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影响力比莫言要大,为什么莫言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而金庸连茅盾文学奖都拿不到?

唐伯虎点蚊香5599


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庸的武侠文学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东亚文化圈。



武侠小说,旧时属于地摊文学。遥想当年,老上海城隍庙附近,一个铜板一册。这些印刷拙劣的小册子,是贩夫走卒们日常消遣的读物。


金庸主持《明报》时的香港,报业竞争激烈。怎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呢?就是办副刊,搞连载。金庸连载武侠小说,都是急就章。当天写一段,就火速送排版,当晚付印,然后就马上出街啦。


像金庸这样的快手,在香港报业系统里面,还有不少。比如,黄霑也算一个。这样匆匆忙忙的作品,人们爱读是其首要的目的。至于其长久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就是后话啦。


当然,无心插柳柳成荫。

金庸的武侠系列,就像港台金曲一样,风靡大江南北,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除了金庸大师的天马行空,还有内地传统文学较为“僵化”的原因在里边。



莫言的成长经历,与金庸大大的不同。他出身山东高密农家,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尤其喜爱《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


他步入文坛的时候,又汲取了南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精华。两厢叠加之下,莫言就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文学风格。


莫言的作品,从构思到成文,一般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期间,字斟句酌是少不了的,前后连贯呼应也是必须的。所以说,与金庸的作品不同,莫言的小说是磨出来的。


另外,莫言的作品的结构,是符合国际主流文学作品的特点的。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可以读懂莫言,都可以从莫言的作品中,领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这一点上,莫言是大大超出金庸的。



当然,做为中国的普通读者,我们不必厚此薄彼。喜欢金庸就读金庸,喜欢莫言就读莫言。常言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俚言杂谈


金庸是香港作家,且其作品又是武侠类的。而茅盾奖主要对大陆主流作家作品,所以茅盾文学奖当时不针对海外的作家。

诺贝尔奖是西方文学评论家,评论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作品,才能入围。比如颠覆其民族性的作品,描写其民族劣性的作品,有猎奇性符合西方口味的作品,反映本民族黑暗面的作品,有低级趣味的作品。这是与西方科学上的诺贝尔奖是两个概念。科学上的诺贝尔奖是在科技领域有特殊贡献者,而且是有目共睹的。而社科类,尤其文艺类的评奖标准,则以其评委的品位来评价,因此莫言的作品,上榜,一点也不奇怪。鲁迅,茅盾,巴金,杨沫,冰心等甚至曹雪芹都评不上,而莫言能获此奖,其原因还用说吗?


狼烟一九三一


金庸和莫言两个人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要比,我喜欢金庸,通俗易懂,有正义感,都是正能量。我不喜欢莫言,名字有莫字的文化人,最不喜欢莫言,感觉看他的书,心头老是暗暗的,看的也不多,看莫言作品,也是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获奖之后没看过,我最不爱跟风的。据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书籍热销,我想轻轻的问一句买书的人,你看了吗?你看懂了吗?

金庸的作品我主要看武侠,而且都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书买了不是一回,因为都翻烂了,而且不是我自己看的。最喜欢的作品是,笑傲江湖,射雕系列,天龙八部。最喜欢令狐冲的放荡不羁匡正义,喜欢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即使是坏人,也要坏出理由,坏出风格,能够看出为什么,不仅知道然,还知道所以然,这可能就是通俗的原因。也有人以为,档次不高,我看过报道,中国院士级科学家黄昆先生也喜欢金庸的小说,那是国家级大奖获得者,那是世界级科学家。只是听黄昆先生表达过,别人只不过没说而已。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是媚俗,金庸小说是面向大众的好作品,能够悟出人生哲理。真正的哲理是来自民众的,扎根民众,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这才是真的好作品。

莫言先生的作品,其实也不少,最早知道的是红高梁,当然是电影红高粱,虽然看不懂,看不出多么好,但人家是获德国金熊奖的,我一直在努力理解着。不过莫言先生爱玩噱头的人,说句实在话,感觉有点神兮兮的。他写了一本书叫丰乳肥臀,估计多数人是看着书名去看书的,想在里面找出小段子来。其实没必要,写作要扎实,要好好思考,否则会透出庸俗的。

莫言先生写作还写出幽默感,他的幽默,多数是黑幽默,讽刺性极强。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讽刺幽默是真正的大师人物,同时代的人说他的杂文是一把匕首,刺心口的是腐朽,留下的是良知,所以中国人把先生奉为民族魂。那是理所当然的,他做的事,写的文,都是为社会计,国家计,民族计,他讽刺世人浮面,挖掘的是心灵,让人得到震撼,让人进步。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想为鲁迅先生提名,鲁迅先生婉拒了。他说国家和民族到了这种地步,诺贝尔奖他自己不配,他说梁启超自然也不配,其实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文学神。鲁迅先生的幽默和讽刺,是为了民族振兴,是为了中国向上的车轮。

莫言先生也幽默着,他幽默的是社会的黑,一直黑下去,没有尽头。我比较能佩服他找出黑点,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掉进了黑洞,不能自拔,感觉也没有路,一直在彷徨着,这也是不喜欢他的理由。希望看到莫言大师的好作品,给世界带来光明。即使讽刺,也要给他讽刺的力量。金庸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是文化界的大师,大师就要领着大家往大好前程奔,是不是呢?我的广大朋友们!哈哈哈!



大志远思想空间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金庸的影响力大,主要是指他的作品符合大众的主流意识观念,就是惩恶扬善,主持正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的作品非常容易传播,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虽然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但是他的影响范围却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可以为各个阶层所接受。他的武侠侠义的正能量远远超过武侠小说本身。

我觉得金庸的武侠小说根本不需要什么诺贝奖来证明他的价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最有说服力的。


其次,莫言的作品,我觉得除了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为了专业研究的需要,很少人真正能静下心来读过他的作品。大多数人之所以知道莫言的作品,都是因为张艺谋把他的《红高粱》搬上了电视,再加上姜文和巩俐这两位明星的演绎。


再者,是不是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是证明了这个作家的作品有至高的文学价值呢?这非常值得商榷!诺贝尔奖文学奖,是谁评的?几个人评的?这几个人分别有没有什么至高的文学成就?这几个人的背景是什么?都有那几个国家的?这几个国家的背景是什么?这几个国家的喜好口味是什么?这几个评奖的人评出的结果是否真正能够代表“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所要发扬的文学精神?毕竟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的理科奖项非常不同,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评奖人本身的国家文化背景和个人的口味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会带有很强的政治偏见性。


实际上莫言的文学作品很难让人真正读下去。他的《丰乳肥臀》,又有几个人真正读过,并认真读完?我在硬着头皮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有几个问题难以释怀:


第一,《丰乳肥臀》这个书名,是不是非要这样取,才能表现伟大母亲的主题?!从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曾怀疑根本不是莫言的书,几经考证后,才发现,它真是莫言写的书。这个如此具有现代博人眼球的名字,是不是真的适合表现从抗战时期那样背景下的母亲的形象?总觉得这个书名和书里的实际背景年代与书写内容,根本不和谐,总有一种跳离的感觉。这个书名是不是有些哗众取宠?!


第二,书中很多很多地方的描写文字,真的粗鄙到让人咂舌、不适。

比如:

”她是铁匠的妻子……肌肉暴凸,一根根,宛如出鞘的牛鞭……“

肌肉和牛鞭啥关系?非要这样描写才能表示是与众不同的具有野性力量的肌肉?况且写得是一位妇女的肌肉。纵然为了表现她能干有劲,比铁匠能干,也非得用这样的词才能表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力量就那样匮乏得没有选择了吗?这样要是不知道牛鞭为何物的青少年看了,还得专门去查查牛鞭究竟为何物?等查完了,又会颓丧地吐槽,这哪跟哪呢?!

这种不知所谓的,一味地自我意淫的比喻在书中还有太多太多……


第三,书中关于男女淫乱的描写到了非常反常的地步。比如:姑姑怂恿自己的丈夫与侄女通奸的;有侄女向姑父借种的;向姑父说”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有来弟因汉奸丈夫死后为消除性饥渴而戏弄七岁弟弟金童的;有金童受不住诱惑抓住自己六姐的胸部揉搓的;有舅舅硬要摸外甥女某个器官的;有母亲为女儿偷情发出那个叫声而在门外放哨的;有母亲为了儿子拉皮条的;与沙枣花脱了衣服躺着叫表哥过来试试自己是不是chu女的;还有领弟被哑巴强奸后,部队要枪毙哑巴时,她竟然跑去

”握住了哑巴双腿间那个造了孽的家伙,对众人哧哧地笑起来……厚唇上浮着贪婪地,但极其自然健康的欲望。”


第四,这部说是献给母亲的著作,可以全篇很多地方都充斥着对女性角色的扭曲。女性在这部书中,面目模糊,仅有不可思议的极端动物性的欲望,通篇几乎都在异化了女性。同时又表现出了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征。通篇充斥着西方中心主义和民族神话主义的矛盾。这部小说的书写是否有刻意的迎合西方口味的书写策略,值得商榷。


第五,作者所有的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几乎都在重复。作者逃不出故乡高密乡的精神禁锢,当然,每个作家可能都会多多少少有故乡的影子,无可厚非。但是在莫言的作品中,人物形象有着执拗的重复。《丰乳肥臀》也不例外。作者所谓的精神家园也很脆弱,不堪一击。


第六,在《丰乳肥臀》中,作者关于历史的描写毫无节制地沉浸在自己的臆想中,不能自拔,肆意挥洒极端暴露粗鄙和丑陋,缺少相应的人文关怀。


第七,这部小说,很多人都说好,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读过这部小说呢?记得五四时期有位文学家曾批判过中国人的从众心理。街上一个人在仰头看什么,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停下来跟着在那看。人越来越多,都在仰头看。一个单纯的小孩问大人,你们都在看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在看什么。反正,你看,我看,他也看,都在看就是了。盲目从众,实际不知所以然。


一个作家的作品获了国际大奖了。原来根本都不知道他是谁的人,也没有认真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逢人就说,他的作品是非常棒。然后也会有很多文艺评论家跟风而上,纷纷发表文章解析,各种角度解读褒奖这个作家的作品。人云亦云,没有人质疑。即使自己看的时候明明是觉得不舒服的作品,因为在这个作家的名下,也要多方维度的硬着头皮去褒奖。稍微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就要被打压噤声。


女巫凌凌漆


看看两人的作品就明白了。一个是写逃避现实题材,钻进江湖过玩转“武打”世界;一个是直击现实的严肃作家。两个根本不可同年而语,莫言是世界级大师,而金庸则是一畅销小说家而已。就是把世界上的作家都“诺奖”完,也轮不到他金庸这类单一题材的作家。


牛头沟居士


中国比作父亲,金庸比作儿子,莫言比作孙子。西方发奖者比作不友好的邻居。儿子总是认为父亲好,做事说话(说话比作写小说)始终维护自家的声誉,不友好的邻居绝不会夸奖(夸奖比作诺贝尔奖 ),孙子却不懂事,常说爷爷不好,必然会得到邻居的夸奖。。。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一个民族若没有了自信,必被外侮取代!!!



手机用户69944024138复兴


中国近几年出现了一批流氓文人,人渣一类的人!他们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取得成绩,他们心里阴暗至极。可怕的是这些人存在于各行各业,包括媒体!中国从来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作为国人,应该为此感到高兴,鼓励国人努力向上。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追赶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些龌蹉心态扭曲嫉妒至极的人渣们。和媒体里那些人渣同类们确大肆贬低,挖苦,甚至歪曲事实,攻击莫言。这些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国人其实都看的明白!只是一部分人渣同类“不辞辛苦”在媒体上说着龌蹉的语言。当然,华人这么多,作家,文学家都很多。有的可能甚至不亚于莫言先生。但全世界诺贝尔文学奖每俩年才可以评出一至俩人。况且,诺贝尔奖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出的。尽管,诺奖目前还是世界上各行各业最顶级的奖项。但,名额所限,世界上一定会有很多不比诺奖获得者差的作家及作品!就华人作家而言,除了莫言之外,还有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但你们这些人渣为何非要拿这些人与作品与之比较。提出此问题的人,你给我听着。莫言不是你们这帮人渣说可以随便胡说八道,贬低的。你们这类专门靠贬低别人的网络喷子们,给莫言提鞋都不配。何况这个奖又不是莫言先生要来,抢来或者贿赂买来的。任你们发泄一下吧!要不然,你们那阴暗妒忌,龌蹉心态别把自己憋坏了!


天河和淡然


金大侠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了解,知识渊博。他写的每一种武功,甚至人名、地名,都能说出一段文化渊源来。写武功,荡气回肠、快意恩仇;写情爱,百转千回、欲罢不能;刻画人物心理,细腻逼真;塑造人物性格,栩栩如生……说实在的,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金庸先生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大侠之所以不能获奖,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武侠小说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二、诺奖评委没有中华文化背景之人。三、文学奖、和平奖政治性较强,不能做到中立。美国人一首歌词都能获诺奖,可见评选太随意了。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不服气了,你说中国人难获奖,那莫言怎么就获奖了呢?其实,莫言获奖,是沾了哥伦比亚大文豪马尔克斯的光。莫言借鉴马尔克斯开创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创作,极力迎合西方人的胃口,能获诺贝尔奖不稀奇,他和金大侠不是一类人!


枫沙湖畔一小鱼


说金庸比莫言的影响力大,这个定式首先就不成立,更不靠谱。难为题主是怎么想出来的。

金庸和莫言,俩个人都是这个时代比较著名的文学工作者,也是成名已久的大作家。

这两个人,一个以通俗文学起家,在香港首先发迹,依靠那些神乎其神的武侠故事蜚声文坛,赢得了很多世人的普遍赞誉。这个人就是金庸,也被称为一代大侠。他留下的武侠通俗小说被时人串联起来,成了一句七言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另一个是从山东高密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即使其作品赢得了国人的一致认可,甚至获得了国际文学大奖,依然还是那个不苟言笑的作者,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质疑,说他用文字出卖了自己的祖国,充当了新中国敌对势力的打手和汉奸。

但这些都只是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并不能代表俩个人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品质。

要谈到个人文学造诣和取得的文学成就,莫言显然要高于金庸。虽然金庸一直在民间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甚至还接受过二代领导人的接见,但他的作品还是停留在通俗水平线上的通俗小说作品,而莫言的小说作品寓意更深,社会影响效用更卓著。

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自己的文学成就,靠的是文学本身。而诺奖目前还没有设置通俗小说奖项,还没能登上纯文学的大雅之堂,要想跻身世界文学的领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通俗小说如此,金庸和他的同侪也是如此。


极品龙颜


金庸的小说我们先不谈它好不好,先谈它的归类。正如金庸的小说是武侠小说,琼瑶的叫言情小说,刘慈欣的叫科幻小说,东野圭吾的叫悬念小说,罗琳的叫玄幻小说,还有阿加莎的悬案小说,金的惊悚小说。这些在文学分类上叫类型小说,类型小说通归为通俗小说,是不归为纯文学或严肃小说的。

而纯文学的小说,比如莫言的小说,余华的小,阎连科的,川端康成的,福克斯的,海明威的,马尔克斯的,普罗斯特的,帕斯捷尔纳克的,等等是没法从内容上归类的。虽然它们在技巧上可以分类。

也就是说,诺奖或茅奖这种纯文学奖,通常是不会给类小说的。而不论它影响大小,真影响还是假影响。说影响,哪部小说又有《哈利波特》卖得多呢?

但是,诺贝尔绝不会奖给罗琳。

多说一句,类型小说主要给予读者的是阅读的愉悦,情感体检是紧张后的快感。而纯文学给读者的是思考与发现,情感体检往往是痛的,苦的。这也是许多人喜欢读通俗小说而不喜欢读严肃文学,正如喜欢喝鸡汤的多,喜欢喝药汤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