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要求主管多替工人考慮,不要光聽老闆的,主管說等你當了領導也是這樣,你怎麼看?

職場幸福路


說得沒錯,當了領導,估計也會這樣。

1.向上管理是職場必須,理解以及服從管理者的要求也是職場人的基本素養。

2.考慮工人是應該的,只是考慮的角度和程度是有區別的,作為管理者可能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不能顧及更多工人的考慮。


管理實踐課堂


老闆走進走出在員工中,忙裡忙外,每天忙得焦頭爛額,躺在辦公室直喘粗氣。老闆娘每次都心疼不已,對他說:老公,我說第幾次了?叫你叫一個人管管他們,裡面事情讓他做,你做做外面,這不是不忙了嗎?旁邊坐辦公室的幾個也說,老闆,老闆娘這不是說的很好嗎?老闆癟癟嘴說,你們幾個懂得個屁!

某天,老闆叫住一個員工,說,你等會來一下。員工半分鐘走的路走了一分鐘,還對幾個注視他的同事努了努嘴,很勉強的來了一個苦笑,同事們認為他犯了錯要去挨批了,這個員工走到辦公室門邊停了停,直著腰進去了。

老闆笑著對他分發煙,還端開水給他,員工受寵若驚地跳起來,別、別、別,老闆,別、別、別!老闆眼神中柔光閃爍,告訴他,我想叫你當領導,好好管理他們!

一聽到這個,輪到員工眼神中閃爍柔光並潤出水來,他連話都說不暢了,只說,好,好,我一定的,能,能,決不幸辜負老闆您的期望,決不!還說,老闆我真的要哭出來了,還不怕你笑話。

老闆只說了這麼一句,你的工資給你加到N元,一年年終獎N萬,好好幹,我決不委屈你!你要領導得多打翻身仗,每月每年都打勝仗!老闆和新委任的領導二對目光一對上,所有明白融會貫通。也不知怎麼的,很多老闆人也不好看,心也不善良,他的話,他的目光,只要對上某些員工,就會產生粘合作用,讓某些人勇敢地跟老闆同心協力。

老闆讓這個員工當領導是有原因的。半年前幾個員工鬧著加工資,老闆不理不睬,他們索性不幹活,消極怠工對抗,整個公司員工都藏著笑臉看熱鬧,老闆急得團團轉,只會罵奶奶的,他想如果有下面領導頂上哪該多好,本來想著不設下面領導,一年能省一大筆錢,但工人們鬧工資的情緒越來越顯示,下面沒有領導管理沒辦法弄,這次他看到,過年前鬧著要加工資的員工剛好跟新提拔的這個員工是朋友,所有員工一起看熱鬧,而這個員工一個人仍埋頭幹活,有時還在勸大家,叫大家別這樣,老闆認為這個員工真是太好了,為老闆講話,就提拔他當了領導。

當了領導的員工從來沒想到自己能當領導,論優秀還是別的員工優秀,他把這歸功於家庭善良的結果,每次出門,年邁的父母都諄諄教誨,叫他不要害人,低頭幹活管好自己。自從當領導後,老婆打電話來總是高興得放不下話匣子,錢掙多了,家裡不該多花的錢都可以多花了,老公,有錢真好,你要好好當領導,老闆怎麼叫幹,你就怎麼幹,但千萬不要害人,要多報答感恩老闆,他只是哎哎應答的份。

當領導真的很好,多掙錢了,家裡幸福的氣氛活躍了,一家都搞活了。但多報答感恩老闆,跟員工們的合理訴求合理利益實在是相矛盾的。

員工要求領導跟老闆去說合理訴求是對的,也是他這個主管職責範圍之內應做的事,而這二個絕對的事情,如何協調好,確讓當領導的員工犯了難。

他做了個夢,夢見本公司齊腰深的大水,大水被紅色的錢鋪滿了,員工們都在撈,早晨大水退了,老闆找到他,要他把撈去的錢從員工們口袋裡搜出來,老闆說,這錢是我的,你口袋裡滿就是了,他們不能滿。


做人要做真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我的看法,我畢業進入企業後也是從最基層開始做,後來才進入到管理層,所以對於主管的這個說法,我還是比較認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職位的高低不一定能夠決定視野的高低,但通常情況下,職位高的人相對來說接觸到的問題、工作經驗會更多,思考的方面也會更多。

第二,屁股決定腦袋,基層員工、主管、公司領導每個角色的定位是不同的,基層員工大多考慮的是自己工作上面的問題,工作累不累啊,工資高不高啊,加班費能不能給到位這類的問題,而公司領導則主要考慮訂單是否能夠及時完工,這個月完成是不是比下個月完成能夠節約費用等這類問題,反而對於基層員工情緒的照顧會少。主管則是承上啟下,既要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務,又要保證基層員工能夠聽指揮,能夠積極工作。職位的高低確實影響到了每個月思維的高度。

第三,如果作為基層員工,建議你思維高度更高一點,當然不是要你不計報酬的工作。思維上你能夠轉變了後,你會覺得眼前面臨的問題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就我個人來說吧,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完全是一點關係都沒有,聰明伶俐的人有聰明的辦法,我自認為是個比較笨的人,開始也是有些髒活累活也智能咬著牙做,也是整體充滿了抱怨,但明確你做這些活的目標是什麼,比如能學習到更好的技術,能給領導留下一個好的印象?能有更多地升遷的機會?總之也是花了近一年崗位才有了一點點小的提升。

第四、處於基層時,不是讓你賣苦力,傻乎乎的幹活,還是要能夠更聰明地幹活,這個具體的經驗還是需要你自己去體會。職場中有很多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幹活人也不會得到升遷,領導喜歡的人一定是靈活並具有一定領導能力的人,希望你可以在這方面多看一些相關書籍。

最後,以上也僅僅是一點分享,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神操作系列


我做事,上對的起老闆(生產質量有保證),下對的起員工(只要認真做事,工資待遇絕對比同行業高)。有次有個廠快倒閉了,我帶了幾個兄弟過去做事,我管生產,老闆管訂單跟出貨,我的工資底薪加提成。搞了一年多老闆看我賺的太多了就要自己搞,我就把自己的兄弟朋友帶走了。老闆自己搞了幾個月搞得房租都快交不起了,找了幾個主管來也不行,又想叫我回去,我跟他說以前手下里的人都安排到其他廠做事了,不想再花心思跟他合作了。


無v我


人才:5萬元/月。

奴才:500元/月。

能夠說出這種話的主管,充其量就是奴才這種角色,管理單價也就這麼一點點。

現在的老闆蠢貨很少,他們喜歡吹噓拍馬的奴才,更需要做實事的人才。聽老闆的安排叫做服從管理,全部聽老闆的主管叫做沒有主見。

不替員工說話的主管叫做儈子手,全部替員工說話的叫做自找死路。員工固然重要,但是,公司的利益才是主管人員必須服務的核心。

怎麼才能扮演好主管這個角色呢?

第一、你必須以中立者的身份在老闆與員工之間周旋,絕不是老闆的附庸,也不是員工的山大王。

第二、對於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利益衝突,你必須有自己獨立的意見,在無法替員工爭取利益的情況下,也不能做損害他們利益的幫兇。

第三、主管與老闆之間有利益衝突時,可以適當採用一些對抗方面的戰術,畢竟自己處於弱勢的一方。

第四、主管與員工之間有矛盾衝突時,寧可認慫也不要逞強而遭受當眾反彈的尷尬;可以使用陽謀威懾下屬但不要耍陰招使手段,你畢竟是強勢的一方,還要耍陰招對付員工也太沒品味了。

第五、屁股決定腦袋,不要誤認為員工聽話就是你掌握了真理,不一定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一定要通情達理。

第六、多一點理解與惻隱之心,別忘了自己也曾是他人碗裡的下飯菜。

寫在最後:

我們不一定有資格做好人,也不一定有資本做強者,但在人與狗之間,還是可以自由選擇。

回答完畢。

…………………………………………………………

~我是秋一刀,每天一定出現在頭條~



秋一刀


無論做什麼要權衡利弊,下要對得起員工,上要對得起老闆,看你怎麼平衡,一味的太過於維護老闆,除非你能保證你自己的江山永遠不倒。這幾年我就見過兩任老總離職,第一任就是太過於維護員工,管理之間拉幫結派,欺瞞老闆,結果被老闆趕跑,結果說好年終獎一分錢都沒拿到。第二任太過於維護老闆,毫不維護員工的利益,結果下面做事一團糟,質量沒有任何保障,以至產品積壓太多,客戶返單嚴重,本來老闆是看好他的,任期兩年,銷售額減少50%,老闆傷不起,結果任期剛過一日也要他馬上走人。所以說無論任什麼,要懂得權衡,太過強勢,反而鬧出笑話,就如一個老員工罵第二任老總一樣,在這公司你是老總,出了公司你什麼都不是,結果應驗,老員工留下,老總走人。這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


鳳城四小姐


職言心語以為,主管說的是大實話,是要換位思考的意思;但也透露出對老闆唯命是從的無奈!

職言心語的觀點是,作為老闆任命的主管,聽從老闆的命令,按照老闆的意志開展工作是對的;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對老闆一味地唯命是從,哪怕是侵害員工合法權益的事,也機械地服從,不為員工代言、發聲,就是盲從了。

員工要求主管多替工人考慮,不要什麼都聽老闆的,意思是說,作為主管,從職位上是連接員工與老闆關係的橋樑和紐帶,要將員工合理的訴求反饋給老闆,給員工多爭取些合法權益,維護員工的利益,不能不分對錯和青紅皂白,什麼都聽老闆的。

我以為,員工對主管的要求是合理的,一點也不過份。

反觀主管說“等你當了領導也這樣”,就有些不合適了,流露出的更多的是消極與無奈!

一名合格的主管,應該既要對老闆負責,也要對員工負責,幫助老闆構建公司與員工和諧的勞動關係才是!

老闆畢竟是與員工的距離太遠,不能及時瞭解員工的實際情況和訴求,老闆做出的決定、出臺的舉措也未必都符合實際。

作為與員工密切接觸的主管,應該要負起連接老闆與員工溝通的責任,對老闆做出的不利於公司發展和不利於維護員工切身利益的做法,要敢於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不能將錯就錯;對員工對公司、對老闆的合理訴求,也要敢於彙報給老闆,給員工多爭取應得的利益。

如果主管什麼都唯唯諾諾,什麼都聽命於老闆,久而久之就會得不到員工的擁護和支持,工作開展就不力,老闆也不會滿意!

這就是職言心語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供參考!

[歡迎關注我 ,20年職場工作心得,樂於與您分享。]


職言心語


這個話題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揭開了一個無奈的現實:中層難當。

作為老闆,其實就像軍隊的統帥,他要考慮更多的是戰略戰術正確和資源佈局得當,很多人文化的情感恰恰是統帥所有意無意忽略的。記得以前聽過一位外國的元帥說過這麼一段話,大意是說我把作戰任務和部隊配置都規劃好之後,一旦戰鬥打響,我從來不聽取部隊傷亡情況彙報,因為我一旦聽到傷亡數字,我就會心軟,甚至會下令終止戰鬥,但是為了戰役的勝利,我不得不硬起心腸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這場戰役。

底層士兵其實完全知道自己在戰爭中就是被搬來運去的一顆棋子,但是都希望自己的上級是傳說中的那位愛兵如子的慈悲將軍。但是有個事實是大家心知肚明但不願意承認的,那就是老話說的“慈不帶兵”。我們聽的最多的都是軍令如山、鐵血元帥,而這樣的將軍雖然有管理上的爭議,但是他和他的部隊,對於目標那是從來不含糊的。

中層幹部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我覺得最大的溝通責任就是把上級對於必須實現的業務目標的指令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大家接受並嚴格的執行。

有時候上級安排的一些任務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吧,不能解釋的太多,底下人還非要弄明白意圖再去幹活,這就需要中層在中間做好協調和資源調配工作。

中層還有個難題,就是在兩頭都受氣的情況下,要明確一個站邊的原則問題。說的再直接一點,你可以同情員工,但是不要完全的站在員工一邊,公司任何指示你比員工還急著跳出來表示反對。這樣雖然你會獲得員工一時的認可,但是你可能就做不久了。而且,你做不長之後,這些員工大部分最後也會離開,他們離開之後也不會有多少人說你好。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在你手下學到東西,沒有掙到錢,得到的只是學會了抱怨。

那麼完全站在公司老闆一頭嗎?也不行!老闆有的時候發出的指令未必正確啊,所以中層要學會在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能簡單的做老闆的跟屁蟲和應聲蟲。

說到容易做到難啊,尤其是在強勢的老闆身邊提建議,那是需要很高的情商和智商。

所以,一般公司的高管,大部分都是從優秀的中層中選拔出來的。他們除了本職業務能力比較強之外,還能夠在公司和員工之間遊刃有餘的溝通和協調。


若恆職場隨筆


這個主管說的非常有道理!而且,他還巧妙地運用了職場上“要善於換位思考”這個大道理去教育員工。可以說,他是一個合格的主管,是一個有能力的主管,更是一個讓老闆放心的主管。其主要原因在於:

1,主管聽命於老闆,是合同約定的事。

職場上,一些企業聘用主管,幫助老闆管理員工,自然是合同約定的關係。由此,主管就必須履行合同約定的職責,服從於老闆的指揮,貫徹落實老闆的意見,代替老闆管理好員工,這樣,才能夠盡到合同約定的義務。

2,主管聽命於老闆,是天經地義的事。

職場上,老闆聘用主管,自然有主管的相應報酬,而且,這種報酬是與主管的管理能力相對應的。由此,主管拿著老闆的錢,就必須要替老闆做事情,就必須要嚴格管好員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餘地。

3,主管聽命於老闆,是合情合理的事。

職場上,主管替老闆考慮,這是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具體表現,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沒有值得任何懷疑的。如果主管多替工人考慮,與老闆不是一條心,凡是與老闆對著幹,這個主管也就會被老闆炒魷魚了。

4,主管聽命於老闆,可以向老闆反饋工人的意見。

主管在管理員工過程中,如果聽到一些工人對企業管理有什麼建議,對確保員工合理合法權益,有什麼要求,主管可以如實地向老闆進行彙報,由老闆以及企業董事會的去討論決定如何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個優秀的主管。

總之,主管聽命於老闆,沒有任何錯誤,也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餘地。但在聽命於老闆的同時,還要注意傾聽工人的心聲,及時向老闆反饋情況,以利於更好地抓好管理工作,有利於老闆和企業的健康發展。


職場導航儀


朋也觀點:說這種話的主管,多半也是對工作的無奈吧,不是他不替員工考慮,而是手裡的決策權沒有那麼大。主管確實是管理層,不過只是基層領導,公司大部分的決策,最多也就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老闆傳達什麼指令,主管就得去給員工制定要求和標準,還要安撫員工情緒,不然完不成指標的話,主管兩頭都不是人。

主管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員工換位思考一下,誰在公司都不容易,很多時候不是光聽老闆的那麼簡單,而是必須要按老闆的要求去做,否則自己的位置就保不住。在者角色的定位也不一樣,員工只要照顧好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了,主管除了自己的利益,還有老闆的利益,不然老闆憑什麼用你做主管。當然也得照顧到團隊的利益,不然弄出點什麼事來,自己就是第一個背鍋的。


職場中最無奈的群體,就是中層領導。

我在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做過電銷的小組長,屬於中下層的小領導吧,給我的體驗是小領導真的熬人,不是工作中的業務,而是上級領導下達的任務你都感覺有點不近人情,可是又不得不給團隊傳達,還要給他們打打雞血。

當時手底下二十多個人,上級給我們組派發的數據非常多,一天兩萬的數據量,平均每個人需要打將近一千個電話,作為小組長,心裡很慌。

一方面來說我怕組員有情緒,畢竟大家都是90後,本事有沒有先不說,脾氣肯定是有的,萬一有那麼一個兩個打電話打的心態爆炸,我就要去安撫他們,找他們談話,者一來一回浪費時間,數據就有可能打不完。

指標完不成,要麼是加班,要麼是扣獎金,而我們組員大多數都是寧願扣獎金也不想加班,可是上級領導想要我們加班,打完數據再走,所以我作為小組長夾在中間就很難做。

另一方面數據量給得太多了,組員心裡會有防抗情緒,說白了就開始糊弄,為了完成數據量而打電話,而不是為了成單,成單率要是拉下來了,上級領導肯定會找我麻煩,但我還不能批評組員。

所以職場上的中層領導很難做,在題主的問題中,主管那麼說,我個人覺得是真有難處的,雖然這句話多少有點推卸責任的意味在裡面,但主管也沒辦法,誰都想輕鬆一點,可老闆不允許啊。

寫在最後。

員工身體累,中層領導心累,這兩個群體都不是那麼容易,就我原來那個公司,主管也沒少挨經理罵,在那麼多員工面前一點面子都不給,可是又不知道找誰洩火,至少我當小組長的時候,從來沒見過主管罵人。

因此這方面就是相互體諒一下吧,別管是員工還是領導,大家都是奔著賺錢來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你就是再有意見,本事再高,老闆也不可能因你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