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老了,谁会来养老?

八字预测先生


我觉着为谁忙碌一辈子?为谁做贡献?谁应该站出来养老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一直按照父母必须有儿女来养,那么一旦因各种原因儿女挣不到钱的时候,那怎么办?因为好多现实摆在这里,有很多的家庭养儿女都费劲,哪还有钱养老人?不是不孝顺,而是力不从心。如果人们把孝顺跟金钱画上等号,这本身就不太符合逻辑,那越是富翁越孝顺,随手一扔就是几十万上百万。

城市那些退休老人,不都有退休金吗?还入了各种保险,主要就是靠“它”来养老,有几个靠儿女养老的?不惦记着父母那两个退休金这就不错了,算是烧高香了。即使有很多进了养老院的,也是靠自己的退休金。农村人忙忙碌碌,在田野里风吹日晒,生产出那么多的粮食,谁受益了?谁受益了谁养!


海岛鹅卵石


这突然让我想到我的姥姥,姥爷前些年去世了,姥姥得了一场病后,就老年痴呆了。姥姥家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如今得了老年痴呆,需要时刻有人看着,一开始的时候,是两个舅舅轮流看一个月。时间一长,由于家里总要抽出一个人来看姥姥,什么都不能干,不能外出打工等等,很快,两个舅舅开始把姥姥送到三个女儿家轮流看。

自己的父母,女儿当然不说二话。一家看两个月,到了我们家,先看了一个月,因为妈妈在家照顾两个孙子,怕第二个月照顾不好姥姥,就商量着想着办法。在我们这附近,有一个养老院,去考察了一下,感觉还不错,里面住着好多老人,不能走路的,老年痴呆的,都有。一个月一千五百元,我们把姥姥送到了养老院,让她在里面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妈每周都会抽半天时间去看姥姥,带上姥姥爱吃的,以及需要更换的衣服。姥姥痴呆了,但她依然认得我妈。

在里面住了一个月,加上在我家的第一月,共两个月了,下一个月准备接到我姨家。结果,到现在,我姥姥依然在那里面住着,连我舅也是出钱,让她住里面。想到这,我的心情很低落的。就如同我的爸爸说,他好像看到了他的老年,他说:以后我痴呆了,你们照顾不了我,也把我送到这里来。就像姥姥,两儿三女,在养老院的日子,依然老无所依。

姥姥在养老院的时间里,老妈妈依然每周去看一次,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老妈一直没有间断。有时候,还会自责,如果有时间,不会让姥姥住在这。

我曾经和我最好的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我要努力赚钱老了住最好的疗养院安度晚年,我说我唯一担心的是去世后无人安葬,她告诉我说如果她还健在她来安葬我,如果她不在了会让她的后代来安葬我,那一刻我觉得死后有依靠的感觉特别好。

有效时间内,尽可量的多赚钱吧,无论何时,经济基础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条件允许的将来老了可以让人工智能照顾。智能养老与抱团养老相结合应该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个人推测)。网上有人说,父辈的老年像印度,我辈的老年像日本,也有一定的道理。还有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如何善终。理性面对死亡,正确看待生命。

每一个人都将自己孤独的离去,想起来会抑郁,还是努力适应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吧,身体健康,不愁吃穿,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以后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人终有一老,由他去吧,最终会解脱。


华商天下网


农村人老了,谁会来养老?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甚至有些说的天花乱坠答案……

但是,最现实最靠谱也最无奈的回答是:

主要还是靠自己。

尤其现在正在渐渐变老的这一辈农村老人。

这也是一辈最无奈最无助最可怜见的一辈农人。

他们的上一辈,他们是尽心尽力地孝顺过的,不管穷与富,至少是待在身边养老送终的。

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老了,偏偏“养儿防老”的老“传统”,在新的杂七杂八的观念冲击下,正面临着“土崩瓦解”。倒也不是“儿们”不养老,主要是儿们多数情况下,是有心无力,儿们自己的日子都过得手够不着脚,自己都很难养好自己的情况下,怎么能尽心尽在家伺候老人呢。

在家种地,收入不好,年轻人必须外出打工挣钱,不得不离开他们,很多情况,只好由他们自己去对……

反过来说,就是这些老人们自己,也不忍心让儿们留在身边,为了自己而耽误了孩子挣钱啊!

大多数情况是,这些老人不仅不会歇下来养老,相反,倒是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尽量去干点,挣点,尽量少去拖累儿们…

只有到了实在干不动了,没法了,就听天由命……

农村人老了,他们自己养自己……


笨刨


农村人老了,谁来养?

  • 农村人老了通常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1. 到了养老年龄但身子还壮实,继续在家干农活,儿女在身边的还帮忙带孙子,还能享受三代同堂天伦之乐。相对来说这个阶段农村老人还是幸福的 劳动时间自由,只是在空余时间做一些农活,家里有孩子自己只是辅助帮忙。


  2. 过了能继续劳动的年龄,老人在家两老互相照顾相依为命,孩子不在身边只是会寄钱回来让两个老人自己生活自己照顾自己,这个阶段小病自己解决,大病就让子女轮流回来,实在没空闲的就只能子女出钱让亲戚乡里帮忙照顾。换孤寡老人情况就更困难了,通常都是敬老院生活,这些敬老院费用便宜的只能勉强活着不能叫正常生活了!

  3. 还有常年带病的就只能买廉价的药等着生命终结,在农村都是小病还好一点,大病的就是等死了,很可怜!到冬天身体不好的老人都熬不过去,都是这样走了。

农村现阶段都是靠子女还有老人自己养老,政府这边还是辅助为主,国家的农村医保政策也给予了很多农村老人帮助,让他们能看病和买的起药!

我认为除国家继续对农村老人给予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外我们作为子女的也应该努力工作为老人老年生活多尽一分力,而老人应该注意保重身体,以平和的心态安享晚年生活!


新农大黄蜂


农村人老了,当然是由儿女养老了,这是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别说是农村的人老了,就是城里的人老了,也是要由儿女来养老的,这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人老了,最后在养老过程中,在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都是要儿女养老,都是需要儿女照顾的!

城里人里有退休金,城里的人退休金也可以够城里老人生活的,城里的老人拿着自己的退休金生活,在没病没灾的时候,这是生活,这不是养老,而当城里的老人得病了,动弹不了的时候,那就必须要儿女陪在身边,由儿女照顾他们,由儿女给他们养老的!

所以,农村人老了,也必须是由儿女给他们养老的,而在农村,没儿没女的老人,那就是五保户了,而五保户的老人是有国家财政供养的,是由国家养老的,这也是没有疑问的,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一种是分散供养。

集中供养就是在五保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五保老人就会住进当地的养老院,在养老院里养老,他们的吃穿住行都是没有问题的,有病也会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他们的生活是会得到充分保障的,他们也会在养老院里无忧无虑的度过他们的晚年生活的,这种集中供养的方式是最好的,也是最稳妥的!

分散供养,就是由五保老人的直系亲属对老人进行供养,而由财政提供养老金的,当地的民政部门会把供养老人的的养老金交到老人直系亲属的手中,并于他们签订分散供养老人的供养合同,由他们全权照顾老人的老年生活的,这种供养的方式虽然也很好,但是在老人后期得病卧床需要照顾的时候,分散供养老人亲属也有把老人放弃不管的,最后还得把老人接进养老院养老送终的!

或者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养老制度完善了,我们的养老机构健全了,那个时候农村人老了,就会免费住进农村的养老机构的,就会在养老机构安度他们晚年生活的,但是,在我们的养老制度还没有完善,在农村的养老机构还没有建全的今天,农村有儿有女的老人,还是要由他们的儿女给他们养老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最近朋友间一直谈论这个话题。有人简单概括了四条路可走:一是指望自己,将来活的理直气壮;二是指望自己子女,将来手心向上;三是指望社会和政府,将来不知咋会事;四是乞讨要饭,活的可怜又悲壮。简单想一下,这个概括确实很有道理。哪个适合自己,自己看着办呗。谈谈我的认识,供朋友参阅。

一、指望自己。1.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时就要早行动,缴费慢15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钱了。即使最低标准,每月也有个千八百的。2.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在没有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就参加这个了。只要不到60岁就可以参加。很多地方允许补交15年,按月领取。如果当地经济水平低,估计也就是100多元,。最多的有1000多元。3.自己赚够养老本钱。攒的多少没关系,但一定要有。就算有保险,也要有部分养老积蓄,这样更有保证。

二、指望子女养老。做为儿女,父母年龄大了就应该养老。不但要给钱,好要多陪伴他们一下。

三、政府和社会优抚和帮助。这个要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生活极其困难,需要救助的优抚对象的标准。才可享受这个待遇。最好不要达到这个标准,因为它很悲催﹏。

四、乞讨度日。现在在外面会经常遇见这个群体,让大家有种厌烦的感觉。感觉在坑蒙拐骗。无论挣多少钱,这应是下下策啊,因为大家都有尊严,这样混吃等死实在不是好办法。

希望每位中国人,尤其是咱农民,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蓝骏追影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农村人是一个既让人敬佩又让人伤心的称谓。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几代农民都是最让人敬佩的人,他们勤劳、朴素但也是最穷苦的几代人。以前我们农村人所想的只有养儿防老。但随着中国农村老齡化的加快,现在也真的出现了农村人养老无门的问题。这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呢?现在农村的老人大部分都是五十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一批人,他们的子女大多也是计划生肓的一代。这代人要养小孩、四个以上的老人(父母、岳父母)。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虽然现在国家有农村医保等,但是当老人们进医院了才知道到底要多少钱,就算老人去世了又要多少钱才能让其“入土为安”,可能大部分农村人都是知道的。所以真心的希望国家和政府能真正的为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多做些实事,农村人不是国家的拖累,他们是真的为国家四化建设出过大力气的人之一。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望评论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刚哥农村生活记


农村老人如何养老?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农村老人养老一直是靠儿女啊!现在,国家形势好了,农民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养老的途径多了,儿女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国家对农村老人也是关心的,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虽然不多,但也是温暖。对于农村孤寡老人也是有养老院供养着。现在农村老人,生活很幸福的。

我写这段话,肯定会有些人会喷的。定有人会要求给农民发退休金,对国家发放的养老金嫌少,还有人认为农村老人可怜。虽然有部分农村老人生活艰苦,但总体很好,人要有感恩之心!






无奈125387125


这个问题问得好!笔者就是农村人,刚好来说一下自己看到的。

城里人有医保、退休金什么的,即使不工作退休了,也有收入,基本是可以自理的。农村人年轻时出外打工,五险一金是啥可能都不知道,等到五六十岁了,干不动就回到农村老家种种地、带带孙子什么的,也算是养老的一种方式啦。这时自己的孩子又会去外出打工,绝大部分的农村人都是以此循环的,除你考上大学,然后考个编制或是公务员,砸锅卖铁到城市定居,才有机会改变这一现状。

农村老人能动的时候,根本无需讨论谁来养的问题。他们会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还会补贴孩子,只有到生病的时候才会谈及到这个问题。

一、小病自己搞定

都知道生活不容易,父母作为过来人体会的更深刻,只要他们能自理绝不会麻烦自己的孩子。

二、大病回来短暂照顾一阵子

随着医保新农合政策的深入贯彻,现在老人的大病也舍得看了,以前老人生病都不敢看,看不起啊!现在老人生病住院了,孩子会回来照顾一阵子,一般不会太久的,因为在外面打工,都不是啥正规的,啥都没有,不会放你太久假期的。

三、重病、大去之期不远

这种也就是急急忙忙的回来,三五天就办事了,不敢或是不愿拖太久。之后五七什么的,基本头七之后就返程了。

凡是说农村好的都是耍流氓!农村老人需要大家关注。


生活小事


这个问题不光是农村人要遇到,城里人同样也要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老人的划分年龄不再是过去的60岁以上就算是老人,但是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呈现出来了。

在农村,养老问题相对城市来说还是要比较难,因为国家补助的钱还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养老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靠个人,其次才是儿女,能跑会走的时候,除了自己生活,还要帮儿女带孩子,种地的收入除了给孩子结婚之后也没有多少余留,除非就是有一些思想观念超前的,除了农活再经营其他生意,这一部分人是不愁养老的,相对来说,儿女在父母的翅膀下成长起来也有一定的积蓄.

绝大部份的老人都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温饱肯定是没问题的,每年的新农合报销,只要是没有大病基本上生活还是不错的。

农村还有一部分有残疾的,这个国家现在的政策有补助,无儿无女的五保户有乡镇和民政局的敬老院.

目前社会不再是养儿防老,有好多年轻人还是啃老族,在农村这种情况也还有,我认为都是大人娇生惯养的,总认为是孩子,因为自己受苦了不想让孩子再像他一样的.


农村的养老和城市都是一样的,能干的时候都不愿意麻烦孩子的,儿女们为了更好的生活都还在奔波,打拼也是为了让家里的父母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农村的养老只要一家人都勤快我感觉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我在我的家乡,我的周围,还没有几个为养老犯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