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一月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每年一月是下基层搞培训的季节,但今年我们的节奏总是慢了一拍不止,这也是没有持续行动的表现。个人不持续行动会停止成长,甚至会倒退,企业里面的某个部门不能持续贯彻某项政策,我想也会发生一些倒退。国家层面的政策更要有连续性,因此会出现一些五年规划、十年行动计划等。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享受持续行动的红利。

年底总结时雄心满满,实际工作时总感觉被束缚了手脚,也许是降低了自我要求,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月份过得很快。但感觉是不连续的一个月。总是忙于应付一些琐碎的事情。就好像我刚在基层挂职时的那样。总想着要干出一些业绩,拼了命让下面员工往前冲,结果却发现我们还在长跑的中程,更是应该蓄力的时候。

一月份,读书方面,正好利用中间的空档期,毛选读了三卷,前面两卷读的很细心,很用心,也很惊心,感受到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格局足够大,提前预判问题的走向,说是预言家有点偏唯心了,但却是就是未卜先知。伟人对时局做出正确判断,拉拢了很多人跟着一起干,并且还不放弃有利条件的中间势力,最大程度唤起革命的力量,这是成功的关键。

当我读第三卷的时候正值要过春节的时候。每年过完春节的时候,都要感叹虚度,发誓来年不再错过,但实际上年复一年,调性都差不多。与之相反的是,春节前却充满了无数的期待,不仅仅是因为要衣锦还乡,还因为可以放下工作的包袱,这种感觉和读书时并没有不同。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工作和学习方面都要求比较低,放松了自我,正事都没做成。要不是新一期读书课开课,我觉得我会一直萎靡下去,成为一个扎实的放弃行动的“放水者”。也许这就是“节前综合症”,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自我意识太强,抗干扰力差,持续力欠缺。在空档期,学习的压力小了,妄想着做一些其他事情,结果荒废了不少时间。

一月份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不仅是认真利用下班时和周末时间读了毛选,每天一篇文章也落实了下来,其中有一篇文章发在头条以后,被推荐了25万次以上,其中有近3万人阅读了,收益1块多。虽然文章不长,深度不够,但这种意料之外的收获还是赚足了满意感,也是对自己写作的一个正反馈,相比去年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写作行动力和能力都提升了不少。

春节期间,因为照顾到家里长辈的想法和情绪,一起回乡下过了年,内心里我去哪里过年都一样,回乡下一方面是为了看望许久未见面的亲戚。另外也是为了给逝去的亲人烧烧纸,缅怀先人。因为我是“三代单传”,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开始侵占我的意识,向我灌输了要逢年过节要给他们多烧纸的观念。传统观念里,死后可以升天,之后一样需要纸钱。可能是他们这一代人物资匮乏,穷怕了,害怕死后也是穷困潦倒。也可能是因为人死后如果还有人念想,那说明活着的时候是比较有价值的。我到也是个听话、比较传统的人,每逢清明、春节我都要回老家祭拜缅怀一番。活着的人做事是给还活着的人看的,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倒也不是被动,内心里还是很感激祖辈们的辛苦付出,才有了我们下几代人能看到、看清这个世界的样子。

和往年的春节不同的是,即使心思再乱,今年还是老老实实每天做好了作业的,每天写篇文章发到今日头条,毛选这本书细细啃读了一番,到平均每天两个小时左右的行动量仅仅是和平时差不多,这点自己还是不满意的。在家的这十天左右时间里,环境还是对自己产生了影响,这种背景下学习总不能连贯起来。自己也喜欢东跑西逛,也挺怀旧,去了趟二十多年前我上学的地方。我发现我也是个喜欢怀旧的人,说明我对当下的状况并不特别满意啊。成长还在继续,读书还得努力。

一月过去了,春节过去了,假期快要结束了,疫情应该也快退去,明天起身返回杭州,在这一刻才感觉到了真正的宁静和活着。早晨起来想复盘下,刚好打开成长会微信群看到了S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心动不如行动。突然发现,人都是在事之将起时蠢蠢欲动,事之到来时昏昏欲睡,事之将尾时胆战心惊。个人成长之路也是如此,前三十年没有目标和方向,走一步看一步,中间三十年很多人是将就着过,浑浑噩噩的过,后面三十年开始感叹时光不饶人。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思想意识方面的惯性让我们觉得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等真的到了日薄西天的时候,也只能不断忏悔了。

成长会里有很多伙伴做事很扎实,每天能用十个小时来学习,确实难能可贵,让人敬佩。人的精力很容易分散,我们也倾向高估未来。寒冬就要过去了,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持续做事,实现小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