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怎麼育苗?

愛哭的劉老師


大蔥是在秋季育苗,在播種育苗方法,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即可培育健壯蔥苗:

一、抓住最佳播種育苗時間

大蔥最適合在秋季9-10月份播種育苗,正常情況下,在冬前可以長到8-10公分高或者長到2葉1心,有利於順利越冬。

播種時間過早,幼苗在冬前長勢過快,到第二年春季容易過早抽薹而影響產量,播種時間過晚,幼苗在冬前長勢細弱、養分積溫不足,越冬時容易受凍死棵。

二、準備好播種地

大蔥育苗地最好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靠近水源、土質肥厚、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土壤地,地塊最好是近3年從未種過蔥、蒜以及韭菜等作物的地塊,同時要求育苗土要求無病蟲害。

地塊選好以後,應當對苗床地進行30公分左右的深耕、細耙、精整、作畦,畦的高寬可以掌握在15-20公分X20公分左右,作畦後最好在地表撒施上1層大約3-5毫米的腐殖土。同時,結合整地時要施足底肥,可以按照每畝氮磷鉀複合肥50公斤的用量使用。

三、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在大蔥苗種的選擇上,應當選擇色澤鮮亮、蔥白較長、耐寒性較好、抗病抗倒伏能力強、穩產性好的品種。

種子選擇好後,在播種前最好先進行溫水浸種(可以提高大蔥的發芽出苗速度),或者使用高錳酸鉀、多菌靈等進行消毒(可以減少大蔥苗期病蟲害),然後把種子用乾淨的溼紗布包裹後放在20度左右的環境中進行保溼保溫催芽,等到絕大部分的種子露白後就可開始播種。

四、掌握好播種的方法

大蔥播種可以選擇條播或撒播的方式,先在苗床上按照10-15公分的行距開2-3公分的淺溝,然後順溝澆水,等水分完全滲透到土壤下面以後,再順溝播種,最後覆蓋上1層1公分的細土,每畝用種量在300-500克左右,每畝種苗可以移栽4畝左右的大田。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溼防曬,促進種子儘快發芽出苗,大蔥播種後應當覆蓋地膜或者覆蓋上1層碎秸稈,以此來保溫保溼、減少苗床水分的流失。

五、注意苗期管理方法

1、秋季大蔥播種後,一般8-10天就可以出苗(出苗後要及時揭掉地膜),但在種子出苗到子葉還沒有徹底展開前前,一定要控制澆水,以防土壤板結;等到幼苗出土齊苗後,大約長到有2公分左右高時,可以每隔5-7天噴施藥物來防治病蟲害;等苗高長到大約有6-10公分時,可以根據苗勢用稀糞水或者尿素水進行澆水追肥,以此來促進幼苗儘快的生長。注意:大蔥苗期只要保持土壤適度溼潤即可,一定不可過多過勤的澆水,也不可過多的使用化肥。

2、冬前培育健壯蔥苗,有利於越冬和移栽後生長,冬前大蔥健壯苗的標準是:苗高8-10公分、2葉1心、苗株基部直徑不超過0.5公分。

3、等到幼苗長到大約25公分左右時,即可進行大蔥的移栽定植了,移栽時要把幼苗按大小、粗度等進行分級,並分類種植,以便於後期統一性管理。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大蔥從育苗到收穫,可以說是一段比較繁瑣的過程。在我的家鄉,雖然四季都可以種植大蔥,但工序很複雜,而且佔地時間也較長,那麼怎麼來育大蔥的幼苗呢?


小丫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北方的大蔥又高又直,而我們南方的蔥是彎的,我想南北兩地除了種植的品種不同外,方法也應該不同。我不懂得北方種植大蔥的方法,我就以我們本地種植彎蔥的經驗來說一說這個問題吧!

大蔥屬於耐寒耐旱,適應性廣的蔬菜,在不同的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而且對光照要求偏低,合適密植。春,秋兩季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所以最合適大蔥生長的季節就是秋冬兩季。

撒播育苗

①大蔥是用種子來進行育苗的,種子可以在春夏季大蔥開花結籽時獲得,待成熟後,收採備用。

②大蔥合適種植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土壤,由於蔥的種子皮厚胚小,出土慢,為了縮短時間,育苗期最好選擇中性土壤種植。排種期則用透氣性好的沙壤土種,這樣才容易獲得高產。

③播種時可以採用幹播法和溼播法,蔥籽撒入土中後,要保持土壤的溼潤,防止土塊板結。出苗後可澆水一次,待幼苗紮根穩定後,可根據土壤的乾溼情況,再澆1到2次水,水量不要過多以防幼苗徒長。

④在幼苗的生長期要適當追肥,可澆一到兩次的稀糞水,待蔥苗長至小指粗就可以移植了。一般以秧苗有35到40釐米高,莖粗1到1.5釐米為宜。

撮蔥

撮蔥的目的是為了分散蔥的密度,從而擴大蔥的生長範圍來達到目的,撮是指三五棵為一撮來進行移植。遵循大苗稀植(1~2棵),小苗密植(3~5棵)的種植方式。

這個生長階段是大蔥根莖長粗的階段,肥水需求量大,待蔥苗返青後,就要逐步追肥一到兩次,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可適當的增加磷鉀肥。

排蔥

當大蔥的莖長至拇指粗時,就可以把蔥拔起來重新排種了,排種時,將葉面一律靠在溝壁的一側,擺放整齊後,注意根部覆土不超過蔥心,栽後把土踏實,若土壤幹要立即澆水,這種種植方法有利於緩苗,蔥白較長,還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彎蔥。

收穫

當蔥的外葉變黃綠,停止生長時就要採收大蔥了,收採時可將蔥整棵輕輕拔起,抖起泥土,拽去幹葉鞘捆起就可。


泥糖小丫


大蔥的種植時間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分夏季大蔥和秋季大蔥。需要在明年夏季種植的大蔥,育苗要在冬前進行。以我們河北省為例,一般在十月份開始為大蔥育苗,春天既能當小蔥吃,也可以用做蔥秧種植成大蔥。而準備明年秋季種植的大蔥則在春季育苗比較合適,選擇在四、五月份間育苗,大蔥在六、七月份進行種植。

其實大蔥育苗並不複雜。無論是冬前育苗還是春後育苗,只要做到這幾項要求就可以育好苗,出苗好。

種植方法

一,選用當年收穫優質抗病的大蔥品種。陳種子易抽薹,不抗病,不適合做育苗施用。

二,根據自己所種植大蔥的規模大小,選擇好地塊做苗床。需要種植大蔥面積大的佔用的苗床比較大,種植少的,反之則比較小。農戶可自行規劃好自己所使用的苗床。

三,施用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農家肥料可自行選擇,再施入適量的磷酸二銨,然後深翻用作苗床的土地,用鐵耙把苗床摟平。苗床整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注意事項

種子播種之前,一定要精選去雜。把雜質和秕瘦籽粒剔除後再撒種。種子注意要播撒均勻,不能太稀或者太密。太密了,出苗擁擠,苗弱、苗細;太稀會對苗床造成浪費。

種子撒勻後,用細土把種子蓋好,用腳踩實或用小碌碡把苗床碾平。然後對苗床澆一遍水。澆水一定要小水慢澆,不能太急,以免衝涮出大蔥種子,影響出苗。

大蔥出苗比較緩慢,所需時間也比較長,大概在十天左右。如果土壤乾旱,出苗期可補澆一次水。

大蔥冬前育苗注意要防止凍害。在蔥苗停止生長後,可以用樹葉及雜草把秧苗苫蓋好。利於蔥苗安全越冬。


鄉野老農


大蔥具有辛辣芳香的風味,是最常用的調味佳品之一,在我國廣泛種植。因大蔥的種皮厚,種胚小,儲藏養分少,再加上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弱,出土後的大蔥幼苗生長較為緩慢,苗期長,為了縮短佔地時間,減少管理難度,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大蔥通常採用育苗移栽定植的方法進行栽培。


現在我將大蔥的育苗管理技術分享如下。

(一)、育苗時間的選擇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大,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大蔥形成了兩個主要的育苗時間,其中南方地區一般採用春播的方式,而北方地區多采用秋播的方式。以我所在的西北黃土高原地區來說,大蔥的播種時間多選擇在9月底左右,時間不宜過早也不以過晚。

過早,幼苗入冬前生長過大,越冬期植株容易通過低溫春化,第二年春季發生未熟抽薹現象。過晚,入冬前的幼苗太小,抗寒能力不足,容易在寒冷的冬天遭受凍害,甚至有被凍死的可能。因此大蔥的秋季播種時間,一定要嚴格掌握,這樣才能培育出優質高產大蔥。

(二)、大蔥品種的選擇

在選擇大蔥品種時,除了要考慮商品性強、產量高、耐儲存、抗病蟲害能力強等優點以外,還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特徵,來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否則就算大蔥的品種再好,如果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不適應,那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這裡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冬季氣候嚴寒,春季乾旱少雨,因此我們這裡的大蔥選擇的都是旱蔥系列,比如說旱蔥1號。該品種屬於中早熟,生長勢強,株高90-100cm,蔥白長45-50cm,蔥白光滑細嫩有光澤,具有抗寒、耐旱、耐儲存等優點,與我們這的氣候條件十分匹配。

(三)、種子準備

大蔥的種子應選用當年的新種,不能選用儲存時間過長的種子,否則會影響大蔥的出苗率,種子選好後,可以採用風選的方式來進一步選出個頭大,顆粒飽滿,比重大的種子,我們這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將種子放在簸箕中,然後手抓簸箕的兩邊上下扇動,將雜物、癟粒等去除。

在我們這裡,通過上述方法選出的種子,還要經過晾曬,就是我們常說的曬種,來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縮短出土時間。具體方法是,將種子攤鋪在陽光充足的土地面上,曬上2-3天,每天控制到3個小時左右。注意一定不要將種子攤鋪在水泥地面或者是石板上,否則就會因為地面溫度的過高而灼傷種子。

(四)、苗床準備

大蔥通常採用露地育苗,因大蔥的根系不發達,吸肥能力弱,因此苗床應儘量選擇土層深厚土,土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土。播種前的5-7天,每畝地施入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隨後淺耕將肥料與土壤混合。

淺耕之後,將土壤耙平做畦,畦寬1.5-1.7m ,畦長8-10m為標準,如果地塊長度有限制,畦長也可靈活調整。通常情況下,苗床與定植地塊的面積比例為1:8-1:10,通俗點來講就是,如果計劃要栽培1畝地大蔥,那就需要準備0.08-0.1畝的苗床。


(五)、播種方法

大蔥的播種方法可分為條播和撒播,條播就是先在畦內澆水,待水完全下滲後,在畦內按照15cm的行距進行開溝,溝深1.5-2cm左右,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播在溝內,隨後覆土,整平畦面。因條播的工序較多,所以在我們這裡通常都是採用撒播的方式來育苗。

具體方法是,先在畦內澆足底水,待水下滲後,將種子與細沙或者是細乾土混合在一起,均勻的撒在畦內。之所以混合細沙或者是細乾土,目的是防止撒的不均勻,種子聚集在一堆,出現斷壟缺苗的情況。種子撒完以後,再在上面覆蓋上一層細土,覆土的厚度掌握在1cm左右。

(六)、播後管理

播種以後,要注意觀察畦面上的覆土是否有板結情況,如果有,應使用釘耙將畦面耬平耬細,隨後蓋草保墒。秋季播種的大蔥,還要控制幼苗的大小,避免過大或者過小,應在越冬前保持在幼苗長到2葉1心為宜。

出苗後的大蔥,要在幼苗期做好間苗工作。間苗應分兩次。第一次在蹲苗期進行,去除掉小苗、弱苗、病苗。第二次在苗高20cm時進行,將苗距保持在6-7cm左右,間苗的同時中耕除草。除此以外還應該做好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以上就是大蔥的育苗管理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的種植知識。


搬磚的農村娃


大蔥是調菜炒菜的必備蔬菜,尤其是煎餅卷大蔥,更是美味,現在一說都留口水了,下面就給大傢俱體說一下,大蔥如何育苗,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一、選好時間

大蔥在北方的話最適合育苗的時間就是9月底到10月初這個時間段,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天氣比較涼爽,這個時間段的大蔥的不僅出苗率會比較高一些,而且育出來的大蔥苗,在冬季來臨前會有兩到三片葉子,莖的高度能達到8到9李釐米,使其具有防寒的能力

二、備種選地

大蔥育苗肯定要選擇好優質高產的種子,我們根據自己當地的地理和氣候情況選擇,種子最好是新鮮有光澤的。

大蔥育苗選擇的土壤最好的沙質土壤,並且前茬最好不要種過大蒜和韭菜這樣的作物,因為有時候會串種和增加病害,增加管理的難度。

三、施肥整地播種子

大蔥的種植最好選擇在雨後及時的進行,要是乾旱注意澆水後在播種,播種時可以每畝地撒硫酸鉀複合肥一帶,建議加大有機肥的使用比例這樣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還能提高大蔥的品質。

播撒種子後為了保溫保溼,可以覆蓋一層薄點的稻草,小苗出齊後要勤觀察,及時除去過密的小苗並同時除去萌生的雜草、

以上內容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見解,希望能幫助到你們,感覺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下方評論留言,謝謝大家。


鄉村小吉


一、土壤的選擇

土壤應選擇地表平坦,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壤或壤土壤。

二、整地施肥

育苗土壤施足腐熟有機肥後,進行淺耕、作畦,整平耬細。育苗床一般寬度1米左右。

三、播種方法

根據自身需要選擇相應的優良的品種,畝需要種子2~3斤左右。春播育苗,一般4月份進行,視墒情進行澆水,澆足底水,水滲幹後,可以撒播,撒播一定要均勻,然後上面覆蓋一層細土。為了保持土壤溼潤,播種之後蓋上薄膜保墒。

四、苗期的管理

苗出齊後,進行苗期管理,視天氣與墒情,間隔十天左右澆一次,澆水時候,可以衝施一些尿素,促進苗期生長,一般每畝衝施十斤尿素,在移栽前20天左右的時間,對苗期蔥苗進行蹲苗,停止澆水追肥,增強抗倒伏、抗病能力,促使幼苗強壯便於移栽。

更多三農領域的信息內容,請點擊關注鄉村呂步後獲取更多,如果喜歡請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朋友,有不同的見解與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鄉村呂步


因為蔥苗生長緩慢,所以在大蔥栽培的時候,多數採用育苗移栽,所以說大蔥苗培育的是否強壯,是大蔥豐產的基礎,大蔥育苗包括整地施肥、種子處理、播種和苗期管理等幾個環節,下面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整地施肥

大蔥育苗應該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同時又保水保肥的土壤,土壤酸鹼度中性為最好,要求3年內沒有種植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在大蔥育苗田前茬作物收穫以後,要及時清除田裡的殘留枝葉,每畝使用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或者是腐熟的人糞尿2000公斤以上,做為基肥,然後深翻整地,整地時要求土壤均勻、鬆散,平整,一般採用平畦育苗,畦寬在1.2——1.5米左右,其長度在10——15米,如果畦過長過寬,不利於苗期的水肥管理,過窄過短,造成土地浪費,減少了土地的利用率,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畦的長短和寬窄。


種子處理

大蔥的種子壽命比較短,所以儲存時間不要過長,我們應該選擇當年的新種子進行播種,並且在播種前進行發芽實驗,發芽率低的種子,不要進行使用,大蔥的種子在播種以前需要進行浸種、催芽,這樣才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使種的發芽快、出苗整齊。

1、拌種

大蔥的種子用多菌靈和敵百蟲進行半桶,可以起到殺菌和殺蟲的作用,用藥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2——0.3%,方法也特別簡單,最好是幹拌,也就是藥劑和種子都是乾的進行拌種,使種子蘸藥均勻,不容易產生藥害。


2、浸種

大蔥種子在浸種前,,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然後放入藥劑中,按規定時間撈出種子,再用清水反覆沖洗,沒有藥味兒為止。常用40%甲醛100倍的水溶液浸種,10——15分鐘撈出種子進行沖洗,或者用1%硫酸銅的水溶液浸種5分鐘,然後撈出沖洗,也可以用10%磷酸三鈉或者2%氫氧化銅水溶液進行浸種20分鐘撈出沖洗。在浸種時,必須嚴格掌握藥液濃度和浸種的時間,否則會引起藥害。

把當年採收的新種子用紗布包好,放在55℃的溫水中,自然冷卻浸泡8——10小時,或者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溶液浸種30分鐘,然後又清洗清水進行沖洗15——20分鐘,再放到清水中浸泡8到10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這樣可以增強懂得的活力,促進種胚萌動,為催芽做好準備。


3、催芽

把消毒浸泡好的種子吊放在深井裡面,距離水面30——65釐米處,或者放在水箱內貯存室最底層進行變溫催芽,每天把種子取出,用清水漂洗一次,一般經過4——5天就會出芽,當種子出芽達到80%以上十,就要及時進行播種。

播種

正常情況下,一畝地的蔥苗,需要種子1——1.5公斤,發率高的新種子可以適當少播,發率低播種出苗質量差的種子可以適當增加播種量,一般每畝蔥苗可栽植4——6畝。

1、平畦散播

首先把多種齊的土弄細,留出一部分細土堆在一旁留著覆蓋種子,把播種畦整平,然後澆足底水,等水滲下後,再進行撒種,為了確保撒種能夠均勻,最好把種子與一定量的細沙混合均勻後進行撒播,撒播後把事先留出來的細土覆蓋在種子上面,覆蓋的厚度一般在1釐米左右。

2、平畦條播

在平畦內,按照10——20釐米的行距開溝分並進行播種,播種後摟平,然後踩實,澆透播種水。這種播種方法的工作效率高,出苗後容易進行除草、施肥等田間管理,不論採用平畦撒播,還是平畦條播,播種後畦面都要覆蓋地膜,這樣有利於保墒、提高低溫,確保早出苗出全苗,出苗後要及時撤除地膜,以防高溫烤傷幼苗。



苗期管理

1、秋播育苗的管理

秋播育苗,播後後一週就可以出全苗。從幼苗出土到苗高5釐米,根據土壤墒情進行澆水1——2次,水量不能過大,一般不用追肥,防止秧苗的徒長。土地封凍前結合追肥澆1次封凍水,封凍水澆水時間很重要,應當選擇在夜間能結冰,上午又能融化時進行封凍水的澆灌,澆水量以關閉畦口後流滿畦面為最好,也可以用稀糞水進行澆灌。在高寒地區,為確保幼苗安全過冬,在畦面見凍時,可在畦面覆蓋1——2釐米厚的腐熟農家肥,第2年春天土壤化凍,苗高5——6釐米時澆1次返青水,如果澆早了,容易降低土地溫度,若水量過大,還容易發生漚根現象。早春及時清除苗田裡面的殘草,用釘耙耬畦面,可以提高地溫、保墒,促進幼苗儘早發芽。



在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可以進行間苗1——2次,結合除草,拔掉過密的弱苗、小苗,平畦散播的苗距保留著4——6釐米,平畦條播保持苗距3釐米左右即可。秧苗生長旺期應該噴灑敵百蟲水,防治地蛆。

當蔥苗重新發出3片真葉後,生長速度加快,應該保證肥水的供應,可以結合澆水追施氮肥2——3次,每次每畝施用硫銨15公斤,隨水衝施,澆水數量和時間以地皮表面變幹為準。移栽前一週停止澆水,防止秧苗太嫩。


2、春播育苗的管理

春播育苗,因為播種時地溫偏低,需要2周左右才能出全苗。春播育苗時間短,為了促進幼苗生長,儘量滿足肥水需求,生長前中期澆水次數和水量要比秋播育苗的返青水多一些,並結合施肥3——4次。生長後期要控制澆水、施肥,防止發生徒長,同時也要進行間苗、除草和防治地蛆。


好蔥苗的標準

移栽時蔥苗高40——50釐米,蔥白粗1——1.5釐米,蔥白長25釐米左右,單株重40克左右,葉片濃綠,功能葉片達到5片左右,沒有黃尖,沒有病蟲害,根系發達。


草原話三農


大蔥是蔥種下的一個變種,植株地面部分根洋蔥很相似,莖葉成圓筒中空狀,它的葉鞘莖部包含成假莖,在種植中將莖不進行培土管理,便會出現蔥白,蔥白就是大蔥的食用部分。一般東北地區廣泛種植。

大蔥生長緩慢,在栽培中一般多用育苗的繁殖方式進行。那大蔥如何育苗呢?

大蔥育苗二妹子主要從種子處理、整地施肥、播種及苗期管理這幾方面來講。

一、【種子處理】

大蔥種皮厚、種胚小、發芽慢,出土後幼苗細弱,根系不發達,生長緩慢苗期長。為縮短佔地時間,便於管理,通常採用育苗移栽。

1、選種:大蔥種子不耐貯存,做種要用一年生的,選種的時候要選擇沒有病蟲害、顆粒飽滿的。這樣生長出來的植株才健壯少病蟲害。

2、消毒:為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率 ,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浸種和消毒處理。將種子放到溫水中浸泡一會兒,把表層雜質去除乾淨撈出,再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福爾馬林溶液對蔥種消毒,然後用清水清洗乾淨,這樣可以有效殺死種子中攜帶的病菌。



二、【整地施肥】

大蔥育苗地宜選擇土地肥沃、耕層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壤質土壤,土壤酸鹼度中性為宜,且三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

1、整地:在播種前要將土地裡面的雜物清理掉,對地塊進行深耕,最好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將土壤翻過來曬幾天,用烈日對土壤中的蟲卵及病菌除掉,然後將土壤攆細,撒上一層草木灰或生石灰對土壤做消毒處理。第二次深耕結合施基肥進行。

2、施肥: 大蔥喜肥,我們在育苗施基肥的時候,一般用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像家畜糞便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均勻的撒在整好的地塊裡,然後進行深耕,深耕後要將土壤培平整、疏鬆且土質細膩。這樣做有利於大蔥的出苗率,使蔥苗健壯、齊整。

三、【播種方法】

大蔥育苗的播種的方法分為散播和條播。不論採用撒播或條播,播種後畦面都要覆蓋地膜,這樣有利於保墒和提高地溫,確保早出苗和出苗均勻,在就是出苗後要及時撤除地膜,以防高溫對蔥苗造成傷害。

1、散播:首先將表面泥地整細,在上面撒上一層草木灰,澆水使土壤表面溼潤,撒下蔥種,然後再用細土蓋覆膜。一般每畝播種量差不多在3—4公斤左右。

2、條播:在畦內按10~20釐米行距挖溝,順溝撒播,將蔥种放踏實、放平,蓋上細土,再澆足水,最後蓋上膜即可。

四、【苗期管理】

一般如果是秋季播育苗,播種後1周可齊苗。春播育苗的話,播後約需2周才會齊苗,這時氣溫低,影響出苗速度。

1、澆水:大蔥的頂土能力弱,在出土之前,要保證土壤溼潤才有利於蔥苗出土,一般秋播時,凡是播後澆水的,在出苗時還需要澆一次水,在越冬前還要澆水一兩次。在定植前10~15天要控制澆水,對蔥苗進行煉苗。

2、施肥: 蔥苗蹲苗後蔥秧就進入旺盛生長期,此期要進行2—3次追肥。追肥要將有機肥和化肥交替進行,也可以隨水衝施人糞尿,每畝用500—600公斤。化肥每畝施用尿素20—30公斤。如果基肥在補充足的情況下要結合澆水追施一次一氮肥為主的速效肥。在後期也要適當控制肥量,防止蔥苗徒長,蔥苗過長容易倒苗。

■總結:在大蔥出苗前,要及時用釘耙等工具劃耬畦面,提溫、保墒,促幼苗早發,幼苗返青後及時拔除雜草,並適當間苗。

更多關於種植方面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

鄉下二妹子


大蔥育苗,實難論。二十年前,詢問老農,秋分前後,刨耙摟園,使其平整。澆水泡園,撒當年蔥種,蓋上牛糞。保持溫潤,來年出苗。清明節氣間栽植,管理得當。本年間,一年食之。實為可佳。據此法,精而細作。因牛糞蓋少。溼度欠佳。出苗極稀確少。煩而惱,提前,處薯間和茼蒿種,大蔥種同時撒入。管理,只管茼蒿不管大蔥。茼蒿出大蔥緊接,食茼蒿大蔥苗狀。深秋,茼蒿衰而蔥旺。來春,蔥栽成行,管理得當,食一年蔥菜。(大蔥炒肉卷煎餅)也為當地美食,當地村農,土豆壟間用此法,秋季栽培也極佳。殊不知蔥種抽苔開花結籽,只用當年蔥籽極佳。

昔當年,老農論畦蔥法沒錯,只因忙收花生、種小麥錯過。為食蔥改用了此法,也不知是否對和錯。

農驗。理解。


蔚蔚姥爺219


大家好,我是高果先生下面討論一下大蔥如何育苗。

在給大蔥育苗之前我們要選一塊泥土來作為育苗地。大蔥育苗地的選擇上要挑選一些比較平坦而且在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我們要注意這一塊地方在之前是不是進行過大蔥的育苗工作,如果是的話就不能在這個地方繼續進行育苗了。

選好了地點之後還要進行一次整地的工作,在整地的時候要把泥土給深翻一次,在翻地的同時還要加進去大約三十到四十斤左右的複合肥來加大養分,這樣能夠提高大蔥苗的成長速度。

大蔥的有非常多的品種,我們在種的時候也要選在好適合的品種。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種植地的所在位置,還有就是種植地周邊的氣候來做出選擇。

我們買來種子之後還要做一些前置工作來保證種下去之後的發芽幾率。把種子取出來然後浸泡在水裡面四五個小時,然後把種子從水裡面取出使用毛巾或者海綿包裹住,十幾天的時間這些種子就會長出胚芽來。

在我們的前置工作完成了之後,就可以開始準備把大蔥種子播到種植地裡面去了,而播下去的時間對大蔥的育苗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個事項。在每年的九月到十月之間的時候是最合適做大蔥育苗工作的,如果播種的時間過完,會導致幼苗的越冬變得和困難,容易出現被凍傷的現象。在播種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條播的方法,這個方法比較簡單,而且還可以保證長出來的小苗高度都是差不多一致的。

在我們把大蔥的種子種下去之後,就要開始澆水的工作了,澆水這個工作是從種子種到地裡面的時候就要不斷的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