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想提前退休,是不是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和尊严?

旅行人生2068


想要提前退休的人是什么心态?仅仅是因为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和尊严吗?

提前退休,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很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还有提前五年或几年内部退休的做法。如果是单位统一政策,是一种情况,个人主观想提前退休是另一种情况。

因为和同事关系不好,正好单位有统一政策可以提前退休,你可选择提前退休。

因为有政策规定,尤其是一贯制的提前退休,当事人有提前退休的心理预期,完全可以按照条件,逐步靠拢,与按照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心理预期一样,按年按月倒计时,还有一年、还有仨月,到时退出工作岗位。

因为有逐步的心理预期,利于过渡到退休生活。同时,没有单位的烦心事,可能生活会更好一些。

但是更多的人是提前退休前想的很好,但是真的咋一退,心理不适应,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出现问题,不是因为这位上班时位高权重,咋一退休不适应,是因为生活的方式、时间安排的方式等等都发生的很大变化,需要过渡适应

主观强烈的想提前退休就是另一种情况,因人而异,心态上大致我想有这几种情况:

一是对工作性质、环境不满意,地理位置、工作场景、人文环境等等,或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尤其与直接领导的矛盾等。

二是收入福利不理想。公司经营情况等变化,收入低、福利降,因为年龄等原因跳槽已很困难,就寄希望于提前退休。

三是家庭原因。家里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外部条件又不好解决,提前退休就成了当务之急。

不管是不是因为单位同事的原因还是自身原因无奈的选择提前进入退休状态,心里肯定多少的都会有些许的失落。毕竟从学校出来,参加工作都有几十年的工龄,习惯了每天睁开眼睛就想着去上班,忽然一下子没有的目标,会不太适应。此时,不管原来是多么的自信,会安排好退休的生活,都会在那一瞬间失去方向。所以,一定要在选择内退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提前锁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让自己在游刃有余中度过适应期,成功的淡出职场生涯,回归到生活中。


期待耿好


我是特别想提前退休了,专事写作的了。说得好听点,是老有所为;说得不好听点,是我这个年纪的人基本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了,工作太难找了。

最近三年,为了工作简直是做伤了心了,五年时间,换了三家单位,第一家做了两年半,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工资八九个月开不出来,无赖辞职;第二家比第一家更不如,整天债主盈门,生产无法为继,到现在还没有支付一年前拖欠的工资,正在走法院的法律程序,最后的谈判结果,能够拿到三分之一都谢天谢地了,反正是白白做了三个月,现在连一毛钱都没有见到;第三家是一个提篮公司,各种粉饰,各种刁难,各种内耗,做得是哭笑不得,不得不辞了。三年时间,有近一年时间都是在迷茫、寻找、待业中度过的。这把年纪了,做得这般苦闷,如果能够提前退休,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该多好呀!

去年五月下岗的时候,无意间开始写头条了,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于见到了2000多元的收入,一时间惊喜万分,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了,可是,稍微一转念,就是只拿了三五天的日入百元,就不见收益了,每天三五元、二三十元了,顿时灰心丧气了。又跑到第三家打工去了,打工五个月间,基本停下了写作,收入更是为零了。第三家下课回家后,继续写吧,写了有五十多天,才见到一点点零星的毛票子,十几、二十的收入来了;刚有点烟钱,儿子又呼唤我去帮他装修房子,又停了下来;房子装修差不多了,昨天开始,又开始写了,这回没有上回那么艰难了,昨天就见到15元收入了,也算没有枉费了烟钱和电费了。

我提前退休,还真不是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和尊严,我有的是解决工作中难题的本领和办法,还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干劲,但是年纪大了,被人录用的几率越来越少了,我总想在自己擅长的写作上有所突破,在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上解决生计问题,跟这个平台死磕,不达目的不罢休!

因为,我喜欢写作,我愿意把写作做为后半生的生计!


坐看云起于此时


前不久,一家亏损国企出台内退政策,男50女45就可以内退回家了。在岗工作月薪3000元,内退回家月薪涨到4000元,继续上缴五险一金,男60女55时再正式办退休,退休金跟涨大政策。对中层人员,男55女50“一刀切”退二线回家,月薪执行在岗同级人员80%。“土政策”一出,企业大门差点被员工挤破。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想提前退休了,不是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和尊严,而是企业有这种“土政策”,否则,凭什么让你拿着工资待遇回家?提前退休,一般指企事业单位才有的特殊福利。主要有5点原因,说到实质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多数人并不真懂。

【1】内退收入与在职收入“倒挂”。

有些企业,提前退休回家,收入比在职的年轻人还高。回家后,还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再增加一份收入。内退期间,单位续交社保,正式退休后,有的员工退休金高达五六千,中层人员高达八九千。在职的年轻员工月薪不过三四千元。公务员事业编退休待遇更高,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有的人员退休金甚至过万。现在的绩效考核多、管理更加严格、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退休待遇比在职还高,所以,很多人纷纷申请提前内退。

【2】中层人员退二线算账很合算。

很多企业实行提前五年退二线(提前内退)的“土政策”,甚至搞层层递减,个别企业让女科级45岁就退二线回家,而普通职员要干到男60女55。有点不公平,但方方面面默认。这种“土政策”不违反劳动法,符合年轻化导向,已经成为普遍政策。有实权有油水的中层人员不愿意退二线,只能搞“一刀切”。但大多数中层人员还是愿意退二线的,执行在岗80%、90%的收入待遇,公务员事业编先提职加薪再退出现职,收入水平超过在职同级,何乐而不为?

【3】提前为年轻人腾岗让路。

很多企业执行“退二线”和“提前内退”政策,男一般执行50-55岁退二线或提前内退,女一般执行45-50岁退二线或提前内退。这个年龄段,经验丰富、精力旺盛、家庭负担轻,正是干事的黄金时期。让他们提前退出岗位,主要还是为了给年轻人腾岗让路。国企对管理人员实行“职数化”管理,对员工执行“三定”管理,一个单位配多少人员发多少工资都是上级核定的。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文化“弊端”,导致人才积压严重,形成年龄“盖层”,不让老同志提前退出去,年轻员工就不可能提起来。

【4】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管理人员一旦到了男50岁女45岁,客观上,单位不会再提拔了;主观上,他们也只想安全着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一茬企业中老人,大多数都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有个中专文凭就烧高香了,他们虽然做出过历史贡献,但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关键还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甚至阻碍创新,压制青年,让队伍缺乏活力。但他们又不犯大错误,总不能让他们下岗吧。所以,各企业不约而同执行了“保留待遇、退出实职”的土政策,让年轻人上来,引入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

【5】善待做出历史贡献的老同志。

许多企业都在推进队伍年轻化,比如规定“中层人员里,80后要占60%、85后要占20%、90后要占10%”的硬指标。中层男过50、女过45岁,就被排除在提拔名单之外了。让这一茬人痛惜职业生涯到头,不甘心,也不情愿,除了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混日子思想外,还有一种可怕的走向,就是44岁、49岁、54岁现象,给自己留后路,开始谋取私利。为了避免晚节不保,干脆早点让他们离开岗位,提前退出实职,也是一种爱护和保护。


职场火锅


这个问题实际上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人们想提前退休并不是感受不到快乐和尊严,还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里面的。

第一,失业了,没有工作和收入。很多人只能去打零工或者干保洁保安这样的低端工作。更有的人连工作都找不到,这不仅仅是工作中找不到快乐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提前退休,真的是天之大幸。

第二,有人认为提前退休能够一边挣工资,一边领退休金,这样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如果能够提前退休,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着就是了,工资待遇不变,再额外有一份退休金。收入不是更高吗?这种情况下谁不愿意退休呢?

第三,提前退休以后养老金年年增长,会比晚退休养老金更高一些。这实际上是前些年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主要是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增长速度达到10%。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时,导致他们的养老金增长速度更快。而晚退休继续缴费,养老金根据计算公式增长的速度,反而赶不上退休后养老金调增这种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其实人们愿意提前退休的情况有很多,并不简简单单的是工作不快乐和没有尊严的问题。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优化退休制度,让大家能够体会到晚退休的优势。


暖心人社


想提前退休,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尽相同,所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想提前退休享受生活的人是多数。

人快要退休时的思想是复杂的,也是脆弱的,这些因素会或多或少的会带到工作中来,影响工作。



面临退休时单位多是年劲人,以及年轻领导。工作中稍不注意,就会受到领导的指责和批评,产生心理压力。还由于年龄的差异在年轻人面前的自婢感。这样在单位工作确实有失去快乐的感受,并常有困惑感。因此对工作产生厌倦,把工作看成压力,看成包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这时多想的是尽快退休,尽快享受退休后的自由生活。可以到处走,可以自由支配自已的时间,可以看书,可以娱乐,可以更多的和家人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龙游大海141086483


现在的确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有很多人都想提前退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现在的社会源和工作源给人的压力比较大。

(二)是因为个人身体方面的原因,不适应工作的环境。

(三)在一个就是现在的人际关系不好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四)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单位能够使人心情每天都愉悦,心情舒畅哪怕是其工作环境再苦再累也不会计较的,怕的就是心累而不是工作累。

(五)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单位也需要讲和谐讲尊重,看不惯那些把单位当成自己家以家长似的作风发号施令的人。

(六)同事之间领导之间各怀鬼胎心照不宣,斤斤计较不能以大局为重相互攀比,尔虞我诈。

(七)到了一定的年龄被年轻人所歧视,导致自己觉得一无是处。

以上这些都是导致现在的大部分人,想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


呼伦贝尔蓝天83261214


心受委屈了,钱给少了。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重复一下,就是一个人想辞职或提前退休的想法一般有两个,心受委屈了,钱给少了。

人愿意参与一个企业的原生动力是两个,一个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在发挥自己的特长之后在企业里获得个人价值最大化,包括职位升迁、收入增长、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

要想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动机,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按照自然法则确定管理的原则,所谓道法自然。
每一个人会参企业里,会参与到一个分工体系之中,根本原因是发挥自己的长处,这种长处可能来自于天赋,也可能来自于后天的传承与学习,并希望在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中,获取个人及其人生价值最大化,不妨把这成为分工的原则。

每一个人参与分工的动机,就是发挥个人的天赋与才干,并在一体化的关系中获取个人价值最大化。如果企业没有前途,系统没有效率,个人的才干不能得到发展,个人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得到体现,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调动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即组织做贡献。

以上问题的回复,可能会帮你理解你的疑问。

职场老鸟,欢迎互动。


职场小课桌


1,企业不景气工资少。

2,如作者所问的工作中没有乐趣和尊严。

3,工作累,环境差,或者是安全风险大。

4,本人身体差,很难适应工作。

5,基层员工没有出头之日。

从以上几点可以发现,凡是想提前退休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对现有的工作不太满意,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大领导的话,我想他是不愿意提前退的,甚至想延迟退休,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骄然


这个很简单呀:精力不行了。本人现在50岁了,年轻时喜欢看书,虽是学工科的,但是喜欢文史书籍,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没少看,我自己也买了很多书(文史类的有2000多本),几乎每天都看书。另外本人对外语有兴趣,学过好几种外语。够勤奋的吧?可是这一到了50,我发现精力真不行了,看书走神严重呀,拿到一本书,还没开始看,自己就愁够呛,觉得“这啥时能看完呀?”。工作效率也大不如以前了,也是有些走神。所以呀,延迟退休这事,绝对不靠谱,吃亏的只能是用人单位,最后吃亏的就是国家。


zm139682913


这个问题不能那么简单地看,而是要进行有一定纵深度的思考和剖析。

我们知道:对于同样一个事物,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感悟能力,学识水平等等存在差异,各自的理解及认知就会不同甚至存在极大差异,对于工作,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记得早在十年之前,自己也有过想要提前退休甚至停薪留职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闯一闯的想法。其实当时自己的工作算得上是得心应手,感觉也是比较快乐的,但心里总觉得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想到外面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好地展现自我价值,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偿己愿,自己心里的想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了,这段心里历程让自己慢慢改变了许多对于工作,对于事业的态度及看法,觉得如果可以提前退休将工作岗位交给年富力强的“后来人”,让他们可以因为自己退休而心无旁骛地捋起袖子大干一场,同时,自己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到大千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给一直在后背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个交代,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不能提前退休,说明自己仍然能够继续工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献余热,同样可喜可贺!

所以想提前退休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以及想要宽松一些的时间,可以好好陪陪家人,真心享受生活!你说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