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农村里最让你难忘的食物是什么?现在还能吃到吗?

冒蓝火的小农民


乡居小菜是在农村长大的,老家是山区农村,小时候虽然生活条件比较差,但有很多原汁原味的食物吃,除了野生生长的,还有自家种的,吃着特别的开心,最让我难忘的食物是桑葚和黑豆白豆油饭,我已经多年没有吃过了。

桑葚

桑葚是桑树上面结的一种水果,成熟的桑葚是黑红色的,汁多,没什么籽,好甜;以前家里没钱买砖头砌围墙,后面妈妈就种桑树来围成围墙,树上长的桑叶可以拿来喂猪,小时候也拿来当卫生纸用过呢;而桑葚可是我最喜欢吃的。

家里穷,平时都很少买肉吃,更别说水果了,而除了野外生长的捻子、野地瓜等水果可以摘来吃,家里除了种有毛桃,就是桑葚了,出了家门口就能吃到,可以说是随摘随吃了。

每一年的春夏季就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可以随便摘来吃了,不过4月初,好多的桑葚还不是很成熟,吃得有些酸,但小时候还是经常摘来吃,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怀念呢;这两年妈妈种桑树养蚕,也是有桑葚可以吃的,不过我都不在老家那边生活也没空回去,都吃不到了。

黑豆白豆油饭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大鱼大肉才是好吃的美食,不过乡居小菜从小就不太喜欢吃肉,反倒是喜欢吃偏素的食物;除了野外长的、妈妈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各种豆类也是我喜欢吃的,像炒黄豆就是一种好吃的食物,但炒黄豆一般是当零食吃了,而黑豆白豆油饭是可以当主食来吃的。

乡居小菜的妈妈特别勤劳会持家,木薯地、花生地除了套种长豆角,也种有黑豆、白豆;秋天收回来的黑豆白豆晒干了放到瓷罐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先洗干净然后泡水两个小时这样然后放高压锅里煲水煮,煮熟之后,打开锅盖,放入淘洗干净的自家种的适量香米(放糯米也可以),放入一些油盐,盖好锅盖煮熟就可以了。

煮出来的黑豆白豆油饭是咸的又香,可以直接当主食吃,有时候干活回来累了,简单炒样青菜,吃黑豆白豆油饭就是晚餐了;而吃不完的黑豆白豆油饭留到第二天早上吃,因为有油有盐,吃着比较耐饿,吃两碗饱了就出去干活。

而像冬天天冷,早上七点多我们就要去上学了,妈妈有其他农活忙,没空弄炒饭给我们吃,又不想我们吃白饭去上学,所以经常是前一晚煮好黑豆白豆油饭,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就可以直接吃了;爸妈年纪老了,这几年都没种黑豆白豆了,倒是种豆角平时煮菜吃。

小时候经常得吃的这两样食物,现在吃不到了,也只能是回忆;像现在这个季节就是桑葚成熟可以吃的,想着都流口水了,小伙伴们想吃吗?


乡居小菜


猪肉炖白菜。我出年于七十年代,家里很穷,一年很少吃肉,最盼望吃的就是猪肉炖白菜了。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临近过年了,把养了一年的黑年猪杀了,活着杀的时候也就一百八九十斤,杀了以后也就是百十来斤的猪肉。放学以后,就去看村口的杀猪,盼望着什么时侯杀猪的才能安排到我们胡洞来杀。一年没吃过猪肉对杀猪的渴望可想而知,终于轮到我们家杀猪了,心中很兴奋。

杀猪后,父亲叫上几个亲戚在家喝点酒。妈妈叫上邻居大婶切下猪肉的血厂脖子,切成一大片一片的。然后,从肉膘比较多的地方切一小块,切碎。放入一个大铁锅中先熬油,我那时就负责抱柴禾,有时帮忙烧火。等熬出些油,再放入切好的血脖子肉,放入葱段、姜片、花椒及大料袋,放点酱油,当肉片七八成熟时,放入切好的白菜,盖锅盖炖肉。看着冒着热气,大片大片的肉,我们小孩子的眼都看直了。

炖好后,先盛给喝酒的人。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着肉,边谈着今年以来粮食的收成,评论着今年谁家的猪杀出的猪多。先后酒席散了,盛上米饭放上些猪肉炖菜,由我来小孩去给街坊四邻去送。送完后,我们几个孩子才贪婪的吃起猪肉炖白菜,是我们一年中很少能吃撑的几顿饭之一。记得有个邻居家的小哥哥,他们家特穷,一次吃杀猪菜时,吃了五六大碗,把他肚子撑的圆圆的,外面青筋暴露。撑的只叫肚子病,都把大人给吓坏了。






五月冰河


我儿时的记忆中好吃的东西很多,如麻糖其中有一种是用糯谷不去谷壳放在蒸笼上蒸熟晒干后用铁锅大火暴炒成花,把谷壳分开后加熬好的红糖和炒香的芝麻加工成麻糖片,味道美极了,至今难以忘怀。后来我多次回家,店铺买的都是爆米花和油炸花生冻米糖,看不到那种谷花麻糖,因这种麻糖加工复杂一点,现在的人追求间单快速。还有就是用雪里红加工的干菜,记得初中时住校,一碗干菜可以吃一星期,那时候农村落后,生活困难,干菜只能放点辣椒,没有油,只有干菜的香、辣味,就这间单味道,终身难忘。这种梅干菜农村还保留,我毎次回去都会带些回来,几十年来一直如此。用干莱加工扣肉、红烧肉,这味道是大飯店高挡菜没有的。老家的美味多,用古老土法加工的红糖买到几十元一斤,比其他地方产的红糖贵许多,而且往往是有价无市,不是关系很难买到真宗的。又如金华火腿,实际是老家义乌和东阳生产的,名气很大。我对这些没有什么留恋,唯独对谷花麻糖和梅干菜情有独钟,虽然它们都普通低端,在我心中比大酒店中山珍海味更好更适合自己。


龚爱民6965


我出生在80年代,当年农村特别穷,农民住的也基本都是瓦房,生活中基本没有零食,连吃个糖都是奢望,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吃肉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是让我最难玩的食物不是糖果,也不是肉。

杨梅

可能大家觉得很好奇,杨梅有什么好难忘的,因为当年我的零花钱都是自己赚的,自己去捡一些熟料袋、熟料瓶换几毛钱,然后就去买杨梅吃,一毛钱一小包,有十多个小杨梅,大小仅有跳珠的一半大小,现在的杨梅个头跟荔枝有的一比,另外里面还放了很多盐,又酸又咸,有一点点甜味,但是小时候的我却特别喜欢吃,试问这也叫零食?这简直就是丢地上的垃圾,这种垃圾食品现在肯定吃不到了。

玉米杆子

在我们南方这边种玉米的比较少,普遍都是种植红薯、花生、豆子之类的,有个别人会种一些玉米,小时候因为没什么零食吃,像甘蔗、苹果、橘子这些想都不用想,这些是过年才可能吃到的东西,因此看到有人种了玉米,去外面放牛的时候,就去找玉米杆子吃。那种又大又粗、底部发黄的玉米杆子有一定的甜味,吃多了嘴巴容易起泡。玉米杆子现在虽然能吃到,但是肯定也没人去吃了。

红薯

小时候农村穷,平时家里很少会买肉吃,白米饭平淡无味,而小孩吃东西又比较挑剔,不好吃就少吃,而农村的红薯却不同,红薯有种特别的甜味,关键是红薯还能吃饱肚子,因此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红薯,也不等父母去田里挖,自己拿着镰刀就去田里撬红薯,然后放入土灶里烤,烤红薯特别香甜,至今难忘。

不过现在农村都不用土灶了,没地方烤红薯了,还有就是现在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对红薯已经提不起兴趣。







宋总行走乡村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勾起了好多儿时的回忆。小的时候一年有那么一两次机会,可以跟着妈妈、外婆回农村看望外曾祖母。对于小孩来说,农村可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游乐场,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去捉泥鳅、黄鳝,摘草莓,爬到树上摘毛桃子,偷偷拿家里的香肠腊肉到野外烧烤……玩儿到饭点才回家,一进院子旁边就是厨房,很大一个土灶台,锅也特别大。外曾祖母小小的一团身影,坐在灶台边上往里添柴,外婆就挥舞着锅铲,给我们忙活好吃的。



那时吃过些什么菜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很深的是饭的做法,四川这边叫“箜饭”,一般有豆角箜饭,土豆箜饭,豌豆箜饭。就拿豆角箜饭来说吧,做法大概是提前把米用清水浸泡半天,柴锅里倒油,油热后爆香姜片蒜片,倒入豆角翻炒,接着往锅里倒入一些清水,水不能太多,和豆角持平差不多,然后把泡好的大米铺在豆角上,盖上锅盖慢慢闷。等柴火差不多燃尽了,饭也差不多熟了,揭开锅盖,香味扑鼻而来,有米香,油香,豆角的清香,底部的豆角有些会发焦,所以还有独特的焦香味。撒上盐,翻炒均匀,一碗一碗的盛出来递给每个人……



许多年以后,记忆中的农村已经消失了,但记忆中的味道常留心间。我也试过自己做箜饭,做过很多次,都不是记忆中的味道。都说城市里的天然气没有农村的柴火做饭香,想必就是少了那炊烟袅袅的“人间烟火气”吧!



愿以食会友,你来或不来,小希都在这里,期待你的关注。


小希爱厨房




你觉得农村里最让你难忘的食物是什么?现在还能吃吗?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也是个农村娃。记得小时候家里是很穷的,加上家里田地又少,家里5口人,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情了。要说到让我难忘的食物,肯定是有的,那就是烤田鼠肉了。



在我们那里,哪怕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吃田鼠的,个头也不是很小哦。小伙伴们别想到家鼠去了,两者还是有差别的。一般稻谷收割完之后,也就是冬天了,田里都是干的了,田鼠洞也多。我们都是找好洞口后,一个洞口用网堵住,其他的洞口就点燃稻草后用烟熏它们出来。有时候会有田鼠,有时候没有,就看洞口是不是光滑的,如果光滑,那就证明田鼠经常光顾了。



得到的田鼠后再清理干净就可以炒着吃了,我觉得很美味。除了炒着吃,我们也会烤着吃。记得那时候没啥配料,就放一些油和盐了,依旧觉得美味。说实话,我还是还怀念的。不过现在生活好了,回家也很少会去打田鼠了,也懒了,想吃也难吃到了。

在我家乡那里,几乎老一辈人都吃过,但是现在少了。也就前几年的时候,去我表哥家,和他们一起去打田鼠,收获了了几只回来,又吃到了,配料也多,放入充足的配料,烤后很好吃,现在想想可真美味啊。


壮乡小美


我觉得在农村最让难忘的食物是一种叫做天鹅蛋的甜瓜,它让我时常想起我的父亲,因为上班回家的次数不是很多,每年当甜瓜能吃的时候,父亲总会买几斤放在客车上,路过我上班的县城时我到车站再去接一下,吃着甜瓜,想着父亲生前对我的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姊妹三个,家里没有男孩,父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三个,父亲在世时经常干的都是出力气的重活,种庄稼是一把能手,还经常赶着它心爱的骡子为别人耕种田地来挣钱,知道我爱吃甜瓜,只要地里的甜瓜下来我没有回家,总会买了给我捎过去,这是一种白皮稍微带点绿色的甜瓜,熟了特别甜,籽是红色的,我经常是皮带籽一起吃,一点都舍不得浪费,这种瓜即使长得有点歪不好看,但是特别甜,我记得最贵的时候卖到了5元钱,因为父亲去世已经17年了!


今天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又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思念,想起甜瓜也想起了父亲对我的爱,小小的甜瓜对我来求说就是一种幸福。

最近几年在外打拼,甜瓜成熟的季节都不在家里,总有好几年没有吃到了,不知道它还是不是原来的那种味道,我也希望能回到家乡,再次吃到这种味道的甜瓜,是父亲的味道的甜瓜.


黄晓红果果


你觉得农村里最让你难忘的食物是什么,现在还能吃到吗?

我是71年、我们那个年代有一种香瓜叫灰鼠子瓜,看着外表不怎么好看长的也不大,但是当你把它吃到嘴里那真是又香又田,特别的好吃。




记得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是农村还是集体没有分田到户,我记得我的队就种了这个品种香瓜灰鼠子,每到香瓜成熟时那种香甜的味道就会不勾起我的想吃欲望,于是我就会到队里香瓜地边蹭几个吃解解馋。



现在这种原滋原味的瓜真的没有了,现在的水果基本上都离不开农药、化肥吃起来真的无法与以前生产对种的那种没有一点化肥农药的瓜好吃,口感就是不一样。


现在真的吃不到那样的瓜了。


1村里人


我出生在80年代,当年农村特别穷,农民住的也基本都是瓦房,生活中基本没有零食,连吃个糖都是奢望,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吃肉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是让我最难玩的食物不是糖果,也不是肉。

杨梅

可能大家觉得很好奇,杨梅有什么好难忘的,因为当年我的零花钱都是自己赚的,自己去捡一些熟料袋、熟料瓶换几毛钱,然后就去买杨梅吃,一毛钱一小包,有十多个小杨梅,大小仅有跳珠的一半大小,现在的杨梅个头跟荔枝有的一比,另外里面还放了很多盐,又酸又咸,有一点点甜味,但是小时候的我却特别喜欢吃,试问这也叫零食?这简直就是丢地上的垃圾,这种垃圾食品现在肯定吃不到了。

玉米杆子

在我们南方这边种玉米的比较少,普遍都是种植红薯、花生、豆子之类的,有个别人会种一些玉米,小时候因为没什么零食吃,像甘蔗、苹果、橘子这些想都不用想,这些是过年才可能吃到的东西,因此看到有人种了玉米,去外面放牛的时候,就去找玉米杆子吃。那种又大又粗、底部发黄的玉米杆子有一定的甜味,吃多了嘴巴容易起泡。玉米杆子现在虽然能吃到,但是肯定也没人去吃了。

红薯

小时候农村穷,平时家里很少会买肉吃,白米饭平淡无味,而小孩吃东西又比较挑剔,不好吃就少吃,而农村的红薯却不同,红薯有种特别的甜味,关键是红薯还能吃饱肚子,因此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红薯,也不等父母去田里挖,自己拿着镰刀就去田里撬红薯,然后放入土灶里烤,烤红薯特别香甜,至今难忘。

不过现在农村都不用土灶了,没地方烤红薯了,还有就是现在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对红薯已经提不起兴趣。


老梁话三农


农村里最让我难忘的食物

我是80年代出生在江南农村的。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时的天是蓝的,水是清澈见底的。河水,井水提上来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所有蔬果都是绿色有机的,家禽是放养的,空气是没有污染的,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房檐上结冰凌那是常有的事。

那时最叫我难忘的食物,就是每到夏天,用缝纫针做成鱼钩挂上蚯蚓,用种水稻拉直线用的尼龙绳系钩,去到小河边石头缝中钓---痴虎鱼(真实学名真不知道叫什么,我们农村都这么叫它。)

这种鱼很好钓,一会功夫就可以钓上一盘。记忆中痴虎鱼。永远长不大,最大的也只有手掌那么长,2两左右的就算是巨物了。此鱼,肉嫩,多汁。鱼身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特备适合清蒸,红烧。放鸡蛋一起蒸出的那个味道真叫人永生忘怀。

现在这样的鱼,在我们这里基本已经绝迹了。现在市场上卖的都是人工饲养,它对水质要求特别高,非常不容易养。现在我们这里卖到90一斤,而且还很少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