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之王-AK47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去問一個不怎麼了解槍械、軍事的人知道什麼槍,絕對會告訴你一個響亮的名字-ak47

步槍之王-AK47

簡介:

АК-47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設計的自動步槍。AK是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製造的自動步槍)的首字母縮寫。是蘇聯的第一代突擊步槍。AK-47屬於突擊步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槍身短小、射程較短,適合較近距離的戰鬥。採用氣動式自動原理,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通過活塞推動槍機動作,迴轉式閉鎖槍機。

槍械信息:

  • 國家:蘇聯
  • 口徑:7.62毫米
  • 全重:4.1千克
  • 槍長:870毫米
  • 射速:600發/分
  • 有效射程:300米
  • 彈匣容量:30發
  • 彈頭初速:710米/每秒

一代神槍從何而來?

AK47得到眾多軍人的極度崇拜,它的設計師也不例外。卡拉什尼科夫(以下簡稱卡氏)——人們公認他是世界級槍王、世界級槍械設計大師。的確,卡氏成為武器大師不僅靠的是運氣,同時還有少見的天分和不可多得的機遇。1919年,卡氏出生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一個小自耕農家庭。7歲時入讀10年制學校。據說,他童年時期就喜歡別出心裁搞點小發明。"說白了我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槍械的任何教育,也從來沒想過當槍械大師完全是自學的。"1936年,他畢業後在西伯利亞鐵路的一個部門找到一份工作,從事機車修理。那時,在本職工作之外,他最大的興趣是研究軍用裝備,對槍械等有著執著的偏愛。卡氏還從未想到會成為槍械大師,擺弄那些東西只不過是他的業餘愛好。衛國戰爭爆發時,19歲的卡氏應徵入伍,負責駐守基輔軍區。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卡氏被召回部隊擔任T-34坦克的車長。在一次戰鬥中,卡氏駕駛的坦克被德軍炮火擊中,他身負重傷被送到後方的陸軍醫院搶救。他的生命雖然被挽救過來,但是從此卻成了殘疾人,特別是右手,後來一直都不能活動自如。卡氏當然不會想到,這所醫院竟是他走向武器設計的轉折點。在醫院裡,他和戰友們談起戰爭,談起武器。期間一名病友閒聊時問他,“為何只有德軍才有自動步槍,而我們就連老式步槍都供應不足?”這一席話激發了卡氏設計一種全新自動步槍的奇想。在住院期間,他還讓護士把醫院圖書館所有關於輕武器書籍找來閱讀,其中一本叫《輕武器的演進》對他有很大的啟發作用。1942年春,卡氏被授予紅星勳章,他要求出院歸隊參加戰鬥,醫院未準,讓他回家養傷半年。卡氏決定到以前工作過的鐵道機車修理站,一邊工作一邊摸索槍械設計。他找到了在鐵路技術科工作時的摯友克拉琴科——一位熟識機械加工技術的火車司機。在摯友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小工棚裡手工打磨了一支自動步槍。自動步槍做好以後,卡氏專門送到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進行試驗和評審。經過試驗,評審委員會認為步槍的機構過於複雜,整體性能上沒有超過當時裝備蘇軍的蘇達耶夫(即PPS-43)衝鋒槍。

1944年,在經歷無數次試驗失敗以後,25歲的卡氏設計了一種7.62毫米的半自動卡賓槍。1946年,他在這種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步槍AK46,並送去參加國家靶場選型試驗。一同競爭的還有多位著名步槍設計師的作品。

最後,他在各項比賽中勝出,被蘇聯選中並生產,後來部隊實驗反響良好,成功被定型為ak47。

步槍之王-AK47

不得不說46和47區別還是蠻大的。

名字解析:

АК-47俄語全稱是Автомат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1947 года(英文為automatic Kalashnikov 1947 Rifle ),“A”是俄語中自動步槍的第一個字母,“K”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AK步槍之父),“47”指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АК"在俄語的發音可音譯為“阿卡”,但是國際上已經很多人都讀音成為英語字母的發音AK47了,再翻譯漢語屬於罕見的叫法了。

ak這款步槍雖說是幾十年前的產物了,但是他和他的種種後續型號以及仿造版本仍活躍於戰場上。

步槍之王-AK47
步槍之王-AK47

最大原因還是因為ak便宜,好用。

步槍之王-AK47

火遍全網的信仰射擊。

編者有話說:老毛子的東西就是牛逼,雖說看起來比較落後,但是在真實的戰場上,能殺敵的槍都是好槍。

本篇文章到此結束,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謝謝大家觀看。

作者@一隻小軍迷啊。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