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也开海,为什么被评价闭关锁国?

大话史说


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历史真的还有太多解不开的东西。清朝是距离我们当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当然也是最后一个。而它在很多国人眼睛里最特别的不是它离我们很近,而是这个王朝是以满族这个少数民族为统治集团的,这个现实从多尔衮入关开始,就让传统的一切以大汉民族唯上的明朝遗老遗少耿耿于怀,认为满清当政,就是国破家亡。同时,这些迂腐的华夏观还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晚清时节,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本来彻底遵守和秉承儒家文化为主要国策的大清朝,更是让诸如康有为,孙中山这些改革和革命的先锋有了彻底否定清朝的借口,所以,尽管大清朝基本上从未关闭贸易大门,却遭到了完全的否定。那些人的理由就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认命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向世界敞开了帝国的大门,而晚明隆庆开关也是再一次的改革开放,但这些都被清朝毁了!是这样吗?所有的历史档案都证明,郑和下西洋不过是二个目的,一个就是寻找建文皇帝,另一个就是宣示新的皇权正统,炫耀国威。只要你认同自己是天朝上国的属国,就会给你册封进爵。本质上,这个行为不仅不是开放国门,不是海上贸易,甚至可以说是打击商人自由活动的空间,打击陈祖义就是典型的不听话就收拾你。而所谓的朝贡贸易,完全是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市场上极其便宜的东西,如苏木,花椒,咖喱等,一辆银子可以买好几斤,而只要进献给皇帝,就是好几两一斤,一把倭寇指挥刀,二百文的价格,天朝会以十倍的价格送给人家,这一切,都是在彰显天朝的富有和风范。然而,这种二百五的生意最后实在做不下去了,朝廷官员连工资都用这些上贡的东西支付,令他们苦不堪言。也正因为此,当有人鼓动成化皇帝再一次下西洋时,刘大夏一气之下把郑和宝船资料付之一炬!再说隆庆开关,哪里是什么全面开放,不过就是在漳州月港开了一条缝隙,进行极其严格的贸易,从而缓解日趋严重的走私。清朝从一开始就有海上贸易,只是在三藩之乱时康熙进行过海禁。后来的广州十三行在国家经济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实很多人说的清朝闭关锁国不是指这个,而是说没有全面开放,很多人都知道英国人马格尔尼来天朝给皇帝过生日这件事,都认为乾隆皇帝昏聩老迈,错开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如果不是他这样,哪来后面的鸦片战争?设想很丰满,历史很骨感,一旦让你穿越回到二百多年前,你就会发现这是你的一厢情愿。因为整个清朝秉承的中华文化,不仅仅在清朝,在所有的朝代,都自认为是世界第一!就是朱元璋活到1840年照样被人家打的屁滚尿流!不要再抹黑清朝了,抹黑清朝就是抹黑中华传统文化。请停止这种让人笑话的民族内斗吧!





无法回避的历史


首先明之禁海政策与清之闭关锁国政策并非是简单的字眼上等同化的解析

事实上,明朝的禁海政策是极其严重的,但明朝并非是全面禁止海运,而是空有严格的禁海政策,但却有东方海贼最多最鼎盛的时代。而清朝则是执行禁止外来船只,只允许本国船只贸易进港的严格政策。两者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一、明朝禁海令——一种保护官方贸易,禁止私贸的政策

是源于朱元璋早期,主要是针对敌对势力,如残元势力、张士诚海上残余势力、倭寇等。

宋元时期,高度发达的商业氛围,导致了江南大量的农田被用来种植经济作物(桑等),制约了人口的发展。而当元末战乱时期,战乱、动荡又制约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朱元璋的集团里,早期就集中了大量的社会菁英存在,因地处黄河与泗水的淮西地区,在宋元时期是战乱地带,同时也是黄河泛滥区,虽然商业氛围相对北方较为浓厚,但士大夫们也深刻了解农业粮食的重要性。

因此朱元璋集团早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抑商政策的同时,也包含许多保护商业的律法,将商业不同于元朝那样猖獗,将其抑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同样早期的朱元璋禁海政策,多用于战争,是为了避免沿海居民成为“海盗们”的劫掠对象和援助对象。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福建、浙江、山东地区的禁海政策较为严格,而粤地、辽东地区的禁海政策相对宽松。(《抑商与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有非常详尽的论述)

明成祖朱棣时期,则将这项政策扩大化,不再局限于战争,而是扩大成为全面禁止民间私下对外贸易,即官方垄断有限的海上贸易体系

朱棣及后来者执行的时间线:

朱棣先是歼灭明朝海域附近所有不服者(残元势力和其他势力):

1、逃若在彼者,咸赦前过,稗复本业,永为良民。若仍恃险远,执迷不俊,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2、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时的旨意,不久后郑和下西洋,第一次是先到日本,用强大的武力镇压恐吓住日本,随后又进攻马来西亚地区的旧港陈祖义等势力。

尔后明朝的势力扩张到安南地区,构建起安南交趾布政司,与旧港宣抚司形成钳制形态,控制住整个南海地区后,朱棣再次颁布“禁海令”:“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豁番货,违者依律治罪。

这些禁海令均是为了明朝官方的朝贡体系、及其背后的官方垄断贸易体系而服务的。

1、又自永乐改元,谴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殊域周咨录》
2、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讨交趾,北征沙漠,资用未尝乏。比国无大费,而岁用仅给。即不幸有水旱,征调将何以济?——明宣德工部尚书黄福奏书
3、永乐,宣德年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今停止三十余年。府藏虚竭。——明英宗时期,司礼监上奏的奏书

其实明朝时期,“禁海”与“解禁”之间的争论,无非就是官方垄断化与民间私有化的争论而已,这点是与清朝时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土木堡之变后,由于明朝的重心完全倾向于抵抗草原势力,致使国家在海上的力量逐渐减弱,同时国营体制下的各种成本在不断增加,如造船业、水手培养等;,同时官贸下的体制又过于剥削民间,压低各种商品的价格,致使江南地区民愤不断增长;以及官贸体制之下,过于僵硬化等等弊端,无法满足海外需求等等。

因此在多重因素的主导下,明朝的私下海上贸易也是从土木堡之变后,蓬勃发展起来,如正德时期,有暹罗的船只,以遭受到风暴,被迫漂流到明朝粤东,寻求庇护及商贸时,广东巡抚直接准许其贸易,好获取修船的货值,同时征收该船只的赋税。当时上报给礼部时,就连礼部都认可这种做法——“泛海客商及风泊番船”,非旧例所载、也非朝贡船,不应该属于市舶司的职权范围,也不属于礼部的范畴,完全认可了广东三司的做法

而嘉靖即位后,为了获取资金,一边又允许礼部、市舶司、福建三司、粤东三司一起合作,将丝绸等从广州港贩卖出去。同时又一边为了防备倭寇,不断重申“禁海令"。

到了明穆宗朱载坖即位,立马就修改了嘉靖不断重申的“禁海令”,干脆执行起正德时期,允许小、中商船的海上贸易,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到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由于毁史的行为,致使了今天“隆庆开关”的资料极其少,只能从少量的资料从判断,当时的隆庆开关,并非是全面废除海禁,对于大型的商队,尤其是有海盗性质的海商是全面严控的,同时,由于当时日本还在战国时期,中土的大海商有与日本藩镇勾结的现象,所以隆庆一朝依旧执行对日本的全面禁海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南洋的开放是存在的,除了开了月港之外,如广州港的开放一直是执行正德、嘉靖时期的政策,允许外来小船的贸易,但有禁止国内中、大型私人商船的对外贸易。

所以,明朝时期的禁海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早期是为了制约反对势力,而后虽然明面上是制约倭寇海盗,但实为是为了官方垄断贸易与私人海上贸易之间的冲突。

从有限的资料显示,明朝并非是全面闭关锁国,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时期,也是东方海盗鼎盛的时期原因。

(明朝时期的海图,据说连南极州部分都画了进去,根据西方的研究说法,美洲和澳洲已经是很正确的了)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三部曲

一、顺治入关及康熙时期的禁海政策

清廷这个时期执行的禁海政策,主要是为了防备反对势力,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的遗明势力,如台湾的郑成功、粤地的沿海渔民等等。

1、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禁止出海捕鱼和贸易。——康熙元年,那时候康熙还未亲政。
2、不准闽粤二省船只过洋——康熙十年(1671)重申海禁

随着康熙时期的大一统行为,以及国内民心倾向于安稳,之前大量的反对势力的衰亡。清廷所执行的严格禁海令也逐渐被废除。

二、康熙时期的废除海禁政策及朝贡政策:

到了康熙中后期,清朝的海上贸易逐渐恢复,事实上,清朝施行开海的时间从康熙元年时就已经开启了,以天津港、辽东地区的港口、及朝鲜境内的港口(清朝早期,在朝鲜是有驻军的)。

如公元1656年顺治时期,就准许荷兰(大弗朗机)”八年一次来朝“,随后又于康熙一年(1663年)”着二年来贸易一次“。

随着南明势力、及其他反对势力的不断萎缩,及当时清政府管辖的三藩不断控制住了南方沿海各省,虽然一面将沿海居民不断内迁,甚至修建沟壑,制定了越过沟壑必死的残酷政策,但为了获取军费,在一些特定的港口出,清政府及其统治下的各藩王势力,依旧执行对外贸易的政策。

因此到了1668年时,对于大弗朗机(荷兰)、小弗朗机(葡萄牙)的海上贸易,虽然只允许“船不许过三只,每船不许过百人

”,但也废除了无时间限制(局限于广州港)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清政府,并不同于明朝时期出现的官营与私营之间的纷争,反而一边不断限制西洋人的朝贡,一边又放宽西洋人在南方的贸易地点;同时又一边禁止国内出海对外贸易,一边又开设贸易处、红夷馆,准许西洋人进入海港贸易。

如:清康熙时期,一边是不断重申大弗朗机人(荷兰)“两年朝贡一次”的政策,一边又于1684年,在厦门设立”洋行“,随后又修改了大弗朗机人的朝贡时间,改为“应准五年一次”,但又准许其建立“贸易处所止许在广东福建两省”

1、于1686年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由国内势力、商人分别经营进出口贸易,并代纳税银。
2、1688年时,设定海(舟山)城外道头街西,建红毛馆一区,除了澳门、香港、广州港外,舟山也成为其中一个对外商船停泊与中转贸易之地
3、根据日本史书的统计,这段时期——大抵内地价一,至倭(日本)可易得五,及回货,则又以一得二。
4、”朕南巡时,见船厂问及,咸云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康熙
5、”民内有耕桑之乐,外有鱼盐之资,商舶交于四省,遍于占城、暹罗、真腊、满剌加、悖泥、荷兰、吕宋、日本、苏禄、琉球诸国。”——《姜先生全集》记载康熙二十三年时的场景

三、清朝闭关锁国之政策——源于一种殖民统治心态

康熙时期,一边允许海上贸易,一边又制约本土参与海上贸易。其主要因素就是制约本土势力的发展

1、“私自出外境及违禁条和下海、均以通贼论处斩”《大清律例》
2、 “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 、“凡官吏士兵私自与海外诸岛交易或出洋者,亦以反叛通敌论罪” 、“凡国人在番托故不归复偷漏 兵津关津》
3、“凡久居海外苦必处以死刑,而且要由当地长官遣送回国,就地正法。”——康熙十二年时的诏书

康熙时期,所要面对的并非是一个大一统、稳定的帝国,西北的准格尔部、南方人民反对清朝时期的“文字狱”、“剃头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时,大量的南方人为了逃避战争,不断离开中土,逃亡南洋等地区。

而满人由于对海域的天生恐惧感,又制约了他们无法对海军进行全方位的操控,为了能达到控制军、民,故而施行了残酷的禁止本土国民参与海上贸易体系中,甚至对逃往海外的军民,施行了视之为“弃民”的政策,完全摒弃掉明朝时期的平定和招抚政策

这点在康熙时期最为典型

在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之后,清康熙政府是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大海关,不管是南洋、还是西洋、或是日本都是全方位的开放

可当发现大量南方人民外逃之后,于康熙五十五年时,康熙又颁布了禁海令,禁止南洋的海上贸易。但这份禁令主要是面对本土人民,而非是全面禁止,对于外来的船只依旧保留其贸易的权利。

同时又构建大量的炮台和岸上防御体系,来阻止本土“海寇”和本土居民的外逃,以及防备西洋人的渗透。

雍正时期,有闽、粤地区的官员上奏,两地区的山多地贫,人口的暴增可能会导致民乱,请求继续开海后,雍正皇帝是废除了康熙晚年时的南洋禁海令,重启了闽、粤、江、浙四大海关,但又不断下旨重申构建炮台等岸基防御体系,以及不断重申禁止本土人民参与海上贸易,限期必须返回本土等

此等贸易外洋者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任意去来……轻去其乡而飘流外国者愈众矣。嗣后应定限期 ,若逾期不归 ,是其人甘心流移他方, 无可悯惜朕意不许令其复回内地” 、“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雍正下的旨意

四、乾隆的闭关锁国政策

若说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的还未进行闭关锁国,只是执行殖民统治下的海上贸易体系的话,那么乾隆朝就是真的闭关锁国了。

乾隆时期,国家已经趋向稳定,尤其是历经了康熙与雍正的不断努力之下的政策,沿海人民不再倾向于对海外的扩展,本土内部的大量原始森林和南方区域的开发,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如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的区域内,大量的移民填充,使得矿产、粮食的产量不断增长,而海上贸易所产生的利益不再是政府收入的大头

其实这点是清朝闭关锁国与明朝“禁海令”的最大区别:即:1、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2、政府是否过多参与其中

清政府从入关启就没有过多参与海上贸易,而是开设口岸,对海上贸易进行征税。而明政府是从朱棣时期开启,政府就过多参与了海上贸易体系中。

所以当乾隆时期,历经了明末、清初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土,出现了一种货币已经饱和的假象,同时粮食的产量和人口比例的轻负荷发展,这种假象迷惑了乾隆皇帝及整个帝国。

这段时期,

清政府主要防备的是西洋势力的渗透,以及其背后的本土民众外逃的现象

所以当乾隆二十二年南巡时,乾隆在苏州亲眼看到外商船只络绎不绝,而本土民众在与商船的贸易时上下的身影,尤其是乾隆五年时,传入本土的南洋“弃民”被西洋人屠杀的事件,加深了乾隆对外部势力渗透和本土民众外逃的担忧。

因此当即下了谕旨: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废除了闽、江、浙三大海关,之保留了粤地(广州港)这一对外海关体系。

“本年来船虽已照上年则例办理,而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豫令粤关,传谕该商等知悉。……令行文该国番商,遍谕番商。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清史稿》

这份只是乾隆皇帝的谕旨,并非完全代表整个清政府的意愿,但随后“洪任辉案”的爆发,揭开了清帝国内部贪腐的情况后,整个帝国开始全面执行了乾隆皇帝的旨意,只保留了广州港这一对外海关。清政府步入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中。

直至“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马戛尔尼单方面提出的条件,违背了东方皇权、地权、宗教的意向,致使了整个清帝国中枢的极其愤怒,最终乾隆及嘉庆早期,清帝国严格遵循只放开广州港海关,且全面禁止西洋人进入中土的政策。

1.派遣驻北京人员管理中英贸易。
2.允许英国商船至宁波、舟山及两广、天津地方收泊交易。
3.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商馆以收贮发卖货物。

4.要求在舟山附近小海岛修建设施,作存货及商人居住。
5.允许选择广州城附近一处地方作英商居留地,并允许澳门英商自由出入广东。
6.允许英国商船出入广州与澳门水道并能减免货物课税。
7.允许英人传教至次年。

(第一点就违背了京城不允许驻扎外来势力的东方皇权意识,而天津作为防御体系中最重要部分是不可能放开的(就连明朝都不会放开),而割让舟山的想法,等同于违背了东方地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传教和自由进出广东那更不可能了,这点完全违背了自主防御。)

五、嘉庆及之后的开禁及反对

在嘉庆即位后,清帝国中枢也出现了类似明朝时期的探讨是否开海的讨论,以闽、江、浙地区为主导,以漕运日渐亏负,请求允许本土海运的建设,而反对者多为既得利益者,如广州港的十三行和漕运途径的各省份、以及漕运内部既得利益者。

反对者最为经典的理由就是:漕运中拥有了一万三千多旗丁(八旗部队),以及附属于漕运的数十万水手(夸大之词,最多也就十万之下),若是开了本土海运,这数十万的生计就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若是开了海运,那么还要面对本土逃民,以及西洋海船袭击的可能性。

因此嘉庆时期的探讨,是随着运河的吞吐量一直在波动着,但是这个时期,清帝国的人口基数的增长与粮食产量的负相关,致使了清政府反而加强了对外贸易体系的制约,将粮食纳入了禁止出口之列。

同时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此时的清政府也如同明朝时期,逐渐过多参与到对外海上贸易体系之中,如全面禁止茶叶私下贸易,将茶叶列入广州十三行的贸易体系中。

事实中,嘉庆之后的清朝历代皇帝,也一直陷入开禁与否之中,同时也一直延续乾隆和嘉庆皇帝制定的严格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中。

直至到太平天国起义,清中央政府在南方的粮食产量和财政收入匮竭(漕运崩溃),同时大量的军费和旗人的消耗不断增长,且这个时期北方的粮食种植(尤其是汉人对内蒙的渗透)已经满足了北方的需求,以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清政府并未对日本和朝鲜等属国禁运等等因素的综合之下,北方的山东、上海、天津等港口开始取代南方各港口。

总述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并非是全面禁海,其政策主要是禁止与南洋的贸易,和对西洋人的交往,对于日本和其属国朝鲜、琉球等地的贸易并未全面禁止,而是施行了朝贡、民间的严格贸易政策。

而明朝的“禁海”政策也并非是全面禁海,而是官方贸易与私人贸易体系之间的斗争,同时明朝是禁止与战乱时期的日本贸易往来,但不禁止与南洋之间的贸易。

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吸收外来科技及文化之上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完全覆盖的、全面性的,是完全执行一种“愚民”的军国主义帝国制度,对于外来的科技和文化是持有一种天然的敌对方式,这点是与明朝刚好相反。

而到了嘉庆剿灭和珅,扶持了汉臣参与中枢之后,最为典型,当时的汉臣以“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之一为宗旨,在京城等地组建其非正式的诗社,不断扩大影响,因此到了道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清代思想启蒙家不断涌现,提出了"睁眼看世界"的言论,才让晚晴时期,清政府接受西方科技及文化。

而在汉臣未获得参与中枢权利之前,清朝虽然与海外进行贸易,但对于海外的渗透是执行极其严格的政策,如红夷馆的政策之一,就是禁止西洋人离开驻地,而本土人民不允许直接接触到红夷,违抗者皆杀。

【而明末,当本土文人接触到西方文明之后,西方的宗教、文化、科技就获得了不断渗透机遇,士大夫和民间也在不断探究东西方之间的各种学说。

甚至崇祯时期,明政府在对抗满清之时,连所谓的面子都不需要顾忌,直接雇佣小弗朗机人(葡萄牙人)雇佣兵参与战争;到了南明时期,为了获取西方文明的全面支持,南明政府中,皇后和皇太子、士大夫大都皈依天主教,大规模运用、吸收西方科技】。

这点是清与明对外的最大的区别。其实也是儒家思想中,道德论与经世论之间的区别。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史之为用


总的说来,清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采取闭关政策,即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但时松时紧。随着康熙以后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工商业发展起来,清朝的对外货易比以前更发达了。

康熙时,江,浙,闽,粤四地的开关和雍正时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当时,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输出的商品一般以棉布,丝绸,铁锅,茶,糖为大宗,进口的商品则是呢绒,哔叽布,玻璃,珊瑚和各种香料,海味等奢侈品。在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贸易顺差)的地位。

但是从诸多史料来看,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经济是适应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但清政府并非完全闭关,对外贸易有时还有照顾外商之意,乾隆皇帝给英皇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朝政府施行闭关政策的目的是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在沿海各地滋扰生事,所以也要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

顺治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在郑成功领导下进行抗清斗争。为了防范人民的反抗,清政府施行海禁,严禁人民下海,又禁佛郎机人不许入广东省会,荷兰之入贡者亦只令在馆贸易。当时对外通商的囗岸只有澳门一地。

康熙时,清政府虽然开关与外国贸易,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可见康熙对西方殖民者始终是怀有戒心的。随着当时海上商业的发展,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也日益严格,清朝的闭关自守,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乾隆,嘉庆时期。

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这是人为地削弱,封锁商品的对外销路,不利于商品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皖北隐士


清朝没有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本身英国或者说西方按在清朝头上的

简单几句话说,清朝康熙时期主要处于封锁台湾的郑氏的目的,另外一个主要乾隆时期,所谓一口通商

康熙即使封锁台湾时期也没有完全断绝贸易,统一之后很快恢复了对外贸易

说清朝闭关锁国主要是马嘎尔尼,这个使团是1792年10月从伦敦出发的,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学历史课本里面一个使者跪着给乾隆的画像吗,这幅画出版时间是1792年9月14日

在看另一个时间乾隆一口通商发布是1757年,所有人不清楚之所以人认定清朝闭关锁国就是很多所谓专家发文章说乾隆关闭了江,浙,闽,三个海关,仅仅留下广州

这些所谓学者大多数早年的,后世学者查阅故宫档案,比如上喻档,清高宗实录等,发现了当时的圣旨,没有闭关喻令

清朝四个海关,粤海关管理西洋南洋贸易,其余三个海关管理人员日本,朝鲜,琉球东洋贸易

这三个海关在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一直有序运转,货物进出正常有序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茶叶全部来自中国南方,运到波士顿之前在伦敦库房里囤积了两三年,这时候已经是一口通商之后,所以清朝和全球贸易联系紧密有序

网络上出现的清朝不允许中国商人出去贸易,也是错误的

乾隆嘉庆时期苏商出国采购,出船十三艘年采购铜九十八万斤,采购铜矿既卖官方也卖给民间,同样闽商也允许采购铜回国交易

清朝所谓的一口通商实际上是中国的特色

清朝不存在闭关锁国,但是可以对比宋朝

宋太宗兴平元年设立榷易院,外贸全部收归政府专卖,全国只设立广州,明州也就是宁波,杭州三个市舶司,所有外贸都在市舶司进行

宋徽宗时期市舶司全部收归中央

还有宋朝对于远洋出口严格控制,清朝确实允许商人出外贸易,不过有限制,比如三年不归,不准在回原籍,只许承载五百石一下船只往来行走,对商品进出口有限制禁止大米出口,鼓励大米进口等

最后清朝实际限制只允许在广州贸易的可能就是英国,因为乾隆一口通商到道光二十年,六十年时间,南洋地区也允许在闽海关贸易,南洋地区实际上等于允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闭关锁国提法就有问题,在中国的贸易历史中,基本上都是以官方贸易,或者称呼是在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中国比如唐朝,大家说开放,是开放非洲阿拉伯可以过来唐朝,唐朝也是官方贸易,但是唐朝是不允许私人出海或者通过陆路贸易的,天宝二年更是禁止陆路贸易,也就是鼎鼎有名的丝绸之路

宋朝也是鼓励海外过来贸易,不鼓励和限制宋朝出海贸易,特别是远洋贸易

明朝不说了,更严

清朝对比唐朝,宋朝,明朝,不管是什么人身束缚更轻,对外出海也不如这些朝代严厉

乾隆五十三年,修改法律若农民佃户雇请耕种耕作之人,并店铺小郎之类,平时做其进食,彼此平等相称

一句话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大唐开放吗,你认为宋朝开放吗

真实历史上这么开放的唐宋之所以那么顾忌民众出海或者陆路到海外,就是忌惮,其忌惮之心,明朝如此,清朝如此

一个国家闭关锁国不仅仅指的是货物,还有文化

清朝有两点,第一鞑虏或者类似提法不许

第二反清的诗词文章不行

清朝出现过骂帝王无事的文章都没事

回到正题,不管是天工开物,几何原本,还是你学习西洋学问,清朝不限制的,而且清朝民间武器实际上拥有量高于以前朝代,比如枪支

这里面提一个朝代,元朝恐怕是唯一一个鼓励而不限制出海贸易特别是远洋贸易的,而且出台了鼓励政策


风中小草59


闭关锁国不是单指海禁政策,它的范围还包括路上等其它外交路线。

之所以海禁常常和闭关锁国伴随出现,是因为在闭关锁国里海禁是最具代表性的,是影响最严重的政策。

在清王朝开海一说中。如果单指表面的话,清王朝并没有一直开海,而是根据情况决定开海与否,且开海程度也是根据反清等危及统治地位的势力影响程度决定开海范围大小。

如果是深层面的理解的话,开海只是单独对于官方,统治者只是允许官方船队对外贸易。

所以说,开海只是有时候,并不能表示海禁的实施与否。同样开海也不代表闭关锁国为错误评价。


应南辰


清朝的衰败分水岭在乾隆时期开始:

1.康熙和雍正给乾隆造就了很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闭关锁国也和“吃的”的太饱,对外来事物需求量不大,所以没有危机感稍有关系。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得不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武器,因为中国没有水平制造,只能对外开放。

2.另外,华夏几千年来的封建阶级统治有关系。


Cat无名之辈


近年来,科技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也不断发展。我们国家也积极对外交流,与很多个国家建交,同样获得了大丰收,各方面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顺应时代潮流,国与国合作的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年清政府一再闭关锁国使的中国,落后了世界很多年,之后还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在皇帝的眼里,中国版图大,人口众多,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国过多来往。同时也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统治,于是盲目排外,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导致国家落后,还被炮火打开国家大门!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了之后,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国家已经落后世界超级多了。粮食产量和别国相比差剧十分的明显。各方面都落后一大截。我们国家的航海事业和造船业一直以来都是最发达的,然而却也在清代的时候慢慢衰落,最后竟然比不上别国,还被取代。科学技术也在在闭关锁国之中,全面落后于西方。优势慢慢转为劣势。

闭关锁国原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隔绝大陆人民与郑氏抗清力量交流,防止人民集聚海上;以后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在顺治、康熙年间,虽然禁海,但是沿海官名仍然和西方进行着交易,清朝在海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由于贸易中很多人留居海外,清政府害怕海外势力过于强大,再度南洋海禁。本来繁荣的景象再度萎缩。

到了乾隆统治的时候,清政府再度限制海外的一切贸易。到了乾隆22年,清廷下令:“(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这是清廷对外贸易政策的一大转折,即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这一年是1757年,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闭关锁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创。导致了中国之后很多年都处处被西方国家势力压制,各方面都十分的落后,局面一度十分的窘迫。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都是为了保护朝廷和国家的势力。再者就是中国经济一度十分繁荣,国力旺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国家首领盲目自大,一直有“天朝上国”的观念。过于自信,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

闭关锁国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家,但是也逐渐落后于别国,西方不断探索,寻求新资源,而清朝却故步自封,原地锁国,少有来往。由此阻碍了经济交流和发展,更加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前进。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弊大于利,别国都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却不愿意和世界接轨,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清朝政府没有追随发展潮流,失去发展交流的好机会。就是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王朝势力。但是最后却被炮火轰开大门,国家衰落,一片狼藉。之后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与世界接轨,顺应潮流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罩!




我想一直飞在天空


首先说一下:清朝开海并不等于开放。举个栗子:乾隆皇帝年间,外国使臣进献的贡品有眼镜,坐钟等,这些东西都是清朝人从来没见过的。还有溥仪年间的自行车,那时候只有皇上才见过自行车。而那时候的西方呢,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很长时间了。清朝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全世界都在围着他转。呵呵,何其可笑。其实乾隆时就有大臣进谏要向西方学习。但乾隆皇帝根本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国力强大,世界第一。西方蛮夷再怎么发展也赶不上大清。呵呵,真是鼠目寸光。直到西方列强拿着洋枪洋炮打过来了,清朝才回过味来。但为时已晚。近代侵略战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也是必然的。所以说清朝一直在闭关锁国,灭亡的命运也是在所难免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拥有更强的武器才有发言权!所以我辈当自强!!!


a收藏阳光


清朝前期模仿明朝实行闭关锁国,主要是为了应对台湾的反清势力,仅保留澳门一处通商。

收回台湾后曾经在雍正时期开放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由于‘洪任辉事件’清朝废除五口通商开始广州一口通商实行闭关政策。

总体来说虽然有开放政策,但是大部分时间闭关锁国。闭关的消极影响大于开放的积极影响,所以通常说清朝闭关锁国。


吾身独清


清朝的外贸,占世界的70%以上。他禁锢的是不合孔孟之道的西方思想,把科技看作末流小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