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拿到北清录取书的学生,放到二本大学去,把二本的放到北清去4年后,谁优秀?

爱网人


100个拿到清北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如果是良好的“种子”,那么清北的教育教学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把拥有清北录取资格的学生放到二本大学,相当于把100颗优质的种子放到肥力不是很好的田地里栽种,那么“春种”会不会有“秋收”呢?可能这些“种子”大部分都会发芽,但也会有一些自我感觉“怀才不遇”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在平庸的环境中被同化为平庸的存在,在大学四年之后“泯然众人矣”。清北生进二本,影响其成长成才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包括学生个人耐挫力的高低、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进取心的多寡等方面。

考入清北的学生当中,并非每一个都是传说中的“超级学霸”,有的是通过农村专项计划被破格录取,有的是通过自主招生的“绿色通道”拥有加分的扶持才上了清北(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北的并不在少数),还有的是通过高考裸分进入清华或者北大(这类考生是每个省学习成绩最为突出的一批人,也是学习成绩和能力最为强悍的存在)。当然,不同地区裸分上清北的考生当中,其实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高考试卷特别难的地区,上清北考生的“含金量”就更高一些。这些本来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选择去二本大学的热门专业,其中一部分人出人头地是肯定的,毕竟人家的智商和能力摆在那里;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可能在进入二本后“光环”褪尽,毕业后甚至也可能会为找工作而发愁。

而二本生与清北生交换后进入全国最牛的学府,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无法顺利毕业。因为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短板,所以原本只有二本实力的学生进入清北之后,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跟不上,结果很多科目“大红灯笼高高挂”,最终可能会因为学分绩点无法达到清华或者北大的最低毕业标准而难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那么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没拿到手的情况下,这些学生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二本大学就读,估计会更好一些。当然,进清北的二本生当中还有一部分潜力非常牛的存在,他们进清北之后如鱼得水,以他们的努力最终在清北顺利毕业,这样的学生无疑是相当难得的存在。

所以,我认为单单算就业质量的比拼,二本生进入清北后能够学到本领,积累到清北的“人脉资源”,顺利从清北毕业,那么就应该比清北生进二本的要优秀一些,毕竟清北的“金字招牌”摆在那边,很多用人单位对清北的毕业生会有更多的好感。


微雨润苗


我儿子211学校,正儿八经考上去的,比学校录取分数线高了十几分。上大学后早上六点钟起床,没课的时间都去上图书馆,晚上11点才休息。和我微信聊天说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了,学着还嫌吃力。

他高中的时间学的是理科,高考成绩609,语文128,英语130,数学119,因为觉得这一次数学成绩考砸了,不想再上理工科,报的是文科法学。一个学理的学生改学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就这还嫌吃力,我想象不出来,让一个能上二本的学生去上清华,他要费多大的力气才能赶上功课?

今年,河南一个考生以非常低的成绩捡漏上北大,北大一开始是退档,理由是成绩太差,怕跟不上,结果舆论一片哗然,在种种压力下,北大把这个学生给录取了,可是我想在这以后学习中,他应该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勉强跟得上。这还是一本的孩子去上清华,更别提二本的了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


我儿子2000年考上北京一所二本,04年毕业就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高中的同学考上清华北大还有985.211的很多,毕业后有的在大城市打拼,有的回老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我儿子到民营企业从普通职员做起,月薪一千多块,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现在已是企业高管,年薪已近百万。只要上大学后努力学习,工作认真打拼,上二本还是不错的!


远望9519


我有个同学,考大学是当年省理科状元,后来去了中科大。大家替他惋惜,说不如去清华北大啦。他说我虽然是高考状元,但在我们大学里真没什么优势,看别人像玩儿似的我要特别努力。用功肯学和高智商真不是一回事。去北大清华我都怀疑是不是跟得上。所以你把二本生扔到北大清华结局可想而知。能考上顶尖学校的和考不上一本的相差绝不是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智商和能力。出色的人并非造就于好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与生俱来。


嫣然三笑


我儿子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双培生。高考630分。在北航上学。在北航的双培生挂科的占80%。其实北航学生挂科率也大于50%。有跟不上退回北工大的,回去就是学霸。这就是差距。不过儿子还不错,无挂科,三年奖学金4万。他说听同学讲高考如何努力。他如果也这么努力可以直接北航了。前些天听他与天津理工大学同学交流。北航的考试天津理工的同学吓得吐舌头。说简直是一个大学水平一个小学。例如北航考试是闭卷设计一个可正确运行的CPU,修改操作系统的某个功能。天津理工是开卷写几十行的程序。天津理工是一本较好的学校。可想二本院校了,连幼儿园都不如。


人工智能学者


我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初中比业那年,以前,补习生可以考重点高中,数以考上重点高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补习生,到了我们补习那年补习生就不能考重点高中了,那年的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比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了三十多分,三年后普通高中考上了四个中专,当然那年的重点高中升学率也是最低的一年,学校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校风,教学经验。


老38606316


一般情况下,二本跟清华北大还是有差距,智商差距。有个别是应为没好好读书,但大部分二本的再怎么读也是刚能过一本线,上清华北大是不可能。比如我儿子就是,我就不指望他能上一本线,智商遗传摆在那里。就是现在自己辛苦一点,多攒点钱,以后帮好他一把。


大堂副经理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案例你就知道了,我是衡水县里人,当年中考的时候正赶上衡水二中招生,由于衡水市区的学习好的学生都被衡中招去了,所以二中便到下面县里招生,学习好的学生直接高额奖学金,抵得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最差的也是免交学费。现在已经是仅次于衡中的学校了。当年仅于衡中的冀中、武中早被二中甩下。这就是生源对于学校的影响力!就像一块璞玉,稍加雕琢便价值连城。一块朽木,就是请大师雕刻,照样不值钱!


农生百态


这两种情况我恰巧还都有例子。

我上次听说过一件事,北工大和清华联合培养学生,把北工大的优秀学生挑了几个放入清华。那几位同学苦不堪言,天天担心考试不及格。要知道,北工大可不是二本,是一个正儿八经的211大学。当然,这些北工大的同学如果能在清华跟上两年,我相信,他们回到北工大,比北工大本校的学生要优秀的概率大一些。但这是跟北工大的学生比,不是跟清华的学生比。

北工大跟清北的差距是多少?在2018年,北工大在北京的理科分数线是601,北大的理科分数线是686,而二本线则是432。北工大属于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二本跟北大的差距是254分。这个差距能弥补吗?

如果二本的学生放到清北4年,我估计绝大部分人会被退学。现在高校对学业抓的很紧。我听我上清华的亲戚说,他们的高数、线性代数都是英文书,很多书都是英文版,我家亲戚英语高考140多分,第一年就把四六级考过了,4级分超过600分,六级不到600分一点,都是裸考。即便如此,他还叫苦,觉得好多内容看不懂,需要拿中文对照着看。所以,

第一,二本生的英文水平需要比较好。其次,因为学时有限,他们的课程很多都是我们以前两门课的合并,老师没时间讲,基本都是自学,而且要求速度快,然后有几次大作业,大作业经常要熬夜做。我对二本生自学本事不太看好,二本生如果有自学的本事,估计不会只考二本了。

那100位本应该上清北的,去上了二本的会如何?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会放纵自己,也许会玩游戏到挂科,但挂科我其实不太相信。据我看到的二本情况,二本上学基本都是混,玩游戏的人不少,但挂科退学的应该没有清北的学生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二本要求很低,很容易过关。在清北里面,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游戏挂科被退学。但在二本里面会退学吗?我觉得很难,因为随便看两眼就能秒杀其他同学了。大家想想今年湖北的理科状元常书杰,2015年就考入北大,在北大玩游戏挂科被退学。退学后再考,成了湖北状元。我不是说常书杰是个优秀者,他不是,但智商上碾压二本生毫无困难。去二本院校的清北学生也是如此。

不过好学生放纵自己的不多的,大部分好学生都有良好的习惯,对自己的超高要求。不会因为自己待在二本,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我有个师兄,一心想上协和医学院,除了协和,什么都没填,最后落到了二本医学院。他没有复读,就在二本医学院里读了本科,后来自己一路折腾到名校的博士,到现在的专家。去了二本,也许让他们的道路曲折了一些,但最终结果不会有太多变化。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聊过。他一直是位好学生,但由于文革,没有上成大学,当了工人,等1978年宣布能高考时,就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他考上了北大。好学生还是好学生

我不否认,部分二本生到了清华之后,激发潜能,越学越好,最终超过清华学生。也不否认,有部分清华学子,即便待在清华园里,也可能不如在二本院校里学习的二本生强。这都取决于个人,并不取决于学校。不过从概率上来说,二本生超过清华学生的概率不大。

大家觉得呢?欢迎来谈谈。


五道口的颜学姐


客观来讲,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表面上看的是分数,但是归根结底是他们强大的自律性和学习能力。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校方法,有强烈的自学能力。而相比较而已,上二本的学生不论是高中知识的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有欠缺的。把二本的学生放到北清,相信会有个别同学能够发愤图强,在四年的时间实现逆袭,但不可否认,决大部分同学会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而最终退学或被淘汰。而北清的学生放到二本,最终自暴自弃的只会是少数,绝大部分会保持自己的优势,在考研时候会再次展现自己的实力的。

所以说,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分层,让不同智商和能力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把他们放到不同的道路上,做他们适合的事情。虽然有人会在后期的工作学习中实现逆袭,但那只是极少部分罢了!

我是高考志愿帮,话虽然不好听,但我说的是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