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足球歷史上“控球能力”最出色的球員是誰?

四川全興魏大俠


第五名:伊涅斯塔

對於小編個人來說,我對伊涅斯塔可以說是絕對的崇拜。我記得前巴薩中場“大腦”哈維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我是大腦的速度快,那麼伊涅斯塔就是腦速和身體速度的結合。”伊涅斯塔那種與生俱來的腳下技術,使得他可以輕易在狹小的空間裡作出判斷,並且完成國人,他的盤帶非常細膩,儘管已經遠離歐洲足壇一年,34歲的小白在FIFA19的盤帶依然有90的能力值!如果說小白的缺點,就是身體過於單薄,在面對55開的拼搶時,難免會失去球權。

第四名:齊達內/大羅

在我心目中,齊達內和大羅的盤帶是相同的類型。他們的盤帶極具觀賞性,通過肌肉的爆發力完成高難度的動作和對球權的控制。他們倆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在和後衛的身體對抗中一點不落下風,牢牢的將球權控制在自己的腳下。馬賽迴旋,鐘擺過人都成為了後人膜拜的經典。在FIFA的評分裡,齊達內和大羅的盤帶指分別達到了恐怖的96和95!

第三名:克魯伊夫

教父在我心目中的絕對是前三的水平。他對荷蘭足球和巴薩的影響我想我也不必多說了。作為一名進攻中場,或者中鋒,他有能力在自己後半場拿球進攻(這在70年代是不常見的),利用他精湛的盤帶技術以及驚人的爆發力撕破對手防線。他的足球哲學更是改變了整個足壇對於現代足球的看法。

第二名:小羅(羅納爾迪尼奧)

還是那句話,被稱為球王的人有很多,但被稱為足球場上的精靈只有一個:小羅。他的天賦可以說是無與倫比,他的盤帶技術真的是那個時代的巔峰。作為桑巴足球的代表,小羅控球可以說是把球黏在自己的腳上,通過花哨的假動作騙取防守隊員的重心,常常把防守球員耍的暈頭轉向。FIFA給小羅的盤帶給出了驚人的99!要不是後面墮落於夜店,競技狀態下滑太快,小羅絕對算是控球歷史第一人!


第一名:梅西/馬拉多納

在我心目中,這兩位球員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且在現役球員中梅西的控球是獨一檔的存在。在歷史上可以和梅西媲美的也就是馬拉多納。這兩人的天賦一點不輸小羅。但是比小羅自律的多(也別是梅西)。雖然沒有身體並不強壯,但是看過球的都會發現,梅西和馬拉多納在和高大中後衛對抗中,身體一點不落下風。這源於他們極低的盤帶重心。這種小個子球員,轉身非常靈活,而且身體重心低,對於身體的平衡控制非常好,所以可以牢牢地控制在腳下。對方要斷球就只有犯規。再加上極快的步頻和絕對的天賦,梅西和馬拉多納就是在我心目中歷史上最佳的控球球員。

以上排名僅屬於小編自己的個人觀點。當然小編還漏掉了很多球秀的控球球員,還請諒解。也歡迎大家在評論中一起討論,分享你的看法


亨利與巴薩


看來大家每個人心中答案,無外乎這幾個人:馬拉多納、齊達內、羅納爾迪尼奧、梅西哈白布等等無非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但是僅僅以控球能力而論的話,我這裡認為有一個人物絕對在足球歷史上排的上號的,那就是:

盤帶大師“單車少年”——德尼爾森!相信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

那大家是否記得2002年世界盃巴西對土耳其半決賽的這一幕?當時巴西1-0領先土耳其,但是為了更好地將皮球控制在自己腳下,巴西選擇換上德尼爾森。於是世界盃歷史上經典一幕出現了,在角球區附近土耳其派出4名大漢對德尼爾森的進行圍追阻截!

特別是德尼爾森“踩單車”的技藝絕對是無人能敵。控球諧調嫻熟,彷彿與足球之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默契。看到過一句對德尼爾森控球的評價那就是:如果僅僅以帶球作為金球獎的唯一的衡量標準的話,那德尼爾森當之無愧!但是帶球不是足球的全部,否則德尼爾森號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網絡零花錢解疑


現代足球一百多年的歷史上頂級球員燦若星河,很少有人能稱得上一個“最”字。

控球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對於皮球的控制能力,是足球運動員一項最基本的技能。現役球員中毫無疑問梅西是控球技術最好的,其他人像伊布、小白、哈維等人也差不太多,球到他們腳下基本上就不會丟掉。放眼歷史的長河中,眾多的技術大師無一不是控球高手,像馬拉多納、齊達內、博格坎普等等。但是

就控球技術而言小編個人更推崇的還是哥倫比亞“金毛獅王”巴爾德拉馬。

站著踢球的巨星。

用現在的眼光看,不會有教練給巴爾德拉馬上場的機會,球場上他基本上就是站在原地接球、拿球、擺脫、助攻、隊友破門。出色的大局觀和、極強的控球技術以及妙到毫顛的傳球令他根本不需要速度。如果說裡克爾梅是慢,那麼巴爾德拉馬就是接近於靜止。正是這種獨特的風格造就了這位古典藝術大師。



近乎無解的原地控球擺脫技術。

一旦皮球在巴爾德拉馬拿到就像粘在腳上一樣,要麼是他傳球、要麼是對手犯規,否則球基本上不會離開。最典型的是在94年世界盃上,哥倫比亞隊由於預選賽中發揮優異,被以球王貝利為首的各路專家視為奪冠熱門。小組賽中各隊都以擺大巴來對付哥倫比亞隊,巴爾德拉馬經常是面對3、4人的包夾,他總是能通過各種方式將球控制住並傳出來,這種在小範圍內的護球、控球、騰挪躲閃令人歎為觀止。雖然哥倫比亞小組未能出現,但是巴爾德拉馬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當年的視頻。





節奏變化中的突然一擊。

巴爾德拉馬雖然慢但是並不拖沓,一旦出現機會,他會在慢速的控球中突然送出致命直塞,這種節奏的變化令人防不勝防。最經典的是在94年世界盃預選賽中客場5比0血洗阿根廷,他多次用這種方式給阿斯普里拉、瓦倫西亞送上助攻。



只是近年來隨著足球運動越來越強調整體、強調技戰術打法,球員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這種風格迥異的古典前腰已經絕跡。以上是小編的個人看法,歡迎朋友們一起討論。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第一,旗幟鮮明!史上控球第一人是馬拉多納!無論與同時代相比還是放到現在的賽場,巔峰時期的老馬都是近乎無敵的存在。

第二,為什麼是馬拉多納?靈動的梅西,霸氣的大羅,藝術的齊達內,無論是以上的那一位大師,玩的都是地面控球技術。即,球大部分時間是在地面滾動的!而老馬是我見過唯一一個玩空中控球技術的!即,球很多時候是在空中,蹦跳前進的!前期的老馬控球風格跟梅西差不多,高速變向,靈動難擋。然而,80年代的足球風格遠比現在粗野,各種背後剷球層出不窮,對付老馬更是見面就鏟!所以,老馬後期的控球風格就變成了特別的“空中控球”,一邊控球一邊躲剷球,蹦跳前進!此技術獨此一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視頻看看。

綜上,控球第一人——馬拉多納!

這樣的放鏟,梅西之流早躺在地上了。注意細節,最後的突破,球過直接拌腳,老馬是跳著躲過去的。


有底線無節操


個人感覺所謂的”控球能力”是一種比較寬泛的說法,主要包含了護球和盤帶這兩層意思

歷史上群星璀璨,如果以“控球能力”這項技術作為標尺來選出一個最好的球員,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不過說來說去,其實大部分球迷心目中控球能力最出色的大抵逃不出以下幾位球員:齊達內、小羅、梅西、伊涅斯塔,以及球王馬拉多納。

那麼如果非要選出一個最出色的來,到底是誰呢?我們不妨來一一分析。


先說一下齊達內

齊達內的控球技術可以用“教科書”三個字來形容:

①齊達內的控球在技巧運用上駕輕就熟,且可以使用左右雙腳進行無差別的控球,同時非常擅於使用

高大強壯的身體來擴大自己的控球優勢。

②齊達內在控球時,絕大部分情況下所採用的技術動作非常標準化,標準到可以直接用來當做青訓營的示範,簡練、從容又異常優雅。

③特別擅於進行控球——分球——控球的“分段式“控球。尤其在齊祖職業生涯的中後期,往往將個人的控球巧妙的結合在進攻套路中,一邊控帶一邊尋求分球配合(不是像梅西那樣尋求簡單的撞牆配合),他連續的觸球一般不會特別多,在找到合適分球的隊友時會馬上把球交出去然後迅速做出再次接球的準備,接球后稍作控帶後繼續分球,以此來帶動全隊。


不過不能就此認定齊祖的控球能力是最好的,誠然齊達內在控球時的前幾腳觸球是歷史最頂級的水準,但連續的控帶之後觸球精度有所下降(估計是步頻不夠快導致的),提速帶球時會出現一點趟球過大的現象。


說一下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的控球最突出的一點是觸球精度極高,而且在一整個控球過程中,不管隨著控球時間的拉長他的觸球次數增加了幾次,他的觸球精度都不會明顯下降,一以貫之的絲滑細膩。

可以說,伊涅斯塔在這種在職業球員中相對平庸的身體素質條件下(不管是對抗還是爆發力都一般),他在控球技術上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但可惜的是,相對平庸的身體天賦還是成為了伊涅斯塔的天花板,他在控球時需要儘可能的去鑽營空擋以減少身體對抗,故而我們很少能夠看到伊涅斯塔在高強度身體對抗下去施展他瀟灑的控帶技術,僅在這一方面上來說小白是不如齊達內的。

所以,伊涅斯塔的控球也不是最好的那一個。


★輪到小羅了

如果只說巔峰期,那麼小羅的控球技術無可指摘,只要他願意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隨心所欲的掌控足球,觀眾們鼓掌叫好就完事了。齊達內的步頻問題和伊涅斯塔的身體天賦問題,在小羅這裡都不存在。

但是小羅的問題在於,他巔峰期一過就迅速隕落了。齊達內34歲還能在世界盃上盤帶控球如入無人之境,伊涅斯塔31歲還能在歐冠決賽上演令人如痴如醉的大師級控帶。而30歲的小羅呢?

按理說30歲正是一名中場核心球員真正成熟的年紀,2010年世界盃本該是小羅坐鎮中場通過控帶來梳理巴西隊進攻的時候,但事實是這時候的他已經在國家隊沒有了位置,哪怕是巴西中場無人可用教練都不願意帶上他。

所以我們回過頭去看,其實小羅的控球並非是完美無缺的。在他巔峰期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控球背後除了技術和球感之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靠身體素質去做支撐。比如說小羅在1對1的情況下經常玩的牛尾巴這個技術動作,在他身體沒有下滑之前核心力量足玩得很溜,但是肌肉素質下降後再去比賽中做這個動作欺騙性就沒那麼強了。小羅跟齊達內、伊涅斯塔比起來,年輕時控球的技巧更加豐富多變,但不足之處就是上了年紀後反而沒有後兩者那種化繁為簡的能力。


最後說一下梅西和馬拉多納

上述雞蛋裡面挑骨頭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齊達內、伊涅斯塔、小羅的缺陷,梅西和馬拉多納的身上存在麼?當然不存在!

齊達內所欠缺的步頻,梅西甚至可以說是歷史第一快,而老馬也慢不了多少;小白所欠缺的身體素質,馬拉多納這方面強壯的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個人肉小坦克,梅西雖然沒有老馬那麼敦實但也具備不錯的對抗能力,當年甚至能一胳膊抗翻佩佩;小羅所欠缺的化繁為簡的能力,可以說正是梅西和馬拉多納所最為擅長的。

那麼梅西和馬拉多納到底誰的控球能力更強一些呢?

我認為是老馬稍好一點。

理由如下:

①、馬拉多納在球場上展示出的控球技巧比梅西更豐富,變化更多。

比如老馬經常在比賽中使用的”馬賽迴旋”(最開始歐洲媒體稱這個動作為“馬拉多納轉身”),梅西極少使用,而老馬可以在高速帶球的情況下高質量的完成這個控球動作,實戰效果比齊達內用的還要更好。

再比如說老馬有時候會順勢採用一些非常規的動作去完成控球,像是夾球跳過掃堂腿、屁股停球等。

②、馬拉多納在貼身逼搶下的護球能力更強。

意大利著名的盯人中衛詹萊蒂曾經在一整場比賽中貼防馬拉多納,各種犯規扯領子的動作都用了也搶不下來老馬腳下的球。


綜上,我認為控球能力最出色的是馬拉多納,其次梅西。再次才是小羅、齊達內、伊涅斯塔等人。


第一足球時評


“控球能力”?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最”出色,因為縱觀整個歷史,也沒有哪一位球員在控球能力上碾壓其他球員,控球出色的球員很多,我說幾個比較拔尖的吧!



當今足壇“控球能力”最出色的球員應該是梅西無疑,一支左腳讓全世界後衛對他無能為力,梅西控球技術得益於他的天賦、左腳、球感和頻率,他的天賦就不用說了,左腳和皮球的融合應該達到了完美,球感“人球合一”,加上難以想象的腳下頻率,導致後衛很難從梅西腳下斷球。




複製馬拉多納連過5人將球打進,連過1、2、3、4人這些都是常常在上演;面對多名防守球員包夾送出“手術刀”式的助攻,這也是梅西的拿手好戲。上賽季梅西155次成功過人冠絕西甲,要知道排名第二的莫拉萊斯只有91次,足足比梅西少了64次,要知道這已經是31歲的梅西了,年輕的梅西控球和過人能力更加出色,這也足矣說明梅西的恐怖之處。



當然內馬爾的控球能力也非常出色,但是內馬爾的控球太過花哨,比如“彩虹”式過人太容易引起後衛注意,容易被人下黑腳。



歷史上馬拉多納和小羅的控球能力應該是比較有特點的了,不敢說他們的控球一定比梅西更好,但是也不會比梅西差,各有特點吧。馬拉多納在世界盃連過五人被稱為經典,同時又是世界盃過人次數最多的球員;而小羅的“牛尾巴”更是讓人無法逾越,出色的腳下技術加上接近完美的球感讓人賞心悅目。



但是中場大師齊達內的控球能力也讓人歎為觀止,一個將“馬賽迴旋”發揮到極致的球員,正在的中場大師;外星人-羅納爾多同樣擁有出色的控球能力,“鐘擺式”、“過門將”都是羅納爾多的標誌性技術動作;憂鬱王子-巴喬也是一個控球高手,據說過門將次數比羅納爾多還要多;當然還有哈維、伊涅斯塔等等。


愛踢球


先說個人結論,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和大家討論下何為“控球能力”。網上有這樣一段名詞解釋“控球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對於皮球的控制能力。通常指球員將足球,控制在自己的控制區域內,不被對方得到或破壞,足球中一般稱為護球能力”。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解釋不太全,我認為控球其實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它有相對靜止狀態下的足球動作,也有相對運動狀態下的足球動作;他既有盤帶,也包括護球。因此,題主的這道題,我從以下幾個不同的技術層面,來列出個人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一、相對靜止狀態下的控球歷史最佳人選,哥倫比亞金毛獅王-巴爾德拉瑪。

巴爾德拉瑪職業生涯只短暫效力過法國3年和西班牙1年,其餘時間都在美洲大陸渡過。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各個國家都熱衷於尋找自己的馬拉多納,金馬獅王就是哥倫比亞的自己“馬拉多納。”按照現代足球的標準來衡量,他幾乎沒有速度和跑動。但是在那個年代,他有自己的絕技,那就是小範圍內,極強的原地護球、控球和擺脫技術。雖然巴爾德拉馬經常面對3、4人包夾,他總是能通過近乎於在原地不動的各種方式,將球舒服地傳出來。

上述動圖看得出,巴爾德拉瑪控球擺脫核心技術就是,原地拉、踩、撥,再結合身體的轉向,很少有防守隊員能夠第一時間搶下他腳下的皮球。這類球員中,阿根廷的裡克爾梅(博卡時期)是和他最像的。


二、相對運動狀態下的控球歷史最佳人選,齊達內&伊涅斯塔。

相比於巴爾德拉瑪這類幾乎原地的控球擺脫方式,齊達內和伊涅斯塔的足球風格,則明顯是速度更快、強度更大的現代足球下磨鍊出來的。

齊達內身體很強壯,但是身體的柔韌性卻非常好。96年,他剛冒出來的時候,我就記得有媒體專門報道過他,形容齊達內擁有堪比巴西球員的身體天賦,他的很多動作做出來幅度非常大,但是看起來卻又非常的協調和舒展。

動圖上可以看出,齊達內的控球,在擺脫完防守隊員後,會很快的向前或向兩側發展,決不會在原地和防守隊員過多糾纏。


小白伊涅斯塔的身體條件是不如齊達內的,他既不高,也不快,更不強壯。但他把最基本的控球這個技術運用到了極致。他的控球擺脫,我個人覺得和齊達內有些類似,但是小白的動作幅度 卻要小很多。如果說齊達內是大家閨秀,小白則是小家碧玉。


至於馬拉多納和梅西,我個人認為是他們更偏攻擊性的突破,不列入討論。


小魚兒亂侃綠茵場


控球能力,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就是將球控制在腳下的能力,不止包括盤帶和突破過人。如果讓我說歷史上誰的控球能力最出色,那很難得出一個答案,畢竟控球技術好的大神太多了,風格不一,各有千秋,你很難分的出孰優孰略。



當然,如果說當今時代誰的控球最出色的話,我相信非梅西莫屬了,放眼足壇歷史,在球感方面能和梅西相提並論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梅西無論是靜止狀態下的原地擺脫還是帶球行進中的突破過人,都顯得那麼的遊刃有餘,絲毫沒有別扭的感覺,他對帶球節奏的把控非常到位,一個簡單的變向就把人過得乾乾淨淨的,且無論帶球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球都能始終保持在身前,從來不需要一個大的趟球,然後靠速度去追。


梅西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於對小技術細節方面的嫻熟,他具備很強的夾縫中生存的能力,即使是很狹小的空間,即使是密集防守,他也能夠從容地帶球完成過人,還經常是連續過人,在並不寬敞的空間裡連續變向,且節奏絲毫不亂,配合起傳球和射門來也是一氣呵成。

梅西另一個難能可貴之處還在於,他在高速行進或是在面對多人防守的時候,在一邊完成過人擺脫的同時還能夠觀察的到隊友的位置和跑位路線,在電光火石之間送出手術刀般的傳球,將球轉移到更有威脅的地方,因此,只要梅西一拿球,對方的防線就必須打起百分百的精神,既要防他的突破和射門,還要防他的傳球。



內馬爾也有著很出色的個人技術,動作很花哨,很酷炫,但內馬爾在完成過人擺脫時時常拖泥帶水,經常會為了過人而過人,時常會延緩球隊的進攻節奏。他的平衡性和節奏感比起梅西也有一定差距,在狹小空間裡做文章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關於已經退役的大神們,就不再進行比較了,風格各異,也比不出各結果來。

文字觀點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我!如果認可我的說法,就請為我點贊吧!你們的支持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如果擁有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交流

達子說個球


小編從98年世界盃開始觀看足球比賽,到現在已有20年的看球史了,縱觀這20年來個人認為控球能力最出色的球員非羅納爾迪尼奧莫屬。羅納爾迪尼奧另稱小羅,他的控球極具觀賞性及實用性,記得那幾年CCTV-5每週一的《天下足球》TOP10進球或者過人排名榜,小羅基本上都會出現在榜單之中。

巔峰期的小羅在中前場球盤帶起來那是對手後防線感到最恐懼的時候,為了防止這臺發動機啟動通常在小羅接到傳球后對手都會第一時間犯規,這也使得小羅職業生涯數次受傷並直接導致職業生涯巔峰期過於短暫。

小羅整個職業生涯的精彩時刻相當多,極富觀賞性兼具有很高實戰能力的踢法讓人賞心悅目,小編這邊就摘取三個個人認為最精彩的瞬間。

第一,就是那招“牛尾巴過人”,這招厲害之處在於將球從腳背外側轉移到腳內側,通過這個動作讓對手誤以為要從右側突破,實則是左側突破。小羅多次使用這個招牌動作過掉防守人員,甚至將對手晃倒過幾次。

第二,就是2005年的時候,小羅在訓練場大禁區線邊上連續四腳將皮球擊中橫樑,而且期間皮球反彈回來小羅用胸部停球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繼續抽射。因為太逆天也導致了很多人認為這個視頻用的是剪輯效果達成的,後來小羅也澄清過,這個視頻並沒有經過剪輯或者做特效。

第三,就是02年世界盃巴西對陣英格蘭的那個30米開外的調門任意球了,進球不僅精彩,含金量也相當高。

當然當今足壇梅西跟C羅也是很出色的,只是小編個人對於小羅更是喜歡,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用心取名叫暱稱


羅納爾多世界第一前鋒。世界上只有一個“羅納爾多”速度,力量,技巧。巔峰的時期的羅納爾多,名副其實的人類無法阻止。為什麼叫他外星人。再看看這個畫面。你一定會感慨萬千。斷球之後長途奔襲,觸球之後,三名後衛在他前面,兩名將他包夾子在了中間。任何一個人出腳他有可能就被犯規倒下了。可是羅納爾多太快了!風馳電赴,都不用快鏡頭。裁判消失了了畫面的最後。他的人穿過了兩名防守隊員,後衛的腳才在騰空伸出。守門員除了倒地在他出腳之前企圖將他撲倒,沒有任何的辦法。他要是出腳,守門員就成為了他慶祝的背影。守門員朝向他撲來,最後守門員還是倒在了他的假動作下。速度,力量,身體對抗,技巧。世界足球先生為了不讓他壟斷,讓傷病纏住了他。要是沒有傷病,誰知道他還會統治世界足球多少年。羅納爾多,就是足球之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