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在四大名著中,我個人最為喜歡的是《西遊記》,從最早小時候看的連環畫,到電視劇,再到能夠讀懂原著,再到延伸閱讀一些《西遊記》相關的研究書籍,可以說我對於《西遊記》應該說還是比較瞭解的。我小的時候還經常拿著一根柴火棍子掄著舞,學人家六小齡童的動作。可惜我現在已經長成了豬八戒的身材了,再不復當年的靈活了。

《西遊記》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值得反覆的研究和揣摩。書裡埋藏著很多不太容易被人注意的小細節,每一次重新讀總是會有新的體會。如今我家正太也受我的影響喜歡上了西遊記的故事,他還不認字,但是可以抱著凱叔講故事聽《凱叔西遊記》,裡面的神仙妖怪他現在也是門兒清。而且他還總是問我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有的連我都感覺回答不了。所以為了抗住我家正太的十萬個為什麼,我還得把《西遊記》再多讀幾遍。

今天的話題,就是來源於我讀《西遊記》的時候的一個小發現,那就是——《西遊記》中哪個妖怪下凡次數最多?

一、哪個妖怪下凡次數最多呢?

《西遊記》中,很多妖怪其實都是上面派下凡的,不是哪個神仙的童兒,就是哪個菩薩的坐騎。其中有幾個妖怪其實在全書中出現了不止一次。最明顯的比如文殊的坐騎青獅。在烏雞國的時候,這獅子就下界折騰過唐僧師徒,還有獅駝嶺也有它的身影。下界兩次,也不少了。那麼,還有沒有下凡次數比獅子還多的呢?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青獅

有!

在《西遊記》書中有一個妖怪,他本來是天庭的有編制的人員,後來下界做了妖怪,被孫悟空鬥敗,復轉天庭,後來他以神仙本來面目在書中還曾經出現過。算起來他以妖怪身份出現了一次,以神仙身份又出現了兩次,總共下凡三次,應該是比青獅還要多一次,可以稱得上《西遊記》中下凡次數最多的妖怪了。這位次數最多的妖怪,很多朋友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奎木狼。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奎木狼第一次下凡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在第31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也就是寶象國黃袍怪的故事。奎木狼化身黃袍怪,搶了寶象國公主,後來還把唐僧變成猛虎,才有了豬八戒到花果山請回孫悟空打敗黃袍怪。黃袍怪逃跑,孫悟空追到了天庭。

《西遊記》中這樣說道:“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東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漢群辰、五嶽四瀆、普天神聖都在天上,更無一個敢離方位。又查那鬥牛宮外,二十八宿,顛倒只有二十七位,內獨少了奎星。天師回奏道:‘奎木狼下界了。’”天庭按著考勤名單查了所有神仙的打卡記錄,才發現原來奎木狼“翹班”了。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玉帝把奎木狼抓回來,怎麼處理呢?要知道他私自下界,還把唐僧變成了老虎。這麼嚴重的事件,天庭也要表明態度。《西遊記》原文說:“玉帝聞言,收了金牌,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這種處理在我們單位就叫做“待崗”,就是屬於那種類似留單位查看的那種處分。這個處分可大可小,要是跟領導關係好,過一段風聲過去了也就官復原職了。

其實奎木狼還是挺顧家的一個妖怪,他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那當然就是老婆。天大地大老婆最大。為了老婆,天下妖怪翹首以盼、垂涎欲滴的唐僧肉他說放棄就放棄了,要知道那可是長生不老的機會啊。為了給老婆治病,就連自己的舍利子玲瓏內丹,也是說拿出來就拿出來,當然最後是被孫悟空騙走了。這可真是“為了老婆,輸了世界又如何?”,新時代好男人啊。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奎木狼第二次下凡,可就不是偷偷下界了,而是奉命出公差。第65章“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遭大厄難”,也就是小雷音寺黃眉怪的故事中。孫悟空被裝在金鈸中出不來,只好讓五方揭諦上天搬救兵。玉皇大帝派了二十八宿下界,其中就有奎木狼。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不過這一個故事裡,奎木狼是作為二十八宿的群體中一員下界的,這樣看起來,玉帝應該是把他從太上老君燒火的崗位上調回來了。不過,官復原職的奎木狼在這個故事中與孫悟空也沒有什麼交集,倆人也沒敘敘舊,他只是作為二十八宿群體中的一員出現在書中的。《西遊記》在這段故事中讓二十八宿來了個集體亮相:“

妖王喝了一聲:‘那裡去!吾來也!’角木蛟急喚:‘兄弟們!怪物來了!’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鬥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奎木狼、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領著金頭揭諦、銀頭揭諦、六甲、六丁等神、護教伽藍,同八戒、沙僧,不領唐三藏,丟了白龍馬,各執兵器,一擁而上。

雖然最後還是被黃眉怪的袋子給裝走了,好歹二十八宿是一同上陣了。

第三次下凡,則要到第92章“三僧大戰青龍山,四星挾捉犀牛怪”了。這一個故事說的是天竺國外金平府有三隻犀牛精偷了獻給佛祖的燈油,這個故事在《西遊記》的諸多故事中並不引人注目。這一次孫悟空被金星指點,上天去找天庭調四木禽星,這所謂四木禽星原來就是角木蛟、鬥木獬、奎木狼和井木犴,四位名字都帶著木,所以叫四木禽星。這個故事中,奎木狼跟孫悟空還有幾句交談,但是雙方都絕口不提寶象國的事,也不知道是雙方都不好意思提,還是根本不想提。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四木禽星

總之,奎木狼的三次下凡裡,第一次是作為妖怪,第二次第三次都是作為天神來給孫悟空幫忙的。在他自己的part中,他是反一號,絕對重要的角色,而在另外兩次中,他都是作為群像的角色出現的,存在感也並不強。

《西遊記》故事裡的奎木狼就是如此。但是讓我們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在《西遊記》中這樣一個張牙舞爪的妖怪,居然在民間崇拜中成了主管文化的神,這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聊聊古代民間的二十八宿信仰。

二、中國古代民間的二十八宿信仰

“二十八宿”,其實在我國最早是一個天文學的詞彙。我國從上古開始就非常重視上天星宿運動與人間變化的聯繫。早在西周時期,我國的先人們就很重視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運行的軌跡,根據它們的位置以及運行情況來確定季節和時節。於是,我國的先秦天文學家將赤道附近的天空區域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這也就是“二十八宿”的由來。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二十八宿星圖

這裡“二十八宿”的“宿”字,其實就是宿舍的意思。《史記·律書》就說:“舍者 , 日月之所舍。” 《史記·天官書》直接就稱呼二十八宿為“二十八舍” 。東漢王充在《論衡·談天》中說得更清楚:“二十八宿為日月舍,猶地之有郵亭,為長吏癱 (官署)矣 。”這就是說二十八宿就是日月的28間宿舍一樣,每天換一間,28天正好一個週期。

那為什麼週期是28天呢?因為古人經過觀察認為月亮是運行大約27天半後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上,這個在天文學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月亮的某一點面對著太陽,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一點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這一週期就稱為恆星月。而月球相對於地球的恆星月約為27.322天,這跟古人的27天半已經非常接近了。而我們平時所說的一個月那個叫做朔望月,是指月球相對地球的運動週期,恆星月則是月球對太陽的運動週期,兩者時間存在一定差別。

對此,《呂氏春秋》中曾說:“月行於天,約二十七又三分之一天而一週,約日旅一星,經二十七日餘而抵原星,故取二十八為宿舍之數。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古人又按照東南西北將二十八宿分成四組:東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連接起來想象成為一條巨龍,稱為東方蒼龍七宿;西方的奎、婁、胃、品、畢、觜(同嘴)、參想象成為一隻猛虎,稱為西方白虎七宿;南方的井、鬼、柳、星、張、翼、軫想象成為一隻朱雀,稱為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的鬥、牛、女、虛、危、室、壁想象成為一隻烏龜,稱為北方玄武七宿。其中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就是奎宿。

後來人們又給每個星宿配上了獨特的動物,奎星的動物就是狼,所以奎宿就成了奎木狼了。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二十八宿與四象

那作為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星,奎木狼怎麼就成了主管文化的神呢?這還要從“分野”說起。

三、從“奎星”到“魁星”的演變

什麼叫做“分野”呢?中國古代認為地面上的事情是天象的反應,各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天空中所對應的星宿,只要夜觀星象,就能夠知道國家的命運。這種把星象和國家地域對應的學說就是“天象分野”說。《周禮·春官》中說:“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天象分野圖

按照這種分野學說,在秦漢時期,奎宿所對應的地方,恰好是魯國,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在《漢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魯地,奎婁之分野也。”魯國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可是孔聖人的故鄉,文脈首倡之地,儒學祖庭所在,自然是文化昌盛的傑出代表了。所以奎宿也就跟文化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孔子像

還有一種說法,說倉頡造字時候是觀察到了奎宿幾顆星星的曲裡拐彎的造型和龜背的裂紋等等圖像創立了文字,這也讓奎宿跟造字結合了起來。總之無論是分野說還是造字說,都把奎星同文化方面緊密相連。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重視文事的宋朝,奎宿的信仰也被官方加成,成為了影響天下文脈的重要星宿。比如《續資治通鑑長編》中就記載了這麼件事: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汴京(今開封)大相國寺修建了一座殿閣供奉宋太宗的親筆御書。宋仁宗親自為這座殿提名為“寶奎殿”。(“以大相國寺新修太宗御書殿為寶奎殿,摹太宗御書寺額於石,上飛白題之。”)皇上起名字都用奎宿的名字,可見此時奎宿作為主司天下文運的工作已經成為了影響宋朝國運的重要事件,連皇上的書畫文章都被稱作“奎章聖藻”,可見奎宿地位之高。

其實如果把“奎宿”換成“奎星”,很多朋友就都耳熟了。只是大家所聽過的那個奎星好像是寫作“魁星”,那麼這個大家認知中的“魁星”是不是我們所說的“奎星”呢?答案是有一定關係。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魁星點鬥圖

我們普遍認知的魁星都是說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因為是第一星所以有著“第一名”的含義,所以就有了“魁星點鬥,獨佔鰲頭”的說法。其實在明清時代,北斗七星的“魁星”和主管文化的西方白虎七宿的“奎星”逐漸出現了職能上的重合。這是因為“魁星”是作為第一名的好兆頭,所以趕考的舉子都要拜魁星。而“奎星”作為主管文化的星宿,舉子們也得拜。這一拜兩拜,乾脆就把這兩個“kui-xing”合二為一了。“魁星”和“奎星”逐漸就傻傻分不清楚了。

明朝的大儒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中曾經這樣談過魁星和奎星的融合: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鬥。不知奎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魁為北斗之第一星。所主不同,而二字之音亦異。今以文而祀,乃不於奎而於魁,宜乎今之應試而獲中者,皆不識字之人與?”顧炎武嘲諷當時的讀書人,因為奎和魁讀音相似就把兩個星宿混為一談,太沒文化了,可見當時奎星和魁星已經在民間信仰中基本有了合二為一的趨勢。

魁星的神像也正如顧炎武所說的,往往都是頭部像鬼一樣,一隻腳翹起,好像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著鬥,指代魁字中的“鬥”字,另一手拿著筆,意味著點中舉子的姓名。這樣的魁星神像往往都在各地的魁星樓中都有供奉。

《西遊記》裡的黃袍怪居然是管文化的?從奎木狼談談民間奎星信仰

總結一下,在西周到秦漢時期盛行的“分野”學說將奎宿對應到了魯地,使得奎宿與孔聖人故里所代表的文脈聯繫起來,而倉頡造字參考了奎宿的造型則又增加了奎宿和文化方面的聯繫。此後一直到了兩宋時期,奎宿崇拜達到了一個高峰,但是隨之到了明清時期民間逐漸將奎宿信仰與魁星信仰結合,到此,“奎星”終於成了“魁星”,正式改變了自己黃袍怪奎木狼的形象,成為了主管文化的一位神仙,轉型成功。


其實,從奎木狼到魁星崇拜,其背後的思想發展其實源於科舉制度的不斷髮展。科舉制度打開了階層上升的通道,很多平民子弟才得以進身士林,出人頭地。而階層的不斷流動也帶來了文化的流動,本來是高高在上的“天象分野”的玄妙學說引發的“奎宿崇拜”,迅速與民間所崇拜的魁星信仰出現了融合,所以才導致了奎木狼成功轉型。

作為主管文化的神仙星宿,即使是科舉士子崇拜的星宿也沒有脫離民間崇拜的領域,而民間的崇拜也反過來影響了儒家的信仰,這樣的上層和民間的互相影響也讓人覺得很有回味空間。當古人懷著美好心願對魁星俯首參拜的時候,也許他們也很難分清楚,到底是儒家的文脈在護佑學子,還是天上的星宿來保佑信徒呢?我想,這也許就是中國古代民間信仰體系的有趣之處吧。


參考文獻

1、《西遊記》、《史記》、《論衡》、《呂氏春秋》、《周禮》、《漢書》、《續資治通鑑長編》、《日知錄》等

2、《二十八宿的形成與演變》 趙永恆 李勇 中國科技史雜誌 2009年第1期

3、《二十八宿面面觀》 侯雲龍 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 1999年第1期

4、《中國十二星次、二十八宿星名含義的系統解釋》 陳久金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2年第4期

5、《科舉時代的造神——魁星崇拜研究》 張曉雪 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感謝您關注頭條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