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2015年5月8日,在浩瀚的宇宙、灿烂的星空中,有一颗编号为210232的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这是国际社会对她献身建筑事业贡献卓越的褒奖。

文|刀文摄影|陆青

一个女人,被人们称为“先生”

公元904年,西京长安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天祜迁都”。

宣武节度使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下令毁掉长安的民房和宫殿,将木材顺渭河流放洛阳兴建宫室,长安城里大明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沦为废墟,自此唐王朝在风雨中逐渐飘落。

而具有“盛唐第一门”之称的丹凤门,经过连年兵燹火噬,也在历史战乱中烟消云散。

2008年,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办公室实施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进行重新设计。

沉寂了一千多年后,有一个人掀开了丹凤门神秘的面纱。

她就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先生。

如今,复建的丹凤门背靠大明宫遗址公园,南望巍巍耸峙大雁塔和绵延不断的秦岭山脉,尽显千年之前唐朝“国门”的大气和霸气。

今天,我们走在十三朝古都的街头,会惊喜地发现,几步一个历史遗迹,一个复原的古建筑,让人步步难移,恍若置身大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小雁塔、大唐芙蓉园中,回廊、梁柱、斗拱、挑檐、鸱尾等这些古建筑的物件随处可见,木构为股,碣瓦为盖,犹如千年前的长安,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当人们体味千年古韵时,禁不住地会问,谁缔造了这一切?

没错,又是哪个设计丹凤门的张锦秋先生,就是她,让唐韵汉风在西安街头得以流淌。

虽然她是一个女人,可是却被人们称作“先生”。

先生是对那些有学识有贡献,德高望重的人的称呼,与性别无关,如宋庆龄、冰心、杨绛,都被人们称之为先生。

由此可见,张锦秋必然有非凡之处,有过人的学识和德高望重的地方。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从没想过成为什么大师

在西安事变发生的前夕,距离西安城700多公里的“锦城”并不太平,如同一锅开水、沸沸扬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川饭店”事件。

就在这样的一个抗日情绪弥漫锦城的时候,两位均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建筑师,迎来了他们生命中的第二个“上帝的馈赠”。

伴随着一声婴儿哭声,他们喜得千金,暂时忘却外面世界的纷扰吵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长辈便为这个可爱的女孩取名为“张锦秋”,暗合了人物、地点、天时三个要素,寄托着对她的殷殷期望。

幼年时张锦秋的日子是颠簸流离的。

因父母工作性质,也因那个年代,他们从一个地方搬家到另一个地方生活,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儿。

所以,她就跟着父母辗转迁移,不断的变化着生活环境。

1948年,她进入上海务本女中上学。在那个美妙的年龄,她酷爱读书,三国、红楼、唐诗、宋词、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罗曼罗兰……无所不读。

一得空闲,她便钻进了图书馆,在哪里渡过了一段段美好的阅读时光。有时,在图书馆读得不过瘾,便借回家读,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把学校图书馆里的书都读了一遍。

在那个时候,没有学霸之说,可张锦秋是名副其实的“读霸”。

在书籍的海洋里畅游,滋生了无限的遐想,她便像现在所有的小文青一样,开始做起了作家梦。

临近初中毕业,她有如下的选择:

一个是美术专业的学校,

一个是机械专业的学校,

一个是南洋模范中学。

她不光爱读书,而且还喜欢画画,所以自作主张全报考了。

竟然三所学校都来了通知书。可最终,她哪所也没去,而是留在务本女中读了高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她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趁着年轻多学些知识,将来进入大学深造,而不该早早地出来走向社会。

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

高中时期,张锦秋继续做着她的作家梦,而且写信向巴金请教。

高中毕业,临近填报大学志愿前,父亲再次给张锦秋的建议,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

父亲让她放弃当作家的想法。

在父亲看来,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不同于简单的写作文,而是需要非凡天赋的。他在女儿身上没看到那种天赋。

所以,他告诉女儿:

“光作文写得好,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然而,父亲却发现了女儿身上潜藏着作为一个优秀建筑设计师的天赋。

他分析女儿学习成绩,发现女儿数理化成绩不错,美术也不赖,当建筑师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女儿。

张锦秋放弃了当作家的梦想,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1954年,正如父亲所愿,她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踏上了成为一名优秀建筑设计师之路,开始学习建筑知识。

张锦秋一头扎进建筑学中去,便一发不可收拾了。1961年又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古建园林“研究生,而且师从中国建筑学术泰斗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先生对这位女弟子关怀有加,得知她对中国传统园林情有独钟时,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了她的导师。

1965年,在人民大会堂,张锦秋有幸作为首都研究生代表,聆听了周总理的赠言:“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第二年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去了大西北。

这一去,便是半个世纪。50年如一日,她在西北大地上创作了一座又一座闻名国内外的建筑,且自成体系,被人们称为“新唐风”。

说起人生茫然时,放弃了作家梦,而成了建筑师,张锦秋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旧事:

父亲期待她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还因为他有个愿望,当时她的兄长已经在学习造船技术了,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大奖并不属于个人,而是团队的光荣

知道了张锦秋踏上建筑师之路的历程,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她今天所取得成就,足以看到他父亲当年的决定,是何等的英明、是多么的富有远见啊!

先不看别的,翻开她的履历,足以亮瞎了我们的眼: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这些无疑是登上了国内建筑师的最高荣誉殿堂。

可这还没完,她还有最为珍贵的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那就是2015年5月8日,在浩瀚的宇宙、灿烂的星空中,有一颗编号为210232的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

这是国际社会对她献身建筑事业贡献卓越的褒奖。

在荣誉面前,她没有独自享有,而是与一起努力的人共同享有。

2010年10月20日,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成为该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女性。

在颁奖大会上,她表示:

“大奖并不属于个人,是团队的光荣,同时也是献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的建筑人共同的荣誉。获奖以后,将更加努力和年青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

先生的谦逊之风扑面而来。

她如此淡泊名利,必能坐十年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也就能心无旁骛的潜心研学了。

她创作出七卷本《〈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部沁透着她心血的著作中,从公用到民用、从纪念性殿堂到宾馆及现代民居、从博物馆到宗教建筑、从建筑单体到大型园林及城市设计,涵盖广泛,可以说是唐风建筑的百科全书。

如今,已83岁高龄的张锦秋先生,依然目光炯炯、思维敏捷、口齿清晰、精神矍铄,实在是一位太了不起的女性。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走近大师作品,领略大唐气象

在先生众多作品中,首当其冲的定是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原来位于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时,感叹空间小、光线暗,当即指示,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

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陕西博物馆建设工程理所当然地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了。

设计自然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而最终任务还是落在了张锦秋的头上,她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

张锦秋先生回忆起当年设计博物馆情况时,总是动情地说:

“建设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周总理的遗愿,是‘十年浩劫’后我国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

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

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

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西北设计院一共做了十二个方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她的方案最终得到了认可。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个仿唐代宫殿建筑,整个庭院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院落四周的崇楼簇拥着中央殿堂,整个建筑体现出了唐代建筑的简洁和大气。

而建筑本身也与现代博物馆的功能紧密结合,崇楼内就是一个报告厅。曲径通幽的回廊增加建筑的亲切感。

张锦秋在谈到设计理念时说:

“我做的方案,主要就是在象征上,着重思考象征问题。我觉得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我设计的方案并不是模拟一个具体的宫殿,比如大明宫、北京的故宫。我就把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

张锦秋从王维《山水诀》中“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一语中,觅得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精髓,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她对博物馆的整体色彩安排别具匠心: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浅灰色飞檐斗拱、深灰色琉璃,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

如此一来,和北京故宫等明清建筑以亮丽的黄、红两色为主调的色彩构思截然相反,有效破解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立的难题,也有了这座博物馆独特的气质。

历时四年建成后的陕西历史博物馆,1991年对外开放,成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水平博物馆 。

远望长安塔,

每一层挑檐上都有一层凭座,

逐层收分,韵律和谐。

屹立在园博园的长安塔,无疑是西安新的坐标性建筑。同样也是张锦秋先生的得意之作。


她是长安城唯一被称作“先生”的女人,小行星用她的名字命名


张锦秋对于如何表现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把握设计成败的关键,做了思考。

“它不是简单的观光塔,而是文化标志性建筑,首先要体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宇宙观哲学思想。要求塔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塔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同时人在塔中也有融于自然、能与自然互动之感。”

唐诗中“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等名句,使张锦秋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找到了灵感。

作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要表现西安千年古都的背景,必须蕴含这个城市的历史信息。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吉祥。

张锦秋的长安塔设计,把握了远观塔势、近赏细形的原则。

各层挑檐体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出檐深远”之势。

但檐下与柱头间却用金属构件组合,抽象地概括了传统建筑檐下斗拱系统。

玻璃幕墙设在外槽柱内侧,通过玻璃肋与立柱和横梁固定。

一系列处理,使长安塔蘸满唐风唐韵,又不失晶莹剔透的现代感,它生于斯、长于斯,而非“天外来客”。

张锦秋说:

“长安塔,‘天人合一’是它的‘灵魂’,唐风方塔是它的‘形态’,现代钢结构是它的‘骨架’,而蕴含高科技的超白玻璃和不锈钢的造型构件则是它的‘肌肤’。”

在塔的内部空间,建筑师也试图创造一个永恒的绿色环境。

张锦秋提出把塔的7个明层的塔心筒墙面视作一幅巨画,用油画的手法绘出一组菩提树林,菩提象征着圣洁、和平、永恒。

在建筑师、画家、室内设计师的密切合作之下,这个设想终于成为现实。

还有其他代表作品:

先生在西安创作的作品枚不胜数。

在一个个非凡作品伫立于天地间时,张锦秋先生却如是说:

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们镌刻了苦难、抗争和辉煌。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彰显了质朴、优雅、灵动、豪气。

或许,对恩师的传承,对古建筑的热爱,才是她那么用心的初衷。

无悔人生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张锦秋在建筑界早已声名远扬,却在大众视野里显得有些陌生。

去年,在12月24日播出的央视《国家宝藏》第四集走进陕西博物馆中,张锦秋作为国宝守护人,出现在银屏上,以八十岁的高龄侃侃而谈,气宇轩昂,绝不输明星半分。

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风雅,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地敬畏之情。

一向默默无闻的建筑大师张锦秋,一下子成为“网红”,圈粉无数。

网友“樱桃甜糖”感慨:

“深深触动我的,还有张锦秋先生开场的自我介绍:‘我是张锦秋,是一个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越是大家,越是这般的低调与谦逊,吾辈惭愧。”

网友“墨相柳”在荧屏上看到张锦秋先生后,激动地评价:

“在《国家宝藏》看到张先生真的泪目,从小生活在西安,张先生设计的东西真的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每经过都会感到震撼和赞叹,此次也是让更多人了解了西安,了解了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家顾景言这样称赞张锦秋:

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执着,也是从民国延续至今的大师气度。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这样的知识精英,才得以在无数次战乱与动荡之后依然保存故国的文脉与精粹。

曾经的梁思成,忍受着战乱和饥饿,辗转走遍大半个中国去考察中国的古建筑;在废墟中寻找失去的文化记忆,为保护古建筑而竭尽毕生精力。

现如今,作为梁思成关门弟子的张锦秋,已经继承了恩师的衣钵,用建筑家独有的创意,为我们复原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新长安。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安有个“群贤庄”》这篇文章中写到:

那块地盘本身就是好地方,以古都的文脉,处于《易经》堪舆卦象第五爻,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以关中的走向又坐北朝南,是非常符合栖居的科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筑设计师和投资者的一次最成功的合作,双方打造了一个体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住宅小区。

而“群贤庄”的设计者正是张锦秋。

这样的设计,氛围最合意。

是西安给了我创作灵感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揭示了城市的结构如何改变个人的行为和人类的心灵。

他说:构成一个城市,“是她的空间量度以及与历史时间之间的联系。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

从1966年2月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西北建筑设计院参加工作算起,张锦秋在西安整整生活了50多个年头。她把美丽人生和杰出作品都呈献给了西安。

50多年前,她怀揣着“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的憧憬,从北京登上西去的列车,来到西安,沿途所见,满目疮痍,看到的只有黄土高原的苍凉。

50年过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陕西省图书馆、大明宫丹凤门、黄帝陵大殿、长安塔等,一大批唐风仿古建筑建屹立在西安大街小巷,重现了她当年期待的“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的胜景。

她的作品无疑成为了西安城市的新地标,以其洋溢着的浓烈唐风汉韵,开创了中国建筑新唐风的时代。

她的作品与西安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特色一脉相承。

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说如是说:

“在西安,你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车跑上两站在犄角旮旯一拐弯就遇见张锦秋和她的作品。”

“张锦秋设计的一个个古城新地标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成为西安呈给全世界的崭新名片。”

上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顺便为计划创作的长篇小说《杨贵妃》做一次实地考察,获取创作的灵感。

然而,关中大地荒凉破败的景象令他失望至极、满腹辛酸。

后来,他在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写道:来陕西见到的一切,使他“费尽心机用幻想描绘出的计划”彻底破灭,以至于“一个字也未能写出”。

鲁迅先生讲学之余,为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题词:“古调独弹”

细细品味,可褒可贬,但似乎又是无贬无褒,遗憾难言。

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不可能自动从历史尘封中“跳”出来。它必须借助一些遗址或符号,才能显现出来。

而张锦秋就把那些藏在历史尘埃中的文化符号,一个个挖掘出来,并在一座座建筑中予以传承和呈现。

她让西安成了名副其实的古都,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那个古长安。

记得鲁迅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张锦秋先生充满浓郁中国古典特色的建筑,正在帮助西安走向世界。

而她必将实现“不辜负前辈,传递一点火种”的誓言。

那一座座屹立在街头的古建筑,将延绵不断地尽情诉说着她千年不朽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