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與月秋蕭瑟。臥闖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己白。”

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宋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被貶謫至湖北黃州,在這裡他給自己取號“東坡”,雖然鄉間自有情趣,但不知不覺3年已過,已經48歲的他覺得自己報國無望。恰逢寒食節,清冷有雨,這間岸邊的簡陋小屋猶如江上漂泊的小漁船,籠罩在茫茫的水霧中,蘇軾觸景生情,於是提筆寫下了千古絕篇《寒食帖》。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在悽苦的怨訴詩文中,字跡也逐漸展開。前7行書家心境較為平和,書寫中規中矩,而後隨情感激越,用筆率意奔放,恣肆揮灑。尤其到最後一句,“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哭塗窮”三字陡然放大,讓人為之一震,而“死灰吹不起”之後,筆鋒又戛然而止。似乎可以明顯地感到他那一瞬間巨大的悲哀。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蘇軾在《寒食帖》中情感波瀾起伏。前七行書家的心境還比較平和,書寫中規中矩,結字以扁平為主。隨著情感逐漸向激越過渡,用筆也逐漸沉著痛快,字形出現正斜交替變化,用筆無拘無束,率意奔放。書到後面,越發恣肆揮灑,特別是“哭塗窮”這三個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現在讀者眼前,產生了令人心驚膽戰的視覺衝擊力。隨著“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這是在某個紀錄片中,這樣描述了這幅作品。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也有一些大學的學生對它的講解,講的很細膩、動聽,意思跟上面說的大概差不多,他們是這樣說的:“《寒食帖》的書法藝術語言運用得爐火純青、恰到好處。凝重與流動、豪放與平和,有機地融為一體。如果我們再把作者所表達的心境和書法綜合起來觀看,一幅日暮途窮,“斷腸人在天涯”的場景會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讀著這樣的文字,一股悲涼之氣,充塞胸襟。在手稿的結尾作者並沒有落上自己的名款,僅僅一句“右黃州寒食二首”便草草結束了。這在蘇軾傳世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

千年之後,我們依然會面對這幅作品,感受到蘇軾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

古代書畫能傳到現在,身世大多輾轉,歷朝歷代收藏它們的人經常會在帖後記錄下作品流傳到自己手中的經歷,最早在《寒食帖》上寫後記的人是作者蘇軾的好朋友黃庭堅。他盛讚此卷曰:“於詩勝李白,於書兼有唐、五代諸家之長。”他的《花氣薰人帖》同樣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此件作品寫得極其瀟灑飄逸,令人神往。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蘇軾作為宋代書壇“尚意”書風的開山之人,終其一生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他推崇二王書法的“絢爛至極,復歸平淡”,王羲之那種不激不勵、平淡深邃的書法風格是蘇軾心中的最高典範。而蘇軾對唐代書法整體上評價並不高,認為唐人一味追求形式,缺乏新意。“尚意”書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對於唐代“尚法”書風都是一種背叛或者說挑戰,但是在他需要明確指出一個他心目中最好的書法家時,蘇軾卻偏偏沒有提及書聖王羲之、也沒有提王獻之,而是出人意料地把這個惟一的選擇獻給了唐代的顏真卿。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唐代書家中,蘇軾惟有對顏真卿情有獨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總體評價時,他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他認為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繪畫至善至美,能達到他們的程度,大下所有之能事,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歷代鑑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曠世神品。南宋初年,張浩的侄孫張演在詩稿後另紙題跋中說:“老仙(指蘇軾)文筆高妙,燦若霄漢,雲霞之麗,山各(指黃庭堅)又發揚蹈歷之,可謂絕代之珍矣。”自此《黃州寒食二首》詩稿被稱之為“帖”。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則在帖後題日:“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清代將《寒食帖》收回紫禁城,並列人《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帝親自題跋於帖後:“東坡書豪宕秀逸,為顏、楊後一人。此卷乃謫黃州日所書,後有山谷跋,傾倒至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為彰往事,又特書“雪堂餘韻”四字於卷首。

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還有人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個經典。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運多舛。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即流落民間,被一個叫馮展雲的人所得,馮展雲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伯羲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曾於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1918年轉傳到顏韻伯手中。當年12月19日為蘇軾生辰,顏韻伯作跋記錄此事本末。1922年,顏韻伯遊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災,所藏古代名人字畫幾乎被毀一空,當時菊池惺堂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將《寒食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震災之後,菊池惺堂將《寒食軲》寄藏於友人內藤虎家中一年有餘。1924年4月,內藤虎應菊池惺堂之請,作跋以記《寒食帖》從中國輾轉遞藏至日本的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屢遭美國空軍轟炸,《寒食帖》幸而無恙。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華夏子孫耿耿於懷。第二次世界大戰剛一結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私下命人在日本訪覓《寒食軲》,當他知道了下落後,便立即以重金購回,並題跋於帖後,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從日本回歸中的大致過程,千年國寶賴王世傑先生之力迴歸祖國,至今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曾經在一次書畫展中展出了一幅長達7.3米的《寒食帖》卷軸複製品,當時也算轟動一時,見者無不稱奇。據說此種複製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國家博物館珍藏,有兩件則下落不明。1975年前後,日本友人著名的“東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資買下了臺北展廳中的最後一幅複製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東坡參觀訪問團”來到黃州東坡赤壁,出於對蘇軾的景仰,也出於對東坡赤壁的鐘情,山上次郎慨然將其高價購到的最後一幅《寒食軲》卷軸複製品捐贈給東坡赤壁管拜處,這幅複製作品因而成為在中國大陸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經山上次郎倡議,在東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開展出了該《寒食帖》卷軸複製品。2006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院80週年慶典,這件國寶再次與世人見面。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千年以來,長江邊的這個小縣城,不會因為一個被貶的官員而有任何改變。它的名字只是由宋朝時候的黃州改為今天的黃岡。1082年,蘇軾這個北宋文壇領袖,已經在這個地方貶居三年,因為住在河東岸的坡地,他把自己的號改叫東坡。

這一年的寒食節,連綿的陰雨籠罩江岸,春江水漫,似乎就要衝垮家門。外面是冷雨,爐灶上是冷食,蘇東坡裹在溼冷的被子裡,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病了很久的人,己經被人遺忘。(蘇軾自白):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

《寒食帖》能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命運多舛不是沒有道理的

花是乾淨的,花是美麗的,花是高貴的。可是如果大家在書法中仔細看一看,落花的花最後一個字,跟下面一個字,就是泥汙胭脂雪是連在一起,花跟泥是牽絲牽在一起。書法上非常奇怪可是他讓你看到花跟泥是牽絲牽在一起。那這兩個字如果放大,是非常驚人,覺得蘇東坡領悟到,原來自己一直把自己當花,當花就嬌貴,當花嬌貴你就不能夠下來。相信所有的知識分子大概都有這個潔癖,可是有一天你如果讓最爛的泥土在你身邊,你變成贓臭不堪的時候,你能不能過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