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羨林是著名的學者,被人們尊稱為季老,他的很多文章入選了中小學語文教育課本,學貫中西,知識淵博。

並且在很多人心中,因為季羨林不戴國學大師的高帽子,一心一意潛心學術,並且對那個特殊十年的深刻反思的種種行為,季老一直都是那個憂國憂民,風度翩翩的學者形象。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然而在他兒子的筆下,卻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與我們見到的都不一樣的季羨林老人家。 在兒子筆下,季老只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一個一心許國卻不顧惜家庭的無情文人,一個一生孤獨寂寞的垂暮老人

特別是詳細描寫了季羨林早年的所有心結——從小被過繼、不幸的婚姻生活、母親的過早離世,一切都被他的兒子詳細的寫在了那本書裡,揭開了季老的心路歷程。

一方面是季老在世人心裡崇高的形象,一方面是兒子眼中糟糕的父親,丈夫的角色,那麼季老到底是什麼角色呢?


一:兒子寫作的初心

關於寫這本書原因,季老的兒子曾經接受過一段採訪。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在採訪中,當記者問及問什麼要寫出一個這樣的季羨林的時候,季承很坦然的承認道,說他只是為了讓大家瞭解一個真實的季羨林,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季羨林而不是作為一個學者的季羨林。誠然,季老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普通人的三長兩短,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完全同意他的那句話“為尊者避諱,不是正確的做法”,這才是對名人的正確態度。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他在書中描述了一個從小生活在不幸之中的季老,有自己的家,卻不得不寄居叔父家,來完成學業,可他那時候才六歲;有一心傾慕的女子卻不得不和不愛的女子相守到老,婚姻家庭其實都算不上特別幸福的他在他兒子心裡,也就是一個可憐人。

在兒子心裡,季羨林在家裡總像一個鶴立雞群的人,基本上不和家裡人有什麼過多的親密感覺,總是沉迷於自己的治學和研究,在感情和親情上與家人之間,實際上存在著一層隔膜。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執筆遵從的原則是真實,真實地得近乎殘忍。最突出表現在對待家人上,特別是對待妻子彭德華、也就是季承姐弟母親的態度上。季承在書中多次回憶起父子相聚甚少,交流不夠的情況,並且提及季老長期孤身住在公寓裡,生活一切自理,當季承姐弟覺得父親沒人陪伴的時候,便向父親提出把母親接來北京一起住時,季老只是冷冷地拋下一句:“我和你媽沒有感情。”


二:季老不為人知的過往


季承在書中透露了大量的秘辛,季老六歲的時候便寄居在叔父家,對於自己的親身父母倒是很少有交流,並且對於原配夫人,和那個時代所有讀書人一樣,都不是很喜歡。季承透露道,季羨林喜歡的是彭家的四姐而不是他自己的原配夫人彭德華。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還透露了季老早年留學時候和德國姑娘伊姆加德暫短而甜蜜的戀情,還首次披露了父親季羨林這位德國戀人的照片,並且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德國女人抱有深切的同情。

留學德國期間,季羨林和房東之女曾經有過一場甜蜜的愛情,但在國仇家恨的驅動下,他還是很理智的把這扇已經打開的愛情之門關起來。他剋制了自己的感情,但他的這一選擇,卻給伊姆加德製造了無窮盡的痛苦,並因此一生未嫁。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評價道“父親骨子裡就是一個有背叛思想而沒有背叛勇氣的人……缺乏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膽量”,事實誠然如此,他一生中的兩個女人,原配彭德華為他鬱郁守望,伊姆加德則為他苦苦等待。在季老回國之後,季老毅然撐起了這個在山河破碎中的家,靠著教授的職業,養著這個家。儘管不愛了,但是季老是有一份責任在身上的。

不過站在他兒子的角度,就仍像一個天真的孩童一樣,他天真的要求父親要麼好好的愛這個家庭,而不是靠責任去維繫,要麼就乾脆一點,像很多文人一樣離婚。在這種兩難思維上,季羨林曾經還是沒有逃脫儒家文化的窠臼,勇敢地犧牲和剋制了自己的慾望,然後為家庭的維繫做出了自己身為家長的一份責任心

但這些在季承眼裡,卻總認為這些東西是理所當然的,並且因為他所認為重要的感情的東西,他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他得到的東西是他認為理所當然的,他沒得到的東西但是他卻固執的認為這是他應該得到的。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在此書中還爆出了另一則內幕,季老在晩年十分警覺,多次懷疑有人要下毒害死他,而原因也很好笑,是因為有人覺得他知道的太多了,死了之後被滅口就沒事了。

父親在晩年多次說過這樣的話,我也不知道傳聞是怎麼來的,”季承說。季承曾從父親的護士那裡得知,曾經有人和季老提及,危言聳聽說季承和他的老婆要用毒藥害死他,聽到之後,他特意問父親,結果父親對他擺了擺手,說他只是姑且聽之,從未當真,並且很誠懇地對他說“

因為你不是那樣的人,不會說那樣的話,更不用說去做那樣的事情了”。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還詳細的寫了季羨林遺產被侵吞的糾紛過程,以及他和北大對於遺產的糾葛官司,這裡暫不細表。可以說,這本書怨到了極致,季承對他的父親,陌生到了極致,也害怕到了極致,所以在死後,自然難掩怨氣。

我覺得,季承在整個人生中,他是完全沒有得到來自於父親的愛的。一個完全沒有得到過父愛的人,心裡怨懟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且也往往不太善於給別人愛的。


三:無法釋懷的怨懟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季承是帶著一種怨忿來寫這本書的,他怨父親沒有給他母親真正的愛,他怨父親沒有給他這個家庭一點愛,還怨父親沒有給他跟他姐姐一種親情。

所以,這本書裡季老被他兒子描述為無情薄情的人,但如果我們不從一個世俗的聖人角度去看,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其實也並沒有超出普通人所具有的缺點。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人有兩種層面,利己和利他。恰恰利他精神最強大的時候,對於利己,對於自己家庭的愛往往就疏忽了。我們看到,古往今來那些聖人為國家獻出什麼,往往對家庭都是不顧的。季羨林也是這樣,

他思考的問題是整個世界,是那些早已經消失的古代文字,是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學術溝通,所以在這種時候,他可能會對家庭有一些冷淡和疏忽。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季承正如我們說的那樣,小孩子心性,它可以很自我,很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他認為不管你季羨林給了這個社會多大的東西,只要你沒給我就不開心,父親對他有物質供養,有責任擔當,但就是對他沒有父子之情。整本書表達的就是這種無情,反過來,也激發了他對父親的一種無情。


季羨林以前在別的地方也曾經寫過:

有些事情你必須這樣做,就是做人你就必須要這樣做的,你要不這麼做你就不能算一個人。對他來講,做人的標準就是說,我可以不愛,但我不能沒有責任;我可以不要愛,但我不可以不付出責任;我可以自己不享受,但我不能不付出我應有的責任。

從他放棄愛情毅然回國,回來之後毅然承擔起本來沒有愛的家庭重擔,就已經體現出來了他的這一人生信條。他覺得我是一個男人,就必須要負擔這家,不應該見異思遷,儘管在那個時代和原配太太離婚太正常了,但他就是不離。

他是一個讀書人,被一些封建的觀念束縛著的“士”,他做不到許多愧對良知的事,而且應該坦率地講,這是他身上很寶貴的東西,儘管他已經不愛了,但是雖然痛苦,也不想愧對自己,道是無情卻有情。

季羨林:生前被譽國學大師,死後為何被兒子寫成失敗者?

而季承只看到了自己父親無情的一面,忽略了自己父親了不起的有情之處。

一個偉人,一個為社會貢獻很多的人,他一定對家庭有虧欠,而這種虧欠就在於他後人的那種看法。往往可能是一個年輕小孩子的時候,他可能會認為父親的這種虧欠使他覺得不可忍受,但一旦他提升到一個成熟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的被虧欠,可以在別的地方付出的意義來得到補償。

但是季承這麼一個七十多歲的人,他至今都沒有成熟,他仍然像一個三四歲天真的小孩在叫一樣,這無疑是讓人可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