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1.敢医敢言

时间拨回到18年前的冬天。


那年,全球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在广州被发现。


转过年来,北京、香港等城市相继确定非典患者。


一时之间,未知所带来的恐慌、焦虑、不安与流行病毒一起在国内四散传播。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到了4月份,相关部门在京召开新闻记者发布会。


会前专家组接到要求,最好告知媒体记者病情已得到控制。


会上,面对记者的反复追问。


有一位专家忍了许久,开口怒道:“现在尚未控制,如果硬要说,只能算作遏制!”


接着他说了“三不”:不知道病源;不知道传播途径;不知道怎么医治。


会场一片哗然。


说出这番话的专家正是钟南山。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他往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掷了块石头,就为了让国人看清湖底的真相与危险的漩涡。


因为只有看清了真相与危险,才能提高警惕。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而这样的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了。


时间再往前推两个月,北京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在死亡病例的肺组织切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衣原体。


并对外宣布:引起广东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以确定为衣原体。


此时,在一线的亲历者钟南山却持有不同意见。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挑战权威,坚称非典病原体是病毒,并详述了理由与论据。


这一论断,后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2003年,广州,非典病原研究发布会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会后,朋友私下问他:“与官方意见不同,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你院士的声誉。”


钟南山反倒十分平静,他有自己的坚持:“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他还自我调侃道:“我老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但“受不受欢迎”这样的顾虑,早被“治病救人”的迫切与信念抛在了脑后。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网络


后来央视做了一档节目,名叫《大家》。


这档节目从2003年开播至2019年结束,寿命长达16年之久,却无豆瓣评分。


但片如其名,讲的皆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泰斗,钱伟长、王选、丁肇中......


这其中就包括钟南山。


节目组给他的判词只有四个字——敢医敢言


而这四个字,他从18年前一直践行到了今天。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2.再赴前线


一夜之间,钟南山再次刷屏了。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白岩松向他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钟南山一如当年,知无不言,言必有据。


他谈道:


·基于武汉和广东案例,确认可以人传人

·已有医务人员被传染

·源头尚不明确,但可能是竹鼠、獾这种野生动物

·发热及时就医

·买不到N95口罩,普通口罩亦可以阻止飞沫传播


并强调,如无必要,近期不要去武汉。


视频链接


但就在1月18日的傍晚,由于当天航班的机票售罄,他挤上了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


临近年关,高铁也早无余座,他被安置在餐车一角。


刚坐定,便拿出相关资料研究。


途中,同行的人员拍下了这一幕:他眼镜未摘,仰面睡着,看得出已经有些疲累。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当晚11点抵达广州后,钟南山同武汉的工作人员讨论完相关情况,才匆匆入睡。


第二天,便是前往武汉各医院实地了解情况。


下午五点,再从武汉赶往北京开会,这天忙到了凌晨两点。


四个钟头后,他起床整理相关材料,工作行程照旧很满: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某一刻,会让人觉得历史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遥相呼应。


2003年,非典时期,他前往北京,奋战在一线,那年他67岁;


2020年,“肺炎”时期,他前往武汉,依旧是一线,此时他84岁。


从“广东非典医疗组专家组组长”,到此次“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相同的是,他依旧未见老态,步履矫健,眼神坚定。


不同的是,这次他言辞之中多了自信与把握:


“我本人是很有信心,不会重复十七年前的。曾有一段时间我们根本不了解(非典)规律,这次我们只花了两周就定位在新型冠状病毒,再加上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监控和隔离制度。”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这段话对国民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强心剂。


3.医者仁心


公众信服钟南山的话,除却他敢言求实,更因他专业、仁心


翻看他的人生简历,你会发现他的成就惊人。


·首先提出“隐匿性哮喘”的概念及治疗方法;

·领衔制定了多项呼吸疾病诊疗指南,填补国内空白;

·组织建立了完善的慢阻肺系统,全球组织文献时,以此为指南;

·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国内,他是被写进大学教科书的人物,是中国工程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得主(之前仅5人得过此奖)。


国际上,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联合国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


不夸张地说,神一样的男人。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这些成就里,有一项格外引人注目——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以54秒零2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栏的的全国纪录。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你没看错,钟南山不仅是医学大触,还是一名运动健将。


直到今天,他依旧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有一套自己的运动流程,先快走→慢跑→拉力→双杠→仰卧起坐→最后单杠,每周做三四次。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上图:70多岁的钟南山打篮球

下图源:网络


但就是这样体格强壮的男人,也有病倒的一天。


在纪录片《大家》里,有一幕是钟南山去大学讲课,他对学生提到:


医生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这句话直到我了解到他做的一些事,才领悟过来。


非典时期,许多医护人员不敢接触病患。


钟南山却说了一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病患梁合东回忆起当年的情形:


“当时我的病情发展非常快,肺一天比一天白,到最后双肺全白。原先的医生不敢接触我,我变得十分狂躁,并要求出院。是钟医生仔细观察了我的口腔和咽喉,并告诉我,我不是最重的。我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治病先治心,是钟南山的医道。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但就在当时,由于工作连轴转,38个小时未曾休息,钟南山得了肺炎。


他根据自己的症状与体征判断自己不是非典后,为了不影响士气,选择了回家治疗。


没有挂吊瓶的地方,便在墙上钉颗钉子。


8天后,肺部阴影消失,他便又赶回医院上班。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左胸很疼,很虚弱,拿个碗都会往下掉。但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不能出事。”


其实他也害怕过,但有更强的信念支撑着。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网络


非典过后这十几年里,钟南山照旧当他的“硬骨头”。


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他直言不讳地问道:


“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立刻飙升。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


2013年,他在全国两会上讲道:“灰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并呼吁检测公布PM2.5数值。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中新网


在访谈节目《面对面》中,主持人曾问钟南山:“你关心政治吗?”


他回答的毫不犹豫:“我只想搞好自己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这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这段话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的一则小视频。


在南航一架新加坡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名9岁男孩突发过敏,满脸及全身红肿,男童父亲紧急呼叫空乘人员求助。


有位乘客医生过来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在确认男孩没有危险后才离开。飞机落地后,男孩被送医,情况稳定。


这位乘客医生就是钟南山。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尊重每一条生命,这是他的仁心。


4.逆行者们


钟南山家祖孙三代为医。


他的父亲钟世藩,是广州中山医院儿科的开拓者;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儿子钟惟德是治疗泌尿外科的权威。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当医生的辛酸苦楚无人比他更懂,生命危险、加班加点、医患矛盾.....


现今,他还住在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到略显寒酸的房子里。


但前有父亲,后有儿子,三人都义无反顾的成为了医生。


实乃可敬可佩。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而在中国,就在当下,有千千万万个如钟南山一般的人。


他们中有的在受到钟南山的鼓舞后,妻子更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


妻子对丈夫说:“生死相随”,亦说:“你是不是傻,我们选择从医,就意味着随时会为这个职业付出一切”。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豆瓣小组


他们中有的还很年轻,也有自己的牵挂与害怕,却努力自我疏导,负重前行。


写下一句:“也许生命的珍贵,不只是因为只有一次,更是因为那些割舍不下的牵挂。”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他们中有的写了申请书,主动要求参与前线防疫工作,申请书最后是八个字: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他们中还有非常特殊的一位,名叫敖忠芳,92岁的高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室组长。


她说:


“我来(出诊)肯定不要增加医院的负担。不要医院接送,我要自己走。医院的领导不要担心万一我出了事情怪医院。作为医生来讲,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承担这一切。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在人类与病毒的对战中,进化、变异、防控、治疗各显威力。


或许我们一时处于下风,但最终一定会夺得胜利。


人之于灾难,从来都是一场旷日持久、永不止息的战争。


反思、谨记、预防,我们一定能化险为夷。


而那些身着白衣,冲锋在前的战士们,我们将永怀感激与敬意!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段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钟南山,今天的头条留给他

图源:湖北之声

参考纪录片:

1.《大家·钟南山,敢医敢言》

2.《非典十年》

3.《钟南山,非典时处于风口浪尖》,文摘报,2014.11.29

4.《医者钟南山:医生看的不是病,是病人》,南方人物周刊,2019.01.21

45.《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两张照片让人肃然起敬》,广州日报,2020.01.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