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的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有的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低很多?

龍的傳人1513765


首先聲明不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只談企業退休。

養老金的構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

養老金的多少和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掛鉤。

為什麼有的人退休工資高,有的人低。主要和他們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相關。國企,外企一般按實繳納,很多私企也則是按照最低基數繳納,有的甚至都不繳納社保。所以一般國營企業退休的員工養老金較私企來說要高,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所以有個好單位是挺重要的。有人說養老金是年輕貢獻的體現,我是不能完全認同的。我家附近有個國營鋼廠一些正式工上班工作幹不了幾個小時,下午就去打麻將。同崗位的勞務派遣工乾的累死累活養老金照樣差的一大截。兩個人文化程度相當,一個老子有門路進了廠,一個只能老老實實打工。這我覺得用年輕貢獻的回報可解釋不了。


飯後鐘


不要整天盯著退休老人的工資,他們為國家打下了良好的社會物質基礎,剛參加工時每個月十幾塊錢或二三元的工資,但從來不講報酬,一心一意的工作,路近一點兩條腿,遠了自行車,你知道嗎?八一年我去陝北外調,到志丹縣農村找一個當事人,從公路下車後,見人就問那地方遠不不遠,說是不遠,結果從上午九點多走到太陽落才到那家,一天沒吃沒喝,到人家裡啥也不說,到水缸前就喝水,這種艱辛情況凡是那個時工作的都可能遇到過,只是困難不一樣,你現在能做到嗎?


清心隱士


退休金高於當地平均工資的人,一般是事退人員;企退人員的退休金則一般會比當地平均工資低。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的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而有的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低很多?

首先,養老金並不是大鍋飯,也並非是實行平均主義,而是實行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有的人養老金高,是因為她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所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高。

反之,有的人養老金低,這是因為她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低,繳費年限短,所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低。

客觀來講,養老金水平能遠高於當地平均工資的人,並非是一般人,而是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居多。

事退人員養老金高是由於雙軌制原因造成的,因為之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繳納養老保險,就能領取高額的養老金,能達到在職工資的90%左右。

儘管養老金雙軌制已經終結,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往往是足額繳納,而且還有職業年金,養老金待遇還是要高於無法足額繳納社保的企業退休人員。

養老金水平遠高於平均工資水平的人還包括國企退休人員,尤其是像在菸草,電力,鐵路,石油,銀行等系統的職工,養老金七八千元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人養老金甚至能超過一萬元,大大超過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

同樣也是因為他們繳費基數高,而且他們往往還會有企業年金,也就是第二份養老金。

而養老金水平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人,一般是企業退休人員。

目前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不急3000元,而目前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已經達到了6000多元,養老金水平不足平均工資的一半左右。

以北京為例,北京的企業退休人員2019年人均養老金是4157元,而北京的平均工資水平達到了8000多元,企退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是遠低於平均工資水平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如果你想要諮詢社保問題,請點擊我的頭像,點擊屏幕下方的圈子加入。


思之想之


1,養老金多少與所在單位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有關: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普遍較高,企業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就普遍較低。2019年北京企業退休的人員平均養老金在4000元/月左右,而退休公務員平均退休金在8000元以上,相差一倍,這就是雙軌制。

2,,養老金多少與所在企業是國營壟斷企業還是民企和私企有關:

國營壟斷企業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就高,民企和私企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就低,因為民企和私企老闆為獲高額利潤,往往按照最低基數繳納養老保險,所以他們的員工退休金肯定少的可憐!我有一親戚,在國營大煙廠退休,本身企業就有錢,本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給在職工多交養老保險,所以退休人員領養老金就高,另外每月企補醫補等就能多拿近2000元,所以每月總體能拿8000元以上,比北京企業退休的人員平均養老金在4000元/月高出一倍。

3,養老金多少與工齡也有關:

工齡越長的,單位交老保險時間越長,同一單位40年工齡的就比30年工齡的退休人員拿養老金多。

4,你說的退休後的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的人,可能是少數人,拿北京為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在4000元/月左右,退休公務員平均退休金在8000元,而北京平均工資在1--1.1萬元左右,比退休公務員和退休企業人員平均養老金都高。可能是退休企業高管,國家高級幹部,軍隊高級幹部。


格蘭澤爾


人比人氣死人,我們國家的退休工資己是四個等級了,第一個自己買十五年的,一個月幾百到二千多,企業一千多到三千多,機關事業的三千多到一萬多,部隊退休人員一萬多到四萬多,請問我們都是共和國的人,只是分工不同,為什麼區別這麼大。


睿軒乖乖


這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社會現象。也是人民群眾意見最大,反應最為強烈的問題。養老不公也是個不允迴避的社會問題,好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高層關注。我們堅信,在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通過深化分配製度改革,這一問題終將得到解決。初心迴歸,人民得利,利益共享,普惠眾生,共同富餘,共赴小康。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浩瀚618


這就叫高薪養廉


用戶324290843976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間還比較短,將逐漸完善。

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1986年國務院發佈《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明確國有企業除了要建立勞動合同制度以外,還要建立勞動保險手冊制度,勞動合同制職工繳納退休養老基金。不過只適用新工人。

1991年,國家在全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要求建立養老保險基金,所有企業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包括1986年沒有納入進去的國有企業的固定工人。

2005年,國家實施了養老保險計發辦法改革,建立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的養老金調整制度。提高了養老金的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影響水平。這樣大家繳納養老保險的積極性高出了很多。

2014年,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機關事業單位也納入到了養老保險制度中,不過單獨設立基金,單獨管理。

繳納養老保險之後的年限,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人員,計算公式都是統一的,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現在問題是,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60%社平工資)繳納的社保,目的是節省用工成本。但機關事業單位繳納的社保都是按照法定要求繳納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最低繳費基數的一倍以上。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其實我們比較退休金的時候,都指的是拿到手的待遇。殊不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拿到手的待遇都是分為好幾部分。

實際上很多人並不瞭解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有職業年金這一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企業也有企業年金,不過覆蓋範圍很小,目前只有8萬多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覆蓋職工2300多萬,累積職業年金餘額1.3萬億左右。國家未來也會通過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秉承了我們建國初期的勞動保險制度(1951年),是按照退休前待遇的一定比例發放,所以退休待遇會高一些。很多退休前的補貼補助還是有用人單位發放。

職工退休待遇是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了,能夠保障的補貼補助很少,一般只有統一的地方性補貼、冬季取暖費等待遇。



所以,才會出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後待遇比社會平均工資還高,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後待遇比社會工資低的情況。自己購買保險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待遇只有800~1000元,只比低保線高一些。

這就是我們養老保險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未來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大家實施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都會站在統一的起跑線上,繳費越多,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待遇就越高了。


暖心人社


這是一個極為敏感的現實問題,也是全社會所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因為,養老金與社會平均工資相輔相成,互為前提與因果。而社平工資正是而且只能是,反映現實養老金替代率公平與否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參照系與標誌物。

應該說,退休後個別人的養老金所得,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這很正常。省部級以上高官及高級科技專家,他們為國為民奮鬥一生,貢獻業績非凡,養老金高出平均工資水平許多,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他們就是拿金山銀山,全國人民樂見其成,也不會有任何意見的!

但是,退休後養老金比平均工資高很多的人群,所佔全國退休人員比例過高過多,哪肯定就有問題,因為公平養老、尊嚴養老問題非同小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社會的公平分配與社會公正問題。絕不可視而不見,更不能當作兒戲看待呀!

養老金15連漲後,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與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差距,現在不是縮小的趨勢,而是差距越拉越大了。現在,機關事業退休中人在把預發養老金,核定成實發養老金的過程中,正在通過調整與變更養老並軌後,所構建形成的統一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這必將繼續影響當前養老金分配的既定格局,養老金差距鴻溝越填越大的定勢很難改觀呀!

從總體上分析與研判,企退人員中退休金比社平工資高很多人員的所佔比例極小,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中退休金比社平工資高很多人員的所佔比例則極高。這個相差極為懸殊的佔比說明,絕大多數企退人員的養老金低於社會平均工資,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則正好相反。這就是當前我國公平養老、尊嚴養老問題,所面臨的嚴酷現狀呀!

謝謝閱讀,請點關注!讓我們共同重視社保實務研究,探討解決具體社保問題,歡迊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劉正民


人分高人,和低人,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