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真的不如公开赛吗,你怎么看?

张聪捷


当然不如某些公开赛的含金量高了。

世界杯采用的是邀请制,而且每个国家有名额限制,所以,能够参加的并不一定是最厉害的或者说不是综合来看最厉害的球员。这从日本和中国参赛的球员可以看出,真正的高手并没有参加,如日本的伊藤和中国的孙颖莎,陈梦等。

而某些白金公开赛,各路高手云集。而且没有人数限制,如果要想夺冠,难度更大,必须战胜各种类型和打法的对手才能夺冠。


懒得起名懒得起名


我个人不赞同此观点,很多人觉得世界杯冠军含金量低主要因为这两个原因,一是参赛人数只有20人,每个协会最多两人,二是这20人里面水平差距很大,很多人和国乒没有对抗性,不能代表当今乒坛最高水平。

首选我们要承认这一点,乒乓球世界杯的影响力与世乒赛和奥运会相比肯定会略逊一筹,而且从严格定义来说,乒乓球世界杯只是一场商业比赛,被称为三大赛更多是沾了这个赛事名字的光。

但从含金量来说,世界杯的含金量并不低,因为世界杯是邀请制,世界杯的邀请原则是世乒赛单打冠军直接获得资格、各大洲杯赛冠军和成绩靠前的选手获得资格,从这个条件来看,像中国的陈梦及日本的伊藤美诚都没有拿到过亚洲杯的冠军,孙颖莎明年才有参赛资格,所以虽然很多高手不在邀请范围之内,但就世界杯入场券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是在其他大赛登顶的运动员。

而且今年决赛在刘诗雯和朱雨玲之间进行,比赛过程十分精彩,这场女子单打决赛也代表了当今乒坛的顶级水平,所以这个冠军含金量不低,而且刘诗雯十年五冠,不仅代表刘诗雯世界杯打的好,也是其他入围赛事登顶才能在世界杯夺冠。




博文乒乓


首先要明确一点:世界杯是世界三大赛之一,公开赛不是。

判断二者含金量高低用什么标准?如果以比赛规格为依据,肯定是世界杯含金量高,如果以夺冠难度为依据,则世界杯又不及公开赛。

一、世界杯规模太小

男女单打世界杯总共只有20名选手,分两个阶段进行一一小组循环+淘汰赛。前8号种子不参加第一阶段小组赛,9一20名分四个小组争夺8个晋级淘汰赛的名额,然后抽签与前8号种子打淘汰赛,经过四轮角逐(1/8、1/4、半决赛和决赛)即可产生冠军。

公开赛白金站男女单打通常都有256个席位,除我国乒高手太多不能全去外,其他国家顶尖好手几乎悉数到齐。前16号种子不参加资格赛。男女单打资格赛要打四轮,冲出资格赛并不容易,进入正赛后还要连过五关才能夺冠。

二、前十高手大多缺席世界杯

中国女乒只有刘诗雯和朱雨玲参加了今年的世界杯,孙颖莎、陈梦、王曼昱、丁宁统统被挡在外面。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世界杯为邀请制,每个协会最多只能有2个参赛名额。刘诗雯是凭今年世锦赛女单冠军身份受邀,朱雨玲则是凭今年亚洲杯女单冠军身份受邀。日本女乒只有石川佳纯和平野美宇受邀,伊藤美诚同我国乒四大主力一样也没有参赛机会。

尽管世界杯邀请的都是高排位选手及各洲冠军,但排名前十的高手大半无缘参加。

三、“宇宙公开赛”冠军和世界杯第五冠

刘诗雯18年卡塔尔公开赛夺冠历程:

①资格赛,4-0胜队友武杨;

②资格赛,战胜新加坡的林叶;

③第一轮,4-2胜头号种子朱雨玲;

④1/8决赛,4-3胜队友陈幸同;

⑤1/4决赛,战胜日本的佐藤瞳;

⑥半决赛,4-1胜日本的石川佳纯;

⑦决赛,4-2胜队友王曼昱。

刘诗雯接连战胜七大高手,其中有五位都是世界冠军一一武杨、朱雨玲、陈幸同、石川佳纯、王曼昱。

赛后采访,刘诗雯戏称卡塔尔公开赛为“宇宙公开赛”。

刘诗雯19年世界杯夺冠历程:

小组赛一一轮空;

①1/8决赛:4:1陈思羽(中国台湾);

②1/4决赛:4:0郑怡静(中国台湾);

③半决赛一一4:0张安(美国);

④决赛一一4:2朱雨玲(中国)。

刘诗雯斩获世界杯第五冠总共只打了四场比赛,其中只有朱雨玲是世界冠军,也只有这一场球竞争较为激烈。前三场总共只丢了1局,所赢12局打到10平的只有1局。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刘诗雯18年卡塔尔公开赛夺冠比19年世界杯夺冠困难多了。

【结论】

尽管世界杯规格高于公开赛,但公开赛夺冠难度远大于世界杯。

如果用赛事规格高低来判定含金量大小,当然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公开赛。

如果用夺冠难度来判定冠军的含金量,那么公开赛金牌含金量高于世界杯。





李家慧说排球


客观说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含金量确实没某些巡回赛冠军的含金量高。所谓冠军的含金量我们是按整个比赛里高水平选手的水平和数量来衡量的,其实也是选手获取冠军的难易程度。如果选手的水平都很高甚至都是顶级水平,选手人数也多甚至囊括当今世界现役高手,那这次比赛产生的冠军含金量绝对是极高的,因为选手要获取这次冠军难度很大;反之,选手的水平不高,选手数量又少,产生的冠军含金量自然就低,因为选手获取这次冠军的难度不大。所以冠军的含金量高低有2个要素:参赛选手的水平和参赛选手的人数。我们拿世界杯单打赛和巡回赛按这2个要素进行对比,显而易见世界杯人数远远少于巡回赛,世界杯单打比赛高水平选手也少于巡回赛。当然也有某些巡回赛高水平选手不多——中国队没参赛。表面上世界杯单项比赛邀请的都是各协会的优秀选手,整个比赛都是高水平的。但实际上每个协会最多只能有2名选手参加,中国国际排名前10的就占了半数以上,所以世界杯单项比赛很多真正高手被拒绝参与。其实世界杯单项比赛是照顾了相对比较落后的协会,其目的不同,自然含金量不很高。有人说,打国际大赛比打国内赛容易,就是说国内高手太多。全锦赛冠军含金量高于任何国际赛事的含金量是有道理的。巡回赛有多位国乒主力的参与,自然含金量就高了。


体育音乐人体科技


世界杯分量明显强于公开赛。

一、世界杯是大满贯的组成部分

运动员只有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单打项目都夺冠,才能成就大满贯,从这个角度说,公开赛的分量是不足的。

二、世界杯机会少

世界杯一年一次,而公开赛一年多站,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世界杯分量更重。

三、参赛运动员水平高

世界杯采用国际乒联邀请制,原则上邀请当年度各大洲冠亚军参赛,涉及范围广、平均水平高。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世界杯分量更重。


环球乒乓


世界杯虽然是邀请赛制,但邀请的人都是高级别的,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级别的,成绩平平的人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就和奥运会一样,一共才允许报名两个人单打,可这两个人都是最顶尖级别的人物,夺得冠军也是很难的,所以含金量是有的,大家认为这种赛事含金量不高也是有原因的,必竟参赛人数有限,竞技体育比赛有很多偶然性,如果参赛人数多了冠军旁落别人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还非常大的,毕竟世界乒乓球高手如云谁得冠军都正常,所以大家还是认为公开赛的冠军含金量高,大家认为世界杯和奥运会这些赛事含金量低的主要原因但也确实如此,我从来不反对这种说法的,只有人员更多的胜出才是最珍贵的,比如世锦赛是最有含金量的,可以说是高出所有赛事,我认为奥运会冠军的含金量并没有那么高,也不要把它看的那么重,打好公开赛和职业巡回赛多赚点奖金最实在,还有直通赛的选拔赛奖金一百万多实惠呀?所以呀!不管什么赛只要钱多就很很的打,既为国争光还为自己赚钱,多好啊?不要把眼睛都往奥运会上盯,我觉得直通赛的选拔赛钱给的钱最实惠,比所有的赛事都值得赢。[呲牙][呲牙][呲牙]


带刺玫瑰8105


这种说法就是个笑话,乒乓球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任何一次公开赛冠军。

含金量的说法比较笼统,各有各的看法,个人认为,含金量主要体现为:赛事的级别、荣誉奖励、参赛阵容和夺冠难度等因素。

从赛事级别的角度来说,乒乓球世界杯排名仅次于奥运会和世乒赛,三者并称世界乒坛三大赛,夺冠者是货真价实的世界冠军,公开赛与之完全没有可比性。

从奖励的角度来说,世界杯冠军有2550个世界排名积分,仅次于奥运会和世乒赛的3000分,与总决赛并列第三,奖金也远远高于任何一次公开赛。


而认为世界杯不如公开赛的唯一理由,就是参赛阵容不够强大,夺冠相对容易。

这个理由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世界杯有参赛名额限制,每个协会最多只能派出两名选手参赛,而且必须是获得了世乒赛冠军和洲际杯排名靠前的运动员才会受到邀请。

考虑到国乒实力强大,顶级选手远远不止两名,会导致不少高手缺席世界杯,参赛阵容也就大打折扣。

比如说今年的世界杯单打比赛,国乒男队派出的是樊振东和马龙,而许昕、林高远、梁靖崑等主力缺席;女队派出了刘诗雯和朱雨玲,而陈梦、孙颖莎、王曼昱、丁宁等人,以及日本选手伊藤美诚都没有参赛。


这样的比赛阵容,整体实力上确实可能会不如一些公开赛,但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些公开赛要在亚洲进行,而且最好是白金公开赛。

因为按照国乒一贯作风,通常只有在亚洲进行的白金公开赛才会派出全主力出战,普通公开赛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香港公开赛,国乒就经常派出替补阵容参赛。

而在欧洲进行的公开赛上,哪怕是高级别的白金公开赛,国乒通常也只会派出部分主力,要是普通公开赛的话,甚至经常主力全体缺席,只派一群替补进行锻炼。

这样的参赛阵容,整体上还真未必比得上世界杯。

更重要的是,世界杯一年只举办一次,完全没有容错性,输了就只能明年再来,而公开赛一年就有12站,夺冠机会多的是,难度和稀缺性完全没有可比性。

目前现役乒乓球选手中,获得过世界杯单打冠军的男女选手加起来只有区区不到十人,除了昙花一现的平野美宇,全是当今世界乒坛超一流选手的存在。

而仅仅是2019年,至少获得过一站公开赛冠军的选手,就有十三人之多,其中不乏一些年轻的后起之秀,比如说香港站女单冠军王艺迪和捷克站男单冠军林昀儒。


你说哪个难度更大?

最后得出结论,乒乓球单打世界杯除了参赛阵容与公开赛各有千秋之外,在赛事级别、荣誉地位、夺冠难度是都完全碾压后者,含金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三巴迷


这个问题要这么看:如果你从来没有拿过世界冠军,当然有一个世界冠军更重要,因为是这个冠军几百年后都可以查得到,是你和国家莫大的荣誉。特别是对于其它国家来说,他们国家可能还没诞生过一个世界冠军。但是对中国来说很多人都拿过5个世界杯冠军了,也不会在乎多一个。世界杯冠军奖金还不如白金赛的1/5,白金赛的参赛人员除了参加世界杯的运动员,还多了一倍的各路高手。拿白金赛冠军并不比世界杯冠军好拿。中国排名前5的一线球员都在白金赛输过球,就是明证。


客观正义公正


乒乓球世界杯是国际三大赛事之一,公开赛而不是;世界杯单打冠军,是成为大满贯球员的必备硬件之一,公开赛冠军而不是。这就区分出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远比公开赛冠军的含金量高。

乒乓球国际三大赛赛事,规格均高于公开赛。


乒乓球有三大国际赛事,即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单打和团体赛。奥运会每4年举行一次、世乒赛每2年举行一次,世界杯则是每年举行一次。

公开赛也是国际乒联旗下的国际赛事,它每年举行12站的比赛。其中有6站常规站比赛,6站白金站比赛,年终还有一次总决赛。公开赛和年终总决赛,都不列入国际三大赛事。

世界杯冠军是成为大滿贯的硬件条件,公开赛冠军再多也成不了大滿贯球员。

乒乓球运动员的最高成就,就是成为大滿贯球员。即获得了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世乒赛、世界杯单打的冠军,才能成为大滿贯球员。这与拳击比赛能称为世界拳王,必须统一wBA、wBC、lBF三大拳击组织的拳王金腰带很类似,缺少一条金腰带也称不了世界拳王。

公开赛虽然也是国际乒联旗下的国际比赛,但公开赛的冠军与否,不列入“大滿贯球员″的衡量条件。即使一个球员拿下了全年全部的12站公开赛的冠军,也拿下了年终总决赛的冠军,那也是不能大滿贯加身的。

不能按世界杯和公开赛的夺冠难易程度,去衡量它的含金量。

乒乓球世界杯因为邀请赛制的原因,有多半数的世界优秀球员参加不了世界杯的比赛。因此世界杯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白金站和年终总决赛还要低,夺冠的难度也会比白金站公开赛的难度低。

但是球员获得参加公开赛的机会远比参加世界杯的机会大的多。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就我国而言,则必须是世乒赛和亚洲杯的单打冠军。所以,把握国际大赛的能力至关重要。

今年女乒的陈梦,她世乒赛和亚洲杯都得以参加,但她只获得了两个亚军,没有获得世界杯的受邀资格。这说明陈梦把握国际大赛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反观刘诗雯,世乒赛把握住了机会,夺取了女单冠军。得以顺利的参加了世界杯,并最终夺取了冠军。这证明刘诗雯把握重大国际比赛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即使刘诗雯今年公开赛单打冠军为零,只要她能获得明年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刘诗雯照样可以“大滿贯″称号加身。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公开赛和世界杯夺冠的难易程度,去考量公开赛和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孰高孰低。

综上所过,世界杯是国际三大赛事,公开赛却不是;世界杯冠军是成为“大滿贯球员″的必备硬件条件,而公开赛拿了多少冠军也成为不了大滿贯球员。所以,我认为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远比公开赛冠军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功夫与健身152571563


首先明确一点,乒乓球世界杯的含金量远比公开赛要高。世界杯无论是它的历史地位受关注度,还是它的奖金积分都要比公开赛高出不少,而且参赛权的取得要远比公开赛更难,咱们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先说一下世界杯的历史地位。乒乓球世界杯作为大满贯三大赛事之一,它在乒乓球界的地位仅次于奥运会和世乒赛。奥运会是全球综合赛事,更多的代表国家荣誉,而世乒赛作为乒乓球项目里最大的单项比赛,是乒乓球竞技最高的比赛。而且世界杯的冠军被称为世界冠军,而公开赛不行。

其次,它的受关注度更高。世界杯作为乒乓球全球性赛事,各大洲都有参与,球迷关注度很高,赛事都有转播。而公开赛就差了很多,有些公开赛排名靠前的选手不参加,参与度低,赛事转播也少,推广力度远不如世界杯。

再次,世界杯的积分和奖金也高于公开赛。世界杯的冠军积分是2550分,而白金级别的公开赛冠军积分为2250分,常规级别的公开赛冠军积分为1800分。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奖金为60000美元,而白金站里奖金较高的中国公开赛单打冠军44000美元。从积分和奖金上看,世界杯的含金量也要高于公开赛。

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世界杯的历史地位受关注度积分以及奖金都要高于公开赛,所以世界杯的含金量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