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也開海,為什麼被評價閉關鎖國?

大話史說


能夠問出這個問題,說明歷史真的還有太多解不開的東西。清朝是距離我們當代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當然也是最後一個。而它在很多國人眼睛裡最特別的不是它離我們很近,而是這個王朝是以滿族這個少數民族為統治集團的,這個現實從多爾袞入關開始,就讓傳統的一切以大漢民族唯上的明朝遺老遺少耿耿於懷,認為滿清當政,就是國破家亡。同時,這些迂腐的華夏觀還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而晚清時節,西方的堅船利炮敲開了本來徹底遵守和秉承儒家文化為主要國策的大清朝,更是讓諸如康有為,孫中山這些改革和革命的先鋒有了徹底否定清朝的藉口,所以,儘管大清朝基本上從未關閉貿易大門,卻遭到了完全的否定。那些人的理由就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認命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向世界敞開了帝國的大門,而晚明隆慶開關也是再一次的改革開放,但這些都被清朝毀了!是這樣嗎?所有的歷史檔案都證明,鄭和下西洋不過是二個目的,一個就是尋找建文皇帝,另一個就是宣示新的皇權正統,炫耀國威。只要你認同自己是天朝上國的屬國,就會給你冊封進爵。本質上,這個行為不僅不是開放國門,不是海上貿易,甚至可以說是打擊商人自由活動的空間,打擊陳祖義就是典型的不聽話就收拾你。而所謂的朝貢貿易,完全是劉備摔孩子刁買人心,市場上極其便宜的東西,如蘇木,花椒,咖喱等,一輛銀子可以買好幾斤,而只要進獻給皇帝,就是好幾兩一斤,一把倭寇指揮刀,二百文的價格,天朝會以十倍的價格送給人家,這一切,都是在彰顯天朝的富有和風範。然而,這種二百五的生意最後實在做不下去了,朝廷官員連工資都用這些上貢的東西支付,令他們苦不堪言。也正因為此,當有人鼓動成化皇帝再一次下西洋時,劉大夏一氣之下把鄭和寶船資料付之一炬!再說隆慶開關,哪裡是什麼全面開放,不過就是在漳州月港開了一條縫隙,進行極其嚴格的貿易,從而緩解日趨嚴重的走私。清朝從一開始就有海上貿易,只是在三藩之亂時康熙進行過海禁。後來的廣州十三行在國家經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實很多人說的清朝閉關鎖國不是指這個,而是說沒有全面開放,很多人都知道英國人馬格爾尼來天朝給皇帝過生日這件事,都認為乾隆皇帝昏聵老邁,錯開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如果不是他這樣,哪來後面的鴉片戰爭?設想很豐滿,歷史很骨感,一旦讓你穿越回到二百多年前,你就會發現這是你的一廂情願。因為整個清朝秉承的中華文化,不僅僅在清朝,在所有的朝代,都自認為是世界第一!就是朱元璋活到1840年照樣被人家打的屁滾尿流!不要再抹黑清朝了,抹黑清朝就是抹黑中華傳統文化。請停止這種讓人笑話的民族內鬥吧!





無法迴避的歷史


首先明之禁海政策與清之閉關鎖國政策並非是簡單的字眼上等同化的解析

事實上,明朝的禁海政策是極其嚴重的,但明朝並非是全面禁止海運,而是空有嚴格的禁海政策,但卻有東方海賊最多最鼎盛的時代。而清朝則是執行禁止外來船隻,只允許本國船隻貿易進港的嚴格政策。兩者是需要區別對待的。

一、明朝禁海令——一種保護官方貿易,禁止私貿的政策

是源於朱元璋早期,主要是針對敵對勢力,如殘元勢力、張士誠海上殘餘勢力、倭寇等。

宋元時期,高度發達的商業氛圍,導致了江南大量的農田被用來種植經濟作物(桑等),制約了人口的發展。而當元末戰亂時期,戰亂、動盪又制約了商業貿易的發展;朱元璋的集團裡,早期就集中了大量的社會菁英存在,因地處黃河與泗水的淮西地區,在宋元時期是戰亂地帶,同時也是黃河氾濫區,雖然商業氛圍相對北方較為濃厚,但士大夫們也深刻了解農業糧食的重要性。

因此朱元璋集團早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抑商政策的同時,也包含許多保護商業的律法,將商業不同於元朝那樣猖獗,將其抑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同樣早期的朱元璋禁海政策,多用於戰爭,是為了避免沿海居民成為“海盜們”的劫掠對象和援助對象。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福建、浙江、山東地區的禁海政策較為嚴格,而粵地、遼東地區的禁海政策相對寬鬆。(《抑商與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業政策》有非常詳盡的論述)

明成祖朱棣時期,則將這項政策擴大化,不再侷限於戰爭,而是擴大成為全面禁止民間私下對外貿易,即官方壟斷有限的海上貿易體系

朱棣及後來者執行的時間線:

朱棣先是殲滅明朝海域附近所有不服者(殘元勢力和其他勢力):

1、逃若在彼者,鹹赦前過,稗複本業,永為良民。若仍恃險遠,執迷不俊,則命將發兵,悉行剿戮,悔將無及
2、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明成祖朱棣永樂二年時的旨意,不久後鄭和下西洋,第一次是先到日本,用強大的武力鎮壓恐嚇住日本,隨後又進攻馬來西亞地區的舊港陳祖義等勢力。

爾後明朝的勢力擴張到安南地區,構建起安南交趾布政司,與舊港宣撫司形成鉗制形態,控制住整個南海地區後,朱棣再次頒佈“禁海令”:“不許軍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販豁番貨,違者依律治罪。

這些禁海令均是為了明朝官方的朝貢體系、及其背後的官方壟斷貿易體系而服務的。

1、又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殊域周咨錄》
2、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討交趾,北征沙漠,資用未嘗乏。比國無大費,而歲用僅給。即不幸有水旱,徵調將何以濟?——明宣德工部尚書黃福奏書
3、永樂,宣德年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餘年。府藏虛竭。——明英宗時期,司禮監上奏的奏書

其實明朝時期,“禁海”與“解禁”之間的爭論,無非就是官方壟斷化與民間私有化的爭論而已,這點是與清朝時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土木堡之變後,由於明朝的重心完全傾向於抵抗草原勢力,致使國家在海上的力量逐漸減弱,同時國營體制下的各種成本在不斷增加,如造船業、水手培養等;,同時官貿下的體制又過於剝削民間,壓低各種商品的價格,致使江南地區民憤不斷增長;以及官貿體制之下,過於僵硬化等等弊端,無法滿足海外需求等等。

因此在多重因素的主導下,明朝的私下海上貿易也是從土木堡之變後,蓬勃發展起來,如正德時期,有暹羅的船隻,以遭受到風暴,被迫漂流到明朝粵東,尋求庇護及商貿時,廣東巡撫直接准許其貿易,好獲取修船的貨值,同時徵收該船隻的賦稅。當時上報給禮部時,就連禮部都認可這種做法——“泛海客商及風泊番船”,非舊例所載、也非朝貢船,不應該屬於市舶司的職權範圍,也不屬於禮部的範疇,完全認可了廣東三司的做法

而嘉靖即位後,為了獲取資金,一邊又允許禮部、市舶司、福建三司、粵東三司一起合作,將絲綢等從廣州港販賣出去。同時又一邊為了防備倭寇,不斷重申“禁海令"。

到了明穆宗朱載坖即位,立馬就修改了嘉靖不斷重申的“禁海令”,乾脆執行起正德時期,允許小、中商船的海上貿易,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到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由於毀史的行為,致使了今天“隆慶開關”的資料極其少,只能從少量的資料從判斷,當時的隆慶開關,並非是全面廢除海禁,對於大型的商隊,尤其是有海盜性質的海商是全面嚴控的,同時,由於當時日本還在戰國時期,中土的大海商有與日本藩鎮勾結的現象,所以隆慶一朝依舊執行對日本的全面禁海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對南洋的開放是存在的,除了開了月港之外,如廣州港的開放一直是執行正德、嘉靖時期的政策,允許外來小船的貿易,但有禁止國內中、大型私人商船的對外貿易。

所以,明朝時期的禁海政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早期是為了制約反對勢力,而後雖然明面上是制約倭寇海盜,但實為是為了官方壟斷貿易與私人海上貿易之間的衝突。

從有限的資料顯示,明朝並非是全面閉關鎖國,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朝時期,也是東方海盜鼎盛的時期原因。

(明朝時期的海圖,據說連南極州部分都畫了進去,根據西方的研究說法,美洲和澳洲已經是很正確的了)

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三部曲

一、順治入關及康熙時期的禁海政策

清廷這個時期執行的禁海政策,主要是為了防備反對勢力,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的遺明勢力,如臺灣的鄭成功、粵地的沿海漁民等等。

1、沿海居民遷入內地50裡,禁止出海捕魚和貿易。——康熙元年,那時候康熙還未親政。
2、不準閩粵二省船隻過洋——康熙十年(1671)重申海禁

隨著康熙時期的大一統行為,以及國內民心傾向於安穩,之前大量的反對勢力的衰亡。清廷所執行的嚴格禁海令也逐漸被廢除。

二、康熙時期的廢除海禁政策及朝貢政策:

到了康熙中後期,清朝的海上貿易逐漸恢復,事實上,清朝施行開海的時間從康熙元年時就已經開啟了,以天津港、遼東地區的港口、及朝鮮境內的港口(清朝早期,在朝鮮是有駐軍的)。

如公元1656年順治時期,就准許荷蘭(大弗朗機)”八年一次來朝“,隨後又於康熙一年(1663年)”著二年來貿易一次“。

隨著南明勢力、及其他反對勢力的不斷萎縮,及當時清政府管轄的三藩不斷控制住了南方沿海各省,雖然一面將沿海居民不斷內遷,甚至修建溝壑,制定了越過溝壑必死的殘酷政策,但為了獲取軍費,在一些特定的港口出,清政府及其統治下的各藩王勢力,依舊執行對外貿易的政策。

因此到了1668年時,對於大弗朗機(荷蘭)、小弗朗機(葡萄牙)的海上貿易,雖然只允許“船不許過三隻,每船不許過百人

”,但也廢除了無時間限制(侷限於廣州港)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清政府,並不同於明朝時期出現的官營與私營之間的紛爭,反而一邊不斷限制西洋人的朝貢,一邊又放寬西洋人在南方的貿易地點;同時又一邊禁止國內出海對外貿易,一邊又開設貿易處、紅夷館,准許西洋人進入海港貿易。

如:清康熙時期,一邊是不斷重申大弗朗機人(荷蘭)“兩年朝貢一次”的政策,一邊又於1684年,在廈門設立”洋行“,隨後又修改了大弗朗機人的朝貢時間,改為“應準五年一次”,但又准許其建立“貿易處所止許在廣東福建兩省”

1、於1686年在廣州設立十三行,由國內勢力、商人分別經營進出口貿易,並代納稅銀。
2、1688年時,設定海(舟山)城外道頭街西,建紅毛館一區,除了澳門、香港、廣州港外,舟山也成為其中一個對外商船停泊與中轉貿易之地
3、根據日本史書的統計,這段時期——大抵內地價一,至倭(日本)可易得五,及回貨,則又以一得二。
4、”朕南巡時,見船廠問及,鹹雲每年造船出海貿易者,多至千餘“——康熙
5、”民內有耕桑之樂,外有魚鹽之資,商舶交於四省,遍於占城、暹羅、真臘、滿剌加、悖泥、荷蘭、呂宋、日本、蘇祿、琉球諸國。”——《姜先生全集》記載康熙二十三年時的場景

三、清朝閉關鎖國之政策——源於一種殖民統治心態

康熙時期,一邊允許海上貿易,一邊又制約本土參與海上貿易。其主要因素就是制約本土勢力的發展

1、“私自出外境及違禁條和下海、均以通賊論處斬”《大清律例》
2、 “凡官員兵民私自出海貿易及遷海島居住耕種者,均以通賊論處斬” 、“凡官吏士兵私自與海外諸島交易或出洋者,亦以反叛通敵論罪” 、“凡國人在番託故不歸復偷漏 兵津關津》
3、“凡久居海外苦必處以死刑,而且要由當地長官遣送回國,就地正法。”——康熙十二年時的詔書

康熙時期,所要面對的並非是一個大一統、穩定的帝國,西北的準格爾部、南方人民反對清朝時期的“文字獄”、“剃頭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和收復臺灣時,大量的南方人為了逃避戰爭,不斷離開中土,逃亡南洋等地區。

而滿人由於對海域的天生恐懼感,又制約了他們無法對海軍進行全方位的操控,為了能達到控制軍、民,故而施行了殘酷的禁止本土國民參與海上貿易體系中,甚至對逃往海外的軍民,施行了視之為“棄民”的政策,完全摒棄掉明朝時期的平定和招撫政策

這點在康熙時期最為典型

在平定三藩和收復臺灣之後,清康熙政府是先後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四大海關,不管是南洋、還是西洋、或是日本都是全方位的開放

可當發現大量南方人民外逃之後,於康熙五十五年時,康熙又頒佈了禁海令,禁止南洋的海上貿易。但這份禁令主要是面對本土人民,而非是全面禁止,對於外來的船隻依舊保留其貿易的權利。

同時又構建大量的炮臺和岸上防禦體系,來阻止本土“海寇”和本土居民的外逃,以及防備西洋人的滲透。

雍正時期,有閩、粵地區的官員上奏,兩地區的山多地貧,人口的暴增可能會導致民亂,請求繼續開海後,雍正皇帝是廢除了康熙晚年時的南洋禁海令,重啟了閩、粵、江、浙四大海關,但又不斷下旨重申構建炮臺等岸基防禦體系,以及不斷重申禁止本土人民參與海上貿易,限期必須返回本土等

此等貿易外洋者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聽其任意去來……輕去其鄉而飄流外國者愈眾矣。嗣後應定限期 ,若逾期不歸 ,是其人甘心流移他方, 無可憫惜朕意不許令其復回內地” 、“其從前逗留外洋之人不準回籍。”——雍正下的旨意

四、乾隆的閉關鎖國政策

若說順治、康熙、雍正時期的還未進行閉關鎖國,只是執行殖民統治下的海上貿易體系的話,那麼乾隆朝就是真的閉關鎖國了。

乾隆時期,國家已經趨向穩定,尤其是歷經了康熙與雍正的不斷努力之下的政策,沿海人民不再傾向於對海外的擴展,本土內部的大量原始森林和南方區域的開發,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如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西的區域內,大量的移民填充,使得礦產、糧食的產量不斷增長,而海上貿易所產生的利益不再是政府收入的大頭

其實這點是清朝閉關鎖國與明朝“禁海令”的最大區別:即:1、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2、政府是否過多參與其中

清政府從入關啟就沒有過多參與海上貿易,而是開設口岸,對海上貿易進行徵稅。而明政府是從朱棣時期開啟,政府就過多參與了海上貿易體系中。

所以當乾隆時期,歷經了明末、清初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土,出現了一種貨幣已經飽和的假象,同時糧食的產量和人口比例的輕負荷發展,這種假象迷惑了乾隆皇帝及整個帝國。

這段時期,

清政府主要防備的是西洋勢力的滲透,以及其背後的本土民眾外逃的現象

所以當乾隆二十二年南巡時,乾隆在蘇州親眼看到外商船隻絡繹不絕,而本土民眾在與商船的貿易時上下的身影,尤其是乾隆五年時,傳入本土的南洋“棄民”被西洋人屠殺的事件,加深了乾隆對外部勢力滲透和本土民眾外逃的擔憂。

因此當即下了諭旨:以海防重地規範外商活動為理由,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廢除了閩、江、浙三大海關,之保留了粵地(廣州港)這一對外海關體系。

“本年來船雖已照上年則例辦理,而明歲赴浙之船,必當嚴行禁絕。……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豫令粵關,傳諭該商等知悉。……令行文該國番商,遍諭番商。嗣後口岸定於廣東,不得再赴浙省”——《清史稿》

這份只是乾隆皇帝的諭旨,並非完全代表整個清政府的意願,但隨後“洪任輝案”的爆發,揭開了清帝國內部貪腐的情況後,整個帝國開始全面執行了乾隆皇帝的旨意,只保留了廣州港這一對外海關。清政府步入閉關鎖國的政策之中。

直至“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馬戛爾尼單方面提出的條件,違背了東方皇權、地權、宗教的意向,致使了整個清帝國中樞的極其憤怒,最終乾隆及嘉慶早期,清帝國嚴格遵循只放開廣州港海關,且全面禁止西洋人進入中土的政策。

1.派遣駐北京人員管理中英貿易。
2.允許英國商船至寧波、舟山及兩廣、天津地方收泊交易。
3.允許英國商人比照俄國之例在北京設一商館以收貯發賣貨物。

4.要求在舟山附近小海島修建設施,作存貨及商人居住。
5.允許選擇廣州城附近一處地方作英商居留地,並允許澳門英商自由出入廣東。
6.允許英國商船出入廣州與澳門水道並能減免貨物課稅。
7.允許英人傳教至次年。

(第一點就違背了京城不允許駐紮外來勢力的東方皇權意識,而天津作為防禦體系中最重要部分是不可能放開的(就連明朝都不會放開),而割讓舟山的想法,等同於違背了東方地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傳教和自由進出廣東那更不可能了,這點完全違背了自主防禦。)

五、嘉慶及之後的開禁及反對

在嘉慶即位後,清帝國中樞也出現了類似明朝時期的探討是否開海的討論,以閩、江、浙地區為主導,以漕運日漸虧負,請求允許本土海運的建設,而反對者多為既得利益者,如廣州港的十三行和漕運途徑的各省份、以及漕運內部既得利益者。

反對者最為經典的理由就是:漕運中擁有了一萬三千多旗丁(八旗部隊),以及附屬於漕運的數十萬水手(誇大之詞,最多也就十萬之下),若是開了本土海運,這數十萬的生計就無法得到保證;同時若是開了海運,那麼還要面對本土逃民,以及西洋海船襲擊的可能性。

因此嘉慶時期的探討,是隨著運河的吞吐量一直在波動著,但是這個時期,清帝國的人口基數的增長與糧食產量的負相關,致使了清政府反而加強了對外貿易體系的制約,將糧食納入了禁止出口之列。

同時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此時的清政府也如同明朝時期,逐漸過多參與到對外海上貿易體系之中,如全面禁止茶葉私下貿易,將茶葉列入廣州十三行的貿易體系中。

事實中,嘉慶之後的清朝歷代皇帝,也一直陷入開禁與否之中,同時也一直延續乾隆和嘉慶皇帝制定的嚴格閉關鎖國的政策之中。

直至到太平天國起義,清中央政府在南方的糧食產量和財政收入匱竭(漕運崩潰),同時大量的軍費和旗人的消耗不斷增長,且這個時期北方的糧食種植(尤其是漢人對內蒙的滲透)已經滿足了北方的需求,以及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減弱;清政府並未對日本和朝鮮等屬國禁運等等因素的綜合之下,北方的山東、上海、天津等港口開始取代南方各港口。

總述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並非是全面禁海,其政策主要是禁止與南洋的貿易,和對西洋人的交往,對於日本和其屬國朝鮮、琉球等地的貿易並未全面禁止,而是施行了朝貢、民間的嚴格貿易政策。

而明朝的“禁海”政策也並非是全面禁海,而是官方貿易與私人貿易體系之間的鬥爭,同時明朝是禁止與戰亂時期的日本貿易往來,但不禁止與南洋之間的貿易。

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吸收外來科技及文化之上

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完全覆蓋的、全面性的,是完全執行一種“愚民”的軍國主義帝國制度,對於外來的科技和文化是持有一種天然的敵對方式,這點是與明朝剛好相反。

而到了嘉慶剿滅和珅,扶持了漢臣參與中樞之後,最為典型,當時的漢臣以“經世致用”的儒家思想之一為宗旨,在京城等地組建其非正式的詩社,不斷擴大影響,因此到了道光時期,以林則徐、魏源為首的清代思想啟蒙家不斷湧現,提出了"睜眼看世界"的言論,才讓晚晴時期,清政府接受西方科技及文化。

而在漢臣未獲得參與中樞權利之前,清朝雖然與海外進行貿易,但對於海外的滲透是執行極其嚴格的政策,如紅夷館的政策之一,就是禁止西洋人離開駐地,而本土人民不允許直接接觸到紅夷,違抗者皆殺。

【而明末,當本土文人接觸到西方文明之後,西方的宗教、文化、科技就獲得了不斷滲透機遇,士大夫和民間也在不斷探究東西方之間的各種學說。

甚至崇禎時期,明政府在對抗滿清之時,連所謂的面子都不需要顧忌,直接僱傭小弗朗機人(葡萄牙人)僱傭兵參與戰爭;到了南明時期,為了獲取西方文明的全面支持,南明政府中,皇后和皇太子、士大夫大都皈依天主教,大規模運用、吸收西方科技】。

這點是清與明對外的最大的區別。其實也是儒家思想中,道德論與經世論之間的區別。

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除。


史之為用


總的說來,清政府對西方各國基本採取閉關政策,即對外貿易的限制政策,但時松時緊。隨著康熙以後農業生產的逐步恢復,工商業發展起來,清朝的對外貨易比以前更發達了。

康熙時,江,浙,閩,粵四地的開關和雍正時中俄恰克圖條約的簽訂,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在當時,中國與俄羅斯,朝鮮,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某些資本主義國家都有頻繁的商業往來,輸出的商品一般以棉布,絲綢,鐵鍋,茶,糖為大宗,進口的商品則是呢絨,嗶嘰布,玻璃,珊瑚和各種香料,海味等奢侈品。在嘉慶以前,清朝在國際貿易上始終保持出超(貿易順差)的地位。

但是從諸多史料來看,清政府的閉關政策,是與中國比較穩定的小農經濟是適應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但清政府並非完全閉關,對外貿易有時還有照顧外商之意,乾隆皇帝給英皇敕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須之物,是以加恩體恤。

清朝政府施行閉關政策的目的是怕外國商人與沿海人民往來,在沿海各地滋擾生事,所以也要對外商加以種種限制。

順治時,東南沿海一帶的人民在鄭成功領導下進行抗清鬥爭。為了防範人民的反抗,清政府施行海禁,嚴禁人民下海,又禁佛郎機人不許入廣東省會,荷蘭之入貢者亦只令在館貿易。當時對外通商的囗岸只有澳門一地。

康熙時,清政府雖然開關與外國貿易,但對外國商船的活動極為注意,對逗留外國的中國人也防範極嚴。可見康熙對西方殖民者始終是懷有戒心的。隨著當時海上商業的發展,清朝政府對外貿易的限制也日益嚴格,清朝的閉關自守,最突出的表現是在乾隆,嘉慶時期。

清朝政府對外貿易的限制政策,對於殖民主義者在中國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使中國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性,這是人為地削弱,封鎖商品的對外銷路,不利於商品生產與經濟的發展。


皖北隱士


清朝沒有閉關鎖國

閉關鎖國本身英國或者說西方按在清朝頭上的

簡單幾句話說,清朝康熙時期主要處於封鎖臺灣的鄭氏的目的,另外一個主要乾隆時期,所謂一口通商

康熙即使封鎖臺灣時期也沒有完全斷絕貿易,統一之後很快恢復了對外貿易

說清朝閉關鎖國主要是馬嘎爾尼,這個使團是1792年10月從倫敦出發的,大家還記得我們上學歷史課本里面一個使者跪著給乾隆的畫像嗎,這幅畫出版時間是1792年9月14日

在看另一個時間乾隆一口通商發佈是1757年,所有人不清楚之所以人認定清朝閉關鎖國就是很多所謂專家發文章說乾隆關閉了江,浙,閩,三個海關,僅僅留下廣州

這些所謂學者大多數早年的,後世學者查閱故宮檔案,比如上喻檔,清高宗實錄等,發現了當時的聖旨,沒有閉關喻令

清朝四個海關,粵海關管理西洋南洋貿易,其餘三個海關管理人員日本,朝鮮,琉球東洋貿易

這三個海關在乾隆,嘉慶道光時期一直有序運轉,貨物進出正常有序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茶葉全部來自中國南方,運到波士頓之前在倫敦庫房裡囤積了兩三年,這時候已經是一口通商之後,所以清朝和全球貿易聯繫緊密有序

網絡上出現的清朝不允許中國商人出去貿易,也是錯誤的

乾隆嘉慶時期蘇商出國採購,出船十三艘年採購銅九十八萬斤,採購銅礦既賣官方也賣給民間,同樣閩商也允許採購銅回國交易

清朝所謂的一口通商實際上是中國的特色

清朝不存在閉關鎖國,但是可以對比宋朝

宋太宗興平元年設立榷易院,外貿全部收歸政府專賣,全國只設立廣州,明州也就是寧波,杭州三個市舶司,所有外貿都在市舶司進行

宋徽宗時期市舶司全部收歸中央

還有宋朝對於遠洋出口嚴格控制,清朝確實允許商人出外貿易,不過有限制,比如三年不歸,不準在回原籍,只許承載五百石一下船隻往來行走,對商品進出口有限制禁止大米出口,鼓勵大米進口等

最後清朝實際限制只允許在廣州貿易的可能就是英國,因為乾隆一口通商到道光二十年,六十年時間,南洋地區也允許在閩海關貿易,南洋地區實際上等於允許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

閉關鎖國提法就有問題,在中國的貿易歷史中,基本上都是以官方貿易,或者稱呼是在官方控制下的對外貿易

中國比如唐朝,大家說開放,是開放非洲阿拉伯可以過來唐朝,唐朝也是官方貿易,但是唐朝是不允許私人出海或者通過陸路貿易的,天寶二年更是禁止陸路貿易,也就是鼎鼎有名的絲綢之路

宋朝也是鼓勵海外過來貿易,不鼓勵和限制宋朝出海貿易,特別是遠洋貿易

明朝不說了,更嚴

清朝對比唐朝,宋朝,明朝,不管是什麼人身束縛更輕,對外出海也不如這些朝代嚴厲

乾隆五十三年,修改法律若農民佃戶僱請耕種耕作之人,並店鋪小郎之類,平時做其進食,彼此平等相稱

一句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大唐開放嗎,你認為宋朝開放嗎

真實歷史上這麼開放的唐宋之所以那麼顧忌民眾出海或者陸路到海外,就是忌憚,其忌憚之心,明朝如此,清朝如此

一個國家閉關鎖國不僅僅指的是貨物,還有文化

清朝有兩點,第一韃虜或者類似提法不許

第二反清的詩詞文章不行

清朝出現過罵帝王無事的文章都沒事

回到正題,不管是天工開物,幾何原本,還是你學習西洋學問,清朝不限制的,而且清朝民間武器實際上擁有量高於以前朝代,比如槍支

這裡面提一個朝代,元朝恐怕是唯一一個鼓勵而不限制出海貿易特別是遠洋貿易的,而且出臺了鼓勵政策


風中小草59


閉關鎖國不是單指海禁政策,它的範圍還包括路上等其它外交路線。

之所以海禁常常和閉關鎖國伴隨出現,是因為在閉關鎖國裡海禁是最具代表性的,是影響最嚴重的政策。

在清王朝開海一說中。如果單指表面的話,清王朝並沒有一直開海,而是根據情況決定開海與否,且開海程度也是根據反清等危及統治地位的勢力影響程度決定開海範圍大小。

如果是深層面的理解的話,開海只是單獨對於官方,統治者只是允許官方船隊對外貿易。

所以說,開海只是有時候,並不能表示海禁的實施與否。同樣開海也不代表閉關鎖國為錯誤評價。


應南辰


清朝的衰敗分水嶺在乾隆時期開始:

1.康熙和雍正給乾隆造就了很好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閉關鎖國也和“吃的”的太飽,對外來事物需求量不大,所以沒有危機感稍有關係。清朝後期的洋務運動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得不對外開放,吸收外來先進武器,因為中國沒有水平製造,只能對外開放。

2.另外,華夏幾千年來的封建階級統治有關係。


Cat無名之輩


近年來,科技不斷髮展,世界經濟也不斷髮展。我們國家也積極對外交流,與很多個國家建交,同樣獲得了大豐收,各方面實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順應時代潮流,國與國合作的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當年清政府一再閉關鎖國使的中國,落後了世界很多年,之後還經歷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在皇帝的眼裡,中國版圖大,人口眾多,自給自足,不需要與外國過多來往。同時也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朝統治,於是盲目排外,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導致國家落後,還被炮火打開國家大門!

明朝以前,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到了之後,尤其是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我們國家已經落後世界超級多了。糧食產量和別國相比差劇十分的明顯。各方面都落後一大截。我們國家的航海事業和造船業一直以來都是最發達的,然而卻也在清代的時候慢慢衰落,最後竟然比不上別國,還被取代。科學技術也在在閉關鎖國之中,全面落後於西方。優勢慢慢轉為劣勢。

閉關鎖國原本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隔絕大陸人民與鄭氏抗清力量交流,防止人民集聚海上;以後則著重防禁“民夷交錯”,針對外國商人,以條規立法形式,嚴加限制對外貿易。在順治、康熙年間,雖然禁海,但是沿海官名仍然和西方進行著交易,清朝在海外貿易中的優勢地位是十分明顯的。但是由於貿易中很多人留居海外,清政府害怕海外勢力過於強大,再度南洋海禁。本來繁榮的景象再度萎縮。

到了乾隆統治的時候,清政府再度限制海外的一切貿易。到了乾隆22年,清廷下令:“(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這是清廷對外貿易政策的一大轉折,即針對外國資本主義勢力而厲行閉關政策,只准在廣州一口貿易。這一年是1757年,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這一命令,標誌著清政府徹底奉行起閉關鎖國的政策。而乾隆的這道聖旨常被視為是導致近代落後於世界的原因之一。

閉關鎖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重創。導致了中國之後很多年都處處被西方國家勢力壓制,各方面都十分的落後,局面一度十分的窘迫。明朝海禁和清朝閉關鎖國,都是為了保護朝廷和國家的勢力。再者就是中國經濟一度十分繁榮,國力旺盛,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得國家首領盲目自大,一直有“天朝上國”的觀念。過於自信,清朝統治者期望維護極權統治的心理觀念是“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 。

閉關鎖國是一種地方保護主義。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護國家,但是也逐漸落後於別國,西方不斷探索,尋求新資源,而清朝卻故步自封,原地鎖國,少有來往。由此阻礙了經濟交流和發展,更加阻礙了中國社會的前進。雖然起到了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弊大於利,別國都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中國卻不願意和世界接軌,導致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之一!

清朝政府沒有追隨發展潮流,失去發展交流的好機會。就是想要維護自己的統治王朝勢力。但是最後卻被炮火轟開大門,國家衰落,一片狼藉。之後經歷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與世界接軌,順應潮流發展才是最好的保護罩!




我想一直飛在天空


首先說一下:清朝開海並不等於開放。舉個栗子:乾隆皇帝年間,外國使臣進獻的貢品有眼鏡,坐鐘等,這些東西都是清朝人從來沒見過的。還有溥儀年間的自行車,那時候只有皇上才見過自行車。而那時候的西方呢,已經開始工業革命很長時間了。清朝一直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全世界都在圍著他轉。呵呵,何其可笑。其實乾隆時就有大臣進諫要向西方學習。但乾隆皇帝根本不屑一顧,認為自己國力強大,世界第一。西方蠻夷再怎麼發展也趕不上大清。呵呵,真是鼠目寸光。直到西方列強拿著洋槍洋炮打過來了,清朝才回過味來。但為時已晚。近代侵略戰爭加速了清朝的滅亡,這也是必然的。所以說清朝一直在閉關鎖國,滅亡的命運也是在所難免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擁有更強的武器才有發言權!所以我輩當自強!!!


a收藏陽光


清朝前期模仿明朝實行閉關鎖國,主要是為了應對臺灣的反清勢力,僅保留澳門一處通商。

收回臺灣後曾經在雍正時期開放過一段時間,但是後來由於‘洪任輝事件’清朝廢除五口通商開始廣州一口通商實行閉關政策。

總體來說雖然有開放政策,但是大部分時間閉關鎖國。閉關的消極影響大於開放的積極影響,所以通常說清朝閉關鎖國。


吾身獨清


清朝的外貿,佔世界的70%以上。他禁錮的是不合孔孟之道的西方思想,把科技看作末流小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