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人晋升无望,每月到手工资只有3000,该怎么办?

左西右东


很多国企职工就是这么过了一辈子的,很正常。要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反正别人也是这么过的;要么就需要个人的努力了。二选一而已。反正要想改变现有的局面,就需要个人努力做出改变了。

如果您希望获得改变,那可以浏览一下老鬼的观点。老鬼和很多朋友一样,也是在国企折腾过的人,所以还是有些值得参考的心得的。

一、首先明确一点:如果你希望寻求突破,就绝对不可以再以“其他人如何如何”作为参照物了!!!

以老鬼所在的三线城市而言,月收入过万的人群不会超过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数字就是这么残酷!某个城市的平均月收入没有半毛钱的意义!单单的以人口收入比例来说,不会超过百分之一。

在多数城市,收入三四千的人口绝对是占据大多数的。因此,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候,总是以这个占据最大比例的人群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价值观等等作为参考,那就彻底没戏了!就别指望自己能够实现突破了。

说的通俗一点:如果你还坚持原来的想法、习惯、行为方式而不作出改变,还认自己已经形成多年的“死理”、道理,那就只能继续过现在的日子。

二、你要获得更多的收入,必然要比目前的自己或者身边的同事付出的更多,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身在国企,或许在本职工作上即使再怎么努力,收入也没什么提升的可能性。因为很多岗位的工作,单单靠一个人的效率提升或者工作质量提升,也无法改变部门、团队的业绩,或者也根本不会对团队、部门、单位的业绩有任何的影响。收入增加也就没有什么可能性了。

因此,要想收入获得增加,或许需要至少几个改变:

1、想办法转入销售类部门、团队。

这种部门,即使是国企,也会根据业绩的高低而得到不同的业绩提成的;

2、想办法让自己的职位获得升迁。

职位的升迁在国企意味着收入的随之变化;

3、利用业余时间获得额外收入。

单位内如果实在得不到收入提升的机会与可能性,那就考虑单位之外的收入了。

4、辞职!

社会上一定会有比你目前收入要高的工作。当然了,所谓的“收入高”是要将自己的工资以及各种保险福利待遇综合到一起来计算的哦!如果辞职重新找工作,别只看发到手里的工资,而应该综合测算在单位里能够得到的综合收入!

5、自己创业去!

你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状况,做创业的构想、准备、行动。

上面老鬼罗列了五种让自己收入增加的方向、渠道。好像差不多全了吧!

反正您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状态,增加收入是不可能的。而要改变,无论走哪条路,都需要比原来付出的更多。否则,哪条路都走不通!

换个说法:如果您还想按照现在的状态、思想、行为、习惯来发展,谁也没办法让你的收入增加!因为,既然您原来收入只有三千多块,说明您和老鬼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草根,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改变来获得人生的突破了。

三、“无望”、“不可能”是以自己不做改变作为前提的!

正如题主所说,自己晋升无望。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

如果您还一直按照过去的套路、模式、行为习惯、思想来工作,那应该确实是无望了。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获得晋升当领导的人数一定是一个小比例数据。本身就是有难度的!这种小比率、小概率时间,很难靠“等待”而砸到自己头上!

正如高效扩招之前的高考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要玩命去争的!因为高效扩招之前,高考的录取率很低哦!十个人争一个名额的事情,不争怎么行呢?

国企的升迁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说国企内确实有通过裙带关系、拉帮结派等方式获得升迁的。但是,作为草根获得升迁的案例也有很多!并不是草根阶层就没有机会!我们身为草根,就是要争取那些小概率事件才是正道!

如果按照大概率去计算、衡量,多数草根根本不可能获得升迁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也按照多数人的那种思想来看待职场,那你也只能一直做基层员工了。

你只有认清了“我们争的就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就是要为了小概率事件而努力,才能激发出真正的内驱力,才可能获得那个微乎其微的机会!

说一句比较伤人的话:正是因为多数的职场基层员工内心里都站在大概率角度考虑问题,都是站在了弱者的角度评价事物,都是站在了“只盯着那些阴暗而负面的现象”思考问题并且将那些阴暗面当成了职场的全部,从而失去了斗志!

老鬼也是在国企工作多年的人,那时候也是有很多同事说:咱没根子、没有后台、没有亲戚,升官儿?想都别想!干的再好也没戏!

可老鬼确实看到有一些前辈,他们做到了很高的职位,他们在进入企业之前也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啊!他们进入企业之初,也没有任何的背景、后台啊!可他们不是照样发展的不错嘛!这种情况几乎在各个企业都有的!只是比例大小的问题而已!

而且,这种比例一定不会太大!但不能因为这种现象比例很小就觉着没戏啊!

老鬼当年只用了两年也被提拔为否则一个省销售工作的领导,也算一方诸侯了。老鬼当年也没什么后台可言啊!这都是自己进入企业之后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因此,请所有的朋友们注意:很多人整天说的“不可能”、“没有希望”只是说某件事情的概率比较低而已!而真正获得自我超越的人,往往都是在为小概率时间而努力的!指望看到大概率时间才去努力的想法,只能让自己一生平庸!因为,大概率的机遇是不存在的!正如老鬼开篇所说的,一般三线城市中,月薪过万的人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啊!大家都是在拼这个小概率事件、机会!

四、按照多数人的想法、习惯,绝对不可能让你成为“少数人”!

升职的人一定会是少数,收入高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小比例的人群。因此,按照百分之八十的人的想法、习惯,就别指望成为这小比例、小概率的幸运儿!

很多人讨厌和领导紧密互动、沟通,所以很多人长年累月的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而那些积极主动和领导加强联系、保持良好公共关系的少数人,获得了机会;

很多人总感觉自己记忆力不行、看书看不进去,天天寻找读书的捷径,因此这种相反让自己多年不看一本书。而少数人即使硬逼着自己、硬着头皮也一点点的啃!最终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很多人,天天没事儿刷无用的网络信息,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少数人知道自己时间的宝贵,利用业余时间去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或许更有价值的知识技能,或者尝试着自媒体写作,慢慢开始挣钱了!

很多人,把时间用在了和一群价值不大的“朋友”闲聊、喝酒、神侃、撸串上,自认为自己找到了“组织”,自己很有人缘。少数人把时间花费在与领导接近或者在社会上有意识的结交一些更有价值的人脉上!因为道理很简单:你周围人脉圈的层次,会影响未来你的层次!

很多人,天天郁闷,天天琢磨,甚至在网络上问别人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少数人沉下心结合自己的能力、潜力、人脉圈,认真的思考、研究、调研各种适合自己、自己能够把控的项目,并且认真的做各种筹划、准备......
很多人,天天因为工资太少而郁闷,琢磨着是否辞职;而少数人已经早就准备好了简历,早就投递给了无数家用人单位,甚至都已经参加过很多次面试了!人家已经正在给自己寻找可能的出路、机会!反正现在上着班,有人发着工资呢!找到合适的就跳槽,找不到就先干着!两不误嘛!


这个社会,只有少数人真正付出了行动,只有少数人没有时间去浪费,只有少数人愿意为了小概率事件全力以赴,而且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佼佼者。

你是否能够成为那个“少数人”,全在您个人了。反正作为草根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简简单单的没事儿会砸到自己头上......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国企工人月薪3000元,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薪资水平。我是从国企辞职出来的,对此感触颇深。

现在,我还有很多亲戚、同学、朋友在国企工作,都是普通员工。工龄二十多年,月薪3500元—4000元左右。退休职工则更可怜,仅仅2000元上下。这点钱真的有点低,只能算是勉强糊口而已,家是养不起的!所以很多国企退休员工,为了生活,依然选择打工。

在国企,如果没点背景,晋升是很难的。工人更是如此,基本没有什么晋升通道。再熬十年二十年,顶多是混到一个线长/段长,这就是你的职业发展上限。至于车间主任,想都不要想,因为那是干部编制。即便你想当一个组长、线长或段长,没点关系的话,也是毫无可能的。有的企业是双晋升通道,工人可以评选技师,技师待遇高一点,但是,技师并不是全民福利,不是人人都能评上的。

所以,很多国企工人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在外做点兼职。我有一个老工友就是如此,下班以后就去菜市场摆摊卖盆景绿植。虽然辛苦点,但是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比上班低。有一次我跟他聊天,说“何必这么辛苦呢”,他说得很实在:“那么点工资,跟打发叫花子似的。孩子上高中需要补充营养,连个营养品都买不起。我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趁着现在还年轻,能挣就挣点吧。”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国企人“君子固穷”,上班挣钱少,也不想兼职做点什么。为什么?为了一点可怜的面子!都沦落到为生活发愁的地步了,还考虑面子,是可笑呢还是可怜呢?看看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在乎面子呢?太平洋建设总裁严介和说过一句话:“做大事的人从来不要脸,把脸扔在地上,还要自己踩两脚!”没有这种“不要脸”的精神,能做成什么事呢!

其实,生活不是不可以改变。只要突破自己,改变心态,那么你的人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为了生活,还是扔掉所谓的面子吧!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本人在国企工作了五年,刚开始是实习,当时对未来的抱着很大的希望,想着进了国企,进了一个大公司,首先应该是稳定下来了,而且福利也不会太差,一心一意的工作着,学习着,而且学到东西比较系统化,又全面,但是慢慢自己成长了,可能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身边的朋友同学的工资越来越高,有的也升职了,在看看自己的同事,要么是一群刚毕业的学生要么是五十靠上的老人,在看看领导都是有关系的人,这才决定跳槽,寻找适合年轻人的机会。个人觉得愿意在国企干的一是图稳定,当然并不是绝对的稳定,有一定关系才能稳定;二是并没有真才实学,在国企混日子;三是临近退休了,再跳槽不合适;四是当然也有表现特别突出的,得到上层领导的重用;五是也有对自己的岗位特别喜欢的,在私企里面没有这种岗位。

其实无论在哪自己喜欢就行。


北极上穿越


有亲戚曾经是二线城市某国企工人,干了20多年,工资也就3000,后来该国企经营不善,他就买断工龄离职了。现在在一家私企物流公司工作,干了两年,每个月2000多,现在还有半年多的工资没要回来呢。


所以,国企工人,我建议不要贸然辞职,国企虽然升职无望,起码还算稳定,一旦出来,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混的还不如国企。如果实在想出来,我建议仔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再做决定。


1、谋生之道

在国企呆久了,会形成一个严重错觉,那就是觉得外面的钱很好挣。好像随便干点什么,都能挣的比国企工资3000还多。而现实情况是,外面的钱非常不好挣。如果你想离开国企,先确定你的谋生之道,不要头脑一热就出来了。


2、左右逢源

如果你结婚了,夫妻双方可以一个从国企出来。最好的组合就是一个在国企事业单位等,一个去折腾;也就是说夫妻双方一个稳定,一个去拼机遇。如果夫妻双方已经有一个从国企出来了,另一个千万不要贸然出来。


在国企拿3000工资,如果没背景,升职基本无望的话,可以着手准备了。如果夫妻都在国企的,可以一方出来折腾;如果只有一方在国企的,要辅助另一方提高收入。实在想从国企出来,一定要找好确定的收入来源。贸然辞职很大概率你会后悔的。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资深管理与职场专家,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谈的都是泪,我2008年进入武钢,日夜颠倒的倒班,白班夜班,那年4k,同学羡慕,我只是有苦说不出,却不知我倒班熬夜的辛酸。2018年工资5k,昔日的同伴已月薪过万,少的也有8k,过着上有老下有下,被房贷捆绑的生活。

倒班依旧,白发渐增。青春消失在奔波的路上!

国企基层,就是这样:没有死,还活着,干吧!


MM2188


说下我本人的经历。

2011年毕业,进入一家央企工作,但是因为没关系,被分配到下面的县城工作了(我家在省会)。当时一心想着好好干,能调回省会,但是干了2-3年,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在这样的企业,不是你好好干,就会有机会的 。


在我前面要回省会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哪个领导的亲戚,我们也都知道。面对自己回家无望,我裸辞了,我真的想说,在北方三线城市,国企的待遇特别的好。我后面工作的私企,真的不够糊口。


现在自己创业,更难。


前几天加完班,和合伙人去撸串,听到后面一桌一哥们,喝大了 ,略带哭腔的说:“姐夫,我31了,现在一个月就4000多,要养老婆孩子,可是我知道我没升职的可能,你们都说我单位好,我不知足,可是我看不到未来啊。我不想就这样到死啊!”


后面他又说了很多,但是这句我记得最清楚。他是某效益特别好的央企的员工,但是家里没关系,自己本事不够大,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想辞职,可是又害怕,这是我以前的状态,想必也是楼主现在的状态吧?


我的建议是:

1、不要轻易辞职

现在经济下行,我不清楚你所处的地区,也不清楚你的能力,所以我不会劝你辞职,如果要辞职,一定要找到更好的下家再走,不然你连现在这点还贷款、养孩子的钱都没有了。


2、认清自己的优势

既然在升职无望,那你自己还有什么优势呢?写作、ppt、写代码、做饭?只要你的时间有精力,一定把自己的优势找出来,并让它变成特别长特别长的特长。


我认识一哥们,在guan服工作,没什么特长,不会溜须拍马,也没背景,但是领导就是喜欢他。为什么?这哥们是学霸!自己的驾照年年帮领导扣分,扣完自己去考试,单位需要什么证书,他就去考,或者提前考。领导要写什么材料,都找他。虽然他升职无望,情商低,但是有自己的优势。


3、从微小的尝试开始

我大学同学,毕业也进了国企,生了孩子觉得工资太低,养活不住自己,刚开始先在朋友圈卖水果,上班接单子,下班用一个小时整理当天的订单,然后自己和老公开着车送货,天天忙到晚上10点。买的人多了,她自己租了个房子,开了个店,现在雇人送货。卖水果赚的钱,比工资高,但她并没有辞职。因为国企福利待遇好。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王子沐zZ


我是一名在加油站工作了10年的一线员工,加油方面有问题可以关注我,随时可以问我,我知道的会帮你解答。

我和你的情况一模一样,呆了10年,只升了一级,而且我清楚的知道再也没机会升了,不管工作再好也没机会。

国企就是这样的,要升职就要有关系,工作表现好不好没关点关系,这就不展开说了,大家都懂的

所以既然你被当做棋子,那么快醒过来,转变思维,快点开启第二份事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事业上,国企的工作可以不用上心,应付下就行了,以我自己为例子,现在的工作我基本不太关心,混着就行,外面的事业就是卖山核桃,收入已经直逼主业,哪怕以后这份工作不干了也不怕。

结合你自身的情况,看看该怎么做。


核桃阿扬


2011年大专毕业,有幸进入某国企,做了一名装配钳工,从学徒开始,到现在做了小组长,手下两三个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礼拜六礼拜天说不休息就不休息,国家法定节假日,从来没有正常过。

截止到现在,平均下来每个月4000元左右,这是到手工资,算上公司给交的保险,每个月也大概有6000左右。可是现在的社会到手4000多只能维持正常的拮据生活。

八年了,和我一块进厂的还有后来进厂的,有不少都得到晋升为管理岗位的,不过大部分都是有关系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唯有我还在原地踏步,一是本人不愿意去和领导打交道,太费脑子,二是情商不高,揣摩不透领导的意图。做好自己的工作简简单单的就很好了。

国企的领导也不傻,有关系固然很重要,如果你一无是处,这个领导也不会去推荐和提拔你的,因为他还要保住自己的饭碗,不会为了你的前途,而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国企工人晋升无望,首先你得从自己的方面下手去考虑,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工作上有没有按照领导的意图认真的去做,领导来了是不是躲到一边,不跟领导打个招呼。

能干的不如能说的,能说的不如有眼力劲的。这个眼力劲就是说你能看清领导的意图,领导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你就能明白你怎么做才能让他高兴,并不是非要领导点名出来你才去做,去改变。其实到了私企也基本上是这个样子。因为领导本身不会干活,他要做的就是去找下属把活干好干明白,所以领导只要把人揣摩透,会用人就行了。

你说的每月到手工资只有3000左右,你有没有算上你的各种保险福利待遇,加上这些,我感觉比你在外面赚4000-5000要强多了。在国企我自己每个月扣保险800多,公司给交1600这就是2400,即使每月4000元到手,加在一起也有6000多的收入,这还不算过节什么的发的奖金,每次有个一两千元左右。我一个同学在私人化工厂上班,每个月5000左右,可是保险才给交200左右算下来还不如我这每个月4000多的呢。

  • 总的来说在国企还是不错的,如果从国企辞职了就不要再进工厂了,自己去创业,至少我是这样的目标。


默默羽丰


这是我曾经的状况,也一度让我非常地迷茫。

大学刚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央企工作,当时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不过3000元左右,加上年终奖2-3万元,在家乡这个小城市里,不需要房贷因此过得也还算可以。可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虽然对待工作依然认真,但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每天从早忙到晚却感觉不到工作带给自己的一丝能力上的成长,而工资也看不到变化,慢慢也迷茫起来。特别是一些同年进入单位的同事因为有背景或者其他非工作原因被提拔成为自己的小领导后,看不到自己升职的希望,在辗转几个部门后,最终因为一些原因辞职了

离职后换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更轻松,有时候回忆当初在国企的种种,慢慢也有一些体悟。

在国有企业,背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实如果会做人,也是可以混得不错的,而这正是小雷的短板,没有背景又不会拉关系,为人处世上较为呆板,所以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而其实对于没有背景也不会交际的人来说,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小雷原单位有一个技术宅,看起来邋邋遢遢的样子,但是技术水平确实高,因此每年年会都是和老板一起坐的,最后被省公司的领导看重调走了。因此如果能够将身心都投入技术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任何回报,但是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给自己的选择也会更多。

而对于题主所说的去干兼职或者自媒体挣钱,这正是小雷目前在尝试的事情,当然也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有兴趣当然可以试着发展为一个副业,只不过赚钱产出比可能还不如认真专研自己的专业技术。

当然也有很多人什么都不做,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但其实人如果没有梦想,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生活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茶,离不开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好赚钱吧!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亲身经历,除非你有一技之长,要么做好破釜沉舟自己单干的打算,啥都不会的话建议你还是在体制内吧!我他妈的就后悔了,在国企干了10年的操作工,一个月3000左右,感觉少点。而且我们企业是连年亏损,省国资委一年要给我们单位补贴一个亿。经济形势在不好也没有说变相裁员最多少开点工资能叫大家有口饭吃。之后亲戚给介绍了个私企一个月能开4000多,各种福利也比国企强好多,可惜,资本家永远是追逐更好更高的利息,不会在乎工人的死活,干了才两年现在经济形势一不好,立马变相裁员。逼的你自己辞职,一点活路都不给。马上过年了,我也辞职了年后又面临找工作,先不说发展前途,能不能吃饱饭活着,我都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