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裡有骨刺怎麼辦?

用戶6030520112255


發現膝關節有骨刺很正常,但有些朋友由於缺乏對於骨刺的認識,所以很多人一聽說有骨刺、骨質增生,就開始充滿了恐懼感,就想方設法的想要通過各種辦法將骨刺消除掉,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而且很容易被某些人所坑騙,今天我們來科普下關於骨刺的相關知識。

我們身體上所謂的骨刺,醫學上稱之為骨贅,也叫骨質增生,發生在關節的骨質增生,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關節的穩定性出現了異常,而產生骨質增生的基礎是由於關節軟骨的磨損。

如果用比較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骨刺形成的原因,大家可以想象我們坐在一個比較小的椅子上,肯定會覺得坐的不是很穩定,而且會有明顯的臀部的痛感,那麼我們通常會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去選擇再找一個比較小的椅子幫忙併在一起坐著,或者是換一個大的椅子。而這種情況發生在關節內原理也一樣,當關節內的軟骨出現了明顯的磨損,關節就會出現不穩定,於是我們的身體也想找人來幫忙維持關節的穩定性,增加骨關節內骨與骨之間接觸的面積,那麼這個來幫忙的就是骨贅,也就是那把小椅子。那麼為什麼不能再形成新的軟骨來幫助恢復關節的穩定性呢,這是因為關節軟骨是不可再生的。

所以從理論上來講,骨贅是屬於幫助我們身體維持穩定性的一種結構

,但是當關節軟骨進一步的磨損,骨贅會越來越大,就會刺激到周邊的軟組織、韌帶、神經等組織與結構,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當檢查x線的時候會發現這些骨贅形成類似刺狀,於是骨刺這個說法就誕生了……!

如果明白了骨刺形成的原理,知道了它對於我們關節穩定性的重要作用,大家對於它的恐懼感就會下降很多,現在我們來講一講如果膝蓋出現了骨刺,我們應該怎麼辦?

如果存在骨刺沒有症狀,就什麼都不需要幹!

目前的研究來看,沒有任何一種無創的辦法能夠將骨刺清除掉,也就是說不採取手術切除的辦法,是沒有辦法將骨刺消除掉的。

所以如果骨刺形成以後,關節沒有任何的症狀,不疼不癢,也不影響關節屈伸的活動,那麼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此時進行各種各樣的治療只能說是勞民傷財,徒增患者負擔。

骨刺出現症狀,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來處理

由於關節內的軟骨有了損傷,才會導致關節腔內存在骨刺的形成,那麼我們就要根據軟骨損傷的程度和症狀來區別對待,選擇治療方式,而治療的基礎在於關節的軟骨,而不是要針對骨刺

大部分關節軟骨損傷的患者在早期的症狀不是特別的重,偶爾表現為上下樓梯的疼痛和屈伸關節的時候有明顯的疼痛,此時很多患者去醫院進行檢查,會發現有輕度的骨質增生,這是由於關節軟骨並不是磨損的特別重,所以骨贅不會形成的特別多,此時作為患者應該是以休息為主,減少刺激關節軟骨的動作,儘量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來反覆刺激關節軟骨;可以嘗試口服氨糖三個月觀察療效;如果疼痛比較明顯的時候可以外用一些抗炎鎮痛藥幫助控制疼痛;此時可以適當的進行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強化訓練,幫助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也就側面的減緩了骨贅形成的速度,這種康復鍛鍊應該貫穿於整個骨贅治療的全程,是基礎治療。

關節軟骨磨損處於中期的時候,患者不僅會在上下樓梯的時候出現疼痛,在走平路的時候也會有明顯的關節不適感,而且有的患者在出生的過程中會有明顯的響聲,有部分患者在這個階段會出現關節腔內的積液,但是量不會特別大。此時的治療在堅持康復鍛鍊為基礎的前提下,應該給予關節腔內進行玻璃酸鈉注射治療,幫助增加關節內的軟骨彈性,減少關節內軟骨的磨損,幫助控制關節的症狀;因為此時患者的關節內磨損比較重,在口服氨糖可能並不能幫助患者緩解症狀。



到了關節軟骨磨損的晚期,很可能關節內負重區的軟骨已經被磨得消失殆盡了。所以患者的關節往往會出現明顯的間隙狹窄和大量的骨贅形成,此時的患者,嚴重的關節屈伸角度也會有明顯的受限,而且疼痛會對患者的整個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困擾,有些比較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休息的時候關節也疼痛,而且在夜間休息的時候能疼醒,此時以前的一些治療方法就很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了,進行關節置換或者是部分關節置換,是解決患者問題的最佳措施(康復鍛鍊一樣要做)



如何康復鍛鍊?

剛鍛鍊應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計劃,因為每個人的肌肉條件、關節內具體的情況是不相同的,以下是一些比較常規的康復鍛鍊的方式,可以說是所有不同關節情況下鍛鍊的基礎,教給大家,可以說這些動作做好真的可以很好的幫助人們強化肌肉、控制關節症狀,減緩病情進展(有一些動作我的父母做了很多年了,效果非常好),需要付出的只是耐心與毅力。

基礎的訓練:





中等強度訓練:




強化訓練:


做完所有鍛鍊以後要做拉伸:



總結

關於骨刺的問題,其實已經寫過很多科普文章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朋友們對於骨刺有很大的恐懼感,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大家都記住有骨贅沒有症狀,那麼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如果說選擇治療的話,那也就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鍛鍊好我們關節周邊的肌肉。

如果存在著骨贅形成而且有一定的症狀,那麼要根據不同的程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更好的幫助自己來控制病情,而且康復鍛鍊是必須堅持的基礎。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膝關節長骨刺怎麼辦?

骨刺是怎麼形成的?

什麼是骨質增生?

骨刺/骨質增生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

我相信這些幾乎是全國的關節外科醫生和運動損傷專科醫生門診時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也是困擾絕大部分中老年患者的難題。今天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就通過這篇小文章來和大家分享下關於骨刺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可能會讓大家失望,因為我絕不主張把膝蓋上的骨刺去除。原因慢慢講。

首先,把中醫、西醫、俗話、專業術語先統一一下:

骨刺=骨贅≈骨質增生

然後,再說下骨刺會長在哪:

骨刺最常見的部位依次是脊椎、膝關節、手指、足跟…

作為一個有態度的關節外科醫生,我只說說膝關節的骨刺。

骨刺的形成是膝關節衰老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也是膝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換句話說,關節衰老——骨性關節炎——骨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膝蓋都會經歷的過程。

(要強調一點,膝關節的骨刺絕大部分都長在關節邊緣,絕不是像病人自己想像的那樣,說骨刺長在膝蓋中間天天戳的膝蓋疼)

骨刺聽起來就不是好東西。刺嘛,應該會刺傷或者弄疼我們的膝蓋;

但是,實際上呢,這是錯的,主要因為“骨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可怕,如果叫做骨贅、骨質增生,是不是就和藹可親多了。

這篇文章我主要想講兩點:

其一:是科學的認識骨刺的形成原因和作用。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去偽存真,正視疾病。

其二:是有膝關節長了骨刺怎麼辦。這裡我們介紹下常用的主流的治療方法,不包好,但也不忽悠。

前方高能,可能犯困。

先從科學角度解釋下骨刺的形成原因:

①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表面的軟骨漸漸承受不住體重帶來的壓力,我們的膝蓋通過骨質增生的辦法來加大關節接觸面積。

(中學物理學公式:壓強=壓力除以接觸面積,也就是接觸面積越大,單位面積所承擔的壓強就會減小,也就是關節軟骨所承受的壓力被分散了)。

——這其實是人體的一種自我適應和自我保護機制

——這就產生了一個結果:關節軟骨承擔的壓力變小了,減緩了軟骨的磨損和衰退。同時關節接觸面積大了,也更穩定了。

②關節韌帶的勞損和鬆弛,這造成了關節在活動的過程中變得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會刺激大腦產生一條命令:讓血液裡的鈣質在關節周圍沉積、加強加固關節的穩定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X片上可以看到的骨贅(骨刺)。

③軟骨細胞衰老後,細胞的代謝會發生變化,產生很多化學物質。其中有些化學物質能夠促進骨刺的形成。具體的過程千迴百轉,這裡不是科研論文,就不贅述了。

綜上,骨刺是身體在抵抗關節衰老和退變時所作出的自我調節。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骨刺,我們的關節將會退變的更快、磨損的更快、疼痛的更早更明顯。

下面來說說膝蓋有了骨刺怎麼辦。

當然,我要說的不是什麼三個療程就能溶化骨刺的膏藥或者其他什麼吃了就能化解骨刺的藥丸。聽起來很荒謬,但是門診每天都會有病人問我這些東西有沒有用,或者讓我開這種藥膏。

我想請患者們自己思考一下:

①看了上面我講的骨刺的形成原因和作用,你們還想把骨刺給去掉嗎?

②你從口裡吃進去的藥,或者貼在膝蓋上的膏藥,再或者其他什麼艾灸針灸磁療各種玄幻的治療方法,憑什麼就能精確的只把骨刺給溶解掉,而不溶解掉和骨刺連成一體的正常的關節骨骼?它們怎麼能夠精確的區分骨刺和骨頭,並且溶化的剛剛好?

③就好比我們老了,頭髮白了,你很討厭白頭髮,把它們都染黑了,或者拔掉了,這樣就能解決白髮問題了?你把衰老的痕跡“骨刺”給去掉了,膝蓋就是年輕的膝蓋了?老化的膝蓋依然是老化的,並且會因為你的不正確處理,而加速老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年人道聽途說的試了很多土方野法,最終越治越疼。

我們已經知道,骨刺就是我們關節應對老化的正常反應,你去掉了它,你的關節仍然在老化,不僅骨刺還會再長,而且會長得更多更旺,這不是猜測,而是經過嚴格嚴謹的動物實驗證實的。而我們之所以想要解決骨刺這個心頭之恨,主要還是因為膝蓋疼,想要治療的是疼痛,只不過讓骨刺背了黑鍋。

那麼當我們的膝蓋老化了,會出現關節疼痛、軟骨磨損、韌帶鬆弛、關節面受壓不均衡、關節周圍骨質疏鬆等病變,我們需要針對這些病變來進行治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股四頭肌肌力鍛鍊,包括:

靠牆靜蹲法:這個鍛鍊很多人因為腳後跟太靠近牆面,導致身體前傾,膝蓋反而受損。正確的做法是膝關節保持>90°身體靠牆,感覺大腿肌肉緊繃,膝關節並不怎麼吃力,才對。如果感覺膝關節吃力,就把腳往前挪,腳跟遠離牆面。

直腿抬高法:這個適合於沒法做靠牆靜蹲的老年人或者膝蓋剛損傷過處於恢復期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增加懸停的時間。這個鍛鍊要謹記,不是腿抬得越高越好!!

2、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

條件允許可長期服用。

3、玻璃酸鈉

門診約有60%的病人在打過玻璃酸鈉後感覺膝關節症狀有所減輕。這主要就是個潤滑劑,能夠減少軟骨磨損。膝關節炎早中期可以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到正規的醫院,嚴格消毒。

4、膝關節封閉

封閉就是注射長效激素,比如複方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激素可以快速消退局部炎症,尤其是反覆滑膜炎、關節積液的患者,可以在正規醫院嚴格消毒的情況下使用。

5、口服消炎止痛藥

疼痛明顯時可以按療程服用一段時間,平時只是上下樓梯或者蹲起時疼痛的話可以不用。

6、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如果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膝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膝關節畸形或者屈伸受限制,且條件允許的話,這是目前唯一能夠根本解決膝關節炎性疼痛同時矯正關節畸形的手術方式。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健康皮皮


首先明確告訴你,目前醫學上沒有那種治療藥物可以把長的骨刺消除,唯一的辦法是手術的干預才有可能。

問題是現在很多的疼痛性疾病其實骨刺並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說白了不是元兇,既然不是元兇,即使你通過外科手段傷筋動骨的把骨刺切除,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尤其是膝關節的問題,膝關節疼痛有很多原因引起,分別有:

1,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

2,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3,髕下脂肪囊炎。

4,髕骨軟化症。

5,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

其中最最常見的就是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這種病的主要症狀就是:

膝關節疼痛,活動疼痛加劇,休息減輕,關節僵硬或者有彈響,天氣冷了疼痛加重,喜熱怕涼,有些關節腔積液,腫脹。晚期關節畸形。

膝關節問題是一種綜合性原因導致的,骨刺可能是產生疼痛病變的原因之一,治療也需要綜合性治療,而不是去怎麼消除骨刺。



疼痛診療劉醫生


如何正確認識骨刺——我為骨刺"平反"。


門診上經常看到患者拿著X線片跟我們說:我的關節周圍長骨刺了,醫生啊,骨刺扎的我關節很痛啊,有什麼好的辦法沒有?大部分認為“骨刺”就是導致疼痛的元兇,是這樣嗎?解除痛楚的唯一途徑就是“消滅骨刺”嗎?。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骨刺都引起疼痛,更不是所有骨刺都需要消滅!


骨刺的定義。


骨刺又叫骨質增生,醫學名詞為骨贅,是關節退變的一種病理表現。是因為各種致病因素導致關節不穩定,而機體為了重獲關節穩定,恢復新的受力平衡,就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關節的接觸面積,減少關節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使關節更加穩定。骨刺的形成是機體自我保護能力。



關節的疼痛不是骨刺扎的,骨刺既不能通過吃藥溶解掉也不能通過按摩推拿等方法使其消失,更不能通過走路鍛鍊將骨刺磨掉,只有極少數的骨刺,可以引起機體不適,需要通過專科醫生診療後再行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骨刺的形成?


骨刺既然是關節蛻變的一種表現,因此骨刺的形成隨著年齡增長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做的事通過鍛鍊、日常注意使骨刺形成延遲也就是退變延遲。1、關節扭傷時,當出現關節扭傷時,且遵醫囑進行制動休息,避免關節周圍韌帶出現鬆弛,進而導致關節失穩,形成骨刺。 2、控制體重:肥胖,可能是關節接收的壓力增加,可以加快骨質退變形成骨刺,應適當地減輕體重。 3、適當鍛鍊,正確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加關節周圍韌帶的強度,使關節更加穩定,能有效的減緩退變的發生。



關注趙醫生,回答您的問題我是認真的!


博骨通筋


膝蓋裡有骨刺,也就是拍片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膝關節有骨質增生,這表示膝關節出現退變,但是不表示膝關節的疼痛都來源於它,要正確的認識和接受身體的變化,每一個關節隨著年齡的增加都會退變,膝關節也逃不掉。

1.退變的體現

也許,大家都能夠接受,一個人皮膚慢慢失去彈性,面貌看起來越來越老,可是對於我們身體內部的退變,例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就認為很可怕,其實是一個道理,膝關節有骨刺也是一種退變的表現。

2.骨刺出現的誘因

當然,可能有的人會說,我才20多歲,怎麼就有骨刺了?為啥老的這麼快?這裡有這4方面因素:膝關節外傷;過度的使用膝關節;患有膝關節疾病;長期膝關節疼痛,這是臨床上骨質增生加速的多見誘因。

3.膝蓋疼痛怎麼辦

臨床上,膝關節骨質增生造成症狀的極少,多數都是由於膝關節周邊肌群損傷、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等誘發的症狀,一般是不需要針對膝關節骨刺做處理的,目前也沒什麼好的辦法讓它消失。

正確看待

一定要正確的看待身體的變化,拍片只是一個參考數據,不表示有膝關節骨刺,就一定是它引起的症狀,避免去做誘發骨質增生加速的事情,學會正確的走路步態,這個我在視頻中都講過,保護膝關節極其重要!


喬棟談健康


骨刺的形成是由於膝關節退行性改變的一種代償增生,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退化出現不能正常的支撐周圍的關節導致關節鬆動,人體自身代償性的增生來穩定關節,在增生的過程中會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輕微的增生可以對症治療,採取針灸推拿理療,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嚴重的骨質增生需要手術摘除。


醫學小聲


我家老人家前段時間膝蓋紅腫痛,用過這藥酒效果非常好,現在也還經常在用,腳面、腳踝紅腫都一樣好。



千里之行TT


膝關節骨刺和炎症是現象,病根在胸椎,完全不動膝關節,就可以治好,我也治療多例,根本無需吃藥打針!🌹🌹🌹🌹🌹🌹


用戶79331483930


有骨刺的患者貼之前建議先醋療: 老陳醋不加水,醫用紗布六層或者是有種紗布口罩剪去袋繩,砂鍋裡一起煮沸。醋的沸點通常只有37度左右,注意不要燙傷皮膚的情況下,敷在痛點,然後用保鮮膜蓋住,連續三次後,擦乾淨後貼膏藥,按照療程貼效果非常不錯(*๓´╰╯`๓)♡


中藥健康養生王正霞


骨刺就是骨質增生,只不過習慣把骨質增生的表面比較平滑的稱為骨質增生或唇樣骨質增生,而增生表面比較尖銳的稱為骨刺而已,其實骨質增生都是關節在勞損積累後壓力過大的自身應激性反應,大多發生在負重比較大的椎體或關節。骨刺本身其實並不會出現疼痛不適,其引起症狀的原因在於骨質增生壓迫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引起局部炎症滲出,炎症刺激造成鈣化粘連,關節壓力增大,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從診療方面來說,首先,不要相信有保守治療或者偏方可以消除骨刺,目前所有的保守治療手段,都只是針對骨刺引起的症狀做出的針對性治療,比如藥物消除局部炎症 手法 針灸鬆解軟組織減輕壓迫 藥物注射關節腔保持關節穩定等等……這些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恢復關節活動,但不能消除骨刺,因為從本質上說,骨刺就是骨頭,常規治療只能緩解,不能消除。即使手術治療,也發現有不少病例,因為手術後創口出現鈣化粘連,並不能真正消除症狀,反而因為疤痕組織刺激引起骨質增生復發。所以,要真正消除症狀,還是要從患者自身入手,避免勞損積累,注意勞逸結合,堅持功能鍛鍊,糾正日常的不良習慣,戒菸戒酒,才能徹底預防症狀發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