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戰場上,狙擊手的正確擊殺順序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打軍官是最傻的?

苡居Ync66290


別瞎猜亂想了。狙擊手的主要任務是:

以破物資為主,擊斃敵方人員為輔;具備強大物資破壞能力者稱為反器材步槍;其部署以戰術為主,但是能夠發生戰略性效用;亦即擊斃敵方指揮人員得以阻卻敵方行動;若擊斃敵方交通載具操作人員得以干擾或退卻敵方行動;若擊斃敵方通訊人員、自動武器操作人員或重型武器操作人員得大幅降低敵方戰力;或者擊斃敵方狙擊手以提升部隊士氣加強區域安全性。



天馬行空的老兵


在真正的戰場上,狙擊手的正確擊殺順序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打軍官是最傻的?

狙擊兵是一種很特殊的兵,他們通常在兩軍對戰時不會直接出現在交戰的戰場,而是隱藏在旁邊,伺機擊殺掉敵人。如果狙擊手不行動的話,很少有人能發現他的位置。但是一旦他開過一槍,那麼位置就會暴露。不管他隱藏得多麼好,他打出的那一槍都會告訴敵人他的位置,而後他想要再開第二槍就是很難的事情。因此狙擊手開出的第一槍至關重要,必須要打中一些特殊的人,才能使得戰場局面發生變化。



有人就在想,既然如此,那麼狙擊手最應該狙中的第1個人就是敵軍中的高官。這種想法是沒錯的,但是操作起來卻發現不可行。敵人也不傻,怎麼可能將最重要的指揮級別的人物放在危險的地方,從而讓狙擊手來擊殺他們呢?所以,狙擊手們很想殺這些高層人物,卻沒有下手的機會,因此他們只能將目光放在其他地方。在戰爭的規模不同的時候,戰爭場地不同的時候,他們需要狙擊的對象是不同的。



在大部隊作戰時,狙擊手首先會擊中的是一些技術兵。比如打炮的炮兵,發通訊消息的通訊兵等等。這些兵在任職之前,都會先提前做培訓,若他們一出事,想要再補充這類人才,是比較麻煩的事情。這樣一來,敵方的局勢就會暫時被打破,這對他們來說就會形成有利條件。而在一些小規模的戰鬥時,他們就會隨意打中一個最先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人。但是打的時候也得注意,不能打中他的要害,不能讓他直接死亡。當看到隊伍中的戰友受傷,後面的人就會趕忙上前將他帶下來治療,這就會有更多的人暴露在狙擊手的視線範圍內。他就能趁著這一場混亂,多打死一些敵人。



而在越戰當中,狙擊手最需要注意的敵人就是敵軍中的狙擊手。因為在這樣空曠的地帶當中,高層很難找到隱藏的地方,如此一來,他們就暴露在了敵方的狙擊手視線裡面,安全性就沒有辦法控制。只有趕緊找出敵方的狙擊手,然後快速的將其消滅,這樣才能對高層的指揮官的安全有保障。所以在這樣的戰爭中,其實可以說是狙擊手和狙擊手的對戰,就看誰先找到對方消滅掉。

綜上來看,在戰爭中狙擊手的重要性很強,他們發出的第一槍也至關重要。但至於這第一槍應該打在誰的身上,要根據作戰性質,作戰場地來區別對待。


紫禁公子


很多人認為在真正的戰場上,狙擊手應該第一個狙殺對面的軍官,而且還列出從總統到軍隊基層軍官的優先級,實際上這種看法有些太想當然了,也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首先,在真正的戰場上,敵方的高級指揮官一般都會在指揮所裡,如果狙擊手能夠在狙擊鏡中發現敵方高級指揮官,那說明己方已經推進到對面的指揮核心區域了,也就沒必要狙殺了,直接讓一隊步兵衝上去解決戰鬥就可以了。

在我的印象中,被狙擊手幹掉的倒黴蛋好像只有一個,就是因為頭盔反光被殺的日本軍官飯冢國五郎,還是死後被追晉為少將的。而且他也算不上被狙殺,只是他帶著反光頭盔擺pose太囂張了,然後被我軍老兵順手幹掉了。

就算是有級別高點的軍官來到戰場前線,他也不會暴露出自己的身份。比如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作為主角的軍醫道斯剛剛來到沖繩島前線,手臂上還綁著標誌著軍醫身份的紅十字袖章,結果立即被經歷過數場戰事的老軍醫摘掉了,因為日本的狙擊手專門打軍醫。所以在戰場上,有經驗的士兵和將領都會讓自己變得普通再普通,不會標新立異給對面狙擊手機會。

同時我們從日本狙擊手專門打軍醫的這一信息來看,戰場上的狙擊手應該是重點殺傷有著特殊作用的士兵,比如揹著治療包的軍醫,機槍手和揹著電臺的通訊兵。這些士兵都非常容易辨認,而且他們的狙殺價值要遠遠高於普通士兵。至於狙擊手在戰場上要第一個優先狙殺的人,我想應該還是對面的狙擊手。

得多人應該都聽說過白色死神西蒙·海耶,他算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狙擊手了,一共狙殺了542人,是世界最高狙殺記錄的保持者。而西蒙·海耶之所以在1940年之後再也沒拿起狙擊槍,是因為他在1940年的時候被一顆達姆彈擊中下顎。達姆彈在二戰的時候就已經被禁止步兵使用了,只有少數狙擊手才會使用。所以對於狙擊手而言,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敵方的狙擊手才是第一個優先被狙殺的對象,其次是各種有特殊作用的士兵。當然如果對方指揮官要是腦袋秀逗了出來找死,狙擊手也不會放過他的。

問題中還說到了為何狙擊手第一個殺敵方軍官太傻了,我想應該是敵方的軍官被狙殺,會立即引起敵方狙擊手的注意,確定你的位置,從而給自己帶來危險,就算是狙擊手運氣爆棚幹掉了一個將官,馬上就會被隨之而來炮火覆蓋消滅掉。當然,這也是假設,狙擊手也不太可能在戰場上遇到一個級別較高的軍官。一般在戰場上死亡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被炮彈炸死或者陪艦艇一起沉海的,亂槍打死的都很少。

呵筆尋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狙擊手》傳令兵》炊事員》軍官

狙擊手第一目標,當然是敵人狙擊手。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二戰著名狙擊手,基本傷亡在3種東西下:火炮、地雷和敵人狙擊手。

火炮和地雷,狙擊手無法對付,但敵人狙擊手則不同。

最著名的芬蘭白色死神西蒙.海耶斯,就是被蘇軍1名狙擊手一槍打穿了頭部,差點死去。

西蒙尚且如此,別的狙擊手就更別說了。

所以,第一目標是狙擊手。

第二是傳令兵。

當然,這是90年代之前,傳令兵還大量存在的時代。

當時通訊設備落後,經常出現故障,因此傳令兵就非常重要。

因為他們是傳遞重要信息的士兵,一旦被殺就會導致軍事作戰出現嚴重的阻礙。

在一戰、二戰時期,狙擊手全力狙擊通訊兵、傳令兵。

希特勒曾經得過兩枚鐵十字勳章。如果不是第二枚一級鐵十字勳章,那麼二級鐵十字也沒有稀奇。

為啥?

希特勒是傳令兵,是戰場最危險的兵種,穿越前線時隨時可能被狙擊送命。

只要能夠活到戰後,最低程度會有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

第三是炊事兵。

想不到吧。

其實大家看看德國電影《斯大林格勒》就知道。

當時蘇德兩軍陣地犬牙交錯,後方每天只能送一次飯。

就是這一次飯,也需要炊事兵勇於犧牲,冒著槍林彈雨摸到前線。

如果炊事兵被擊斃,後方就必須再安排別人送。

連續2個炊事兵死了,後方往往會中止當天運送食物。

那麼,前線的士兵就得餓肚子和缺乏飲水。

這種情況下,必然造成士兵士氣大減,有的甚至因缺乏飲用水和食物放棄陣地。

美軍曾經規定,如果一線官兵長期無法得到必要的補給,比如食物和水,在無法堅持情況下可以投降。

第四是軍官。

狙擊手很少對軍官射擊!

基層軍官比如排長、連長之內,射死了意義不大,無非讓副手接任而已。

軍隊中都有大量副職軍官,隨時可以接替正職的工作。

而營長以上軍官,狙擊手一般很難捕捉到,更別說射擊了。

當然,如果有機會射殺敵人的將軍,那會大大鼓舞士氣,只是這種情況極少而已。


薩沙


狙擊手是非常“勢利”的,他們開槍專挑官大的主兒,總司令他也敢KO,狙擊手之所以很少擊斃敵方高級官員,是因為高級官員的都待在大後方!

狙擊手其實在冷兵器時代就出現了,當時狙擊手的武器就是弓箭。弓箭是古代最重要的遠程兵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就極為重視使用弓箭,但是各國都非常重視對神射手的培養。

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變法家李悝就曾頒佈過“習射令”,他下令如果遇到模稜兩可的案件,涉案雙方誰的射箭技術更高,案子就判誰贏。此法令一出,魏國人爭相練習射箭。

而在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中,魏國大將龐涓也可以說是死在了齊軍的亂箭之下。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中了齊國軍師孫臏的減灶計,輕敵冒進,一直追擊齊軍來到馬陵的一處山谷中。

此時,早已在此設伏的孫臏令人在山谷中的路中央橫放一根枯樹幹,上面刻有““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字,然後又挑選了善於射箭的士兵埋伏在周圍。

按照孫臏的設想,等到龐涓追擊到此地時應該已經是晚上了。魏軍發現有一顆刻有文字的大樹橫臥在路上必定會通報給龐涓,龐涓也肯定會去查看。在夜間要看清樹幹上的字就要使用火把,所以只要看見山下有火光,就下令萬箭齊發,必能射死龐涓。

之後事情的發展基本上都符合孫臏的設想,只不過在實際造作過程中,齊軍並沒有射死龐涓,但龐涓眼見無力突圍,最後也是拔劍自殺了。當然,在有些文獻中,龐涓就是被射死的。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雖然沒有專門的狙擊手,但是各國軍隊還是比較重視挖掘射箭技術高超的射手。而在北方遊牧民族的軍隊中,射箭更是重中之重。匈奴人的神射手被稱之為“射鵰者”,意思就是能夠射落雄鷹的人。當年李廣就曾碰到三個匈奴射鵰者,但這三人都被李廣給辦了。

不過在歐洲各國剛剛進入熱兵器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火繩槍和燧發槍精度偏低,那時的火繩槍在150米外打中人的幾率比打中月球的幾率高不到哪去,大家打仗都是靠“排隊槍斃”,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狙擊這個概念了。

狙擊手再度被重視是到了二戰時期,在二戰中德軍、蘇軍以及芬蘭軍隊都湧現了許多著名的狙擊手。這些狙擊手神出鬼沒,給敵軍的心理上造成了極大恐懼。

戰後,各國相繼開設了專門的狙擊課程,狙擊手成為了一個正式的兵種。

(西蒙·海耶,芬蘭著名狙擊手,他在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射殺了542名蘇軍,其整個軍旅生涯中總狙殺705人,是世界上殺敵最多的狙擊手,被譽為“狙擊之王”)

相比於以前,今天狙擊手的裝備更加精良。除了狙擊手本人以外, 現在還會配備一名觀察員,為狙擊手提供保護,已經測量距離、風俗、溫度等現場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及時傳達給狙擊手,幫助狙擊手及時調整。(狙擊手和觀察員)

各國之所以看重狙擊手,主要就是相中了狙擊手的高性價比。狙擊手可以用極小的代價,讓敵人付出慘痛的傷亡,並給敵人心理上造成極大的恐懼,因為敵人根本看不到子彈是從哪來的,這種未知的恐懼會極大地遲滯敵人的進攻。

目前世界上最遠的狙擊記錄是由澳大利亞第二特種突擊團的兩位狙擊手於2012年在阿富汗的烏魯茲甘省創造的,當時澳大利亞狙擊手使用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射殺了2815米外的一名塔利班指揮官。

(在阿富汗的美軍狙擊手)

對於狙擊手而言,射殺這種高級軍官的意義要更大,畢竟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沒有哪個狙擊手會將精力浪費在一些沒有價值的普通目標上,這不是狙擊手該乾的的活。狙擊手的作用是消滅敵人的高級指揮官,癱瘓敵人的指揮樞紐,打掉敵人的火力點,這才是軍方花大價錢培養狙擊手的目的。

當然,大家也很少聽到狙擊手射殺級別特別高的敵方將領。這並不是狙擊手不敢或者不願意射殺敵方高級將領,而是級別越高的將領,其周圍的安全保衛措施越高,越不容易射殺,而且高級將領一般是不會出現在最前線的。


千佛山車神


狙擊手,作為一個作戰單位,作用與一架戰鬥機,一輛坦克,一門大炮是類似的,沒有絕對正確的擊殺順序,需要根據執行任務類別,戰場環境,戰場形勢來綜合考量。

有人說狙擊手應當優先擊殺對方軍銜最高的那個人,這種說法肯定錯誤。

例子一。

兩國正在發生邊境衝突,一個狙擊小組接受“監視”任務,進入戰場環境。這時候,對方戰區指揮官突然出現了,狙擊手不管不顧,扣動扳機將對方戰區指揮官擊斃。好吧,這名英勇的狙擊手不會得到嘉獎,他可能被送上軍事法庭。

例子二。

敵軍被圍困在嚴重缺水環境裡,狙擊手執行“自由射擊”任務。這時候,狙擊手視野裡出現兩個目標,而他僅有發射一發子彈的機會。一個是攜帶水壺正在返回陣地的列兵,另一個是一名軍官,這時候應當優先打死誰?很大可能是列兵。

狙擊手沒有絕對正確的擊殺順序,最重要是執行己方指揮官的命令。

狙擊手不是美國西部牛仔,想打誰就打誰,而是一支軍隊裡的重要作戰單位,每一次執行任務,己方指揮官都會向狙擊小組發出作戰指令,狙擊手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違抗軍令。

狙擊手有沒有通常情況下的正確擊殺順序?

這個可以有。

狙擊手每一次參加戰鬥,任務類別是不同的,大致分為精確射殺,定點清除,監視警戒,火力支持,非硬性裝備破壞等等。

所以我們看到,狙擊手屬於特種作戰士兵,要求比普通士兵嚴格,多數情況下,沒有自由選擇射擊目標的權力。

一名狙擊手有權自由選擇射擊目標的情況,多數發生在火力支持。

這時候的擊殺順序原則,應當是優先射殺對方作戰價值最高的那個人。

敵軍重要指揮官,敵方狙擊手,普通軍官,通訊兵,重火力操作手等。

需要指出的是,哪怕在戰場環境下,執行火力支持任務,狙擊手的射殺順序也沒有絕對正確,需要根據戰場情況,綜合判斷。

狙擊手參加戰鬥,與其他軍事單位相同,是為了取得戰鬥勝利,凡是有利於勝利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有人說打軍官是最傻的?

並沒有這種說法。

最後需要說明,由於現代軍事的發展,現代狙擊手與二戰時期的狙擊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二戰時的狙擊手,很多時候充當的是“升級版普通士兵”的角色,一個人抱著一支狙擊步槍,躲在隱蔽處自由開槍。

現代狙擊手更像特種兵,是一種訓練費用昂貴的兵種,為了保證狙擊手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狙擊手通常以小組進入戰場。

一個狙擊小組通常三人。以美軍為例,一號狙擊手7.62mm狙擊槍,二號觀察員5.56mm自動步槍,負責提供方位,距離,風向等參數,三號狙擊手負責揹負作戰物資和警戒。


99隨便


“狙擊手”是隨著“熱兵器”出現而出現的一個詞兒。可以看作是“冷兵器”時代的神箭手。比如《射鵰英雄傳》裡的大俠楊過,他能用箭射下千米高空之上的大雕,如果楊過用步槍當武器,那麼他就是一名優秀的“狙擊手”。

“狙擊手”意思是指用步槍窺伺敵方,遠距離伏殺對手的專業士兵。





真正意義上的狙擊手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當時德軍挑選了一些護林人員和獵人組成了一支特種小分隊,這些人經常獵取野獸,有高超的射擊本領。因此對英、法、俄盟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在戰爭末期,英軍看到了狙擊手的威力,開始專門招收和訓練這種人才,隨後各國開始紛紛效仿。

到了二戰期間,狙擊手成了人們眼中神秘的“冷血殺手”,戰場上的指揮官祈禱自己不要成為這些死神的目標,反應抗戰題材的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劇中王寶強飾演的角色就是狙擊手。

由於狙擊手專業性很強,這就好比古代會射箭的人不少,但能達到“神鵰俠”楊過的水平實屬鳳毛麟角。

狙擊手執行的任務都屬於特殊任務,他不以殺死普通士兵的多少為標準,而是以破壞整個戰局的程度來衡量。

比如一個狙擊手殺死一個高級指揮官就有可能影響一個戰役的成敗。當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不就是派出了大批的狙擊手去射殺時任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嗎?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的道理。




教科書上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在戰場上,狙擊手第一射殺目標就是敵軍高級軍官,這無可置疑。

但問題來了,敵軍高級軍官不會輕易出現在前沿陣地上。況且在戰場上也有一些特殊規定,那就是士兵不許向軍官敬禮,高級軍官也不會佩戴自己的軍銜,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成為狙擊手的目標。

假如狙擊手目標中沒有高級軍官的出現,對於連、排長之類的小軍官他根本不屑於顧,因為射殺這些軍官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殺一個很快有副手代替。

此時通訊兵、醫護兵等技術類的人成了第二射殺目標。親們想一想?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失去了通訊兵,失去了和後方的聯繫,陣地上的指揮官就成了聾子和瞎子,會對戰局產生很大的影響。

醫護兵也是這樣的道理,傷員得不到救治,戰鬥力得不到及時補充,也會影響整個戰局。



狙擊手的第三個選擇目標就是一些汽車運輸線,油罐車以及軍需供應後勤兵。尤其對運兵車最感興趣,這直接影響兵員的補充。這和古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樣的道理,吃不飽,穿不暖,士兵如何打仗?

總而言之,狙擊手是一個特種身份的士兵,是有一技之長的士兵,能練就“百分百中”並非一日之功。

既然如此,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指揮官會根據戰場上的形式及時調整狙擊手的任務。因此沒有一成不變的擊殺順序,也沒有射殺軍官是最傻之說。如果能用一個阻擊手的生命去消滅一個高級軍官,我認為這是一個阻擊手最大的榮耀,死又何惜?


秉燭讀春秋


因為這個題本身就有問題,最早提出打軍官是最傻的這個論調的人才是最傻的


狙擊手是個啥?雖然各國對於狙擊手的定義和職責略有不同,但能夠使用輕武器,對於較遠距離目標實施精準射殺是通用的。而且通常而言,狙擊手的射殺目標都在出任務之前都已經選定,比如某個重要軍官,或者某個掌握重要信息的反骨仔,一旦狙殺任務完成,狙擊手就需要立即按照既定路線逃脫,沒有自由交火的安排。


如果說是伴隨部隊進攻或者在陣地配合防禦的狙擊手,這種情況下狙擊手往往會自由選擇高價值敵對目標。高價值目標包括敵方狙擊手、機槍手、迫擊炮手、軍官、士官、通訊兵。狙擊手在受訓的時候甚至還會強調如何判斷敵軍軍銜,兵種,以更好的找到高價值目標狙殺。所以說,狙擊手打軍官是個正常操作,哪兒傻了?


戰場上基層軍官、士官太重要了。就這麼想,一個排在進攻時突然死了個排長,整個節奏就突然蒙圈了,也許原本排長計劃讓武器班原地火力壓制,一班左側佯攻,二三班從右側繞襲,等各個班就位之後排長死了,下一步行動就停滯了。甚至排長陣亡的消息還得過一會才能讓全排的人得知,而副排長當時可能還正帶著武器班部署,對戰場時機的認知不如排長周密。這樣一來整個排的進攻就被阻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個很要命。


同樣的,即便是個班長,平時在帶隊的時候就要負責遇到敵軍火力時如何分配手下的兵如何部署和行動,班長被狙殺,整個班也會暫時陷入迷茫狀態。


瘋狗的輕武


狙擊手真正作用:監視和精確射擊高價值目標 職位越高、名聲越高就越是狙擊手優先射殺的目標

如1945年沖繩島戰役時被日本兵用炮擊炸死的美軍指揮官巴克納將軍這樣的敵軍主帥,就是狙擊手最優先的射殺目標。

狙擊手不是射擊一般的士兵,而是高價值目標,這是狙擊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如果要給狙擊手列一個擊殺順序,絕對是:

敵國總統——總理——國防部長——總參謀——作戰部長——領軍將軍——領軍參謀——軍隊中級軍官等。

在阿拉伯的美國狙擊小隊,他們使用的狙擊槍是M24 SWS,10月19日2006年

戰場上狙擊手的優先擊殺順序

戰場上的狙擊手,目的在於降低敵方的戰力,因此其優先擊殺順序是:

敵方狙擊手(先保護自己和己方部隊高價值目標)——中高級軍官——多人武器操作手(如炮手或機槍手)——通訊設備操作員(切斷通信)——佩戴有武器的醫護人員。

美英原本的狙擊手是3人一組:狙擊手、觀測員、見證人兼警戒人。後形成2人狙擊小組,只有狙擊手和觀測員(觀測員同時擔任見證和警戒職責)。

戰場上的狙擊手典型的任務包括:掩護、偵查、監視、追蹤、擊殺敵方高價值目標、射擊隨機目標、反物資反器材(即摧毀對方有價值的物資和器材)等。

現在美國軍隊經常用狙擊手來作為FAC前線空中引導來主持空襲人物,和炮兵部隊的觀察員。

創出目前最長長程狙擊世界記錄的TAC-50原槍


警察中的狙擊手

警察中的狙擊手主要作用是監控現場和最後擊殺罪犯。由於射擊距離一般為100米,加上出於制服目的,警察狙擊手一旦射擊,都是當場射殺嫌犯,從不擊傷。

原因有兩點:

1、嫌犯受傷後仍有機會傷害人質;

2、嫌犯受傷後可以射殺近距離的狙擊手。

為了自己和人質的安全,因此警察狙擊手一般都是當場直接射殺。

20世紀著名狙擊手之一沈比利

著名狙擊手

1、加里波利刺客沈比利(Billy Sing),澳洲籍華裔軍人,在1915年5月到9月的加里波利戰役中,經證實的射殺為150名土耳其官兵,如包括未經證實的人數則是201名,奧斯曼帝國近衛軍最優秀的狙擊手也被其擊殺;

2、法蘭斯·皮克漢格頓(Francis Pegahmagabow),在一戰中狙殺378名德國官兵;

拿著“榮譽步槍”的白色死神席摩·海赫

3、白色死神席摩·海赫,在二戰的芬蘭和蘇聯的冬季戰爭中,用莫辛-納甘之芬蘭制Model 28步槍和其傳統瞄具狙殺542名蘇聯士兵;

4、電影《兵臨城下》主角瓦西里·柴契夫,狙殺400名德國官兵;

瓦西里在基輔軍人公墓的英雄紀念碑

5、馬豪斯·海茨瑙亞,二戰德國狙殺排名第一的狙殺之王,經證實擊殺345人;創下1100米確認擊殺記錄;

6、死亡之女柳德米拉·帕夫裡琴科,經證實狙殺309人的蘇聯女狙擊手;

7、卡羅斯·海斯卡克,越戰中狙殺93人,創下2250米狙殺紀錄;

8、羅布·佛龍,加拿大人,2002年創下2430米經證實擊殺記錄;

9、克雷格·哈里森,英國人,2009年創下2475米經證實擊殺2人記錄;

10、電影《美國狙擊手》主角克里斯·凱爾,美國海豹狙擊手,美軍駐伊拉克狙擊人數最多記錄,官方記錄是160人,個人宣稱是255人,2013年被退伍同袍槍殺;

11、加拿大第2聯合特戰部隊的一名神槍手(姓名還在保密中)創下3540米經證實狙殺IS分子,創下至今最遠狙擊距離的世界紀錄,子彈在空中飛了10秒鐘——牛逼!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第二,對方狙擊手,狙擊手在戰場上起著鼓舞士氣的作用,連狙擊手都被狙殺了,說明對方狙殺能力很強,己方戰士就會有所顧忌,戰術動作也會受影響。

第三,狙殺醫務兵或擔負戰場救護的士兵,狙殺這類士兵,對方傷兵就沒人救治,等於間接殺死了對方的傷兵。

第四,狙殺炮兵,重機槍手等火力投送能力強的士兵。

第五,狙殺通信兵,通信在戰場上的作用不必多說,所以有機會一定要狙殺。

第六,狙殺己方投降敵人的士兵,這類人尤其可恨,狙殺這類人可以防止再有士兵臨陣叛逃,可以穩定軍心。

第七,狙殺對方政治影響力較大的人,有時為了體現統帥的個人意志,軍隊會安排一些政治人物到一線進行鼓動宣傳,狙殺這類人物,可以打擊對方士氣。

至於電視上演的狙殺高級軍官其實很難做到,因為高級軍官一般都在指揮部,即便來到一線也不會攜帶任何軍官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