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70歲的老人,他們有多少存款心裡才感覺踏實?

農民大東


有網友問到:“農村60-70歲的老人,他們有多少存款心裡才感覺踏實?”其實不是多少錢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心裡踏實的主要是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就是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這樣就可以不用去醫院,也不會給家人增加生活負擔;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女兒們都很有出息,生活都過得比較幸福;這樣的話作為老人,晚年生活也就非常幸福美好了。

如果非要用多少存款來衡量農村60-70歲的老人心裡那種踏實的感覺的話,這個還真的不好說,因為每個農村地區的生活消費水平不一樣,每一個農村家庭的生活處境不一樣,對金錢的需求不一樣。農村老年人存錢主要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這個主要包括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生病看病、準備棺木、修建墳墓等方面的開銷。其實很多不用來人親自準備存款的,只有兒女們都孝順,很多都是兒女們來操這個心,可農村老人有時候就是不想給兒女們增加麻煩,很多人都是在自己還能幹動活的時候就把棺木、墳墓都收拾好了。

農村老人心裡的踏實感,老年生活的無憂感更多的在未來還應該依靠制度來完善,隨著農村城鄉居民醫保的普及及報銷比例的提高,大病保險的全覆蓋,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的逐步調高,這些好的惠民政策就可以讓農村老人的老年生活也處於踏實和無憂中,另外加上兒女的孝心,盡心盡力的贍養,老人們存款的事情可以不用考慮了。有時候可能還會因為存款的事情引發家庭矛盾,比如兄弟之間的等等。總的來說,只要國家制度不斷完善,未來都是好日子,農村老人也可以每一天都過得踏實。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我們村的老人,他們也是60到70歲的年齡,要說他們有多少存款的話,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會相信,你會覺得現在生活條件都那麼好了,不可能沒有多少存款,甚至有的朋友會說農村六七十歲的人存款最起碼也有10萬。

但是今天我用我我們村2000多戶的例子來給你講講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到底有多少錢才會安心。


農村60到70歲的人

首先大家要明白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吃苦最多的人,他們當中有的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鄉。

就是在家看著自己的那幾畝地的莊稼來維持生活,至於說靠種植幾畝地來存款的話,幾乎存不了多少,幾畝地除去投資一年下來能淨掙3000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就是這樣的3000元就已經讓這這些老人心裡已經很滿足了。


再一個他們沒有出過遠門,一直都在村子裡對於外界他們也沒有過多的認知,所以他們內心沒有太大的追求,只要能夠溫飽安靜的生活就好。

那麼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存款多少會心裡安穩踏實呢

就拿我們村來說農村的老人比較容易知足,再一個據我所知俺們村老人的存款平均都在3萬左右,這點錢可能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甚至有的在外一個月都可以掙3萬。

但是對於我們農村的老人來說3萬已經是一個非常安穩生活的存款了,要知道這可是一輩子的積蓄啊。


一般在農村老人們平常都是省吃儉用,再一個一般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沒有了太大的物質追求,他們現在所追求的就是餓不著不生病,能夠每天安靜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

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心態都已經放的很平了,他們內心也非常容易知足,因此3萬對於農村這個了年齡的老人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數字了。

這樣的存款也讓他們內心得到了安穩踏實,因為他們所長的就是餓不著了,平平安安的就可以了。


紀錄鄉土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我家鄰居,他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上有父母需要照顧,下有兒孫需要操心,要說他有多少存款心裡才感覺踏實,我說出來估計你都不會相信,或許你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條件那麼好了,至少也要有個十萬八萬的存款。

首先大家要明白,現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是最可憐的一代人,大多這個歲數的老人都沒有太高的文化,在他們那個年代很多人沒有對知識的認識,家庭條件也跟不上,大部分人都沒有上過學,連一點技術都沒有。在家種著自己的幾畝莊稼來維持生活,現在靠種幾畝地來存款的話,幾乎是不可能了,種幾畝地除去成本,一年下來淨利潤能掙到2000—3000就已經很不錯了,對於2000—3000老人們就已經很滿足了。因為種地是靠天吃飯,只要不賠錢,種著自己夠吃就行,也不奢求能掙多少錢。

現實農村生活中,大部分父母,一輩子為了兒女,有點兒積蓄都給了孩子們,從撫養孩子成人,到兒子娶媳婦兒,閨女出嫁,等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多餘的錢了,所以說農村老人,身體要是健康的話,每年要有1萬塊錢的生活費,他們的心裡就很踏實了。具體總數要有多少存款,這就不需要太多了。但是人到老年,體弱多病,小病沒啥問題,有了大病,不知道要花多少錢,這樣可能給自己的兒女帶來很大的負擔,如果老人有個10萬塊的存款,生病了也就等於沒有了一樣。

所以老人們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慢慢的老去,這就是給自己和孩子們帶來的福氣。


農民海潮


農村60—70歲的老人,他們有多少存款心裡才感覺踏實?

我的爺爺以前在公路局工作,因為當初工齡不夠,花了三萬買了工齡,現在每個月能拿一千多的養老金。現在正是題主所說的處於六十到七十之間的農村老人,存款在還完借的三萬塊後,目前也沒多少。爺爺現在的生活雖然比上不足,但至少也可以不用在土地上沒日沒夜的勞動。

當然,像我爺爺這樣的情況在農村有,不過不常見。更多的老農民是年輕時在田裡揮灑著汗水與青春,年老時靠著國家每個月發放的一百來塊養老金和子女給的錢生活。有很多人把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作比較,其實完全沒必要,

畢竟人家城市裡是交錢了的。現在農村人自己也可以買養老保險,而且方式還更多,老了以後每個月也可以拿錢,多的一個月能有三千多。

不過對於絕大部分老人來說,雖然錢能使得他們心裡踏實一些,但更多的幸福感是來源於以下幾個因素。

  • 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

那個年代的農村人不懂什麼養生,也不可能做上輕鬆的活,靠得都是自己的一把力氣,可以說是以命換錢。所以在老年時候,農村老人都會有這病、那病,比如我的爺爺現在就是風溼加腰間盤突出,但是又捨不得花錢去大醫院裡看病,只能在家裡靠吃藥維持,現在吃藥的計量是越來越大。

所以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醫療保障體系,使得沒有錢的窮人也不怕生病,這樣農民才會覺得心裡踏實。在目前,如果農民有家庭生一場大病,很可能發生因病致貧的現象,雖然各界人士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但如果能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子女的和睦和孝順

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子女之間如果不和諧就會為爭奪老人的財產而大打出手,這個時候有存款說不定反而還會成為一種負擔。老人就算有著百萬存款,也害怕自己死後子女因為家產而大打出手,我想這個時候再多錢也買不來心裡踏實。

除此以外中國農村有著“養兒防老”的觀念,如果子女不孝順,那麼自己的錢可能就會成為子女腐敗的源頭,他們會變著法從老人身上套錢,當老人沒有錢給他們後,又會對老人不聞不問。我們這邊就有一個媳婦,為了老人年輕時的一點積蓄,開始對老人好得很。等到騙到存摺和密碼後,就開始對老人大吼大叫,完全另外一個態度。

  • 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決定著農村老人踏實與否,如子女是否結婚,子女的工作問題和孫子輩的教育問題等等。老一輩的農民年輕時勞動慣了,老了心裡也閒不下來,總是想管這管那。可以說,在農村真正能夠過得踏實的老農民幾乎是沒有的。

隨著現在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過得踏實的農民會越來越多,咱們農民的生活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最後希望每一個農民的困難都會被解決,每一戶農戶都能被善待,每一村都能夠和諧相處。


愛茶者九號


農村60~70歲的老人他們有多少存款,心裡才會感覺到踏實。

當然每個人都有差異,有的農村人六七十歲了。還給人家下苦幹活打零工,每個月多多少少還能掙點錢,或者說農村六七十歲的人還不算老人。我們村裡八九十歲的老人好多啊,人的平均壽命也在延長,比如我們村裡六七十歲的人,在一起經常說,他們都沒有想到自己能活到這麼大,那個時候的人們也不敢想,畢竟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人活七十古來稀,一個人能活到六七十歲就很不錯了。


那麼,當他們有多少存款的時候,才會感到心裡踏實。

我覺得一個人的心裡是否踏實和金錢沒有直接的關係,有錢又有什麼用呢?一場大病就可以讓你一生的積蓄付之東流,因此健康最重要,開心最重要。

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退休沒有退休金,祖祖輩輩都是靠土地來養老的,雖然說養兒能防老,但又有多少人是完全靠自己兒子來養老呢?只要自己還能活動,就不會開口向兒女們伸手要錢。


所以我覺得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能給她們安全感的就是土地,畢竟這代人對土地特別有感情,他們會把糧食看作生命一樣重要,第二個也就是他們的後顧之憂,就是生病的時候可以有買藥錢,不奢望能看得起病,但起碼不會太痛苦,至於有多少存款,這個卻沒有太多的打算,有個零花錢足以,畢竟老人花錢的地方少了,也捨不得花錢。

所以我覺得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老了有地種,病了有錢看,餓了有飯吃,他們就會感到踏實,而不是非要存多少錢,這也許就是農村老人和年輕人的區別吧!


鄉村小二哥


不請自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說說自己身邊的情款。

我是江西農村的,奶奶和父母是農民。媽媽快六十了,符合題主問題中的年齡。父親在我小時候就去世了,是母親把我兄弟倆拉扯大的。媽媽沒有固定工作,收入基本上是靠種地賣菜,有空的時候也會去工地上做做小工。家裡有多少錢我都清楚,她們的錢都是我拿去銀行存的。奶奶八十多了,她的存款基本上是姑姑和我們兄弟逢年過節給的,有兩萬多。媽媽有五萬多存款。另外前些年我們的土地被徵收了,給奶奶和媽媽每人買了四萬多塊錢養老保險,現在每個月她們能領一千多塊錢。老人家都比較節省,不生病的情況下夠用。

說完這些再來回答題主問題。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有多少存款才覺得踏實?我覺得踏不踏實不在於有多少存款,而是在於子女有沒有孝心。我們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大概有一百多位,除了幾位教師和醫生有退休工資,其他的基本上是農民,現在幾乎沒有收入。就算有存款也不多,因為老人年輕時的收入基本都用在子女身上了。雖然存款相差不多,但這些老人現在的處境卻不太一樣。那位退休的教師每月有幾千塊錢退休金,但不幸中風了。躺在床上幾年了,兒子兒媳不願意照顧,現在是他老伴在照顧,你覺的這兩位老人心裡踏實嗎?更有一些老人的子女在啃老,經常為老人的那點存款爭吵,試問這些老人心裡會踏實嗎?說了這麼多壞的,也有很多不一樣的。雖然老人沒什麼存款,但是每年都要出去旅遊幾次,平時碰見了都是笑呵呵的,跟我們說哪裡好玩,哪裡有什麼好吃的,我覺得這些老人心裡是踏實的,因為他們的子女有孝心啊。以上就是我的愚見。





就這樣路亞


這個問題問的我很疑惑,到六七十歲啦,手裡怎麼的也要有點存款吧,問有多少合適??越多越合適。

我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子承父業的種地,我的父母也都是農民,六十多了還在幫我照顧著地,可能我們不夠努力吧,存款是什麼感覺我們都不知道,到秋賣完糧還了化肥農藥的,還有親戚朋友家借的錢,孩子的補課費得備好,剩下的基本夠生活,但還不夠下一年的開銷,年復一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存款,六七十歲的父母跟著一起過日子,哪來的錢去存銀行呢。好像我們這裡大多如此,當然有條件好的,都是有腦瓜有關係的。





新型職業農民示範戶


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平時精打細算,手頭留著幾個零花錢就不錯。有的老人,把兒或女平時給的零花錢集著,比如兒女在老人的生日,覺著老人也不吃那些零食,就給幾百塊錢讓老人自已去買些自已愛吃的東西。特別是有女兒的老人,一來看望父親或母親,除帶那多禮物外,還要給老人一些錢。我看有很多很多的女兒,對自已的父母雙親都非常孝敬,每到孃家來一次,我看花費不少,在父母身上花錢她們捨得。臨走時叫父親不要乾重活,老人要保重身體,還要囑呼媽招扶好爸。謝謝你了,天下的女兒們。再說兒子兒媳,一年三百六十天,對爸媽問寒問暖,爸媽如有個三病兩痛,跑醫院找醫生,端茶送水,忙前忙後。要是老人不幸去世,兒子兒媳哪怕舉債,也要把老人的最後,盤得風光些,送好爸或媽最後一程,也覺得心安理得!謝謝了,天下的兒子兒媳們,你們對老人盡忠盡孝的美德,值得稱讚傳承!

如此說來,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哪有什麼存款,即便是臨終了,有幾個錢那也是兒女平時給的,只不過是他(她)集起來了。

當然有的老人有為數不多的結餘,那要根據實際,有的老人身體健康,做些臨時工,加上當今國家有養老補貼,就有些結餘,致如有幾多存款,恐怕是個晃擋事!

我情原天下六七歲的農村老人,都有存款,但事實不是這樣的。當然說的是指農村老人,就不包括農村老人以外的人群。

生活在當今社會,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有存款當然更好,即使沒有存款也不要緊,兒女的孝心就是一筆可觀的存款。還有強大的祖國是我們可靠的靠山!老年朋友你說是嗎!謝謝!


叄農黎雨


現在很多農村60~70歲的老人並沒有多少存款,因為他們可能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最早外出打工的一批人,那時其實工廠並不多,更多的在外地打點雜工,收入並不高。而當大發展的時代,他們的年齡基都在40歲左右了,很多工廠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的天下,40多歲的人並沒有多少。於是,他們只能在工地打工賺錢,因為那時工地很多工資都會拖欠,一年下來也賺不了幾個錢。

到了40多歲的年紀,自己的兒女也應該結婚,本來收入就比較微薄,在兒女結婚又要花上一筆錢,他們很多家庭基本都會被掏空積蓄,甚至還會欠下一筆債。

現在的農村老人如果讓他們拿出幾萬元都很困難。如果想過的好並且感覺踏實,以現在的消費水平最少也要10萬以上的存款,而且這筆存款還不能遇到大病,如果一場大病基本就花光所有積蓄。

如果農村老人每個月可以領到600~1500元的養老保險金,那生活基本是無憂,假如在加上醫療免費,那麼他們的生活也算上有滋有味。可是,現實的情況確不是這樣,他們所有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積蓄來維持。


十方印記


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有多少存款他們才會感覺踏實?

我覺得上了年紀有錢不一定踏實。因為錢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孩子成家立業,孝順,老人才會踏實。

我們這邊有個老人79多歲了,遠近文明的土財主,年輕的時候抓住了機會。從一個建築隊的小工做到了包工頭,那個年頭平常人一個月最多賺100塊,人家當時就是萬元戶了,聽別人說他至少有幾百萬。可惜的是就一個孩子 ,還出事離開了他。後來又要了一個孩子,現在經常打罵老人。老人可能是因為失去了一個孩子的原因吧,對他特別的溺愛。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所以我覺得六七十歲老人,錢多少不重要,夠花就行。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和建議,請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