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水丸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维峰老孙


关注脾胃范儿,为您分享一些干货!

补中益气丸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补中益气,可以治疗中气下陷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肉松松垮垮下垂,面部皮肤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就是“补中益气丸”的调理范畴,它有补气提气的作用。



补中益气丸作为补虚证类中成药,是十分经典的方剂。多用于脾气虚证,它最主要的功能如名字所说,补中益气,其次还有升阳举陷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症状。


营造一种托举的力量,气慢慢充足,这种托举的力量建设完善,下垂的位置自然而然就会有明显改善。

【晨起头疼用补中益气丸】

我经常见到早晨头疼的人大部有连续高强度工作学习或者熬夜的习惯。熬夜不仅伤阴血,它也败阳气。早晨起来头痛就是阳气不足了,头部得不到濡养的原因,这个时候就得加足中焦的“动力”,用温和补脾的补中益气丸就可以。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脾胃范儿


补中益气丸有浓缩丸、蜜丸和水丸。

水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或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及作用较快。

补中益气丸由以下药物组成: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肢体倦怠,胃脘坠胀,少气懒言,面色㿠白,大便溏稀;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大而软。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无力。

3.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久痢,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崩漏;体倦气短,舌淡,脉虚。

现代常用于治疗因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引起的下列病证:脏器下垂、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不退、乳糜尿;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等。

注意事项:

1.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

2.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及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

3.不宜与感冒药同时服用。

4.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应慎用。

5.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江医生说科普


补中益气汤中的诸药磨成细粉加蜂蜜水拌匀,经过揉搓合制成丸剂。

【品名】补中益气丸。

【组成】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功效】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适应症】脾胃气虚、食少神疲、胃寒、自汗、或见发热、脉虚大无力,中气下陷、内脏下垂(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小便失禁,妇女崩漏属于气摄血。

【用量】每服6~9克,日服2次。

【备注】水蜜小粒丸剂。


dai春华


补中益气丸是李东垣在《脾胃论》里面创制的一首经典的名方,其基本的功效是用来治疗脾气亏虚及中气下陷导致的病症,适用的包括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饮食减少、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为基本药物组成。

这个方子使用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甘温补气、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这几味药是药方里面补气的根本;再加上当归补血养营,气血同补,血为气之母,当归能活血,使气血调和;方中加入少量的升麻和柴胡,这两味药有升阳举陷的作用,协助补气药物有升提中气的功效,另外这两药有升发郁火的作用,对一些气虚为本,兼有郁火的症状比较合适合;还有陈皮一味药,能够理气和胃,使补药补而不滞,理气有使气周流的作用,能够促使补气药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实际临床上,凡是脾气亏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导致的病症,用补中益气丸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在临床也经常用这个药方加减来治疗诸如久泻脱肛、胃下垂、顽固性便秘、疲劳综合症、胃肠功能紊乱等等病症,都能取得比较不错的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