古人眼裡最為可怕、兇猛的傳染病。瘴氣到底是什麼傳染病?其實就是瘧疾。

唐玄宗李隆基南征時更因瘴氣而失利,據《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三》記載,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唐朝廷派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率7萬大軍征伐南詔國(今雲南境內)。結果士兵被傳上瘴疫,又病又餓,死去“十有八九”,李宓被活捉,全軍皆沒,後再派軍征討,總共差不多死了20萬人。

三、傳屍,古代傳播最厲害的傳染病

“傳屍”也是古代最厲害的一種傳染病,有“屍注”、“遁屍”、“風屍”、“沉屍”、“飛屍”等許多別稱。所謂“傳屍”,其實就是“肺癆”,亦即肺結核。肺結核對古人的禍害歷史久遠,成書於先秦時的《黃帝內經》中已提到此病。

對於肺結核,雖然古人談之色變,但從史書記載來看,隋唐時期一位叫許胤宗的治療肺結核病專家,曾用偏方絕技治癒過肺結核。《新唐書·方技傳》記載,當時“關中多骨蒸疾,轉相染,得者皆死,胤宗療視必愈”。





中國簡史


中國從商代就開始有瘟疫的文獻記載。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大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克服過很多次文藝,並且留下了許多文獻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天花三錢,年前有一種病,叫天花傳染性病,中國古代都有記錄,她的症狀為高燒乏力,噁心嘔吐,沒有藥可以醫治,1980年才組織徹底消滅了這個病魔。

第二就是鼠疫,鼠疫又叫做黑死病,一般先流行於守麗和其他的野生齧齒動物之間。

第二個就是霍亂,他發病及傳播快,影響大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的傳染病




歷史榴芒教授


我這個不算古代的,屬於清末民初!1910年末,東北鼠疫大爆發,短時間內,數以萬計人民感染死亡。鼠疫被列為甲類傳染病,被稱為“一號病”。我們聞其色變的“艾滋病”是乙類傳染病,可想而知,鼠疫的破壞力有多強。歐洲歷史上曾多次爆發鼠疫,造成大約2500萬人死亡。東北疫情緊急,來勢兇猛,如不加以控制,會迅速擴大至全中國,後果將不堪設想。緊急關頭,伍連德用嚴謹的科學精神迅速尋找到傳染源,對病患者加以隔離,把因感染死亡的屍體火葬。4個月的時間,他就撲滅了這場百年不遇、震驚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拯救了上億人的生命。至此,奪去六萬人生命的東北鼠疫大流行結束。這次的防疫行動,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