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個疑問,朝堂上到底是滿語為主還是漢語為主?為什麼?

鐵托boss


滿清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皇太極伊始到宣統帝,一共歷經了十一位皇帝,該朝代一共存在了有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在這二百七十六年的時光中,這個朝代有昌盛的時候,也有落寞的時候,而最重要的是,它將中國的版圖擴大了很多,若不是康熙時期的努力,若不是晚清時期左宗棠對於新疆的收復,如今的中華土地說不定還沒有這麼大。

大清建國史

在十七世紀初的時候,也就是在萬曆四十四年的時候,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與明朝分庭抗禮,建立了政權,自稱為大汗,將自己的國號定位“大金”,從意思上便是延續了當年宋、元、金時期的女真祖先國號。可在後來,這個政權的國號便從之前的“大金”改為了“清國”,史稱“大清帝國”。

在滿清的朝廷上究竟用什麼語言?

其實在最初、也就是在滿人剛剛統一中國,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候,他們在朝廷上開會都是使用滿語的,但是後來因為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他們慢慢的從滿語轉化為了漢語。

人口基數

畢竟就當時滿人和漢人的人數進行對比,漢人的人數是遠遠的超過滿人的,如果一直使用滿族語言,而不使用漢語,是無法從根本上融入到這個國家,無法從根本上了解該怎麼去統治這些百姓的。這就好比一個人從異國他鄉來到了外國,雖然經過他的努力已經成為了這裡的首富,但是為了能夠在未來更好的進行發展,他就得去學習當地的語言,當地的風俗,以及當地的文化。畢竟,雖然他掌握著很多的資源,他手裡有很多的金錢,但他的生存環境中都是外國語言、外國的文化,所以他為了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和發展下去,就要去尋求改變,尋求創新。總的來說,這樣的局面有種“少數服從多數”的味道,也有“入鄉隨俗”的意思。

馬背上打天下,漢書裡治天下

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種概念和兩個範疇,一個可能只要依靠單純的武力,單純的兵力進行鎮壓,而另一個則需要很多複雜的東西去驅使。所以說,為了能夠在打下了天下後很好的治理,滿人則必須要去學習有關這方面的漢人書籍,而為了能夠看懂這些漢人書籍,皇帝便要去學習漢語,這就使得皇帝會有一個漢語老師;這一系列的連鎖使得在無形中將漢語的地位提高了,雖然在初期的時候,一些滿人的貴族會看不起漢人的東西,畢竟就按他們的理論來說,漢人的天下都是依靠我們的戰馬和馬刀得來的,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可過不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覺得“真香!”,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皇帝都讀了漢書,識了漢字,如果作為臣子的不去學習,則會很難揣摩皇上的聖意,難以引起皇上的興趣和關注,這就自然而然不會有升遷和發達的機會。所以,漢文化在清廷中流行,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皇帝的喜歡帶動了臣子的喜歡,畢竟“投其所好”的小把戲,不僅僅漢人深知,滿人貴族們也是知道的。

綜上所述,清廷在最初的時候是在朝廷上講滿文、說滿語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滿漢的融合後,就慢慢使得漢語在清廷中流行,成為當時較為主流的語言。這不僅是易於統治,也有利於滿清皇帝更加了解和統治這片漢人基數眾多的土地。


木劍溫不勝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大清朝從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滿語,所以千萬不要被現在的清宮影視劇給誤導了。那裡面無論是滿人還是漢人,都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可是沒有辦法呀,影視劇如果都說滿語,誰看得懂呢?

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那個時候開始,滿人說滿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後期,隨著大量漢族官員進入政府高層,滿族皇帝才慢慢學會說漢語。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見滿族官員時,彼此的交流還是以滿語為主。

為什麼漢人有上億人口,滿人充其量也就幾百萬人,漢語卻不能成為朝堂的正式語言呢?說起來,還是清朝政府對漢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們知道,明末清初時,清朝軍隊馬踏中原,殺戮無數,到處鎮壓反抗,什麼揚州十日,什麼嘉定三屠,都是為了迫使漢人屈服。

在建立全國政權後,滿清的統治者更加害怕漢人的反抗,他們知道,如果要漢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壓制他們,而把滿語定為官方語言是再合適不過的舉措了。一些漢族官員為了擠身上層,只能去學習滿語,這樣一來,原有的強烈反抗清朝的意識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滿語,也是出於保密的需要,當然這也是為了防著漢族官員。早期的一些對外條約,都沒有漢文版,比如清朝與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

只是到了清朝的後期,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他們對於滿語感到十分別扭,也覺得特別難學,紛紛學說漢語,才倒逼著滿清政府開始把漢語的使用提上議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皇帝,他當初接見英國朝見的使者,用的就是漢語翻譯。

但是,在大朝會或者重大節慶日上,皇帝是一定會說滿語的,絕不能說漢語,因為說漢語會被為是對祖宗的不敬。而且在這樣的場合,皇帝一旦說漢語,肯定會有滿族大臣跳出來強烈反對。滿族大臣跟漢族大臣不一樣,漢族大臣往往在發表意見時會瞻前顧後,而滿族大臣秉承自努爾哈赤以來的傳統,有什麼就說什麼,不會有所顧忌。

由於清朝皇帝的漢語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時候會寫錯字,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承認自己寫錯了,所以往往將錯就錯。典型的如康熙寫的避暑山莊的避字,就是一個錯字,很多人都看出來了,但是誰也不敢說。

總之一句話,大家不要被現在的清宮劇給誤導了,在清朝的時候,不是滿族官員上趕著學漢語,而是漢族官員上趕著學滿語。因為學好了滿語,不僅能夠很好的和上層人物交流,有時還能得寵呢。最著名的是張英、張廷玉父子,能力最強,最得康熙皇帝寵信,因為他們能說流利的滿語。清朝末年,滿族官員集體腐敗,以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官員上位,才使得漢語慢慢成為了主流。


參考文獻:《清史十六講》、《正說清朝十二帝》、《清帝傳奇叢書》


小小嬴政


先說答案:清朝建國初期,滿語是官方語言,尤其是在處理行政事務上地位突出,隨著,滿漢文化的交流,滿語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沒有滿文之前,金國女真人仿造漢語創立了大字和小字兩種女真文字,這是滿文的基礎。後來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既不利於滿族社會的交往,對於滿族人的統一大業也沒有幫助。所以努爾哈赤對這件事情表達了不滿,當時他就說:

漢族人念漢字,不管是學沒學過漢文,都可以聽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學沒學過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們滿族人,說話要說滿語,寫字卻要寫蒙古語,為什麼你們會覺得我們滿語的編寫,會比別國的語言更加困難呢?

所以在萬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時候,努爾哈赤手底下的學者創立了最早的,沒有圈點的滿文,一般叫做老滿文。

到了皇太極執政時期,又對老滿文做了修改,成為了後來比較成熟的滿語。

清兵入關之後,滿文在清朝被定義為國書,清朝政府也很重視滿足語言的規範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時期也編進了大量的教材和詞典。這些詞典的問世,一方面對滿語起到了規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滿語的普及和推廣。

清初時期,在生存領域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滿語仍然是滿族人的主要的交際工具。但是隨著滿族和漢族民族交往的加強,滿族人開始越來越多的學習漢語和漢族的文化。為了避免被漢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極就曾告誡過大臣說,金國皇帝,就是因為提倡穿漢族衣服,學習漢族禮儀,最後導致了亡國的後果。因此王爺貝勒們必須要互相告誡,讓後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開國之初,滿語被朝廷定為國語,官員的升遷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譯等方面,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鞏固滿文的地位。努爾哈赤時期確定了使用滿文書寫公文的制度,皇太極時期規定所有的文書只能使用滿文,到了順治時期,由於需要要處理大量的漢族事務,文件中才開始同時出現滿文和漢文兩種文字。

有趣的是一開始在訴訟的時候公文必須使用滿文,這個規定讓很多司法領域的漢族官員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間,因為漢族官員看不懂刑事筆錄,沒有辦法在判斷案件的時候給出有力的意見,最後只能隨大流,別人說怎麼判他們就怎麼判,成了擺設。這樣對於司法公正絕對是一個傷害。為了糾正這個問題,後來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漢語。

除了官方文件,滿族文字還被用來翻譯漢語經典著作,書寫家譜等等。那些傳授滿文的先生們還經常使用滿語來講小說,內容有《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等等,甚至在春節的時候寫對聯也使用滿文。

此外政府對於八旗子弟尤其重視滿語教育,他們先後在各地設立了學校,比如在順治年間的時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歲以上必須要入學學習滿文,當時叫清書。

順治皇帝多次強調教授學習滿語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軍事訓練中非常的普遍。

說來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在位的宣統年間,還在使用滿語口令操練軍隊!

清朝政府為了進一步鞏固滿語的地位,還把滿族文字作為科舉科目之一,對於滿語不合格的人進行懲罰,滿語水平的高低成為官員升遷或者降職的標準。在雍正4年,大學士徐元夢因為翻譯奏章錯誤被革職。在雍正7年又宣佈,八旗漢軍如果不能夠用滿語回答問題,就會很難得到升遷和任務。乾隆皇帝還專門指派官員來監督滿族王公子弟學習滿語,每年舉行兩次考試,如果不懂滿文就不能當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員就因為不懂滿語而辭職,比如乾隆年間的戶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撫達都就是因為年紀大了,學不好滿語,只能辭去巡撫的官職。

儘管統治者下了大力氣來扶持滿語的生存和發展,但是隨著滿漢交往的密切,經過了滿漢共存的雙語階段之後,滿語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關之後北京旗人裡面既懂漢語又懂滿語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夠說漢語,而在民間無論是滿族還是漢族都使用漢語交往。到了乾隆年間滿語已經淪為了第二語言,到了嘉慶初年,北京已經形成了不能翻譯甚至不認識滿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後,滿語逐漸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漢語取代。

從官方到民間,漢語逐漸在各個方面全面取代了滿語;從地域來看,拋棄滿語使用漢語的過程呈現從南向北的趨勢;從時間上來看,雍正和乾隆年間是滿語和漢語同時使用的過渡期。到了嘉慶皇帝之後,漢語逐漸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到了鴉片戰爭的前夕,關內的滿人基本上全部放棄了滿語。

在歷史上,漢族經歷了多次的軍事征服,宗教傳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統治,但是漢語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戰的權威性和強大的穩定性,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難擺脫對漢族對漢語漢字的依賴,都會或多或少被影響,甚至被同化。滿語雖然曾經成為國語,但是也難以逃避這樣的歷史命運。


鐵錘文史


滿清入關之後,就一直在漢化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化的程度越來越深,其實滿清漢化在清朝乾隆時期就已經很嚴重了。關於滿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說滿語還是漢語,下面從幾個方面來看看。

奏摺和詔書

無論是傳位詔書,還是一般的普通詔書,或者奏摺都有漢字寫的。若是滿清朝堂只能說滿語,如果遇到需要念出來這些東西的情況,那麼是不是在唸這些東西的時候要用滿語念出來?那麼只能說念這東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還得實現精通漢語和滿語,不然根本翻譯不好奏摺的原意,貌似滿清的宦官進了宮並沒有說都要學滿語吧?官員也沒有要求說要學習滿語吧?



官名或者話語的漢化版本

滿清漢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證據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話語的漢化版本。比如:一爾希哈番。這就是一個音譯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輕微罰俸的意思。這些詞能在史料中出現,可見滿清的朝堂是一開始還是有說滿語的存在,所以才有了這些漢字音譯版。之後隨著漢化的加深,這些音譯版的詞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漢語詞語了。如果滿清朝堂用滿語交流,那麼怎麼會在清亡後不久這些詞語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變

滿清的皇族分為兩種,一種是努爾哈赤的兄弟伯叔稱為“覺羅”,一種是努爾哈赤本支稱為“宗室”。“宗室”的人錄入“黃冊”,“覺羅”的人錄入“紅冊”,然後再每隔一段時間就彙編入“玉牒”。而玉牒這東西本來是滿文書寫,嘉慶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繕漢文版,名曰“星源吉慶”,而且還規定以後不再繕錄滿文本。連滿清皇室的宗譜都用漢字來繕寫了,那麼滿清的朝堂還有用滿語交流的必要嗎?難道說著滿語寫漢字?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總之滿清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是漢語和滿語並存於朝堂之上,這時候滿族官員多,當然是滿語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滿語慢慢地在朝堂變成只有極少數人在說,甚至沒有人在說。無論皇帝還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滿語雖然沒有消失,像是薩滿這些基本上就是用滿語,但是會使用者越來越少,這些都能側面反映出來。


淡看天上月


分階段的,清朝前期基本說滿語,中期滿漢混說,後期基本說漢語。

前期(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基本說滿語

在清朝的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幾位帝王時期,朝堂上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基本都說滿語。即便是一些漢族大臣,大多數也能和皇帝進行基礎的滿語交流。

但也有一些年紀大的漢族大臣,幾乎不會說滿語。為了照顧他們,皇帝恩准他們可以說漢語。而且清朝的皇帝漢語水平都非常高,如

康熙、雍正、乾隆同時會說滿、漢、蒙、藏四種語言。

所以清朝皇帝都能用非常流利的漢語和漢族大臣交流,一些滿族的重臣也多少會一點漢語,這對那些不會說滿語的漢族大臣而言,無疑是一種福音。

不過為了顯示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家威嚴,清朝前期的皇帝都堅持用滿語和大臣交流,朝堂上自然也以滿語為主,而且朝廷也鼓勵皇室成員之間多用滿語交流

中期(乾隆、嘉慶、道光):滿漢混說

清朝中期的乾隆、嘉慶、道光這幾位皇帝在位期間,滿語已經喪失了主體地位,漢語的影響力迅速上升,幾乎和滿語平起平坐。在朝堂上,同時有說滿語和漢語的大臣,比例基本是對半開。滿族大臣說滿語、漢族大臣說漢語。

皇帝在滿族大臣交流時說滿語、和漢族大臣交流時說漢語。

這主要是清軍入關太久,漢文化對清朝皇室的影響一步步加深。在不知不覺中,清朝接受了漢文化,自然不再堅持滿語優先的原則。

清朝中期,皇室的滿語水平明顯有下降的趨勢,漸漸轉說漢語了。乾隆和嘉慶都曾發現過這種情況,乾隆對此進行過嚴厲批評,認為皇室多說漢語是對祖先的背叛,強烈督促皇室成員加強滿語的學習。而嘉慶也曾下旨,要求皇室成員之間多說滿語。

雖然有乾隆和嘉慶的用心良苦,但是滿語的地位和影響力,受到了漢語強有力的挑戰。漢語和滿語平起平坐,故而此時朝堂上滿漢混說,沒有誰主誰輔的說法。

後期(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基本說漢語

清朝後期,整個皇室包括皇帝在內的滿語水平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即便是愛新覺羅嫡系子孫,也只會說一些簡單的滿語。漢語成了他們日常交流的主要語言,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在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之時,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在朝堂上基本都說漢語了,幾乎聽不到滿語的聲音。朝堂語言從“滿漢混說”過度到了“漢語為最”。

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連簡單的滿語都不會說了,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可見清朝皇室的滿語水平倒退到什麼地步。連皇帝自己都不怎麼會說滿語了,自然在朝堂上要說漢語了。

結語

清朝皇室的滿語水平在剛入關時,保持了高水平;而入關時間一長,滿語水平出現了衰退的趨勢;時間再一長,他們滿語也都不會說了。

所以清朝的朝堂語言,在清朝的前期、中期和後期,經歷了不同階段。前期基本說滿語,中期滿漢混說,後期基本說漢語。


袁衛宇


對於清朝歷史,很多人有這樣的一個疑惑。那就是清朝皇帝在朝會的時候,和大臣之間溝通、交流,是使用什麼語種?

這個問題分具體時代。

在努爾哈赤的後金汗國時代,後金汗廷主體上是以女真貴族為主,因此,努爾哈赤使用的是女真語言(滿語)。至少在皇太極時代,清朝貴族依舊不能真正意義掌握漢語——這一點,從皇太極依舊需要閱讀滿文版《三國演義》就可以看出來。

順治時代,清朝的局面發生了變化——大清朝廷從割據政權開始轉型為全國性政權,大量漢族士大夫見李自成政權無治國能力、南明朝政不可救藥,於是開始為滿清政權效勞。而大量漢族士大夫出現在滿清朝廷裡,導致滿清朝廷出現滿漢大臣並存的狀態。這就導致順治帝以後的皇帝,需要針對不同的大臣使用不同的語言。

從順治帝之後的歷代滿清君王,將滿語和漢語並行用於朝會之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滿語漸漸地出現了不足以使用的問題:那就是詞彙量問題。

我們知道:對於朝廷的發號施令,需要一套完整的語言體系,來表明君王的意志,乃至朝廷的旨意。漢語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發展,這套語言體系早已形成,很多詞彙是現成的。

而滿語則不同。滿清入關之前屬於漁獵民族,漁獵民族的語言詞彙主要圍繞漁獵生活為核心,關於行政方面的詞彙量少之又少,因此,只能借鑑於漢語。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當代世界並不少見。以韓語為例,韓語的單詞分為固有詞和外源詞兩套體系。所謂固有詞,指的是韓語裡面原有的詞彙,而外源詞則是韓語裡沒有的詞彙,但是想要表達這種意思,於是引進外來詞彙。有學者統計,韓語外源詞裡面,有半數來自中國。此外,在哈薩克斯坦的大學,理工科是使用俄語授課的,因為很多物理、化學方面的名詞,在哈薩克語裡找不到對應的詞彙,為了教學方便,哈薩克斯坦的大學只好使用俄語授課。

因此,隨著清朝統治的深入,清朝統治者依靠滿語下達指令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很多詞彙要借鑑於漢語,漸漸地,清朝的行政體系對漢語產生了依賴性。

因此,到了乾隆時代,京城裡的滿人百姓,也開始大範圍使用漢語交流,使用滿語的頻率出現大幅度下滑。

咸豐死後,慈禧太后掌權,有歷史愛好者考證出,慈禧太后的滿語水平很差,因此在慈禧太后影響下,清朝朝廷的朝會開始逐漸捨棄滿語。甚至到了宣統帝時代,宣統帝只會說一個滿語單詞,由此可見,在咸豐之後,滿語已經出現被遺棄的跡象,以至於滿清末代皇帝,都不會說滿語了。


藤樹先生


上朝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很模糊的,是電視劇裡面構思出來的。像電視上那樣的大型朝會,那叫做御前會議,一般只有核心官員參加,在早期基本上全是滿語,後來隨著清朝皇帝漢語越說越好,也說漢語,但規定以滿語為準。



平常之時,最常見的是皇帝御門聽政,也就是在乾清門那兒聽政。一般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記著這樣一個原則,在專制社會,一切都是黑箱操作,一般大臣根本不知道朝廷決策是怎麼回事兒,普通老百姓更是看得雲裡霧裡。如我們所熟知的,清朝決策是軍機大臣跪受筆錄,皇帝一個人在哪兒說就行了。通常來說,皇帝發佈決策的時候都是說滿語的,尤其是在早期。



清朝使用滿語除了保持民族傳統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保密。因此,清朝早期機密文件全是滿語記載。

並且,清朝早期混的好的漢大臣全都苦學過滿語,有些甚至還學過蒙語和藏語。例如張英張廷玉父子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精通滿語,其中張英在漢人滿語考試中第一名。在康熙朝開博學鴻儒科,招錄了一幫大儒,一開始對他們是委以重任,讓他們擬寫文稿。可不就發現,這些人因為不懂滿語,寫的文辭極難翻譯,也就將他們統統打發了。

同樣的,滿族大臣也比要求學習漢語,還定期考核。

此外,還涉及到一些召見。一般來說,這個就因人而異了。例如康熙在接見西藏班禪的時候就秀過一口藏語,班禪驚訝的不行。此外在接見一些蒙古王公的時候,皇帝一般說蒙語。我比較好奇的是,皇帝接見朝鮮使臣的時候說的是什麼語言?反正肯定不是韓語。



清朝皇帝一般來說,都要精通漢藏蒙三種語言,要求做到會說會寫。清朝早期幾個皇帝漢語水平其實都很一般,寫的奏摺裡面錯別字大大的多。因此,滿文是主流。但從逆天的乾隆開始,清朝皇帝轉身一變個個成了文學家藝術家,寫的一手好打油詩,皇家詩集出了一本又一本,於是漢語佔據主流。但是滿文仍然是官方正統問題。


歷史伶俜者


大清王朝在封建矗立276年,兩百餘年裡,前百年是以滿語為主,後百餘年以漢語為主,前者從清太祖、皇太極、順治帝懿旨可見一二,後者從溥儀在京那幾分鐘視頻裡可斟酌時兩,即便溥儀這一生也深受滿族老師執教達九年有餘。

前百餘年清廷以滿語為主

滿清還沒入關之前,明代的東北地區一直就是多民族發源混淆之地,除中原漢族,其內覆蓋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達翰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及鬧事的俄羅斯族,該地區因特殊,還形成了後世具有特色文化的東北方言。

而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代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一位純正東北方言的女真人,也造就,朝議之時,他雖能與漢族交流,但自帶一股濃烈的東北大碴子味兒,在混淆民族的朝廷裡常有大臣會心生自畏。

清太祖時期,由於清朝初立,並未對漢族實施強學“滿語”要求,而是選擇剛柔並進的同化整個明朝遺留下來的文化。

至皇太極後,清廷局勢穩定,才開始導向到底是用滿族,還是漢族,亦或者同用,最終的結果卻是,漢族也用,只是權貴還是以滿族為主,也是此後,八旗規制再度加權,後官選秀也相繼做出過一些調整,而此時的滿、漢語之爭,還是以清太祖一般無二,都是以滿語為集權制。

只是到這,滿族作為小語種,也並未普及,一是因為怕漢族同化了滿語,讓漢族有了逾權之檻,二是因為至他這一代,漢族文化已經深耕民心,已經不好隨意主導,因為漢語作為“官語”雅音更易學、易交流,就如同當今般,即便你從未走進過大城市,但依賴方言一樣可以說出“似方似普”的“普通話”,這就說明,易簡,才是一種最合適的交流方式。

後百餘年清廷以漢語為主

順治時期,漢語已經開始被大規模推行,因為此時小語種已經不及大語種,最終促使朝廷的穩定,大面積推廣,其一因順治和康熙乃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第二位皇帝,此時隔了三代有餘,已經全國穩定,全國賀朝時,已經出現“語言障礙”,遂兩朝皇帝已經迫切的需要改制語種。

也是此後,繼康熙之後,漢族逐漸成為清朝主語,包括後世的《康熙字典》,康熙育皇子時,更是每日親檢必修課“普通話”,如果哪位皇子不學滿文、蒙文、漢語,即視為不學無術子弟,因此康熙還曾言:

“朕宮中從無不讀書、好學之子。”

康熙年間,在育皇子的同時,康熙已經為後世打下漢語基礎,繼盛極一時的乾隆時,更是如此,乾隆年間作為清朝盛世,朝賀之多,實乃罕見,連國外的“英語”都入侵清朝了,洋人的走入,也讓普通話再次從新定義,那就是“易學、易說”,包括新疆邊境之地、海關之口。

後續至慈禧、溥儀這,更不用說,史料記載,慈禧是會滿語,但幾乎很少用,溥儀在世時,哪怕滿文習有九年,至京城念文時,一樣用的漢語,滿語幾乎難以出口,有人說,是漢語的影響所致,隨了潮浪,但也有人說,只是想忘記曾經清朝的一切,畢竟,到他這一代,並未回饋多少,反而被其所困。

喜歡的看官別忘了關注:探索歷史奇聞,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探索歷史奇聞


根據歷史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會說漢語會寫漢字。之後的皇帝,包括順治,康熙等都精通漢語會寫漢字,到了乾隆和之後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寫漢字說漢語,滿語反而成了第二語言。至於朝堂上說什麼語言,雍正之前以滿語為主,雍正之後無論是朝堂上還是私底下滿清統治者,基本上也都是以說漢語為主。



文史小驛站


叢努爾哈赤時代日常辦公就是以漢語為主,只有全都是滿族官員時才講滿語,以寧完我為例,他從努爾哈赤時代就參與朝政了,一直沒遇到什麼問題,但是到了晚年,順治時期,被賜入滿洲八旗,進入王公議事會(相當於人大主席團),卻上表請辭,因為都是滿族親貴,都講滿語,自己聽不懂。但也說明就是在入關之前,滿洲上層都是雙語制的,都會講漢語,而大臣和將領們都有不懂滿語的漢語,所以正式辦公用語都是漢語。但滿族之間在沒有漢族的時候還是會講滿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