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何震:18歲嫁國學大師劉師培,21歲愛上了表弟,為何丈夫死後33歲就瘋了?

秉燭讀春秋


民國才女何震的一生,大抵詮釋了: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

何震是國學大師劉師培的妻子,也是民國史上美貌與才華並舉的奇女子。她的一生本可以活成傳奇,可因為過於“作”,她愣生生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狗血劇”。

何震原本是一位溫柔賢淑的閨秀,可自打接受新思想洗禮後,她卻性情大變,完全像換了一個人。她的這種極端轉變,在新舊交替的民國並不稀奇。

畢竟,在那個由封建轉為新時代的年月,時人多看不到前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極端封建者和極端革新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在男女問題上,極端革新者認為:男女不僅要平等,女人甚至還要凌駕於男人之上。這類人,被後世稱作“極端女權主義者”,何震便是其中之一。

頗為讓人稱奇的是,何震的大肆追求女權的行為,還得到了丈夫劉師培的大力支持。

女人高喊要全面碾壓男人,還得到男人的全力支持,換做你,你會不會膨脹,很難不膨脹。在劉師培的搖旗吶喊下,何震越做越有勁,最後,這股子勁頭還使到了劉師培身上。

最初,何震只是各種發文吶喊鼓吹女權,後來她覺得不過癮於是就到日本創辦復權會,還辦了報紙《天義報》,主要刊登她認可的一些女權言論和文章。

從何震刊發的文來看,她真真不愧是一代才女,她為女權所做的貢獻也不容小覷。

在何震後來發表的《女子復仇論》裡,她指出:

“男女不平等是階級的起源,只有將男女革命與經濟、種族等革命並行,男女平起平坐,才能真正消滅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切不平等。“

何震主張的這種男女絕對平等,在今日也未必已實現,比如“廢盡天下之娼寮,去盡天下之娼女”等,可見,她的思想在當時是絕對超前的。

原本,這也沒什麼,可後來,當她之追求絕對女權變得越來越瘋狂時,一切就開始變味了。

第一時間變味的便是何震對待夫君劉師培的態度,因主張絕對女權,她開始變相報復男權,劉師培不幸成為了她第一個報復的對象。

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何震之追求女權也是如此。

瘋狂追求女權的何震慢慢由在家裡對丈夫劉師培又打又罵,變成了在外面和在朋友面前亦不給他面子。何震不僅要求劉師培在家裡事事聽她的,還嚴格限制起了丈夫的人身自由。

終於,受不了的劉師培無奈只好跑到朋友家躲起來,可最後何震還是愣生生將他從朋友家床底下抓出來了。

如果僅僅是如此倒也沒什麼,可這以後不久,何震幹出了更加出格的事情。古代講究女子從一而終,可在追求女權的何震眼裡,這是要廢除的東西。

何震不僅要廢除從一而終,甚至還挑戰起了男人的底線:她開始瞞著丈夫和自己的表哥公然勾搭。

當同住的好友章太炎將這些事告訴劉師培時,他竟第一時間告訴了妻子,隨後,何震竟與丈夫一起公然陷害起了這位好友。說來,章太炎真真是憋屈。

後來,何震還聯合丈夫一起瘋狂迫害革命黨人,期間,她手法之狠辣,絲毫不亞於任何男子。

可蒼天從來不饒過任何人,多行不義的何震終於迎來了她的報應:她的丈夫劉師培因肺結核病逝於北京後,她的世界便黑了。

這一年,是公元1919年,這年,劉師培36歲,而何震則剛剛33歲。

丈夫死後,因此時的何震已經沒了靠山,她心裡開始發虛。加之此時她的聲名已經因出軌而狼藉,她的生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在這樣的打擊之下,偏偏她還遭遇了奸人。

劉師培逝世時,曾留下過一尊金佛像。這尊金佛像價值連城,此前,何震一直將它寄放在一位朋友家中。可待她把劉師培喪事辦完來取金佛像時,這位朋友竟不認了。

很明顯,這位友人是見財起噁心:想獨佔這尊金佛。因為無法證明何震和劉師培曾將金佛像交給友人保管,這事竟變成了“何震想奪人家產”。

精神早已不堪一擊的何震哪受得了這種刺激,急火攻心下,何震便精神錯亂了。

後來的後來,世人最後一次聽到何震的消息是在柳亞子的記述裡,他寫道:

"申叔(劉師培)死後,志劍(何震)神經病發作,曾在北大校門伏地痛哭。"

在丈夫任教的學校伏地痛哭,竟成了一代才女最後留給世人的影像,想想,真真令人唏噓。

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用在何震身上,亦不為過!


記者李滿


民國多才女,許多民國才女的故事,至今還被津津樂道。可是堪稱中國捍衛女權第一人的何震,卻早已被人遺忘。

何震十八歲嫁國學大師,二十一歲愛上表弟,卻在丈夫逝去後,三十三歲時瘋掉,她因何而成瘋呢?且聽有書君為你娓娓道來。

一,大家閨秀婚後變身激進的革命黨。

何震,原名何班,1886年出生於江蘇。她出身於小官僚家庭,婚前閨訓甚嚴,這亦養成了她厭倦女性束縛的叛逆性格。

何震18歲時尊母命,嫁給了堪稱國學大師的劉師培。她明豔動人,劉師培甚愛之。劉師培不但國學知識淵博,亦崇尚西學,更想將妻子培養成新女性。故而他將妻子送到了蔡元培創辦的愛國女學。

據說蔡元培創辦此學校的宗旨,就是秉承女性搞暗殺更相宜的理念,向學員灌輸一些歐洲革命女性的理論,甚至還教授一些炸彈爆破的原理。

何震從大家閨秀瞬間轉身,叛逆性格大爆發。一個月的時間,她就夢想成為瑪麗儂那樣,為自由獻身的歐洲女傑。她亦將原名何班,改為了何震。

隨後她與丈夫一起加入同盟會,攜手赴日本。其夫婦二人在日本期間,與其表弟汪公權以及章太炎等人同住。此時的她還是目標單純的激進革命青年。

二,捍衛女權走極端出軌表弟。

何鎮初到日本,創辦了報刊《天義》,狂熱宣傳女權主義,她倡導一夫一妻等多項男女平等的權利。甚至她為了表示男女平等,將母姓殷字亦放其名中,自稱何殷震。

可是何震的學識並不足以支撐她革命家夢想。她並沒有完整的女權理論,只是狂熱的空喊口號而已。其思想偏激已經使她骨子裡的女權思想膨脹。

她不但對丈夫河東獅吼,令丈夫見她如見老虎。甚至她還違背自己宣揚的婚內不能出軌的理念,與表弟汪公權暗度陳倉。其行為真的有些震世界,也許這就是她追求的女性自由。

章太炎發現了何震私情,並將之告訴了劉師培。只是不知劉師培是懼內還是迂腐,不但不相信妻子私情,還與章太炎反目,並將此事又告知妻子。

何震聞言怒從膽邊生,開始不顧一切報復章太炎,其人品之劣開始顯露端倪。

稍前,章太炎曾與孫中山有些矛盾,他想去印度學佛,只因囊中羞澀,他曾託何震夫婦聯絡清廷大員端方,謀求解決經費問題未果。

何震抓著章太炎的這個把柄,寫密信將此事告知吳稚暉,虛構章太炎叛黨投清。劉師培亦婦唱夫隨,偷刻章太炎私印,在報紙上以章之名,聲明對革命的失望離黨之意。

章太炎未料到,自己處理何震私情問題時太過直接的方式,會令自己陷於百口莫辯的境地。他亦未料到此時的何震早已偏離了革命者的軌跡。

三,為權欲貪慾背叛初衷投敵當內奸。

隨著何震日益瘋狂宣揚女權,其內心膨脹促使她更加渴望出人頭地,其權欲之心更熾。比起革命黨奔波清貧的生活,她更喜歡高高在上的生活。

有思想還要有行動,何震夫婦為私慾夥同汪公權,趁機偷偷投靠端方,為其當了內線。

何震夫婦暗中在同盟會內挑撥離間,使會員互相猜忌離心離德。更可惡的是他們還將同盟會的行動計劃,密告端方,致使同盟會行動失敗,會員被捕。此時的何震不再捍衛女權革命,只會瘋狂的賣友求榮。

曾有同盟會志士憤然想刺殺劉師培,他跪地求饒才得以逃脫,而汪公權卻未逃過此劫,也算是罪有應得吧。

四,欲壑成空終致瘋。

辛亥革命後,何震夫婦惶惶不可終日,殺他們的呼聲日高。只有章太炎不念舊恨,憐惜劉師培的學識為其奔走求情,才使何震夫婦保住性命並被舉薦給閻錫山。

不知閻錫山是厭惡他們人品,還是其他原因,很快就將二人推給了袁世凱。

何震夫婦早無氣節可言,有奶便是娘,到了袁世凱處更是如魚得水一般。劉師培瘋狂為袁世凱復闢稱帝賣力,併成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

曾有人撰文描述了,劉師培在袁世凱處住豪宅,侍從前呼後擁的排場,以及何震看此情景志得意滿之態。何震夫婦醉心權欲的醜態盡顯。

違背歷史潮流之事,終歸短命。袁世凱失敗後,何震夫婦又墜入千夫所指的谷底。這次又是靠劉師培的學術素質護命,蔡元培力排眾議,聘請劉師培到北大任教。

只可惜劉師培未能改過自新,極力反對新文化運動,被眾人所不齒,他亦抑鬱成疾,1919年病逝,享年只有35歲。當時何震只有33歲。

劉師培學術之名本與章太炎齊肩,可是他如變色龍一般多變落得如此結局。人們把矛頭皆指向了何震,都說劉師培懼內,皆是何震枕邊風致其如此悲哀命運。觀何震狂熱貪婪之性,此言非虛。

至於何震結局,一說丈夫逝後,何震坐在北大門口痛哭,全無大家閨秀之範,已顯瘋癲之狀。還有人說,她因丈夫留下的金佛被騙氣極致瘋。

何震狂熱宣傳女權之時,其骨子裡就現瘋狂狀態,現在其狂熱追求的慾望成空,巨大落差刺激,又被人唾罵怎能不瘋?

何震一直未脫貪慾權欲,才有此結局。如果她能勿忘初心,也許她會如秋瑾一般成女中豪傑。只是人生沒有如果,一切由人評說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民國時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在新文化的洗禮之下,民國出現了不少有才華且癲狂彪悍的女子,何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鼓吹暗殺,仇恨傳統,用出軌表弟來批判封建禮教,出賣革命同仁,最終以癲瘋收場。

何震,原名何班,1886年出生於江蘇揚州,父親何承霖曾是晚清知縣。父親在她十二歲時去世,後在母親和姐姐的撫養下長大成人。十八歲時,何震嫁給了二十一歲的經學大師劉師培。何震改名就是在結婚後進行的。

婚後,何震隨丈夫劉師培來到上海,加入蔡元培主持的愛國女學。這個女學以講法國革命史和俄國虛無黨史為主,主要鼓吹女子從事暗殺活動,教習如何煉製炸彈。何震就是在這時思想大為開放,誓要做民國的瑪麗儂。

何震受到新思潮的薰染,思想日漸激進,處處追求男女平等。1904年,劉師培在英租界行刺清廷官員王之春未果被捕,隨後獲得釋放。三年後,何震與劉師培、汪公權等人同赴日本,住在章太炎家,跟著蘇曼殊學畫。

此時的何震發起了女子復權會,復權會機關報的主要撰稿人就是劉師培。何震認為,男女要實現真正的平等,就要人人均等且廢除私產與政府,實現無政府主義。1908年,劉師培夫婦與章太炎鬧翻,章太炎搬出劉家。

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因為何震出軌汪公權一事,汪公權是何震的表弟,兩人經常同出同入而讓章太炎看不慣,而劉師培又受到何震的挾持。當時陶成章說劉師培“外恨黨人,內懼豔妻”,何震就是以此法來追求男女平等。

劉師培與何震原本與章太炎交情過密,而何震行為方式比較前衛,揹著經學大師級的丈夫公然擁有情人。這雖是開放的象徵,但卻為章太炎所不恥,遂私下告訴劉師培,反被何震所知,繼而關係生變,以至於成為仇敵。

(劉師培)

在日本期間,何震夫婦結識了黃興等革命黨人,參加了同盟會的工作。因與章太炎的關係出現裂痕,何震夫婦備受革命黨人冷落。由於經濟困難,何震前一年就已被清廷的北洋大臣端方所收買,同年底何震夫婦回國。

在何震的牽線搭橋下,劉師培也成為清末權臣端方的幕僚,此後劉師培沉下心思,潛心研究國學。但端方並不會白養他們,二人在上海充當端方的密探。何震指使表弟汪公權出賣革命同志,後來汪公權被革命黨人擊斃。

之後,何震曾生下一女,但沒幾個月就不幸夭折。辛亥革命爆發後,何震留在武漢,劉師培隨端方入川。端方後來被殺,何震曾輾轉千里入蜀尋夫。為逃避革命黨懲處,何震與劉師培來到山西王閻錫山的家中做幕僚。

這是一段亡命的日子,何震夫婦自絕於士林,窘迫之情可想而知。這也是何震夫婦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何震由早年革命黨的激進分子最終淪為革命的叛徒,與章太炎等革命黨人矛盾相向。其告發同仁的行為最令人痛恨。

在閻錫山的推薦下,劉師培又成為袁世凱的幕僚,成了其復辟帝制的馬前卒。後來袁世凱稱帝失敗,劉師培夫婦名聲掃地。1919年,劉師培病逝,享年35歲。劉師培生前曾留有一尊金佛像,何震將此物存放於熟人家中。

何震料理完劉師培的喪事後,向熟人索要金佛,但被熟人矢口否認曾代管過金佛。一說是何震一時怒氣攻心,引發精神錯亂,最終幽閉而死。還有一種說法是何震後來皈依佛門,法名小器,但最終去向卻無人能知。

在革命黨人看來,何震就是如今的女叛徒。或許是其太過有才,劉師培的變節,被眾多有識之士認為是何震的慫恿,劉師培是一個被牽制的木偶,最終被出軌的妻子何震拉下了水。她最終未為瑪麗儂,卻成了陳璧君。


野史也是史


民國時期,由於西方文化的影響,再加上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湧現出一批傳奇女子,何震便是其中之一。

何震本叫何班,是清末年間人,父親是個知縣,雖說官不大,但家境還殷實。

她從小就從她的母親和長姐那裡受到傳統嚴苛的教育。長到18歲,何班出落得像出水芙蓉一樣美麗,又能詩會畫,性情活潑,在當地被稱為才貌雙全的閨秀。

(何震舊照)

按說,何班受儒家教育的影響,再加上傳統女德等方面的教育,嫁為人婦後,必然是相夫教子的好妻子。

但世事難料,何班卻在嫁人後很快成了提倡女權主義的積極分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娶何班的人是歷史上很有名氣的國學大師劉師培。

劉師培出身於書香世家,劉家又與何家交情深厚,兩個孩子長到成人後,經雙方父母商量,撮合了這樁婚事。18歲的何班和21歲的劉師培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傳統婚禮。

劉師培不光學問做得好,他還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又是同盟會革命者之一。因此,他的理想家庭,當然不是舊式那種男尊女卑的模樣。他為了塑造一個理想的妻子,便把何班送到蔡元培承辦的愛國女學去接受新思想教育。何班因此改名何震。

後來,何震隨劉師培去日本留學,創辦了復權會,同時還辦了期刊《天義》。

這期間,何震發表了大量關於社會和女權的文章,言語犀利。比如,她曾提出應實行一夫一妻制;父母對兒女應一視同仁;女子也應和男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利,並且能參與社會活動;夫妻不和應離婚,並在離婚前雙方都不應以任何方式與第三者結合等等。

那時候,人們的思想還比較傳統。何震的女權論調,自然招到罵聲一片。

(章太炎劇照)

在日本時,章太炎和蘇曼殊由於經濟窘困,再加上與劉師培是很好的朋友,所以就住在一起。

這時候,章太炎看到何震和同在日本的表弟汪公權出雙入對,關係曖昧。出於朋友的道義,把此事告訴了劉師培。

沒想到,劉師培聽後,卻說章太炎居心叵測,故意挑撥他們夫妻的感情。不光和章太炎大吵,還大打出手。事後又告訴了何震。

何震當然也很生氣,於是寫了很多文章,發在報刊上,詆譭章太炎的名聲,企圖把他搞臭。

劉師培亦和章太炎翻了臉,在汪公權的介紹下,認識了清政府的兩江總督端方。端方暗中拉攏他,又許以重金和權貴,很快劉師培便做了他的眼線,盯著革命黨內部的一舉一動,隨時向他彙報。

劉師培不光多次出賣革命黨組織起義的情報,還數次策反革命者。最終革命者王金髮現情況不對,暗殺了汪公權,並打算殺掉劉師培。劉師培膽怯,跪請饒命。在他賭咒發誓後,王金髮念他有學問,放了他一命。

辛亥革命後,由於各地反清的浪潮高漲,端方死於非命。

劉師培又輾轉做了袁世凱的寫手,四處鼓吹袁世凱的功績,並積極宣揚復辟帝制。因此再次受到袁世凱的重用。

可惜,就在劉師培以為自己終於找到靠山的時候,才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卻在全國護國討袁的浪潮中完蛋了。

儘管劉師培此時名聲掃地,何震跟著他雖然過得狼狽,但並沒有離棄他。

(蔡元培舊照)

劉師培的昔日好友蔡元培,亦憐惜他的才華,不顧眾人反對,邀請他到北大任教。

可惜劉師培此時病痛纏身,不久就去世了,卒年35歲。

至於何震,她的結局成了一個謎。

據柳亞子在日記中記載:“申叔(劉師培)死後,志劍(何震)神經病發作,曾在北大校門伏地痛哭。”

何震為什麼痛哭?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劉師培沒有留下什麼財產,唯留下一尊值錢的金佛像。何震因為要安葬劉師培,便將佛像暫放熟人家中。沒想到事情辦妥回來取,熟人卻抵死不承認。她又沒有憑證,一時氣血攻心,便精神出了問題。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劉師培投靠袁世凱,她受到打擊太大。

何震因為精神出了問題,據說劉師培的學生曾籌錢把她送到精神病院治療,最後在醫院去世。不過柳亞子卻又說,何震出家當尼姑了,法號“小器”,但最終依然是不知所蹤。

(參考史料:《劉師培傳記》)


張生全精彩歷史


何震,原名何班,出身書香世家,辛亥革命時期的才女。何震原本也只是個才女,但在嫁給國學大師劉師培之後,卻突然思想大為解放,主張男女平等,然而卻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先是和表弟汪公權暗中私通,後又連帶著丈夫背叛革命,並在背叛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劉師培死後,其突然發瘋,最終不知所終。

△《辛亥革命》中的何震

何震身為大才女,嫁給劉師培之後思想大為解放

何震,原名何班,字志劍,於1886年出生於江蘇揚州,其父何承霖曾任晚清知縣,何震乃是其幼女。其12歲喪父,是在母親和大姐的照料下長大的,因出身書香門第,家教甚嚴。

光緒三十年(1904年),18歲的何震嫁給了21歲的劉師培,而劉師培的堂姐劉師韞則在早年嫁給了何震長兄,因此何震的婚事屬於“還門親”。婚後,何班改名為何震,並隨劉師培前往上海,進入蔡元培主持的愛國女學學習,該校“為高材生講法國革命史,俄國虛無黨歷史”,並“講授理化,學分特多,為練制炸彈的預備”,也就是說在變相培養女殺手。

△何震(右二)、劉師培(右四)

或許是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禮,何震婚後“忽然思想大為解放,以後就與劉師培每出必同行了”,原本的大家閨秀,突然就變成了一個前衛女性。婚後僅一個多月,何震便在《警鐘日報》上發表了一首這樣的詩“獻身甘作蘇菲亞,愛國群推瑪麗儂。言念神州諸女傑,何時杯酒飲黃龍?”(蘇菲亞曾刺殺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殉難時年僅28歲;瑪麗儂則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家,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此後,何震便和劉師培一起參與反清事務,兩人之後還結識了陳獨秀等人。

因與表弟汪公權私通,開始走上背叛革命的道路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劉師培、何震、蘇曼殊、汪公權(何震的表弟)攜手赴日,因蘇曼殊家中貧寒,劉師培夫婦便留他同住,何震還拜蘇曼殊為師,學習繪畫。後來章太炎也搬來同住。

△章太炎

同年六月,劉師培夫婦創辦《天義》,作為女子復權會的機關報。但在1907年11月上旬,因辦刊經費無著,劉師培與何震返回上海籌款。而就在此時,章太炎因與孫中山鬧翻,想要去印度學佛,但沒有經費,於是密託劉師培、何震與清廷端方聯繫借款,端方害怕遭到暗殺便表示同意,但卻準備按月支付,章太炎卻要求對方至少先付總款的二分之一,卻被端方拒絕。結果,借款沒借成,端方卻對劉師培頗有好感。

根據馮自由說,章太炎因覺得何震與汪公權關係曖昧,便私下告訴了劉師培,結果劉師培卻與章太炎之間發生了衝突,甚至大打出手。而何震更是多方運轉,一度想要搞垮章太炎。

△兩江總督託忒克·端方

結果,劉師培與章太炎翻臉後不久,便與何震、汪公權被清廷兩江總督端方收買,成為了隱藏在革命黨人中的內奸。1908年初,劉師培與何震回到日本後,便開始在革命黨人中挑撥離間、製造矛盾,並企圖策反章太炎。此後,三人甚至出賣了浙江革命黨人的起義計劃,導致張恭被捕。

辛亥革命時期,端方被革命黨所殺,劉師培也被捕,但章太炎不計前嫌,以保留學術種子為名,呼籲刀下留人。劉師培出獄後無處謀生,便投到閻錫山門下做幕僚,何震也當了閻家的家庭教師,在閻錫山的推薦下,劉師培又入袁世凱幕中,和楊度一樣,成了復辟帝制的馬前卒。

劉師培去世之後,何震突然發瘋

袁世凱稱帝失敗暴死後,劉師培名聲掃地,但蔡元培力排眾議,將其請到北大當教授,可惜劉師培因肺病嚴重,最終在1919年病逝,終年35歲。

對於劉師培走上背叛革命的錯誤道路,陶成章等人認為是“外恨黨人,內懼豔妻”所致,連蔡元培都說“有小人乘間運動何震,劫持君為端方用”,劉成禺乾脆稱何震“通文翰而淫悍,能制其夫”。

△何震劇照

至於何震為何會瘋,據傳是劉師培逝世時,留下的唯一值錢的,便是一座金佛像,何震將此物存放在一位熟人家。等料理完劉師培的喪事後,何震返回北京,結果對方不承認代為保管金佛像之事,何震想要討回,又苦於沒有收據,於是氣急攻心之下,引發精神錯亂。


香茗史館


何震


民國時期才女,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家境讓她有了一個良好的薰陶,接受了高等教育,奈何一直受著封建思想的巨大的感染。後來何震嫁給了劉師培,此人乃是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兩個人也算是情投意合,有著共同的語言,在一起之後兩個人也都發生了一些改變。


可是是因為愛情的原因,何震也不再想要去繼續得的接受封建思想,她開始追求開放,民主的思想,她提倡民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也許是思想太過於開放,何震在二十一歲的時候便跟自己的表弟汪公權私通。汪公權因為是何震的表弟,自然與劉師培的關係也是非常的不錯的,可是這件事情發生後,劉師培並沒有懷疑自己的妻子。

可是在劉師培死去之後,何震突然就發瘋了,是為何呢?

很多人說何震可能是因為心裡對於丈夫的愧疚,並且也是因為丈夫的死,心中經受不住打擊而發瘋了。當年,在汪公權得勸說之下,劉師培經受不住清政府的榮華富貴的誘惑,最終反革命而去,做了清朝的走狗,後來清政府跨了之後,劉師培有趁機投靠了袁世凱。劉師培的一生可以說是相當的坎坷。


不久之後袁世凱下臺以後,劉師培沒有地方可去。當時北大的校長蔡元培惜才,便邀請他前來北大教學。可是劉師培剛來北大不久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自己突然就去世了。雖然何震對劉師培並沒有從一而終,可是不管是榮華富貴,還是窮困潦倒,何震自始至終都是跟隨著劉師培,不離不棄,至於為何劉師培剛去世之後,何震就發瘋了,原因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過後人猜測就是因為何震經受不住打擊,畢竟自己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劉師培,並與他共患難,共進退,已經成為了生活上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了,所以劉師培的死對他打擊也很大。


司徒歷史


1886年,中國女權的先行者何震出生於揚州,由於她父親在她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此,教導何震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和大姐的頭上。

何家門風嚴謹,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何震的幼年時光大多都是在家中閨閣度過,她時刻都牢記閨訓,甚至都不怎麼見過生人。在何震18歲的這一年,與同樣是書香門第,21歲就考中舉人的劉師培在媒人的牽線搭橋下結為夫妻。

兩人結婚後,何震思想、性格大變,甚至與自己的表弟有緋聞傳出;最令人驚訝的是何震的結局,丈夫劉師培去世以後,年僅33歲的她竟然精神錯亂,成了一個瘋子。何震到底有過怎樣的人生經歷,以至於落得一個如此悲慘的結局?

何震劇照

出生書香門第的何震,雖然思想保守,但她氣質不凡,能詩善畫,與才華橫溢的劉師培也算是佳偶天成。夫妻二人婚後,一同前往上海求學,由當時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幫助,何震前往由蔡元培等人所創辦的愛國女校學習,經過耳濡目染,和一批文人志士的影響,何震的思想發生巨大轉變,這個原先溫柔嫻靜的大家閨秀,迅速成長為一位女權狂人。

劉師培舊照

1907年2月,何震夫婦打算與蘇曼殊、汪公權等人攜手赴日進行學習,開啟了幾人的同住生涯。同年6月,何震在周圍友人的幫助下,以自己的名義創辦了專門展現女權風采的刊物《天義》。

她作為女權主義的初期覺醒者,本想身體力行地推動女權主義發展,但是,她的推廣方式太過極端,並且將這種極端的方式錯用到了丈夫劉師培的身上。民間有這樣的傳聞,劉師培跪過搓衣板,也捱過何震的拳腳耳光。

民國女子學校

不僅如此,何震夫婦與表弟汪公權同住的這些日子裡,章太炎也搬來同住,章無意間發現了何震與表弟汪公權之間的私情,此時何震夫婦成婚剛剛三年。為了幫助劉師培認清何汪不恥面目,章太炎私下將此事告訴劉師培。

不想,章的好意相告卻被劉師培認為是故意造謠、離間夫妻感情,隨後兩人因此反目,章太炎也搬離了劉宅,此後再無來往。但是對於紅杏出牆這個傳聞,許多國學大佬紛紛站出來作證,甚至都包括住在劉家的蘇曼殊都可以證明,汪公權確實趁機勾引過何震、發生了不正當關係。

何震

對於妻子與表弟的這段孽緣,劉師培也置之不理,反而在何震的引誘下,做了兩江總督端方的暗探。辛亥革命結束,因出賣革命黨而被捕的劉師培又在孫中山的力保下得以出獄,出獄沒多久,他又加入了袁世凱的陣營,直至洪憲帝制失敗,這夫妻二人被迫在天津流亡。

由於逃亡期間經濟上捉襟見肘、生活十分窘迫,劉師培身患重病,直到1917年,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看重劉是培的學問,將他請到北大任教。本以為可以安享人生,事實卻是僅過了兩年,劉師培就因嚴重的肺結核病去世。劉師培逝世後,何震痛不欲生跑到校園門口嚎啕大哭,精神錯亂。曾經書香門第的才女,最終以瘋子的形象消失在了眾人眼中。

何震劇照

何震之所以會在丈夫去世之後發瘋,據筆者推測,一是由於她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為人接受,令丈夫和她本人都身敗名裂,咎由自取,成了人人唾棄的叛賊;二是由於她和何震唯一的女兒出生沒多久便夭折了,再加上丈夫的去世,無兒無女無人依無靠;三是由於她自己私生活不檢點,只能揹負了紅顏禍水的罵名。良心不安的何震,自己將自己逼的精神錯亂。一代民國才女最終淪為瘋子,箇中原由眾說紛紜,實在是可悲可嘆。


鳶飛九天2018


〖盲目尊“師”也是一種浮躁了〗

尊師重教本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是其屹立不倒之源。但近年來“大師”氾濫成災,最後才發現,民國之後再無大師。原來,人們口稱大師,就如見到女人叫“美女”,見到男人喊“帥哥”,不過是帶有調侃的便稱而已——見到文化人,隨手就給你加一頂“大師”的帽子。

你可千萬別當真。既用不著為自己名不副實而惶恐,也不要真以為自己有了江湖地位而淺薄。

仔細算來,民國年間以西南聯大的出現成為近代中國人文的高點,其培養的人才,及其產生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成果,幾經薪火相傳,依然且將繼續影響當代和未來中國。“聯大精神”承接了早期的維新運動,再前推的戊戍變法,更早期的洋務運動,乃至一直沒有間斷的反清復明運動等積澱的文明,結合當時被動接受的全面開放(實則全面殖民)所生髮的愛國、救國、興國思潮,由此有復古、維新、西化等多種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對立與統一。

鉅變的時代註定推出巨人遺世獨立的存在,但也不能神化當時所有的知識分子。如陳垣老先生,雖然培養出了啟功這樣的書法宗師,但將其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就過於浮誇。

還有劉師培,33歲就去世,即便此前學識豐厚,也不能就隨便安上“國學大師”的名貼。按現在的年齡,還在繼續深造吶。即便可以直接授予教授、研究員之類高級職稱,但大師畢竟是江湖符號,不是什麼人說戴就能戴的。


看透本質保留溫度


何震,其人為民國才女,出身書香門第,良好的出身讓何震出生就能接受高等教育,只不過,由於時代限制,何震接受的一直都是封建思想教育。

何震有一夫,名曰劉師培,何震為民國才女,而劉師培為民國國學大師,兩人走到一起以後,她被劉師培改變了很多,該變的不該變的,都變了。

何震不再崇尚封建舊思想,反過來追求新文化,新思想,倡議男女平等。

另一方面,或許是思想開放的過了頭,何震與表弟汪公權私通,甚至還將自己的丈夫帶到了反革命的隊列,這一切的一切,不只是禍還是福。

何震十八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國學大師劉師培,二十一歲的時候跟自己的表弟私通,而在劉師培去世的三十三歲,何震卻是突然瘋了。

何震是受打擊太大了嗎?看起來似乎就是如此。

汪公權因為是何震的表弟,曾經跟劉師培的關係也很是不錯,汪公權是晚清政府的爪牙,也曾做過說客,將劉師培哄騙到了清廷門下。

劉師培經不住清廷許諾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誘惑,很快就選擇了背叛革命黨人,並且做出了暗中做說客,透露革命黨人計劃的事情。

劉師培的舉動很快就被革命黨高層王金髮現,王金將汪公權直接處死了,而劉師培卻是靠著自己的跪地求饒活了下來。

在這裡面,何震雖然沒有做太多事,但劉師培之所以能夠稱為清廷走狗,若說是與其沒關係,相信沒人是會相信的。

劉師培與何震結婚以後,夫妻關係一直都很不錯,到哪種地步呢?

大師章太炎曾經發現了何震與其表弟汪公權的苟且行為,並且將這件事告訴了劉師培,誰知劉師培不僅不聽勸,反而是認為章太炎惡意詆譭。

如果非要追究個事實,誰知道是劉師培太傻,還是劉師培不想家醜外揚呢?

何震的一生與劉師培聯繫緊密,劉師培失去了清廷這座靠山以後,投靠了袁世凱,這中間,何震一直都跟著劉師培,無論貧苦富貴。

當然了,袁世凱垮臺以後,劉師培又被蔡元培邀請進了北京大學教學,而劉師培雖然領情,卻熬不過命,在1919年,劉師培三十五歲的時候,劉師培就去世了。

何震呢?何震一直都是跟著劉師培的,劉師培這一方才去世,何震就跟著發瘋了。

為什麼何震會發生,卻是一個謎,相信除了何震一人以外沒人知道她到底為什麼會突發瘋癲。

關於這件事,民間也是有些流言的,有的人說何震因為劉師培沒有為她留下榮華富貴就去世了,惱羞成怒,最終才發瘋的,也有人說何震是因為劉師培去世所以傷心過度,這才去世。

何震發瘋的原因是個謎,說她傷心過度,她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軌,但若要說她因劉師培沒能給她榮華富貴才去世,她又陪了劉師培度過人生最困苦的一段時間。

何震因為接受了新思想,所以變得開放,新思想沒有錯,錯在了何震的理解,何震自己錯了,還拉上了劉師培,兩人的婚姻,不知是劉師培沒有為何震帶來富麗堂皇的生活,還是何震將劉師培拉入了昏暗的深淵。


魏青衣


民國雖短,故事很多,尤其是那些受傳統文化薰陶、同時又受到西方文化深深影響的人,學識淵博,行為率真,奇男怪女不勝枚舉。像何震,就是其中之一,既是美女,又是才女,女權主義者,革命者,成為了民國影像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然而,紅顏多薄命,這樣一位美貌的才女,經過十幾年如鮮花一般怒放之後,最後竟一夜之間瘋了。

何震,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人,原名何班,出生於書香門第,亦是絕色佳人,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希望折花者自然眾多,而其家人的選擇和她自己的目標,也自然是風流才子,異秉郎君。

折花之人叫劉師培,江蘇儀徵人,其父劉貴曾乃清朝官員、學者、文學家,家學深厚。劉師培從小受到嚴格的學業訓練,加上天賦極高,故成名極早,劉師培生於1884年,8歲學《周易》,12歲全部讀完四書五經,並開始習詩詞歌賦,14歲開始研究《晏子春秋》,19歲中舉,這樣一種履歷,也是一個傳奇。

佳人配才子,才子娶佳人。在長輩的撮合下,這對郎才女貌的新人結為了夫妻,這一年,劉師培21歲,何班18歲。

劉師培不但是一個學問極佳的學者,也是一個思想極活躍的青年,尤其理想抱負遠大,自視甚高。但是,劉師培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多變,二是懼內。

劉師培中舉之後,隨即到北京參加會試,想舉進士、中狀元,但事與願違,一試即名落孫山,為此,他對清廷生出怨恨,回家的路上即上書皇帝和主考官,多有不滿不敬之詞,後又因酒後發狂,驚動官府,受到追捕,隻身逃到上海。

之後,劉師培結識章太炎、蔡元培、陳獨秀、章士釗等清流和革命者,從此思想一新,開始革命。他發表文章排滿,參加蔡元培組織的軍團教育會和暗殺團,先後加入光復會、同盟會。

劉師培不僅自己革命,還帶著妻子何班革命,並把妻子送進蔡元培主持的愛國女學讀書,而這個學校的辦學初衷竟有“暗殺於女子更為相宜”之條款,可見這是一個培養暗殺女青年的學校,因此何班接受革命思想很深。為了革命,何班改名何震,又寫了大量鼓吹革命、鼓吹暗殺的檄文。

1907年,何震隨丈夫劉師培東渡日本,尋求革命理想,同行者還有蘇曼殊和何震的表弟汪公權。到達異域,何震思想更激進,為人更開放,竟與表弟汪公權有了私情,章太炎知道後,曾提醒劉師培,然而事情的怪異之處是,劉師培非但沒因此教訓妻子,反而將章太炎一頓暴打,在朋友中傳為特大新聞。

劉師培多變,其妻何震也多變。不久,劉師培投靠清廷大臣端方,這是1907年底的事情,當時劉師培夫婦還在日本,投靠端方後,便做了清廷的密探,叛變革命,出賣革命。

關於劉師培叛變革命有幾種說法,其中之一是說何震揮金如土,為得到更多的金錢滿足妻子才投靠端方;另一說是端方任兩江總督時,去電日本的劉師培,想請他回國到兩江師範學堂任歷史教授,劉師培猶豫不決,何震極力慫恿,因此叛變。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何震為人的一些蛛絲馬跡。一個多欲的人,一個多變的人,一個過度喜歡金錢的人,這樣一個對生活滿意度不高的人,坐順風船時好說,逆風時就難說了。

劉師培與何震1908年回國,之後就一直跟隨端方,從兩江到直隸,再到四川,後在革命軍的保路運動中,端方被殺,劉師培被捕,孫中山出面保釋才得救。之後,劉師培先投靠閻錫山,後投靠袁世凱,1919年因病去世,才36歲。

丈夫去世之後,家境一落千丈,何震無以自立,不久便瘋了。柳亞子曾在日記中記載此事說:“申叔(劉師培)死後,志劍(何震)神經病發作,曾在北大校門伏地痛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