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會有多大?

穿吊帶衫的和尚


大家好,我是貓淘車師。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高通2017年實際收入223億美元,其中65%來自中國業務。國內的科技產業是一塊大蛋糕,如果等到真正國產芯片夠強大,任何技術不依賴於國外,高通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必定受到大的打擊。

其次高通的服務器方面的芯片研發砍斷,主攻手機,據說中國貴州有家芯片公司是高通合作或是佔有股份的,這部分服務器芯片的技術研發給了這個公司,如果研發進入市場肯定自稱國產芯片。華為的芯片其實還有一部分技術及材料依賴於美國公司。

現在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也在研發芯片方面做著努力。只是不知道現在的成果到底如何。據說AI芯片上是有一些成效,但手機上估計還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科技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薇吾1462747882


如果國產手機都不使用高通的芯片,高通只能以頭撞牆、痛不欲生了。

現在能生產智能手機的,只有中國、美國和韓國,日本的索尼和北歐的諾基亞都是打醬油的角色。而美國的蘋果公司用的是自研芯片,即使搭配高通的基帶芯片也心不甘情不願,韓國的三星一直打著高通的小算盤,隨時準備用自研究的獵戶座芯片取驍龍而代之。

華為手機一直是把高通當備胎,而且還在削減採購量:過去只在高端用麒麟芯片替代驍龍,現在中低端也開始替代步伐。高通在華為手機的採購名單中存在感很弱。

剩下的能夠幫高通走量的品牌只有小米、OPPO、vivo,以及魅族、聯想等二三線品牌。可以說,國產手機撐起高通的一片天毫不誇張。一旦國產手機全棄高通而去,高通的天基本上就塌了。

題主說的高通可以靠收專利生活,但高通的絕大部分專利都在基帶芯片裡,芯片都賣不出去,還收什麼專利?

至於華為為什麼不把麒麟芯片賣給國產手機,原因主要有兩點:

  1. 麒麟芯片最近兩代才追平高通驍龍,麒麟970之前的芯片,性能難堪大用,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可選擇的芯片又很多,高通驍龍、聯發科、三星獵戶座等,完全覆蓋高中低三條線,所以即使華為想賣,國產手機也未必會買。
  2. 現在麒麟芯片性能上來了,華為不外賣,完全不是卡在臺積電代工的產能上,而是處於差異化競爭考慮,賣給其他國產手機的話,華為的差異化優勢就會消失殆盡,手機業務將會衰落,畢竟小米、OPPO、vivo等其他國產手機和華為手機是直接競爭關係。


段馬樂諮詢


其實我已經回答過這樣的問題了驍龍芯片的境地越來越尷尬……

頭幾年驍龍芯片gpu性能相較麒麟優勢巨大,然而821+820+835+845銷量還不如麒麟990+970多。,960和970都爛大街了。而如今麒麟980gt遊戲性能超越845,不虛今年的855。驍龍芯片遊戲性能優勢蕩然無存,gpu有優勢的情況下都賣不過麒麟,更不用說855相對980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這一代的855除了5G沒有太大亮點。855鋪貨太晚,等855大量鋪貨得時候,980都賣到2000了,性價比都搞不過麒麟。更讓高通尷尬的是,華為把990出貨日期提前了,大概明年6月或者7月開賣,也就是說855剛出沒多久就淘汰了。990把855吊起來打。這麼大的差距,855出貨量大必定幅縮水。按照高通擠牙膏的尿性,麒麟1020必定隔代吊打高通2021年出的8系芯片(麒麟1020預計是2020年出)。高通從有性能優勢到全面落後麒麟,高通將何去何從。高通和用高通8系芯片的廠商應該想想如何應對未來的局面。


手機科技最歪評


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會有多大?

從現在高通的芯片在中國的銷量可以看出,高通芯片是非常依賴國產手機廠商的。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可以是致命的。但同時國內手機廠商及消費者也會是受打擊的一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高通銷往中國的半導體佔比很高,達到了65%,可以說相當依賴中國市場。根據去年的統計,高通在其芯片業務中最讓其賺錢的就是銷往中國國產手機廠商的產品,在中國的市場銷量佔據了其總業務量的65%,達到了182.3億美元。可見高通芯片在中國市場賺多少錢,如果國產廠商不使用高通芯片,那他的業務理論上要減少三分之二。對高通來說完全是致命的打擊。


如不使用高通芯片國產手機廠商的競爭力會大幅減弱,同時國內用戶也不能大範圍的享受到高性能的手機。目前國內廠商大量採用高通的手機芯片,才有了他們非常強大的競爭力,不但在國內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才能在各大地區擁有大量的消費者。如果不使用高通芯片,那麼幾乎就是使用三星、聯發科、甚至展訊這樣的芯片,國內手機用戶的體驗可能就只有依靠蘋果、華為手機了。國內市場的高性價比手機估計就寥寥無幾了,用戶如想更好的手機,那就攢錢買蘋果、華為手機吧。


從另外角度來說,也許高通會竭盡全力和另外的手機廠商達成合作,不但在國內市場與國產手機競爭,也會在全球範圍內阻擊國產廠商。這樣的話日韓的手機廠商也許會迎來大發展的機會,國產手機估計很難飄揚出海。畢竟高通的芯片在業界還是冒尖的,三星不用說,即使像LG、索尼、諾基亞等這樣的廠商估計在全球市場會取得目前中國國產手機廠商的地位了。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幾乎競爭力很小,小米、OV等的銷量肯定會比現在小很多,剩下就是華為一家獨撐。

合作才是雙贏,同時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開發自己的芯片。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雙方不受外界影響能夠平滑的繼續合作,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同時能夠給國內廠商提供機會,從使用到學習到模仿再到自己開發,能夠多出現像華為那樣擁有獨自開發高性能芯片的能力,國產手機廠商才能夠擁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才能夠自由決定需不需要高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離開高通自己也得脫層皮。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會有多大?

首先來說的這個是不可能實現,因為現在不管是中共還是其他國家的手機都要使用3G/4G網絡,因為這是高通的專利,除非你不使用網絡,而且費用還不低——每一部手機批發價的5%。比如說一部手機如果是賣1000塊錢。那你得向高通交50塊錢的專利費。如果你賣到5000塊錢一部,不好意思你每筆得交給高通250塊的專利費。

就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2017年國內銷售了約5億臺手機,營收收入大約是8000億元左右,利潤值為42億美元(285億),高通收費標準:全網通收5%,非全網通收3.25%,國內的手機基本上是全網通,所以高通收的專利費就有 8000*65%*5%=260億。而國內手機廠商總得利潤也就在300億左右,可以說都給高通交專利費了。


這就是專利的好處,但是目前國產手機中唯一可以避免高通專利的就是華為了,因為華為在5G領域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持有一部分技術專利。雖然沒有高通那麼強勢,但至少可以做到與高通實現專利交叉許可,進而免除這5%的專利費用。正好近年來華為手機銷量、價格都在增加,少了這麼一大比費用,對於華為手機而言肯定是一個利好,意味著在高端手機領域華為產品的價格將更有競爭力。

麒麟處理器

假如國內手機都使用國產芯片也只有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可以選擇,但是目前來看的話,華為的芯片都是臺積電代工的,前期肯定是都用在自家的旗艦手機上面,後期才會真正的量大從優,所以應對國內的眾多廠商肯定是不行的。


再者就是國內手機定價不一樣,都是用麒麟980處理器的話,華為手機那麼貴,銷量肯定會所有損失。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手機使用的處理器,不管是使用的是哪個廠商的,都需要像高通繳納專利費用,當然如果你是用高通處理器的話,費用可能會相對較少。


總結

之前我們記得高通和魅族的一場官司,其實說的就是這個問題,為什麼魅族使用的是聯發科的處理器,還要像高通繳納專利費用,就是因為高通在3G/4G方面的專利有近4000項相關發明專利。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手機都是用高通的處理器,就算是你使用麒麟處理器,專利費用還是要交的,那為何不使用高通的芯片呢!所以題主說的問題是不復存在的,麒麟處理器很強,但是華為也是自用,再加上臺積電的代工不僅僅是麒麟處理器,所以量產化還是比較難實現的,再者就是專利費用,每一部手機的利潤本來就沒有多少,所以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是最好的選擇,國內廠商也是身不由己。


回答完畢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更有愛,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問題: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會有多大?

回答:我們的視野不應該只是侷限在智能手機上,還應該考慮一下更大的層面的事情。


高通芯片對手機的影響

我一直都認為沒有必要禁止高通,而且高通在技術上還是真的領先的。

你們以為我們國產機真的只是在SoC上使用了高通的芯片?不只是的,高通的芯片涉及到電源管理芯片等等,幾乎涉及到整個手機的重要芯片。在小米上,甚至可以看多大部分的芯片都採用了高通的芯片。

聯發科或者是其他的芯片廠商確實能夠代替SoC,但是無法代替高通的其他芯片。

同時,你採用其他廠商的芯片方案,除非你採用三星的,不然是跟不上高通的。華為和蘋果是不外賣的,三星的只有少量外售的,所以,你也是隻能採用聯發科的。

更高層面的影響

在更高層面上說,高通是一個很大的跨國集團,它的一舉一動會影響著全球的不同國家的。

如果我們以這種名義禁止高通,那麼美國會不會以其他理由禁止我們更多的企業?這樣就會造成更大的衝突。

你覺得這樣合適?而且,要上升到這一種層間,不是我們說了就算了的。

同時,如果你禁止高通的芯片,導致國內手機的廠商沒有芯片可以用,其他的芯片廠商趁機漲價,最後這傳導到市場上,最後還不是消費者買單?

做人要成熟一點,要理智一點,要分析厲害關係才行的!


太平洋電腦網


大家好,我是勵明創客空間。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高通芯片是非常依賴國產手機廠商的。如果國產手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對高通的打擊可以是致命的。但同時國內手機廠商及消費者也會是受打擊的一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高通銷往中國的半導體佔比很高,達到了65%,可以說相當依賴中國市場。根據去年的統計,高通在其芯片業務中最讓其賺錢的就是銷往中國國產手機廠商的產品,在中國的市場銷量佔據了其總業務量的65%,達到了182.3億美元。

最後可見高通芯片在中國市場賺多少錢,如果國產廠商不使用高通芯片,那他的業務理論上要減少三分之二。對高通來說完全是致命的打擊。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科技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勵明創客資源


感謝您的閱讀!

國產手機最擔憂應該就是系統和處理器。這兩個問題,基本上是制約國產手機,或者鉗制國產手機發展的鎖鏈。特別是高通處理器,現在有超過一半的手機廠商使用高通,而且旗艦機型都使用的是高通處理器。

在2018年二季度安兔兔用戶品牌分佈中,高通佔比54.44%左右,而麒麟,聯發科等與之相比相對佔比較少了。


如果國產手機不使用高通,那麼高通將損失大概50%的芯片市場,確實對於高通的影響比較大,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點,高通的重點並不完全是芯片,它的重點是專利費,在4G等網絡的專利費是它獲取利潤的重點。所以,高通並非離不開國產手機,反而國產手機暫時離不開高通處理器。

我們知道高通處理器是國產大部分手機廠商的首選,特別是旗艦處理器,如果沒有高通,那麼國產手機小米,一加,錘子,OPPO以及vivo很難和華為相互競爭。

我們看到在安兔兔榜單上,麒麟980處理器,驍龍845處理器是目前安卓手機的最好處理器,沒有驍龍845,估計上面的分數就不是幾萬分的差距了,畢竟小米這些手機廠商,只可能採用聯發科或者三星,華為是不可能將處理器給它們用的。

真正受傷害的是國產手機,如果此時棄用高通。這給我們的啟示是: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迫不及待!


LeoGo科技


據2017年財報:高通2017年實際收入223億美元,其中65%來自中國業務。國內的科技產業是一塊大蛋糕,如果等到真正國產芯片夠強大,任何技術不依賴於國外,高通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必定受到大的打擊。高通的服務器方面的芯片研發砍斷,主攻手機,據說中國貴州有家芯片公司是高通合作或是佔有股份的,這部分服務器芯片的技術研發給了這個公司,如果研發進入市場肯定自稱國產芯片。華為的芯片其實還有一部分技術及材料依賴於美國公司。

現在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也在研發芯片方面做著努力。只是不知道現在的成果到底如何。據說AI芯片上是有一些成效,但手機上估計還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禹說科技


小孫雜談數碼科技為您回答。對於企業來說不僅僅有國家的競爭,也有企業之間的競爭。並不是所有時候企業都已國家為主旨行動的。要不為什麼蘋果高通同是美國企業全球打官司呢?

美國的芯片競爭可以看出來,手機CPU競爭的核心根本不是CPU性能的競爭,而是以手機基帶為核心的一系列芯片整合soc的競爭。目前完全掌握並且有獨立專利的只有高通和華為兩家。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很牛的德州儀器退出市場高通幾乎一家獨大的原因。

那麼拋開愛國不談,國內手機廠商從企業競爭的角度,不可能只用華為芯片,讓華為形成壟斷的。或許國內有兩家芯片廠才有可能把高通踢出國內。

再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考慮,我國政府某種程度也不可能抵制高通的產品。因為各國之間都有貿易往來,你用我的東西我也用你的東西,沒有理由地把一家公司踢出去必然引起連鎖反應。就像天天說愛國,我國的移動基站不也是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都採購嗎?把諾基亞愛立信踢出去或許會重創對方,我國企業在國外也不用多想了。

不考慮這些問題,就是要把高通踢出去。確實對高通傷害很大。現在高科技企業以蘋果為首,說白了玩的都是槓桿,不斷融資擴產。有時候都不一定賠錢得死,掙得少了,增長率下降了一樣有可能死。一下把高通利潤砍一半,不死也得休克。當然我們有辦法搞高通,美國也有辦法搞我們的企業。經濟全球化時代,還是努力做好產品公平競爭。走偏門都是有副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