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不主动的初中生,他们都是什么心理?

7798888777


对于学习不主动的初中生,他们是什么心理。我们都知道中考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考的好能上重点高中,考不好的可能普高都上不了。而现在初中生不主动学习的孩子很多,包括小学生也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不是为父母,而是为自己学习,我认为这种学习态度的孩子,多种原因,家庭,社会,学校都有很大的关系。

先来说说家庭,可能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比较多,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和孩子缺少沟通,也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我认为钱买不来孩子的童年,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还,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错过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始终都认为不应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他小学低年级的时候陪着他学习,不会的还可以辅导,也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前几天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我家孩子班级50几个学生,有21个孩子的视力有问题,而老师发在班级群里的时候,有部分家长说以前就查出来了,他们不在家,老人在家带的不听话,天天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的眼睛近视加散光。说实话,我替孩子感到可惜,才二年级可能要带眼镜了。

其次,学校也有一部分原因,虽然有政策不让分尖子班和普通班,但是学校依然屡禁不止,给尖子班配备学校最好的老师,普通班可能就是实习老师,或者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导致学生两级分化,尖子班的学生越来越优秀,普通班的孩子越来越差。

最后,我认为孩子自身的原因,因为小学基础不牢,初中开始跟不上,加上课程增多,要学的知识太多,有些孩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加上父母不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那就干脆放纵自己,混一天是一天,考多少分看天意。

我建议父母双方需要留一个在家里,监督辅导孩子学习,从小让他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适当的给一些奖励鼓励他好好学习,孩子进步时,多夸奖,而不是攀比打击他的自信心。只有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


陪读妈妈谈教育


在很多普通的初中学校,这样的学生是非常多的,而且这些学生很多都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在这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中,有些家庭条件还挺好的,有些家庭条件比较一般,还有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

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更不会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呢?

一、很多学生都是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我多年任教的过程当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每天到学校里面来就是混日子。我也问过不少的学生,你们到学校里面来干什么?他们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有学生说:老师,我是来学校里吃营养餐的。(现在有很多县城学校和乡镇学校,是提供免费营养餐的。)

也有学生说:老师,我是来学校里面等着长大的。

甚至还有学生说:老师,我其实是不想来上学的,但是人家说我不来的话,就要让我爹去坐牢。

问到他们以后想要做什么,很多人都是不知道,有些学生会说过两年跟着别人出去打工。

  •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很多人完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到学校里面来学习是完全没有任何目标的。


  • 而且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基本也没有什么规划和想法,甚至也从来没有想过要通过读书,来为自己未来创造一条更好的出路。

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太差,总学不懂,所以就直接放弃努力。

  • 在我任教的班级里面,有这样一个女生,她小学时候成绩一般,上初中以后被分在一个普通班里面。这位女生跟普通班里面的其他学生不太一样,她自己是有目标的。以前她跟我说想要当老师,而她也在为能够成为一名老师而努力,平时她对待学习也非常认真。


  • 但是在她学了一年以后,各科成绩都不理想,各科知识她都认真听了,也认真学了,但就是不会做题。所以,过了一年以后,学习态度变得懒懒散散的,基本上就是属于放弃的状态了。

三、还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家长对他们完全没有要求。

  • 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完全没有要求的,他们就认为,让孩子顺其自然就好了,或者说是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就好了。这样的家长有些是家里面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也有些是家庭条件很好的。
  • 在我们学校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自农村穷,家庭条件都不太好。而与此同时,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管教很少,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低,对于学习上的要求就更是没有了。

  • 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是没有文化,所以只能去干一些苦力活。但是他们却还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以后就带着出去打工。既然家长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要求。

  • 前几年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矿老板家生了三个孩子,前面两个都已经进入高中去学习,还有一个刚刚进入小学的儿子。

  • 他们家对于这一个小儿子的要求就是开心就好,反正就是养着玩的。所以这个孩子就是被养得白白胖胖的,整天就是想着要去玩什么,怎么玩。

  • 几年过去了,前几天又有听朋友跟我讲了这个孩子的事情,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属于放养的状态,完全不受管束,学习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放学以后什么也不干就是拿着手机打游戏。
  • 所以像这种情况,如果孩子他有一些自觉性的话,可能也会学好,但是如果没有自觉性的话,儿子肯定就像脱缰的野马,不要说去积极主动的认真学习,包括很多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很难管教了。

四、有些学生不爱学习,还是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一些影响。

  • 为什么有些家长,为了能够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不惜花费很多的金钱,去找各种各样的关系。就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明白,重点中学不仅有着最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点中学一般来说学习氛围都非常好。

学习氛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

  • 但是很多时候如果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的学习,无形当中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一会跟着他们一起来努力。

所以如果在孩子的身边有很多不爱学习的学生,那么他们的惰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出来,整个就会形成一种以爱学习为耻,不爱学习为荣的这样一种风气。

其实在各个年龄段,不爱学习的孩子都是非常多的,而导致他们不爱学习,或者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的原因也很多。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对于他们的想法完全就捉摸不透。

所以我们要找到他们不爱学习的原因,就只能多进行沟通和了解,只有真正找到让他们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大P老师地理课堂


遇到不主动学习的初中生,往往是家长急他不急,老师急他也不急,你就纳闷,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第一种:自暴自弃——反正学不动,干脆不学了。这类孩子往往是小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属于“学困生”,到了初中发现学习科目多了,知识也难了,突然一下就蒙了,怎么自己什么都不会,简直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想找人补吧,自己不会的太多,算了,还是不学了,就这样混日子吧。


第二种:自我否定——学了有什么用,还不是被老师批评。这类孩子可能是学习还不错但是性格很外向,总喜欢调皮捣蛋,爱“惹是生非”,所以当他在课堂上屡屡违纪时,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课间和同学玩耍不注意分寸引起同学告状,又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这孩子就想了,我学习挺好啊,不就是有点贪玩吗,你老批评我,我不给你学了。到底是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贪玩过头,更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第三种:家庭矛盾——学好能怎样,回到家还是那样烦。这类孩子通常有一个特殊的家,有单亲家庭,有家里父母关系紧张的,有家里父母爱唠叨或是太暴躁的,还有父母喜欢在家里招呼朋友玩耍的,总之,这个家给孩子的感觉要么是不完整,要么就是太吵太烦。小小的家似乎没有孩子自主的空间,没有孩子快乐的天地。所以孩子不愿意学习,他总觉得学的再好也摆脱不了那个让自己受伤害的家。

第四种:交友不慎——一学习,那帮哥们就笑我。这类孩子重情义讲义气,男孩子居多,他爱结交朋友,只不过交了一帮不爱学习,整天游手好闲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之间往往达成一种协议,那就是什么事都要一起干,如果谁另类了,就会被孤立被嘲笑。所以当孩子想学习时就会受到这些哥们的冷落和嘲笑,在好玩的朋友和难学的功课之间,他宁愿放弃学习。

第五种:缺乏恒心——试着学了,就是坚持不下去。

这类孩子属于不主动学习里面最容易被拯救的,他能够发现自己学习落后了,也非常想赶紧补上来,所以他会时不时的认真学一下,但是学习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当孩子发现自己基础薄弱跟不上,知识难了听不懂,作业多了写不完的时候,他又会偷懒不学,过两天来了兴趣又开始认真,然后又不学,周而复始也加入了不主动学习的队伍。

后记:其实不主动学习的孩子内心也很想学,更想学习好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可是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薄弱、家庭氛围不佳、缺少别人帮助、结交朋友不慎等等,一系列因素让他们不得不把那颗求上进的心藏在心底,甘愿做那个被大家看惯了的“懒”学生。



紫木玉


欢迎关注【醉z清q风f】,一个在农村中小学混迹了20年的一线教师。

您好!

结合20年的教育生涯经历,对您提的问题作答,若略有帮助,甚感荣幸

初中学生学习不主动,什么心理?单从心理层面分析不够全面,毕竟十二三岁的娃娃心理不太完善和健全。

以我所任班级学生为例,初中学生学习不主动的占比非常高,至少70%。这部分人中,有一部分几乎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听,特别是到了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还有一部分是“鞭子挥一下他动一下”;另有一部分是不主动,不拖沓,能“不逾红线”,但也绝不主动。

观察他们的言行、处事风格;了解之前学习状况、家庭教育情况,他们大多有以下一些共通之处。

一:家庭教育中缺乏对人生的认知和规划。有的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有的父母在身边也因忙于事业缺少交流和管束;甚至有部分家长只提供物质而没有要求没有亲情(这种人有,不太多)。

二:缺乏、或很少拥有过“获得感”“成就感”。这类学生从小表现平平,也学校和家庭中很少拥有过“表扬”,几乎没获得过“成就感”,所以对学习没啥概念,更缺乏动力,大多是“受父母之命”基本上按时出现。

三:对任何事情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类人算“修炼”得比较深的了,水火不浸。对人生、学习、生活从没有过思考,对一切无所谓。

四:有部分人缺乏被关爱。类似于第一条。

:也有部分人是畏难情绪暴表。读书多累?!学习多难?!反正会有爸妈给安排?!

总之,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包括书本上和技能上特别是心理上的。一个缺乏内在动力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好,生活态度也不会有多积极。

中学,处在人生第一道关口。也是性格、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年龄,家长学生都必须重而视之!


清风教与育


初中孩子学习不主动,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学习兴趣。

做喜欢的事情心理愉悦,显得积极主动,效果明显;做没有兴趣的事情,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就截然不同,而且效果差强人意。

通常来说,学习不主动的初中生,经常有一下心理表现:



【1】应付心理

课前:进班拖拖拉拉,上课铃不响不愿意进班做课前准备,上课铃响5分钟了教材还没把教材拿出来。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小动作不断,回答问题不动脑筋,不求甚解,人云亦云。

作业:字体潦草,错题较多,而且抄作业的心理时刻准备着。



【2】从众心理

初中生学习不主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学习的兴趣。加上初中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受外界影响较大,从众心理严重。

A:如果班主任管理比较严格,班风正,学风浓,即使学习不主动的同学也会融入正能量的浪潮中,表现出来的也是积极向上!

B如果班主任管理不够严格,或者班主任性格懦弱,这样班级环境下的初中生,那就像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幼稚,整个班级就会邪气压倒正气,歪风压倒学风,学习没性趣的孩子就会积极的融入这个歪风邪气的浪潮中,浑浑噩噩,消极从众。




3

逆反心理

初中生,大多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重要特点就是反叛。孩子反叛的对象主要是以往他的旧体系中的家长和老师。

在学校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对老师的反叛心理严重程度,取决于他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性格,一旦学生对老师的教导充耳不闻,老师已经很难改变学生的“青春痘”!学生叛逆地“勇往直前”,老师也只能“无可奈何”!

【4】厌学心理

7年级学生热火朝天,8年级学生两极分化,9年级学生天壤之别。

初中生进入8年级上期,没有学习兴趣不主动学习的孩子开始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在学习生活中不能找到自我价值;进入8年级下期,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仅仅感觉索然无味,甚至于感觉学习是一种折磨。

加上青春期的到来,他们不能在学习上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要转向其他领域证明自己,于是就有了上课木然、睡觉,或者动作频频;下课从来不做作业;课外生活玩游戏、吸烟、释放荷尔蒙等!

为了避免学生上初中时出现以上心理现象,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1多陪伴

0_6岁一定要陪伴孩子的成长,母亲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的温床——给孩子以温暖、以爱、以安全感;父亲的陪伴——给孩子以勇气、以无畏、以果敢。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孩子稳定、健康性格的形成!

2多鼓励,多赞美

孩子积极稳定的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遗传基因,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导师!(是导师!不是老师),家长的鼓励能让孩子收获认可,家长的赞美能让孩子收获自我。在家长的鼓励、赞美中长大的孩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利于孩子的学业与人生的成长!

3找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榜样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鼓励孩子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学习!

4做榜样

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是——做父母。做父母的吃喝玩乐,就没有资格要求孩子正能量!

因此,要让孩子减少叛逆,积极向上,做父母的一定要在自己的事业上做榜样,引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说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了孩子的成长,初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针对“从众心理”的学生

初中生80%都有从众心理,针对这种心理,老师大有可为。

首先,严明课堂纪律,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基本因素。

其次,精讲多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多提问、多鼓励!

【2】针对“应付心理”的学生

学生一旦出现“应付心理”,老师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至少32天,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就是多提问,多鼓励!

3】针对“逆反心理”的学生

针对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老师千万别太在意他,哪有青春不叛逆!过了这段时间自然就醒了!叛逆期的孩子咱们老师惹不起!

4针对“厌学心理”的学生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做老师的就只能静待花开了!太负责任有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况且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学习的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

以上是鄙人孤陋寡闻的看法,望朋友们多多指教!


天地之间孩子王


谁也不想被鞭子赶着走,不主动学习,有很多的原因,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了,而学习这件事情上,却考验着所有的学生。

1.课堂上参与感低。传统的教学里,老师的备课都是针对于百分之60到百分之80的学生。能够让大部分的学生学会,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可是对于学困生,就很难关注到他的学情,很难个性化的布置学业的内容。那就会导致学困生很难参与到正常进度的学习。最终就会失去主动性,甚至破罐子破摔。

2.学习成就感降低。无法赶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导致自己的成绩也就不理想。学习上无法获得老师,家长,同学甚至是自己的认同,那就很难找到继续主动学习的动力。

3.缺乏正确的引导。正是学习是主要的任务,那么就要拿成绩来说话,结果都不被认可。家长再无法科学引导,再加上老师无法关注到,那主动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以上,说了问题,谁都是从学生的阶段过来的,真正关注到的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风shuo


对于学习不主动的初中生,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家长,老师,社会,学校,自己等等都有。现将分析如下:



先来说说家长的原因,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我觉得,不只是,第一任老师而且是一辈子的老师,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极为重要,家长应该放下姿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不要让孩子有过大的压力,做孩子的倾听者,不要居高临下,要学会引导孩子学习,都去鼓励孩子,不要去逼他们,家长越逼迫孩子越反抗。

其次再来说说社会的原因

如今的社会还是比较浮躁的,每个人都急功近利,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学开始,社会就已经把孩子的学习兴趣给磨灭光了,导致许多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个社会给孩子们太大的压力。社会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



再来说说学校

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至关重要,

孩子在学校,跟不上节奏,得不到鼓励,没有了信心。学校老师应该多去关心学生,多去鼓励学生,而不去冷漠批评,一定要让孩子有成就感,存在感,获得感。这样孩子才有动力去学习,才会爱学习。
最后谈到孩子自身的原因,这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孩子不爱学习,首先需要家长积极寻找原因,常见于以下情况:

1、学习兴趣差:多数孩子不喜欢学习,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陪孩子一起学习;

2、心理因素:如教师比较严厉,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学习困难症:如先天性书写困难、阅读困难等,多因生长发育过程中、孕期或出生时的异常因素,导致孩子发育异常;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见解,我也是学生时代过来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米奇学堂


初中生,都属于青春期年龄。所以,不管会学还是不学习他们都有青春期阶段共有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有独立意识。因此初中生都有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自己单独去做一些事情的想法。他们不喜欢家长干涉太多。

青春期的学生又有依赖性。其实他们内心是很矛盾的,因此他们经常生气,对父母没有好语气,一会儿又后悔自己发脾气。

青春期的学生其实很希望得到关爱。他们表现得好像不需要关注,但内心却很希望获得老师或家长的夸奖与鼓励。

所以,当孩子没有得到关爱时,就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比如上课与老师唱反调。做一些令大人生气的事情。如不学习,捣乱,更有甚者抽烟、喝酒、谈恋爱。当孩子经常受到批评时,他们内心失望,也会用不学习来惩罚希望他们学习的父母和老师。


化学姐话教育


《高考小改变,教育大发展》

郝峰涛

人的成长规律决定考试,而非考试决定人的成长。

一个小问题:A生数学100、语文50;B生数学90、语文90,谁更具潜能?这不是一个分数多少的小问题,而是一个人才观念的大问题。

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认定B生为优秀人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所以一位小学校长就敢这样说:“我这里没有天才,我只要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应试困境!钱学森老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钱老明白人才的力量:一个孙子,胜过千万赵括。

A生具有优科(数学)优势,B生具有均科(均衡)优势,这两种不同的优势,哪一种最具潜能?

论一:人是以“中心”发展为模式,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发展,进而带动相关或相近学科的学习,而强迫性均科发展实际是去“中心”化,大量而无用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同兴趣、方向和高度一块埋葬。

论二:孩子们各有天赋,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也是专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而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论三: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论四:天才高于优科,优科高于均科,均科只能算是个人才。植物有顶端优势,才成其高;动物也各有本领,故能生存。再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所以,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均科观。天才源于自觉,优科源于兴趣,均科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鸭式和应试观,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给天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高考的一小步,将是教育的一大步!

一,高考是指挥棒,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自选1-3门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参试科目作为参考,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

三,学生优势学科的不确定性、可改变性和学科组合的复杂性,有利于打破教育功利和学科固化,弱化家长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不仅是竞争有限的职位,更是创造全新的事业,而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和高度,才是复兴的希望。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优科专才的佐证:

1,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倒是门门成绩优秀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给教师的建议》(第69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版)

2,优科的普遍性,不是坏事,所谓的天才,只是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3,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优势为中心的存在:他们博览群书,皆以优势为中心,而非漫无边际的学习知识。

4,民国大师的特点:优文科(胡适、钱钟书、季羡林、吴晗等数学很不理想);学历低(齐白石,启功,巴金,华罗庚,沈从文,梁漱溟等),在那个教育贫乏的时代却涌现了大量的人才,优科自学是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应该从中汲取力量。

5,爱因斯坦:所谓教育,是忘却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6,许多伟大的人物,成绩有时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龄发现方向后,才奋发有为:牛顿、托尔斯泰、冯特、丘吉尔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与其“拔苗组长”,不如静待“雨后春笋”。

7,2012诺奖莫言,小学五年级辍学: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8,2014诺奖中村修二,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9,人才观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转变,教育模式的改革,纵然任重道远,也当砥砺前行。

致敬: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若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动力!


大道者至简


其实,上课对于好学生来说并不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也许只是累;

但是,对于差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说什么,还不能随意乱动,那简直是种折磨!



有很多家长会说,这些学生就不能好好学,像人家那些好学生看齐!

谈何容易!

不在其位,就不知其中的艰辛,即便学习也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可转念,我们又会用我们父辈的那一套去说教我们的孩子。

如果要问,那些中下游不主动学习的孩子,他们什么心理?

也许最好的类比,就是我们处于工作的中下游时,被老板厌弃,被同事轻视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那,这种感觉就是中下游成绩的孩子的感觉。

谁不想当好学生,就如同我们一样,谁不想赢的老板的赏识,同事的敬佩!

所以,共情的去想想孩子的感觉,也许,那些所谓的差生才更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细心呵护!

我想这才是他们得以前行的动力。就如同战斗机,要想它翱翔于蓝天,更需要推力,而不是一直给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