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华蜂要注意哪些?怎样预防疾病?

yw养蜂部落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养殖中华蜂要注意哪些?怎样预防疾病?

在我国,中华蜂饲养由来已久,但大多数还停留在原始的饲养方法,产量低,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受到了西方蜜蜂的巨大冲击。近年来,随着中华蜂活框养殖业的兴起,蜂产品产量日益增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加上中华蜂比较好管理,又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重新饲养起来。那么养殖中华蜂要注意哪些问题,该怎样预防疾病呢?

一、养殖中华蜂要注意哪些问题

1、尽量少开箱检查

中蜂喜安静,怕干扰,过多的开箱提脾检查容易影响巢温的恒定和蜂群的正常生活,一些新手经常盲目开箱查看,是养殖中华蜂的大忌。平时如果没有什么必要,尽量通过箱外观察来判断巢内情况,尤其是中华蜂在度夏、越冬及早春寒冷季节更要谨慎开箱。如果真的需要开箱,也应动作迅速,带着目的去检查,做好记录,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2、适当减少取蜜次数,取成熟封盖蜜

随着活框养殖的盛行,中华蜂也改变了以往每年只能取1-2次蜜的窘境,就目前的中华蜂养殖技术来说在大流蜜期,中华蜂可以将采集花蜜在10天左右的时间就能酿造成熟将其封盖储存,因此取蜜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每个花期都可以取2-3次蜜,进而出现了为增加蜂蜜产量而“勤取蜜,取稀蜜”的坏习惯。取蜜对蜂群来说是一次重大干扰,取稀蜜、水蜜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事,为此,我建议适当减少取蜜的次数,取自然成熟封盖蜜,这不单是提高蜂蜜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对蜂群干扰的做好办法。

3、随时保持群内蜜粉充足

蜂群内蜜粉充足,才能保证蜂群正常生活、繁殖和发展,提高蜂群抗逆、抗病的能力。俗话都说“富养蜂、有蜂才有蜜、有蜜才有蜂”。在养蜂实践过程中,任何一项蜂病的产生都与饲料的种类、数量、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如下痢病、中囊病、孢子病等等。如果巢内的蜜粉不足,将会影响蜂群正常繁殖,蜂群群势下降,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降低,蜂病也就接踵而至,除此之外巢内缺粉、缺蜜还会导致蜂群飞逃,越冬饲料不足,会使蜜蜂冻饿而死,造成蜂群覆灭或春衰。

4、不贪脾,常年保持蜂多于脾,密集蜂数

中华蜂在自然环境下筑造的蜂巢,蜜蜂是可以将其完全包裹住的。根据这一特性,在早春春繁开始,新老交替尚未完成之前;花期过后,因农药中毒或蜂群发病导致群势下降,工蜂护脾能力减弱,影响巢温调节和蜂儿抚育;均需要紧脾缩巢,使蜂多于脾,密集蜂数,同时在给蜂群扩巢时,也要适当加脾,经常保持蜂多于脾,增强蜂群抗逆性和抗病性。

5、以饲养强群为全年的养蜂目标

饲养和维持壮群、强群,不仅仅是取得高产的基础,也是增强抗病能力的基础。而且强群培育出来的蜜蜂体质强壮、个体大,可以有效的防病抗病,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减轻控制疾病的危害。此外强群对蜂巢有较强的保护能力和清巢能力,特别是对巢虫的清理有很好的效果。养过蜂的人也知道“强群蜂好养,强群蜂少生病,强群抗巢虫能力强,强群收益高”等等。

6、及时更新巢脾

中华蜂喜爱新脾,厌恶旧脾,一旦巢脾过旧,就会开始咬脾产生大量的蜡屑,滋生巢虫。中华蜂王喜欢在新脾上产卵,从新脾巢房中培育出来的蜜蜂,个体大、体质好、少生病。因此,要尽量利用小流蜜期让蜂群多造脾,造出优质蜂脾,及时更换旧脾,一般1年将巢内蜂群全部更换一次,最常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年半。

二、怎样预防疾病

1、对蜂场严格消毒,讲究操作卫生

中华蜂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养成给饲料、蜂具,蜂场地面周围消毒的习惯,取蜜时节要对割蜜刀、摇蜜机的消毒,对病群和健康群使用的蜂具用品要严格分开,病群撤出来的蜂脾要立即化蜡或销毁。在蜂群中进行调脾工作,只能从健康群调入病群,不可以从病群群抽调蜂脾进入健康群。

2、科学合理规范用药

一旦蜂群发病,首先要仔细观察,从其发病的症状,特点准确的辨别出蜂群患的是何种病,然后有针对性性地进行药物和相关治疗,自己没把握的及时请教同行或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胡乱用药、超剂量用药,待病情清楚以后,再进行针对性地科学合理规范用药,把握好使用的量,不用违禁药,避免污染蜂产品。同时对有流行性的蜂病,要对患病蜂群进行隔离,防止扩大传染范围。

以上是我对问题“养殖中华蜂要注意哪些?怎样预防疾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梅州石扇金柚


中华蜜蜂是中国独有的蜂种,千百万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活已经进化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能抗螨虫也能抵抗蜂病的。



只是人工饲喂时因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违背了蜂群的习性,所以饲养困难,爱得蜂病。

首先,一定要保证中蜂有足够的蜜粉吃。中蜂体质比意蜂弱,不能大量喂白糖和人工饲料。其实中蜂的食量小些,蜜源结束前留足一巢蜜会吃很常时间。只要尽量让蜂群吃自己采集的蜂蜜花粉,体质会好得多,能抵抗各种蜂病,容易发展起来,收益高得多。

中蜂在饲料不足时也要进行饲喂,春繁秋繁时也要进行奖励饲喂促进繁殖。但蜂巢里要留有蜂蜜,不能长期喂白糖。少量多次的饲喂,白糖浆要是一比一点五以上的比例,不能太浓了。让蜂群充分酿造幼虫吃了才安全。

千万别浓浓的喂一次管几个月,隔一两天喂一点,这样会刺激蜂王产子,也不担心白糖吃多了中毒。

二,不要急着加蜂脾。中蜂王产子量少,繁殖能力有限,不要以为蜂脾加多了就可以让蜂王多产子,繁殖快点。

永远要保证蜂脾相称,要记住蜜蜂是喜欢密集的蜂,也是喜欢吃蜂蜜的蜂。

要保证整个蜂脾都是密集的蜂,这样工蜂容易护子抚育,幼蜂能健康成长!体质好,寿命长,对蜂病也有抵抗力。

你一脾密集的蜂可以繁殖起来,如果加成两脾可能永远不能繁殖起来。

三,中蜂盗性强,爱分蜂,怕惊扰。所以要保证蜂巢里有足够的饲料,不能因为饥荒产生盗心,这样互相偷盗就麻烦了。

想养出强群中蜂,得用标准蜂箱,蜂箱底窗得打开。这样通风透气可以使蜂箱病菌滋生少些,不易发生蜂病。

而且通风透气会让蜂群不产生分蜂念头,易维持强群。蜂多了加继箱取蜜容易,也便于管理。


还有,因为透气窗打开了,巢门可以缩小,这样能避免盗蜂,夏天时热空气不能大量进入蜂巢,更容易维持蜂巢温度,使幼虫发育健康,避免发生卷翅等蜂病。

当然春繁天冷时,要把底窗堵上,要把蜂箱放在草垫上进行包装保暖。这些蜂群才能正常发展。

再提醒一下,不要频繁开箱查蜂。要学会箱外观察,要有目的的查蜂,尽量少开箱,这样对中蜂发展好些。

四,中蜂不要等到自然王出现才知道换王,每群蜂保证是年轻优秀蜂王是养好蜂的首要条件。要了解每群蜂的优劣品性,要发现优秀蜂王,及时淘汰劣质蜂王,要学会选择优秀蜂王的虫卵进行人工育王,提前换王,不要等到工蜂嫌弃了再换。

蜂王的强盛期只有几个月,老劣后产子量下降,蜂群积极性降低,也会造成分蜂热……所以只要发现蜂王比以前差点了,就要准备育王了。

最好是根据季节和花期育王,春末夏初蜜粉充足时育的蜂王最好,入秋有蜜粉时也可以育王。但不要在炎热的夏天,蜜粉不足时育王。这时育王成功率不高,育出的蜂王也不会好。

中蜂虽然可以不用费心管理,不进行饲喂就可以有蜜取,但这样的产量太低了,蜜源不好时可能一年也收不到蜜。必须学习科学的养蜂技术,把蜂养好,才能有效益。

其实把中蜂养好了是不会有蜂病的,密集养蜂,蜜粉充足,帮助蜂群维护蜂巢环境,调控好温度湿度,基本不会有蜂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