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對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女,對此有什麼看法?

生活不允許你軟弱


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的,甚至退而求其次,覺得起碼母親是愛孩子的,可是最近一個姐妹的經歷讓我無比憤怒。我的這個姐妹兄弟姐妹四個,出身農村,她是老大。由於婚姻不幸,再婚丈夫和她結婚幾個月就病死了(本來患了絕症,婚前把她騙了),她就和兒子(和前夫生的)兩個人在鄉村靠種地做小生意維持生活。可即使這樣,她的父母親還一直跟她要錢,變著法子讓她為他們花錢。她有困難了,父母避而遠之,父母有事了,就找她出錢出力。雖然她的弟弟妹妹都比她過的好,可是她父母捨不得啊!這種父母我認為就該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閒潭落花110063461


改成只有不對的父母,沒有不孝的兒女。我今年七十三歲了 ,試問我們這一代老人,誰是孝子?說:人生百善孝為先,其實是人生百善孝為虧。我們有臉讓兒女孝敬我們嗎?我坦白,我不是孝子,當時窮勉強能顧得了老婆孩子,等日子過好了父母都不在了,是我對不起父母。


劉映初成名中心


天下愛孩子的父母佔多數,也有人根本不配做父母,沒有嫁老公以前,根本不知道天下還有這樣的父母,真是連個動物都不如,當然老公也理解他們父母,因為包辦婚姻,公公看不上婆婆,所以不管他們,真是死活都不管,婆婆從公公那裡得不到溫情,所以對孩子也是不管不顧,老公的哥哥說我爸爸對我們沒有一點感情,我媽媽有不愛孩子,如果不是爺爺奶奶,我們早就凍死餓死了,所以不是天下每個父母都愛孩子,如果父母都愛孩子,請問福利院被拋棄的孩子難道都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嗎,


Qun94


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也算我在頭條訴訴苦,打從我記事起我家就是在吵架,打鬥中度過一年365天200大打100天小鬧,其餘65天要麼是我媽出去瀟灑去了要麼就是吵累了打累了,反正我的童年很悲慘導致我現在都很自卑,究其原因就是錢,我媽不做事不分擔家庭壓力還抽菸打麻將,我爸也是個混子可以說是吃喝嫖賭樣樣都可以,我依稀記得我爸在我9歲左右的時候跟我說託大我就算了,我14歲輟學進社會工作,家裡的第一個高壓鍋我第一次工資買的用到現在,家裡其他的電器百分之九十是我買的,鄉下房子是我兄妹2個人出錢父母出力蓋的,大家說說這個情況能說父母不對嗎?我有資格說嗎??


用戶6528191165687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父母當時很不容易。我們家姊妹五個。我們小的時候。媽媽不能去生產隊幹活兒。只有爸爸一個人去。所以爸爸就得白天在生產隊幹活兒。晚上去磚廠燒磚。這樣下來一年才夠全家溫飽。那個年代父母太辛苦了。在我記事的時候,沒有糧食吃。媽媽爸爸餓著。省下來的給我們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父母養育之恩。謝謝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延邊大姐


本人其實不想再參與討論這樣類似的話題了,但看到這麼多人被父母和子女間的矛盾困擾,我深深的為此感到自卑。說起來,父母和子女是世界上最至真至純的關係,反而矛盾又是最多的;大家都怎麼了?實在讓人費解。因此在這還是淺談幾句吧。

世上沒有不對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女。這句話出現時前面往往都會加上三個字:古人云!不知道這句話是哪位古人云的?雲自何種立場?想達到什麼目的?本人對這句古人云的東西實難苟同。

古人還雲:養兒防老呢!帶著個人目的和功利性養兒,這樣的父母就對嗎?如果父母僅僅出於養兒為防老的目的,你就不能說父愛和母愛有多偉大,這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等價交換。

世界在變化,時代在發展,人變了,環境變了,文化氛圍也變了;拿過去的東西生搬硬套,輕則遭人反對,重則引起聲討及責罵。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我還是贊同的。無論是父母或子女,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都會犯錯,而錯誤出現後會不會引起或激化矛盾,取決於你的著重點;對父母或子女不妥的行為,你非要論個是非對錯,我高你低,難免會產生矛盾。如果你能很好的運用維繫父母與子女關係最堅固的因素:愛與親情,也就不容易被這種矛盾困繞了。

我前面有一篇關於對孝順發表的觀點,無非也是想表明,無論是孝順父母還是疼愛子女,這本就是親情的本來,沒什麼可說道的。當你起了區別心,這個本來就不純粹了。

願大家都能清楚,幸福來自於每個家庭成員無私的付出和愛,而不是證明我對了,你錯了的辯論賽。明白並踐行了,幸福也就來了!



龍品善覺


我完全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真的太片面,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子女也是第一次做子女,為什麼只有不孝的子女沒有不對的父母呢?

1.有的父母真的不配做父母。

現在信息爆炸,很多新聞其實都是打破了對父母的常規看法。比如前不久夫妻倆因感情糾紛發生爭吵,當時男童母親抱著孩子要跳樓自殺,孩子先被扔下去了,李某跟著要跳,被丈夫拉了回來。這位母親僅僅因為情感糾紛就要把孩子也牽扯進來,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陪葬,背後隱藏的含義難道不是孩子是我生下來的,我有權利安排他的意味嗎?這樣的父母根本沒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認為。

比如北大博士後在母親彌留之際也不願意見她一面,後面披露的原因也是唏噓不已,父母無休止的索取讓兒子不厭其煩,最後真的為了躲避父母遠遁出國。有的父母真的不配做父母,因為他們從來不是真的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未來,而是從自身考慮孩子的未來。

2.請不要用孝順來綁架。

現實是部分父母對於子女就是過度的控制,從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並且這樣要求子女,如果你不照做的話那麼父母就會說你不孝順來綁架,部分父母就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人物品一般,這樣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張韶涵成名以後就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包括弟弟妹妹的學費都由她負擔,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付出,父母卻越無法滿足,為了錢十幾年間兩次公開造謠女兒毫不心軟,這樣的父母真的可怕!

結束語:父母和子女的對錯永遠都理不清,如果子女能夠多從父母的角度考慮,父母多從子女的角度考慮, 也許這個世上也沒有那麼多的悲劇!


高校研究生


“虎毒不食子”,老虎雖然兇狠,但是也不會吃自己的孩子,說明自然界所有的動物都知道疼愛、關心自己的孩子,直至長大能獨立地生活。

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小時候就知道農村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沒有狠心的爹孃,只有狠心的兒女”。

當爹孃的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願自己的兒女受累

有點好吃的,就想到給兒女吃;

知道孩子喜歡吃魚,當媽的煎好一盤魚端在兒女面前,看著兒女吃得津津有味,當媽的卻不動筷子,等兒女吃完以後,再拿起吃剩的魚骨頭,把未吃淨的魚肉一點點剔下來放進自己的嘴裡;

炒好了一碗雞肉,當兒子的很懂事,把雞頭挑出來給媽媽,因為媽媽說,自己不喜歡吃雞肉,只喜歡吃雞頭……

為了給孩子準備學費、書費、生活費,當父母的會省吃儉用,冒著風吹,頂著日曬,辛苦地勞作著。

“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
不知不覺你鬢角有了白髮,
不聲不響你眼角上添了皺紋。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嚐了三分”

這首《父親》就是當爹孃艱辛育兒的真實寫照。

當爹孃的都盼著自己的兒女好,兒女有出息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做父母的哪有不盼兒女有出息的呢?

一代要比一代強是銘刻在父輩記憶深處的信仰。

繁衍生息固然是生物的一種本能,傳宗接代是人類生命中的使命。如何讓自己的後代更加優秀和出色,從娃娃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當父母的就開始了育兒的使命。

自從自己的世界裡多了幼小的生命以後,汩汩流淌的血脈裡注入了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用肩膀撐起一片天,為兒女遮擋風雨。

絕大多數當爹孃的都為了兒女好,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前些日子盛傳的那個失蹤的王博士的父母。這類當父母的認為自己的功勞很大,育子有功,子女孝順自己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往往把兒女當成了搖錢樹。

爹孃對子女的愛有十分,當子女的又能回報多少呢

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再大在父母的眼裡也是孩子,兒女的行蹤當父母的一直牽掛著。

可是,做兒女的又可曾掛牽著自己的爹孃,身體可好?生活可好?心情可好?

有多少人以忙於工作為藉口減少了看望爹孃的時間;

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安逸而不願意幫父母幹農活、做家務;

有多少人面對爹孃的絮絮叨叨感到不耐煩;

有多少人以電話交流替代了回家的行程……

面對兒女的種種,當父母的並沒有怨言,他們理解兒女的辛苦和不容易。

可是,當兒女的又可曾理解父母的那一份牽掛和盼兒歸的奢望呢?

還有的兒女為了爭奪父母手裡的或多或少的財產,大打出手;

還有的兒女互相依靠、互相推諉,誰也不肯照顧年邁的爹孃,任由其缺吃少穿……

這樣的兒女,愧對爹孃、愧對蒼天!


朗月寒雪


為人父母都有對和錯,為人子女也有不孝和孝順。

每個人的父母都為願自己的子女成龍,只不過是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已。不管父母用什麼方法來教育子女,也不管子女將來是否成才,這些父母是負責任的,是對的;也有些父母生了子女,一點都不為家庭著想,只顧自己的吃喝玩樂,甚至還要去做違法的事,把子女丟給爺爺奶奶來管,從不過問子女的事,使子女在成長中缺乏父愛和母愛,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結果子女走上了不歸路,這樣不負責的父母只能用“錯”字來畫上句號。

有些子女吃、穿、住、行都不愁,父母拼死拼活都是為子女奮鬥,寧願苦父母,也不讓子女受苦。當子女成人後,長了本事,而父母老、病不中用了,此時子女就開始嫌棄父母了,甚至還要把父母分到一邊去住,對父母不聞不問,讓這把老骨頭自食其力,這樣的子女算孝順父母嗎?有些子女生長在早飯米不和夜飯米打夥即吃了上餐又愁下餐的家庭,因為父母由於某種原因才致使家庭貧困的,可是這些子女在艱難的歲月裡漸漸長大,成人後,有的子女名成利就了,有的子女還在逆境中拼搏,不管這些子女的生活狀況如何,也不管父母從前是對還是錯,這些子女都是本著一顆善良的心把父母拉到身邊來一起食住,百般照料,讓父母安享晚年,這樣的子女有誰敢說對父母不孝?


取經路上影音


想起那《天道》丁哥那殺死人不償命的金句:“如果你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你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等不等價還難說了,碰到了我這個不孝的您就算賠了。”

丁哥爆金句

還有那實事求是的話:“沒有錢的子女多了,辦到哪裡是那裡,盡心盡力是標準,辦到什麼程度不是標準。養兒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債權人,而且這種感情比山高比水深,你永遠想的就是還債報恩,所以這種文化就是讓每個人都直不起腰來,你看這個民族就是老彎著腰,而老人越是覺得養兒防老,他就越容易覺得吃虧,心裡就越苦。”

如果在今天,有誰在家裡說這個話,那簡直是大不敬,大不孝,一定會群起而攻之。每當看到著幾句話,細細思索,發現丁哥的話透視著一種哲學智慧。

丁哥在沉思

剛哥是這樣理解丁哥的,所謂的養兒防老問題既是父母對未來的投資,也是為未來買保險。兒女既是人格化的金融產品,父母既是投保人,也是受益人。只要子女長大,不管子女在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否疼愛子女,或許愛子女,或許不愛。關鍵是子女長大後一定要回報他們,這個回報用一個字可以概括——孝。這才是保證父母投資有所回報的關鍵。

在任何社會,經濟互助和精神互助是兩個主要的家庭功能。經濟互助主要表現在父母在後代身上“投資”,後代理所應當的有隱性“回報”責任,兄弟姐妹之間你欠我的,我欠他的等等,都有著隱性的債務和保險責任,這是一種隱性金融契約關係。因血緣關係中的“家”的概念大大減小了交易的執行風險和交易成本。這就是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和儒家文化所要達到的。

抽菸的丁哥正在陶醉著

而“養兒防老”是保險和投資的概念,而“孝”則是兒女履行隱性“契約”的概念。“孝順”及“還人情”等都是金融交易上的還債概念。在沒有市場提供各類保險、借貸、養老基金等金融產品的前提下,成家生兒育女,最好是生兒子,成為了規避未來物質風險和精神風險的具體手段。在“三綱五常”和社會倫理的裹挾下,以長幼定名分、地位,永遠是長者說話時幼者只有聽話的份,永遠沒有自我。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會因不服長者的意願而內疚得無地自容。從而達到保證父母、兄長以及其他長者的投資目的。

電視劇《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