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是公司的牺牲品吗?

大漠渔翁2


楼主你好,买断工龄,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存在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但是买断工龄以后,我们的下岗职工,就应该自己去正常的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那么这种情况下到达自己法定退休年龄之后,才可以享受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

所以说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继续的就业实现二次就业,那么只要自己能够实现二次就业,就可以通过企业单位来给自己完成相应的社保交费,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说自己没有办法来形成二次就业,那么只能够通过自己灵活就业的形式,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

更如何想要实现自己今后的正常领取退休金的待遇,那么就一定要完成养老保险,累计交费在15周年以上,这样的话才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你在下岗之前,如果自己已经拥有,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那么这种情况是可以正常的来办理退休的。


社保小达人


国企下岗职工肯定是国企改革的牺牲品。我本人就是商业部门的下岗职工。2000年为了响应让一部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大量的国企被贱卖,大量的职工被扫地出门。领着一万至三万不等的卖命钱,自谋出路。国家是省事了,但下岗工人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今天为这个老板做事,明天为那个工地搬砖......

做点小生意或者摆摆地摊,赚点养家糊口的小钱。以前的公司或工厂早被当时的公司或工厂的领导私人拥有了。他们成了人生赢家。(可以考一下沈阳长生医药公司老板。是怎么通过改制巧取豪夺,暴力发家。)。当时是全国一遍黑。下岗工人为国企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从中央到地方却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赞扬。央视却播放了刘欢唱的一首歌《从头再来》,让工人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那时的下岗职工多数都已是30岁以上的人了,所学的技能都是配合当时的企业所为,你让他们从头再来?能成吗。大家都是上有老下一有小的,一天不工作,就只有去喝西北风。

当时的工资又少,大家基本上是一穷二白。拿着买断的一万块钱,又能干啥。没去偷,没去抢,没去骗,没去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就已经是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了。

如今下岗职工没有退休的大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了,去打工都没人要了。

可奇怪的是现在每届人,大政协会都刻意回避下岗职工这一问题,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什么?

中央多次强调农村扶贫攻歼战问题,其实下岗职工才是真正应该要扶贫的对象,因为下岗职工一没田二没粮三没房。是真正的无产阶级。

强烈呼吁政府部门多多关心下岗职工,给予应有的补助,不要让他们再次成为政策阳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里的小草,必竟他们为了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否已成了遥远的记忆呢?


江哥60755708


早知有下岗,革命先烈当时会咋想,我过去在纺织企业,本来赚钱,被强制贱卖给厂长了,在职代会举手表决会上(厂长当着上级经委的面直接说你们谁想拿到这个企业别想了,银行只认我,市里只认我,当时付厂长们也想拿),结果在干部占多数的职代会一次通过,厂里归厂长了,立刻取消四班三倒,改成三班三倒,裁撤一个班下岗。,每个班上12小时,从此没有了休息。劳动法等于屁,当时去找厂长,厂长讲四个腿的蛤蟆少了,二个腿的人大把,不想干可以离开,这样我们走了一批。


大山羊29


下岗职工不是牺牲品,而是贡献者。企业转型中被淘汰的员工,都有过为企业为社会贡献的光辉岁月。比如:纸媒,当年创立自办发行的人,现在就“功成身退”。这部分人都是发行网络的创立参与人员。他们的成功不是赚钱,而是使党的报纸送入千家万户,而且打破邮局的垄断,进一步促进快递行业市场化。

一些企业为什么下岗人员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本事不是政府的政策上的问题,是企业执行上的问题,他们把下岗人员当牺牲品,是违反法规的,政策上是保护劳动者失业补偿和再就业上的扶持。


闲适人家


国家的政策不要光扶贫与农村,也要扶贫,城里的下岗职工,有的人说上了班保险单位不给你交,就打官司,你要都打官司,谁还要你上班啊?私人的买卖还还敢提保险的事情,我儿子在私企里干了四年,一分保险都没有给交,自从转业之后,考试分到国企工作不到五年就买了,单位,破产了,城里的年轻人都出国,自摸职业投资还亏,政府也要关心一下城里的下岗失业人员吧!


赵夕然


我就是一个重棉纺织厂的下岗工',可怜得很,在厂里牺牲了青春,现在是做清洁工,月工资只有一千多,保险还得自己交。



长江159261475


这样认识是肤浅的!社会的发展有时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走的!比如刚建国时,毛主席把解放新疆的整个兵团放在新疆,一是守疆,二是建设,三是顺应内地发展!上山下乡运动,一是锤炼,二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毕竟工业跟不上!城市人口膨胀!三是坚持农业大国的思想!下岗工人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保守被打!发展是硬道理!墨守成规是不进则退,按心里话,从50到70的人感触最深!也就是这批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此国家感谢这批人是应该的!故此自己要端正心态适应时代,人生短暂只是个过程,承上启下!社会的发展总是辯证着向前发展的!人只是一分子!

刚刚有网友熊我不是下岗工人?你错了!我八六年当兵,九零回家分配国营企业,零伍年下岗!养老保险迄今未能补交,医疗保险更别提了!多少年挺着过!等忙不动了去补交一下!希望国家对下岗职工多多照顾一下!当然,也活不了多久了!算这代人对国家的最后奢望吧!毕竟国家太大,人口众多,百姓希望度不应太高,强盛是我们这代人最希望的!祖辈们对国家受到的凌辱影响到了我们!所以50一70代的人更珍惜祖国强大,安定,富强,对国家的政策响应最彻底!让我们隐忍过往,咬牙挺起!为代代相脉的中华儿女尽微博之力!总有一天梦回唐宋!


深蓝41037796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家言谈小心,别招惹事非。本来大家生活就够艰难的了,年轻时我们下岗自谋生路,身体力行,没有给国家找麻烦,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都五十大几,快奔六零的人了,别在因为发几句唠叨,触碰到法律底线,在让关上两年,得不偿失,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咬牙坚持的过下去,让政府担责可能吗?只希望能让我们早点退休,也过上两天高兴,开心的日子就烧高香了。为了以后的好曰子,大家也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强的活下去,去迊接美好的未来。


用户92513942166


不管公司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但最后做出了裁退员工的决定,你说公司是调整结构,精简编制也好,说壮士断腕,裁员自救也好,或者产业升级,改变方向也好。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下岗或者叫裁退人员必然是牺牲品的。

讲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吧。有一家公司,是上市10多年的老牌公司,对外宣称不裁员。前几年布局某个热门板块,集团从上到下,决心大力支持。那时,这个板块没有财务预算的说法,只要立项,不论金额大小,马上就下来。公司搞活动大手大脚,公司招人大手大脚。一年之内,换了5,6个职场,美其名曰,要迅速扩大规模,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结果在刚到最后一个职场里去的时候,人还没招满。集团上面开始审查财务,觉得近几年这个板块,虽然声势浩大,但一直亏本,并且越亏越多。于是下令,首要任务是控制成本,严格控制财务立项。超过多少钱的财务立项不得通过。于是公司活动都停止了,客户感受不好了,业务直线下滑了。业绩没有增长点,但每个月的行政支出,人工成本,高居不下。怎么办呢?只好裁员。那之后,各部门负责人做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定期提交部门内的裁员清单。公司会议室,每天几波人被喊过去谈话,告知他被裁员了。整个公司死气沉沉,没人的心思在工作上。一些人索性不做事了,反正公司都会裁到我头上,那我就等着算了。

一开始是新员工,后来是老员工。从基层到管理层。300多人的职场,一眼望去,全是空位,接连裁了2年。最后剩下50多个人。而现在,还在继续。

而上面的领导,仍在每个月向上汇报本月的工作亮点,成本又降了多少了,在这种形势下,预计什么时候就能盈利了......

如果一个高位的领导的存在的意义是通过裁员把成本控制住了。那么在一开始布局这一块的时候,是否应该有最基本的成本控制意识呢?他们决策的前后变化,受伤的是这一批被裁掉的员工啊......


胡庐


应该说下岗职工是改革开放的贡献者,他们不顾个人和家庭得失,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他们吃尽了苦头,有的甚至妻离子散,还有的看不起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们依然如故,在社会各个角落打着散工,饱尝被世人嘲笑冷落甚至被人打骂的痛苦,依然还能坚强打着散工,不给国家来了负担。这种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