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了成績上不去怎麼辦?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尹尹的向日葵


8年前,我也是一個高一學生,同樣有這樣的困擾。

當時就記得平常也沒有少努力,可成績就是一直上不去,很崩潰。

後來等到上完高中,才後知後覺一些事情。

結合以往經驗,筆者認為高一成績不好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高一科目過多,學習起來比較吃力

瞭解過的人都知道,高一學生要學習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9個科目。

且科目與科目之間的跨越度非常大,儘管課都是要錯開上,但起碼一週這九門課要上個兩三次,九門課的老師都會佈置很多作業,都會嚴格要求學生。

沒有精力學好那麼多科目的學生,成績很容易就會下來,慢慢就會越跟越跟不上。

2.相較於初中,高中科目難度增大

在高中,不管是數學英語還是其他科目,相較於初中,難度都上升了不止一個水平。

比如初中化學,背背就得高分了,翻來覆去總是那麼幾個知識點,高中就不行了,物理等其他科目變得更難。

這種情況下,沒有掌握一定學習方法的孩子可能都學不懂,成績不好也屬於正常。

3.高中班裡人數多,且優秀的人非常多,老師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人

一般情況下,高中班裡至少是有70個人,一個老師可能要帶好幾個班,他可能就無暇顧及那麼多人,沒有精力像初中老師那樣狠抓你。

那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提高成績?

1.穩定好自己的心態,對自己有信心,相信一定能夠學好!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夠打敗自己,只要自己相信沒有問題,那就一定沒問題。

2.培養優勢學科。高二是要分科的,語數英是一定要學好的,這三門是高考的主力軍,事實上這三門好了,成績應該不會特別差。

其他三科就看自己的選擇,尤其是新高考模式下,早早選擇確定,著重培養自己的優勢學科就可以,之後分科成績會有很大提升。

3.掌握好學習方法,不會不懂就要及時問。大多數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就是沒有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都成為遺留問題,問題的學球越滾越大,就變成了成績特別難提升的尷尬局面。

希望能夠幫到您!


家裡蹲大學畢業生


我兒子高中考上了廣州市排前五的高中,中考成績差一分進不了重點班,去了實驗班。進入的成績,年級排100多吧。第一次期中考,考的很差,排到年級400名。

他們學校已經通知了,高一下就分班,取消三個實驗班,增加兩個重點班。高一上期末考成績如果還是這樣,就只能去普通班混了。

我跟他聊了一次。我問他有沒想過,去重點班混好,還是去普通班混好。他給我的答案是,我要殺進重點班,我說那需要期末考有一個好排名。

期中考到期末考,大概也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400名殺回到100多名,不容易。我給了他一個建議,我說方法很簡單,你就像初三那樣學就行。

他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於是他又開啟了初三的模式。苦戰兩個月,期末考排名去到110多,順利去了重點班。

題主的問題是,高一上不去怎麼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孩子沒積極性。有積極性,有動力,孩子肯主動學習,成績一定上的去。如果孩子學習應付式,被動學習,學習肯定辛苦成績又差了。

所以題主的問題的答案是:最有效的方式是,說服孩子主動學習。


春暖花開003


學習無捷徑,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能考上高中的學生,肯定是有學習能力的,正常情況下應該知道怎麼學習。

除非出現了“假努力”現象,這是最近很火的說法,同時也點出了有些學生學習的實質問題!你家孩子高一,成績上不去,你家孩子有可能就是在“假努力”!


和我一起陪讀的人暫且稱她為陪友吧,她家兒子在第一次月考中考了年級187名,而期中考試卻考到了年級875名,這下降的速度簡直就是自由落體了高中的學生,特別是重點高中,年級名次在80-100名的範圍內動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都是在一個分數段考取的,競爭很激烈,但是浮動600名了肯定是出了問題了!

01.她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全面探討問題出在哪?結果發現孩子的學習狀態沒有很大的變化,她自己也很納悶,陪讀的時候感覺自己很失敗,沒能幫到孩子!

02.一天夜裡她睡不著的時候,

偶爾聽到有按鍵的聲音,她自己本身是做電子產品工作的,對按鍵聲音很敏感,仔細聽聽,聲音好像來源於兒子的房間,等她起來覓聲尋找的時候,確定聲音確實是來自於兒子的房間!

03.原來每天晚上11點以後,她兒子都會用一個小屏的Mp4看電子小說,從月考過後開始看,已經看了好多本了,現在正在看的電子書還有80集就看完了!她要把Mp 4拿走的時候,她兒子還哀求她,等把這一部看完就不看了!

04.她都要崩潰了,從期中考試結束後就開始為兒子擔心,找老師、班主任分析她家孩子學習下降的原因,老師反映說,沒什麼大的變化,就是感覺孩子天天很累的樣子,現在找到了孩子累的原因了,每晚看電子書到深夜,第二天怎麼能有精力學習!

05.而孩子還理直氣壯的說我作業都完成了,看電子書我也是有節制的,每天控制看10集,看完就睡覺,我不像有的同學,整夜整夜的不睡覺!


聽聽這孩子的想法,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原本學習精力就跟不上,再熬夜看電子小說,既耽誤休息時間,又分散注意力,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振振有詞!

白天是把作業都完成了,但是因為精力跟不上,聽課的效率很低啊,每天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怎能把知識學透、怎能拓展、怎能延伸—-怎能出成績?


鑑於這種情況,我建議題主還是從孩子身上找找原因,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很努力學習了,還是如同我所說的那個學生那樣,只是表面上看著努力,實際上背後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導致努力學習卻沒有效果!

希望你們能儘快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早日提高孩子的成績!加油💪!



平衡一樣


我進高中是數學功底還是不錯的。前兩個星期,聽課不懂,不會做老師佈置作業,不會做課後作業,我都有些懷疑初中數學自己是作弊上來的。想要放棄了。但是我的家庭條件不允許我放棄,從小家裡給我的教育就是不讀書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只有堅持。別人休息我學習,別人吃飯我學習,別人踢球我學習,艱苦一個星期,終於把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找到。後面自己就學得輕鬆了。

要有信心。千萬不能放棄,如果放棄了,只會越放越多,不懂的內容更多。放棄了,如果哪天你想重新再學,你發現你不懂的太多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記住只要真真正正努力肯定會有效果。

利用好空閒時間。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學你也學,但你趕不上別人,因為學習能力不一樣。讀書時代我牢記笨鳥先飛,自己不如別人就要比別人多花時間。

今天不懂的內容今天必須解決。即便學習已經已經很晚,也要把今天學的內容搞清楚,不說百分之百懂起碼也要懂百分之七八十。你今天落下的內容會影響到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今天不懂明天老師上課以後將會有更多的不懂。

利用好假期。假期中一定要花時間把學期所學內容全部弄懂百分之八十以上,特別是關於理科的課程。


春江花月夜51605


我覺得這個問題呢,我是有一定發言權的,以為之前我遇到的一個孩子呢,和你這邊的情況非常類似。

他的問題呢,和樓主類似,其實自己很想把成績提上去,但是呢成績就是不動。

我就問他,你自己以後想去什麼樣的學校學習呢?

他告訴我說,想上一個比較好的學校,最差也要和我爸媽一樣能考上山東財經或者山東師範大學,如果能夠呢,我希望能衝一下211學校。

我又問他,你覺得自己現在定不下心思來學習的原因是什麼呢?

他說,一方面呢是父母總告訴我考不好就選擇出國留學,甚至現在也在準備留學的事情,我覺得有退路;另外呢,再就是有的科目呢,老師講的比較快,但是我聽不懂的,也不願意去問,就導致自己學不好了。

等等還有一些其他問題,最終通過和他的主動攀談呢,確定了一些事情。

最後呢,我給他提出了3點建議:

第一、確定目標,你的目標院校和目標分數

對於你現在來說呢,考211還不實際,那麼我們第一階段呢,先從能考上山財來考慮。

想上山財呢,最低分要560-570分。你覺得自己幾個科目能考到多少分,達到那個目標呢?我不給你定,你自己定分數。

他選擇了語文120分,英語130分,數學120分,物理60分,化學70分,生物70分,這樣可以達到570分。

我說以你現在的成績呢,只有500分左右,那麼我們就用一個學年來進步,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試,每次進步10-20分,一次比一次好,這樣壓力也不會大。

第二、上輔導班的科目變化一下,在輔導班不懂就問,不要把不懂的留到下次

英語和語文去掉,改成化學和生物

其實語文呢,你學了這麼多年上輔導班變化也不大,這純粹是送錢;英語呢,你已經從初中上到了現在,這麼多年即使你的英語停掉,其實你的英語成績也不會下降了,但是想提高多少也不可能,你只是自己不自信,形成了習慣,覺得不上這個輔導班,成績就會下降。

化學和生物呢,是你的弱項,而且這兩個呢通過補習能快速提升的。

第三、改變一下學習的習慣。

因為你回到家之後,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少一個複習和總結的習慣,這點非常不好。

我不要求你多了,每天晚上洗涮後,拿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把今天學習的內容重新看一下,對於不懂的地方呢,好好記錄一下,明天問一下同學,或者你去補習的時候問一下補課老師,甚至是自己通過網絡查詢一下。

最後這個孩子接受了這個建議,一年之後學習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希望對你這邊也有幫助。


煮酒論高考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是95年的,來自農村,從上小學開始一直到整個初一讀完都是不學無數,除了學習,什麼都幹。當時每次考試基本都是年級倒數,到了初一連除法都還算不明白,當時爸媽差不多都對我放棄了,準備初中讀完就讓我出來打工。但轉機出現在初二,上了初二之後,因為本家有一個爺爺以前是個老師,所以每天晚上就去那裡補課,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從放學之後一直到9點,就從最基本的除法學起,就這樣初二上學期的期中考試我從年級倒數直接跑到了年級前三十名。我得到以下兩點感悟:

第一,孩子成績不好,不可怕,主要是心態和態度好不好,是不是厭學或者是迷上游戲不想學習,如果是態度不好,那怎麼補課都沒用。第二,如果孩子態度是好的,想學習,只是沒有一個好的方法或者是覺得高中比初中的學習難度大好多,那麼就需要好好和孩子溝通,瞭解清楚他究竟是哪裡有困難,是因為高中的學習難度忽然拔高,自己跟不上節奏,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最後總結主要是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弄清楚他心裡的困惑,然後才好對症下藥,這樣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杳然影視


我是高中數學老師,孩子現在讀高一,成績上不去主要是哪些課比較弱,還是說基本都比較弱。先找到一個突破口,比如我是教高中數學的,它不像英語、語文這類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廣泛涉獵課外讀物,數學知識點是固定的,考點變化不會太大,平時加強練習,學習起來還是很容易提高成績的。第一個就是解決信心的問題,只要有一個地方成績有提高了有起色了,逐漸建立信心,這個非常重要,一旦自己退縮了厭學了想學習好就很難了,所以建議數學找個老師輔導下,找到一些問題所在,建立個錯題本,把不清楚的題型知識點一一解決掉,這是方法問題,另外就是一些技巧問題,如何考試獲得高分。第二個,高一已經學過一段時間了,把這期間的試卷、作業題和知識點從新梳理一遍,做好筆記,查漏補缺,成績一定會提上來的,第三個家長和孩子不要過度焦慮,尤其是家長,往往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非常著急焦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往往不可取,尤其是比較強勢的父母,這種情緒很容易帶給孩子,特別不利於成績的提高,我帶的學生中有些就是這樣,孩子一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恨不得自己衝上來替孩子做,有個學生平時學習也還可以,需要提高類型的,平時作業試卷都沒問題,一到關鍵時刻考試,她就說緊張,我問她你考慮什麼?她說心裡擔心,萬一考不好怎麼辦?怎麼和媽媽交代,像一個魔咒,經常在腦子裡面打轉,所以輕鬆的氛圍也非常必要。所以要分析孩子是知識學習的問題,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還是別的情況,我是高中數學胡老師,希望能夠幫到你!





高中數學胡老師


高一了成績上不去,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就要先找到是哪裡出了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幾種常見的情況。

一、跌入自卑的深淵

前陣子很火的《少年派》,林妙妙在進入高中後,第一個學期也很努力,然而在一次考試中她還是以倒數的成績呈現。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別人太強了,尤其和她開始就看不對眼的錢三一,簡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人最容易發生什麼事情呢?自卑!自卑心是摧毀一切進步的利器,你信不信?因此,當我們說孩子也很努力,但是就是不見進步時,去深度瞭解一下,看他是不是藏在了自卑之中。

也許有人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自卑。其實不是,很多人都有過的,要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那些在初中出類拔萃的孩子,可能到了高中遇到了比他優秀很多的人,原來的優越感沒了,望著那個處處優秀的人,自己連鬥志都沒有了,他太強了,強的讓自己只剩下自卑。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身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重新建立自信。可以讓孩子暫時放下和別人的成績對此,只和自己比,昨天沒有搞明白的難題今天明白了,就是進步;昨天沒有記住的單詞今天記住了,就是成功。這樣一步步把知識紮實了,當所有的知識點串起來成線、成面的時候,自己就會發生一次蝶變。蝶變次數變多,孩子的自信就起來了,擁有自信,還有什麼難關過不去呢?

二、就是不喜歡哪幾科,偏科現象

林妙妙因為不喜歡數理化,高一成績一直不好,在選擇了文科之後,名次也飛速上升。

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孩子就是不喜歡哪幾科,上哪幾科的課簡直就是聽天書。沒有感覺,沒有吸引力,昏昏欲睡。這時候我們要理智對待孩子的偏科啊!假如孩子不喜歡文或者理的某一科或者幾科,鼓勵孩子積極學習,起碼要達到升學的及格線,不能因為不喜歡耽擱了升學。這樣在選科之後就可以完全開動馬力為夢想打拼!

但是如果偏的是語數外這樣的必考科目,就一定要鼓勵孩子,接受挑戰,戰勝自己。因為如果你想求學,就繞不開,躲不過,逃不了,所以只有面對,直面挫折和不喜歡,難道不是我們也該學的一課嗎?

在能夠選擇的時候做出選擇,在選無可選時接受挑戰,鼓勵孩子做一個勇敢的人!

三、學習方法不對

現在工作中流行一個詞:覆盤!應用在學習中也挺好,覆盤不再是過去那樣單純的總結,而是把每一個步驟重新盤點,成功的地方為何會成功?失敗的地方為何會失敗?都在覆盤中會體現出來。

相對於工作來說,其實學習覆盤要簡單很多,沒有太多外部因素,多是因為孩子自己的因素。

比如數學成績,為什麼5套卷子做過去,成績還是不見起色,那就去看看5套卷子中哪些地方失分了,為什麼失分,有沒有做了5次還在失分的地方,為什麼5次了還在失分?得分的題為什麼得分了,是真的明白的透透的,還是僥倖得分。這樣的覆盤做下來,這個章節的常考知識點你瞭解了,易錯題了解了,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讓散落的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了。如果每個章節都形成了自己的知識結構,你想不進步也許都不行。

當然像常講到的預習、複習,及時提問,及時總結,正確的學習方法該堅持還是要堅持,學習從來沒有一個辦法就一勞永逸,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才是上策,你說是不是?


四、學習目標


學習努力了,卻看不到進步,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目標。老師留的作業做了,老師讓背的背了,老師要講的預習了。但是僅僅限於老師讓做的,你做了後想了沒有?今天的知識和昨天的有沒有聯繫,這次的卷子和上次的有什麼不同?這個月的考試你要怎麼複習才能拿到最高分,想過沒有?沒有!


所以有些人你看到他,永遠很乖很聽話,但是成績不上不下,普通平常。因為沒有他自己想要達成的明確目標,比如今天我要背50個單詞,那麼今天不論發生什麼,留多少作業,我都要背過50個單詞;比如我今天要整理出前三章的知識點,畫個思維導圖,那麼無論自習課多麼忙碌,也會把這件事做了。這樣的目標為自己明確定下來,就成了有方向的努力,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努力中更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更高。堅持做下去,會有收穫的。

所以,你看成績上不去,每個人的原因都不同,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最瞭解自己的是自己,跟孩子有效交流,瞭解成績背後的原因,比了解成績更重要。我們的職責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跟他一路同行,你說對嗎?


我是哈你,一個陪孩子成長的媽媽。如果你也關注孩子成長,關注@哈你一米陽光

哈你一米陽光


不要再盲目抓瞎,成績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基礎不紮實。

學習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事情,特別是數理化和英語的學習,如果前面的基礎落下了,後面的知識就會出現脫節現象,有一部分知識幾乎是學不懂的,即便是強迫自己去學,也會出現夾生飯和囫圇吞棗的現象。

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會把希望寄託在補課上。其實,補課並不一定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好比修房子,如果地基沒有打牢,前三層沒有築牢,即便是你能在高處的牆壁上秀出花來,到最終也不可能把房屋建成。

不要有病亂投醫,盲目抓瞎,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啃課本”。

課本是什麼?

課本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載體,課本是知識、解題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藍本和依託。

不忠實於課本,不依託於課本,不遵循於課本,遊離於課本之外的刷題、做題,盲目補課等等,都是花拳繡腿的水袖功夫,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要向真正夯實孩子的學習基礎,提高孩子的解題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回來練蹲馬步的基本功,先把馬步蹲好,把基本功練紮實,才能談得上更高一個層次。

依據課本,抓住課本,向課本要知識,要能力,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

紮紮實實的一個章節一個章節,一道習題一道習題的往過走,啃爛嚼碎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和知識信息。

當你把課本上面所有的知識點和知識信息都全部融會貫通,弄懂,弄會,弄透,你的解題能力和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這個時候,你向更高一個層次攀升就會感覺到特別的輕鬆和容易,提高成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教育探微


孩子到了高一成績平平,這都是因為孩子沒有及時適應高中學習,還在用初中的學習思維。

要想避免出現這種落差,就需要孩子先把高中和初中的區別弄清楚,趕緊了解起來吧!

----------分割線----------

「知識量變大」

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比如數學,高中數學理科生需要學習十本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孩子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分割線----------

「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學的知識更多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

----------分割線----------

「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分割線----------

「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分割線----------

★★★★★

兩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要警惕——初高中銜接的陡坡效應

一般的成績分佈,是高分和低分都少,處於中間水平的比例最高。但是在初升高銜接階段,高中前幾次考試,成績卻會出現類似社會結構的2/8規律分佈,即:成績不好的人佔八成,成績好的人只佔兩成,因為很多人都會經歷人生第一次掛科啦。

產生“陡坡效應”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急劇變化和學生心理、方法調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個結果。外現出來就是“陡坡效應”。

同時由於高中高考對於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記憶+套用模式,太多鬆散的知識掌握在考試成績中沒有太大的體現,所以造成多數學生成績不理想。“陡坡效應”會使學生壓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於知識難度和能力要求是一個個逐步提升的陡坡,不進則退,孩子在爬坡過程中多數會處於山腳,在開端就造成知識的爛尾,就很難在後續的爬坡過程中繼續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信心。

⭐要留意——心理變化莫忽視

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鉅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孩子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失落感☆

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孩子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孩子則很難擺正心態。

☆孤立感☆

進入高中的孩子可能不善於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TA可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TA也可能性格內向,甚至是具有一定社交障礙,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失重感☆

上了高中後就發現,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還有一種比較“經典”的理論:“告別初三,進入高一,終於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氣了”。於是,孩子可能會趁機放縱自己,武打、言情小說鋪天蓋地,電腦遊戲、網上聊天天昏地暗,結果是“中毒”太深,難以自拔。

----------分割線----------

至於怎麼提高成績嘛,你可以去看看我發的那些文章,全是各種資料,學習技巧和乾貨,相信一定可以讓孩子成為優等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